TDLTE 34G互操作开启方案和评估指导书_第1页
TDLTE 34G互操作开启方案和评估指导书_第2页
TDLTE 34G互操作开启方案和评估指导书_第3页
TDLTE 34G互操作开启方案和评估指导书_第4页
TDLTE 34G互操作开启方案和评估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移动34G互操作开启报告 版本号:1.0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厂家:华为目录1背景42互操作开启计划和进展42.1实施计划42.2现阶段进展43开启策略与配置原则53.1重选特性开启特性策略53.2邻区配置原则53.3异系统小区间重选参数、重选门限配置原则64各测试项验证74.1功能验证74.1.1测试内容74.1.2测试结果74.2区域验证84.2.1验证区域和内容84.2.2验证结果84.3终端验证104.3.1MIFI和联芯终端测试104.3.2三星S3终端验证104.4SGSN PGW验证104.4.1测试方法104.4.2测试结果114.5异厂家互操作验证114.5.1TDS侧中兴、

2、华为开启步骤对比114.5.2验证区域描述114.5.3验证结果124.6三星终端耗电验证124.6.1验证方法124.6.2验证结果125互操作开启前后指标对比126互操作开启案例146.1TAU失败问题146.1.1问题描述146.1.2版本信息146.1.3问题分析146.1.4解决方案207总结218遗留问题211 背景为了用户能获得更好LTE网络体验感知,2月28日试商用前完成在试商用区域范围内全网开启TDS/TDL互操作功能; 按照点、线、面逐步开启的计划,先找实验区域进行互操作功能的开启基本功能以及终端异系统商用验证;观察网络没有问题后28日前全网开启34G互操作。 2 互操作开

3、启计划和进展2.1 实施计划阶段日期工作内容准备阶段2013/2/17以前1、确认各网元版本支持情况;2、准备34G互操作开启策略与配置建议3、准备34G互操作开启后的测试规范与评估方法启动会2月17日1、开会讨论落实TDS/TDL互操作功能开启计划安排,讨论确定互操作功能验证相关内容;2、沟通存在的困难风险及解决措施试验阶段2月18日2月22日1、2月18日:根据会议讨论结果,评估并选定实验区域(簇),完成邻区规划;2、2月19日:实施34G邻区及切换参数配置,并进行单点验证;3、2月20日-2月22日:进行实验区域路测验证及后台监控(中兴TDS区域选点功能开启与调测)全网实施阶段2月232

4、月28日1、2月23日-2月25日:全网邻区规划与脚本制作;2、2月26日:全网34G互操作开启;3、2月26日以后:进行测试验证。(中兴TDS区域功能开启与调测)2.2 现阶段进展阶段工作内容171819202122232425262728前期准备端到端环境搭建ok34G实验簇情况邻区规划ok参数配置与执行ok功能验证ok指标影响ok全网实施全网邻区规划与参数脚本制作(华为LTE、华为TDS)ok全网脚本运行与指标监控(华为LTE、华为TDS)ok异厂家区域脚本运行与监控(华为LTE、中兴TDS)ok华为内部区域验证ok华为LTE与中兴TDS区域验证ok终端验证(联芯5160、MIFI)ok

5、终端验证(三星S3)ok在省公司和市公司的大力配合下,按照预定计划,在27日完成了全网的互操作开通,并通过了功能的验证。 3 开启策略与配置原则3.1 重选特性开启特性策略此次特性开启只包含空闲态重选以及业务态脱网重建两个特性;终端状态互操作技术是否开启 备注空闲态重选YES连接态脱网重建YES重定向NOPSHONO语音CSFBNOSRVCCNOVOLTENO3.2 邻区配置原则l 原则一:根据邻区配置对等原则,不同异系统小区必须互配置为邻区。l 原则二:参考原TDS网络的邻区规划配置,如果TDS小区的邻区中存在与此TDS邻区共站址的TDL小区, 则在TDS网络中增加该小区共站址的TDL邻区.

6、l 原则三:邻区配置分为不同优先级别,与此TDS邻区共站址的TDL小区为高优先级,其他为低优先级别等。所有E-UTRA频点绝对优先级大于所有TD邻区优先级,保证优先驻留LTE。建议共站址TDS邻区尽量配置靠前。l 原则四:原则上在不减少原TDS小区邻区配置的基础上按照优先级别增加TDL异系统邻区.(TDL网络每个小区最大允许配置UTRAN邻区关系个数为128)l 原则五:对于无法找到TDS共站邻区的TDL站点,重新使用规划工具规划,规划原则是:基于拓扑的全网仿真,宏站规划20个异系统邻区,微站规划10个异系统邻区3.3 异系统小区间重选参数、重选门限配置原则根据中国移动TD-LTE扩大规模异系

7、统互操作试验测试报告的测试验证结论进行重选参数与重选门限配置。l 原则一:按照最优参数策略(达到95的成功率,且符合LTE优先的策略),不同场景需要配置不同的参数组,其中大部分场景为第二组参数(即LTE启动异系统测量门限为-100dBm, LTE到TD-SCDMA重选判决门限为LTE RSRP -92dBm,TD-SCDMA到LTE重选判决门限为LTE RSRP -110dBm);到3G网络重选时延较长(2s-3s),到4G LTE网络重选时延较短(0.1-0.2s) ;*备注:考虑当前商用终端续航能力不足,为保障用户4G终端使用感知,将当前方案中43G重选测量门限自-90dbm修改至-100

8、dbm, 缩短终端空闲态测量状态。l 原则二:据测试最优参数策略(达到95%成功率,且小区没有乒乓重选情况),不同场景需要配置不同的参数组,其中相对较优为第二组参数,GAP值为4dB,迟滞时间为2s,此种情况下乒乓重选次数为0; l 原则三:对于一般城区,重选参数与重选门限可按照单场景测试结论进行配置,对于密集城区,由于信号模型不同,建议相对单场景选择高一个级别的参数组进行配置。l 原则四:从测试的结果来看,脱网重建平均时延为24.22s,各场景脱网时延差别不大;其中定时器参数组(N310=6, T310=200ms,T311=10s)相对脱网时间最短;脱网对实时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用户有一定

9、的感知,对非实时业务影响不大。定时器参数组2与版本默认值(N310=10, T310=1000ms, T311=10s)相差不大,建议现网采用默认值配置。l 原则五:区域FD 频段TDL 站点并存场景,互操作策略制定为F-TDS 间配置双向重选,D-TDS 间配置单向重选(TDL-D 单向重选至 TDS),保证终端由TDS 侧互操作入TDL侧驻留F频段,按照上述原则TDS只需配置到TDL-F频段的邻区,不需要配置到TDL-D频段的邻区。序号场景名称LTE启动异系统测量门限LTE到TD-SCDMA重选判决门限TD-SCDMA到LTE重选判决门限1室外大区边缘RSRP:-100dBmLTE RSR

10、P -92dBmLTE RSRP -110dBm2室外覆盖空洞(如拐角、高架遮挡等场景)RSRP:-100dBmLTE RSRP -92dBmLTE RSRP -110dBm3室内覆盖边缘RSRP:-100dBmLTE RSRP -92dBmLTE RSRP -116dBm4室内覆盖空洞RSRP:-100dBmLTE RSRP -92dBmLTE RSRP -110dBm5室内有LTE而室外仅有3G覆盖的场景(室内到室外)RSRP:-100dBmLTE RSRP -92dBmLTE RSRP -110dBm6室外有LTE而室内仅有3G覆盖的场景(室外到室内)RSRP:-100dBmLTE RS

11、RP -92dBmLTE RSRP -104dBm4 各测试项验证4.1 功能验证4.1.1 测试内容l 终端空闲态下的异系统互操作l 终端连接态下的异系统互操作l 终端连接态脱网重建时长实时业务影响测试4.1.2 测试结果功能详细尝试次数成功次数成功率时延空闲态TDLTDS787697.44%1.19TDSTDL7272100%0.33脱网重建TDLTDS1212100%23.83从上表来看,目前参数配置成功率达到97.44%,在部分场景TDS和TDL同弱,信号快衰导致重选失败,后期在参数上需要进行场景化优化。4.2 区域验证4.2.1 验证区域和内容目前SGSN核心网共3个POOL,我们针

12、对3个POOL的不同区域进行了空闲态重选和脱网重建的验证;4.2.2 验证结果具体如下表: 空闲态小区重选总体情况重选方向重选次数重选成功率重选失败次数平均时延南山区域TD-L-TD-S2095%11.157TD-S-TD-L19100%00.834汇总3997.44%1福田区域TD-L-TD-S18100%01.213TD-S-TD-L18100%00.101汇总36100%0罗湖区域TD-L-TD-S17100%00.927TD-S-TD-L17100%00.27汇总34100%0龙岗区域TD-L-TD-S2396%11.463TD-S-TD-L18100%00.135汇总4198%1连接

13、态脱网重建:业务类型序号测试日期是否成功时延在网业务性能体验情况(非脱网重建过程中的业务性能,如视频是否播放流畅)南山区域网络视频12013-2-28是15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22013-2-28是25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32013-2-28是20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福田区域网络视频12013-2-27是23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22013-2-27是19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32013-2-27是28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罗湖区域网络视频12013-3-1是25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22013-3-1是

14、30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32013-3-1是23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龙岗区域网络视频12013-3-1是32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22013-3-1是28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32013-3-1是18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从上面来看,整体几个区域的互操作开启并正常,在龙岗和南山存在弱覆盖的区域产生互操作较多,后期针对弱覆盖需要针对性优化,尽量减少互操作。4.3 终端验证4.3.1 MIFI和联芯终端测试MIFI终端和联芯终端重选成功率对比 MIFI联芯终端重选次数重选成功率重选次数重选成功率南山区域TD-L-TD-S20100%T

15、D-L-TD-S20100%TD-S-TD-L19100%TD-S-TD-L19100%福田区域TD-L-TD-S18100%TD-L-TD-S18100%TD-S-TD-L18100%TD-S-TD-L18100%罗湖区域TD-L-TD-S18100%TD-L-TD-S17100%TD-S-TD-L18100%TD-S-TD-L17100%龙岗区域TD-L-TD-S20100%TD-L-TD-S2395%TD-S-TD-L19100%TD-S-TD-L18100%4.3.2 三星S3终端验证说明:n 三星终端异系统网络重选属于终端自发行为,与网络侧无关,与网络侧重选参数、重选门限无关;n 三

16、星终端属于单卡双待终端,支持背景搜索,会分别在不同制式网络进行注册、驻留,根据自身网络情况,进行触发重选;n 从核心网信令来看,三星S3终端入网后,优选在LTE网络,如果LTE网络失步,便在LTE脱网后,重选到TDS网络。 n 三星终端的重选属于终端行为,非标准协议重选流程。从重选时延看,三星终端比一般重选时延要长,3G-4G大概1s,4G-3G大概6s。(由于缺乏客户端软件,无法准确或者终端重选时间)n 从耗电性能看,开启异系统互操作后,耗电量比原来有所增加 4.4 SGSN PGW验证4.4.1 测试方法终端:2部终端1:一台添加根据IMEI号段指向PGW配置,终端2:默认配置,不添加IM

17、EI指向。 APN配置:2种APN-1配置:默认APN CMNET;APN-2配置:使用SZHWTESTAPN01配置;4.4.2 测试结果场景APN空闲态TDSTDL次数失败次数添加IMEI MIFI终端1APN-1:CMNET120未添加IMEI MIFI终端2APN-1:CMNET123未添加IMEI MIFI终端2APN-2:HWTESTAPN01120SGSN使用IMEI指向PGW功能正常。4.5 异厂家互操作验证4.5.1 TDS侧中兴、华为开启步骤对比步骤操作名称华为命令中兴命令备注1添加外部小区ADD TLTECELL:ADD TLTECELL:目前整体邻区限制44个2添加邻区

18、ADD TLTENCELL:ADD TLTENBR:目前配置TDS与LTE邻区个数最大不超过16个4.5.2 验证区域描述配置好簇中TDL的内部邻区、外部邻区。选定簇当中的络覆盖区域, 并且TDS的信号好,在LTE、TDS同弱覆盖区域,很容易造成随机性的重选失败。4.5.3 验证结果空闲态重选:重选次数重选成功率重选失败次数平均时延南山区域TD-L-TD-S2095%11.157TD-S-TD-L19100%00.834汇总3997.44%1连接态脱网重建:业务类型序号测试日期是否成功时延在网业务性能体验情况(非脱网重建过程中的业务性能,如视频是否播放流畅)南山区域网络视频12013-2-28

19、是15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22013-2-28是25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32013-2-28是20s视频停顿,重建成功后视频重连成功4.6 三星终端耗电验证4.6.1 验证方法开启互操作:选一个点,RSRP为-105左右,手机电量98%时,开始充电,电量为100%时,立即断开充电,手机不做任何业务,属于空闲态。关闭互操作:选一个点,RSRP为-105左右,手机电量98%时,开始充电,电量为100%时,立即断开充电,手机不做任何业务,属于空闲态。4.6.2 验证结果测试手机互操作开启前耗电量互操作开启后耗电量三星S323从目前的测试来看,互操作开启对终端的电量影响有限

20、;5 互操作开启前后指标对比TDRNC指标情况:SGSN指标情况:统计时间网元名称网元类型SGSN间路由区更新尝试次数SGSN间路由区更新成功次数SGSN间路由区更新成功率(%)2013/2/22 0:00SZHSG106BNkSGSN88.272013/2/23 0:00SZHSG106BNkSGSN91.012013/2/24 0:00SZHSG106BNkSGSN90.872013/2/22 0:00SZHSG206BNkSGSN88.882013/2/23 0:00SZHSG206BNkSGSN912013/2/24 0:00SZHSG206BNkSGSN90.772013/2/22

21、0:00SZHSG303BNkSGSN89.192013/2/23 0:00SZHSG303BNkSGSN89.712013/2/24 0:00SZHSG303BNkSGSN90.822013/2/22 0:00SZHSG502BNKSGSN90.882013/2/23 0:00SZHSG502BNKSGSN90.412013/2/24 0:00SZHSG502BNKSGSN90.582013/2/22 0:00SZHSG503BNkSGSN88.082013/2/23 0:00SZHSG503BNkSGSN91.182013/2/24 0:00SZHSG503BNkSGSN91.3统计时间网

22、元名称网元类型寻呼次数寻呼失败次数寻呼成功率2013/2/22 0:00SZHSG106BNkSGSN96.572013/2/23 0:00SZHSG106BNkSGSN96.632013/2/24 0:00SZHSG106BNkSGSN96.712013/2/22 0:00SZHSG206BNkSGSN96.612013/2/23 0:00SZHSG206BNkSGSN96.772013/2/24 0:00SZHSG206BNkSGSN96.712013/2/22 0:00SZHSG303BNkSGSN96.762013/2/23 0:00SZHSG303BNkSGSN96.812013/2

23、/24 0:00SZHSG303BNkSGSN96.642013/2/22 0:00SZHSG502BNKSGSN95.952013/2/23 0:00SZHSG502BNKSGSN96.422013/2/24 0:00SZHSG502BNKSGSN96.412013/2/22 0:00SZHSG503BNkSGSN96.512013/2/23 0:00SZHSG503BNkSGSN96.642013/2/24 0:00SZHSG503BNkSGSN96.536 互操作开启案例6.1 TAU失败问题6.1.1 问题描述如果终端初始接入TD-SCDMA网络,现网SGSN选择接入了现网NSN GG

24、SN,该网元当前是不支持P-GW逻辑功能的,此时,若从TDS-CDMA网络重选回4G网络,MME根据SGSN Context Response中PDP Context-GGSN Address信息,要求S-GW向该GGSN发起承载修改(Modify Bearer Request),而GGSN不支持该功能,必定导致TAU流程失败。关键字 : Inter-RAT TAU,SGSN选择GGSN,APN6.1.2 版本信息网络 网元 厂家 升级目标版本 TDL ENODEB 华为 V100R005C00SPC300 HSS 华为 V009R006C01SPC200 UGW 华为 V009R009C01

25、SPC200 USN华为 V900R011C01SPC200 TDS RNC华为 RNC820V400R006C00SPC800 NodeB 华为 BBP530V400R007b00B030 SGSN 诺西 SG7CD10其他终端联芯LC5160_2.00.08_终端华为MIFI57766.1.3 问题分析网络侧分析针对该问题,我们应该从网络侧MME入手:(1) 从几组3G-4G TAU失败信令进行分析,发现TAU reject失败的原因值均为No EPS bearer context activated:(2) TAU reject中的原因值表示没有激活的EPS bearer,为何会出现该原

26、因值?我们自然会想到先看看终端上报的TAU request中,EPS bearer的状态,结果是终端侧发起TAU request时,存在一个激活的default bearer,说明终端侧无异常:然后继续分析MME信令跟踪,对比协议中TAU流程,与EPS bearer相关的流程是MME发起EPS bearer建立流程,如下红框部分:从MME信令跟踪可以看出,在TAU失败场景下,有如下现象:a) MME发送了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后,收到失败的Create Session Response(cause为Remote peer not responding超时)SESSIO

27、N请求等待超时重入网成功(3) 问题分析到这里,从 S-GW回复失败的Create Session Response,找出相应的UGW信令跟踪,可以明显看到问题的根因:为何P-GW不响应S-GW发送的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呢?这个我们只需查看一下信令中P-GW的地址信息,发现是NSN现网GGSN的地址。到这里,问题根因已经找到:NSN现网GGSN应该是不具备P-GW逻辑网元的功能 P-GW采用 GTPv2-C协议,GGSN采用GTPv1-C协议,P-GW通常会具有GGSN的功能,我司融合网关产品UGW可以同时支持S-GW,P-GW和GGSN逻辑功能,所以,才不响应S-G

28、W的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而要支持GUL IRAT:P-GW和GGSN网元必须合一部署,该节点要作为GUL IRAT的mobility anchor point,否则,无法完成GUL IRAT互操作。这同时也能解释为何TAU是概率性失败:因为如果终端初始接入LTE网络,则MME会选择接入我司融合网关UGW(逻辑网元P-GW),该UGW同时支持GGSN功能,此时,若终端从LTE重选到TD-SCDMA网络,而后再重选回LTE网络,mobility anchor一直是我司UGW网元,因此,TAU是成功的;但如果终端初始接入TD-SCDMA网络,现网SGSN选择接入了现网NS

29、N GGSN,该网元是不支持P-GW逻辑功能的,此时,若从TDS-CDMA网络重选回4G网络,MME根据SGSN Context Response中PDP Context-GGSN Address信息,要求S-GW向该GGSN发起承载修改(Modify Bearer Request),而GGSN不支持该功能,所以,无响应导致TAU流程失败。 (4) TAU后,按照终端6秒钟后在4G网络重新发起ATTCH入网请求成功。终端重入网终端重入网成功T3N3定时器这个T3N3时间是协议规定的,网络侧耗时主要是在等待3G侧GGSN回应承载修改请求消息上,系统侧等待超时后才会处理终端侧新的接入请求消息。按照

30、协议规定, UGW等待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的时间主要是由T3N3定时器决定,现网按照默认配置,重发时间间隔为3秒,重发次数为5秒,也就是说SGW等待PGW返回的超时时间为15秒。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和健壮性,不建议对T3N3进行修改。参数 参数说明 取值 timer-interval 必选参数,GTP请求消息的重发时间间隔。 数值类型,取值范围:120。单位秒。默认值为3。 n3-times retry-times 必选参数,GTP请求消息的重发次数。 数值类型,取值范围:16。单位次。默认值为5。协议29274规定如下:Reliable Delivery of Si

31、gnalling MessagesA timer, denoted T3-RESPONSE, shall be started when a signalling message (for which a reply is expected) is sent. A signalling message or the triggered message has probably been lost if a reply has not been received before the T3-RESPONSE timer expires. Once the T3-RESPONSE timer expires, the message corresponding to the T3-RESPONSE timer is then retransmitted if the total number of retry attempts is less than N3REQUESTS times. The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