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考语文押题卷(二)(I)卷_第1页
吉林省高考语文押题卷(二)(I)卷_第2页
吉林省高考语文押题卷(二)(I)卷_第3页
吉林省高考语文押题卷(二)(I)卷_第4页
吉林省高考语文押题卷(二)(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林省高考语文押题卷(二)(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文字运用 (共6题;共13分)1. (2分)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委蛇(y)焦灼(zhu)悖谬(bi)矫揉造作(jio)B . 木讷(n)证券(qun)龟裂(jn)悄然无声(qio)C . 龋齿(q)皈依(u)坍塌(dn)顺蔓摸瓜(wn)D . 狙击(z)游说(shu)惬意(qi)一暴十寒(p)2. (2分)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联袂 春风和煦 委屈求全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 . 矫健拾人牙慧 轻歌曼舞燕雀安知,鸿鹄之志C . 肄业毛骨耸然 计日成功城门失火,殃及池

2、鱼D . 引申 毁家纾难 天随人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3. (2分) (2016高二下林芝期末) 下列量词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一泓深潭一首唐诗 一个铅笔一轮新月B . 一道屏障一扇窗户 一座城池一个明珠C . 一张强弓一位工匠 一支担架一叶扁舟D . 一股黑烟一门课程一条神经一方手帕4. (2分) (2015高一上南昌期中) 下列名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上海和浙江在2014年出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从2014年秋季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这批学生2017年参加高考。B . 4月11日,“秦火火”涉嫌诽谤、寻衅滋事一案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开庭审理,表示自愿认罪,法庭并没有当

3、庭宣判。C . 全面小康怎样建成?难点如何破解?这不仅关系全面小康的实现,更关系中国梦的奠基,是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D . 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5. (2分) (2017深圳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华民族有着很强的“寻根意识”。中国人_走到哪里_不忘记寻找自己的“根”。特别是汉族,宗族观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是一种很强的联系纽带。由于个人_家族的迁移,姓氏人口的分布从发源地逐渐扩散到祖国各地_全世界,_人们始终不忘寻找宗脉源流,追求血脉亲情的归

4、属感。故乡不仅是祖先诞生的地方,更是其姓氏起源的地方。_,寻根问祖的过程也是寻找家族文化的过程。A都和或可所以B无论都或甚至但因此C无论也或以至因此D也和或但所以A . AB . BC . CD . D6. (3分) (2015高一上佛山期中)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文学创作是一种具有明显内省色彩的艺术创作。因为它是个人行为,_。我们曾经历过一个痛苦的历史阶段,让作家消除个性,否认自我在文学创作中的基础作用。经过拨乱反正,_,文学事业拥有了一个灿烂的春天。又因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是以作品的发表、出版面世的,这就决定了作品

5、和作家必须带有公共性。因此,_。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7. (6分) (2016嘉峪关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练习。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

6、具。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

7、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宋代上层妇女也继承前代遗风,在额上和两颊间贴金箔或彩纸剪成的“花子”。这种“花子”背面涂有产于辽水间的呵胶,用口呵嘘就能粘贴。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描写道“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说即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有所脱落而造成的或明或暗的效果

8、。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添妩媚动人之态。“梅妆”也是宋代较为流行的一种贴面妆容,“梅妆”即“梅花妆”。这种妆扮相传始自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在正月初七醉卧于含章殿下,一朵梅花落在她的额上粘住,三天后才落去,因而作“梅花妆”。陈允平的绛都春中有“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两句,这里词作者专门提到“梅妆欲试”,体现了这种妆扮在当时的流行性。妆容虽美,但是却“芳情懒”,欲画而未画,说明这位女子心事重重,自己提不起兴致也更因无人欣赏,故无须白白画这妆容,更能体现出女子内心的孤寂。(摘编自梁牧原妆容与服饰在宋词中的作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词中对于

9、眉毛的描写非常多,一是因为眉毛在面庞上有外在的审美作用,二是因为眉毛能表现人的内心情感。B . 细长而舒扬的“远山眉”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在宋代词人的笔下,它常常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和内心的凄苦。C . 以眉而写愁绪,能体现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因此宋词中的“愁绪”很多时候都用对眉的描写来表达。D . 宋词中往往用眉黛代表女子,对眉黛的描写,能表现她们的春愁、孤苦和离恨等细腻丰富的内心情感。(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花黄”作为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制作原料丰富、色彩鲜艳、形状多样,这些装饰物,使得词人笔下的女子更妩媚动人。B . 早在

10、南北朝时期,妇女在脸上粘贴装饰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风尚。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中就有“对镜贴花黄”。C .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中,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说全是在写女子的妆容。“小山”即“小山眉”,“金”指女子额前的装饰物。D . “梅花妆”是由南朝宋武帝的寿阳公主首创的一种贴面妆容,她因醉卧时一朵梅花偶然落在额上粘住,从而受到启发而作“梅花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宋词中无论是描写女子的眉黛,还是刻画她们的贴面妆容,都有助于体现她们的美貌动人,表现其委婉细腻的情感。B .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与“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

11、鸯字”中都写到“眉黛”,其作用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愁绪。C . “远山眉”“花子”和“梅妆”都曾是宋代流行的妆容,因而被宋代词人写入词作中借以表现女性的形象或思想感情。D . “梅妆欲试芳情懒,翠颦愁入眉弯”和“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都通过描写女子神情慵懒,无心画妆容,体现出她们内心的孤寂。8.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学校、望得见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此时,桑吉越过了丘冈,往南边的山坡下去几步,山坡下朝阳处的小学校和乡镇上那些房屋就从他眼前消失了。他开始顺着

12、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那道坎是牦牛们磨角时挑出来的。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

13、。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抱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

14、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震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一样,嗡嗡作响。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桑吉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他的眼睛为了寻找这短而细小的虫

15、草芽都流出了泪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唤。和其他飞鸟比起来,云雀飞翔的姿态有些可笑。直上直下,像是一块石子、一团泥巴,被抛起又落下,落下又抛起。桑吉站起身,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坡。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云雀不理会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着羽毛,吸收太阳的暖意。在这些云雀看来,这个小野兽一样的孩子同样也是可笑的,他做着飞翔的姿态,却永远只能在地上吃力地奔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像一只笨拙的旱獭。(节选自阿来三只虫草,有删改)(1) 请

16、围绕小主人公桑吉,梳理文章的情节。 (2) 有人认为,描写云雀的文字是小说的赘笔。谈谈你的看法。 (3) 分析小说第段的作用。 三、 古诗文阅读 (共4题;共33分)9. (11分) (2017高一下唐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游师雄,字景叔,京兆武功人。学於张载,第进士。为仪州司户参军,迁德顺军判官。鄜延将刘琯与主帅议战守策欲自延安入安定黑水师雄以地薄贼境惧有伏请由他道既而谍者言夏伏精骑于黑水傍,琯谢曰:“微君言,吾不返矣。”赵禼帅延安,辟为属。吐蕃寇边,其酋鬼章青宜结乘间胁属羌构夏人为乱,谋分据熙、河。朝廷择可使者与边臣措置,诏师雄行,听便宜从事。既至,谍知夏人聚兵天都山,前

17、锋屯通远境。吐蕃将攻河州,师雄欲先发以制之,请于帅刘舜卿。舜卿曰:“彼众我寡,奈何?”师雄曰:“在谋不在众。脱事不济,甘受首戮。”议三日乃定,遂分兵为二,姚兕将而左,种谊将而右。兕破六逋宗城,种谊破洮州,擒鬼章及大首领九人,斩首众多。捷书闻,百僚表贺,遣使告永裕陵。苏轼闻其事,作诗咏之。将厚赏师雄,言者犹以为邀功生事,止迁一官,为陕西转运判官。入拜祠部员外郎,加集贤校理,为陕西转运使。内地移粟于边,民以辇僦为病。师雄言:“往者边土不耕,仰给于内,今积粟已多,军食自足,宜令内地量转输致之直,以免大费。”报可。召诣阙,哲宗劳之曰:“洮州之役,可谓隽功,但恨赏太薄耳。”对曰:“皆上禀庙算,臣何力之有

18、焉。唯当时将士勋劳未录,此为欠也。”因陈其本末。拜卫尉少卿。哲宗数访边防利病,师雄具庆历以来边臣施置之臧否,朝廷谋议之得失,及方今御敌之要,凡六十事,名曰绍圣安边策,上之。未几徙知陕州。卒,年六十。师雄慷慨豪迈,有志事功,议者以用不尽其材为恨。(选自宋史游师雄传)注辇僦:雇人用车辆运输,庙算:朝廷或帝王对战事进行的谈判。(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赵禼帅延安,辟为属辟:征召B . 百僚表贺表:表示C . 但恨赏太薄耳恨:遗憾D . 哲宗数访边防利病访:谘询(2)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鄜延将刘琯与主帅议战守策欲自延安入安定

19、黑水师雄以地薄贼境惧有伏请由他道B . 鄜延将刘琯与主帅议战守策欲自延安入安定黑水师雄以地薄贼境惧有伏请由他道C . 鄜延将刘琯与主帅议战守策欲自延安入安定黑水师雄以地薄贼境惧有伏请由他道D . 鄜延将刘琯与主帅议战守策欲自延安入安定黑水师雄以地薄贼境惧有伏请由他道(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游师雄有军事才能,运筹帷幄,任德顺军判官显露出不凡的军事才能,吐蕃一战,他先发制人,以少胜多,大获全胜。B . 游师雄不计较个人得失。与吐蕃熙、河一战大获全胜,他起的作用很大却没有得到重赏,他也不为自己争辩。C . 游师雄心系国事民生。针对从内地运粮到边境一事,他

20、向朝廷提议应该核算费用,以免造成严重的浪费。D . 游师雄一心为国。绍圣安边策中陈述了庆历以来连帅处置好坏,朝廷谋议得失、当前御敌关键,却没有被朝廷采纳。(4) 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将厚赏师雄,言者犹以为邀功生事,止迁一官,为陕西转运判官臣何力之有焉。唯当时将士勋劳未录,此为欠也。10. (10分) (2016高一上庄河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1)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2

21、) 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11. (6分) (2016高二上磁县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方孝孺,字希直,宁海人。孝孺幼警敏,双眸炯炯,读书日盈寸。长从宋濂学,濂门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孝孺顾末视文艺,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尝卧病绝粮家人以告笑曰古人三旬九食贫岂独我哉父克勤坐事诛扶丧归葬哀动行路既免丧复从濂卒业。洪武十五年,以吴沉、揭枢荐,召见。太祖喜其举止端整,谓皇太子曰:“此庄士,当老其才。”礼遣还。二十五年,又以荐召至。太祖曰:“今非用孝孺时。”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及惠帝即位,召为翰林侍讲。明年迁侍讲学士,国家大

22、政事辄咨之。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或命孝孺就扆前批答。时修太祖实录及类要诸书,孝孺皆为总裁。燕兵起,廷议讨之,诏檄皆出其手。建文三年,燕兵掠大名。孝孺曰:“燕兵久顿大名,天暑雨,当不战自疲。今其奏事适至,宜且与报书,往返逾月,使其将士心懈。我谋定势合,进而蹴之,不难矣。”帝以为然,命孝孺草诏,遣大理寺少卿薛嵓驰报燕。比至,燕王不奉诏。明年五月,燕兵至江北,帝下诏征四方兵,命诸将集舟师江上。而陈瑄以战舰降燕,燕兵遂渡江。帝忧惧,或劝帝他幸,图兴复。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乙丑,燕兵入,帝自焚。是日,孝孺被执下狱。先是,成祖发北平,姚广孝以孝孺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

23、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成祖颔之。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选自明史方孝孺传,有删改)【注】扆(y):宫殿内设在门和窗之间的大屏风。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燕兵久顿大名顿:驻扎B . 孝孺被执下狱执:拘捕C . 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法:效法D . 即事不济即:即使(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 姚广孝以孝孺为托臣以险衅B . 诏檄皆出其手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C . 而陈瑄以战舰降燕门虽设而常关D . 宜且与报书彼且奚适也(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方孝孺年轻的时候机警敏捷,每天坚持勤奋读书;成年以后,他曾先后跟从宋濂学习,宋濂学生中很多著名人士都比不上他。B . 方孝孺举止端庄严肃,才华出众,因此得到了惠帝的重用;惠帝常向他咨询国家大事,甚至请他在朝廷上批复奏事。C . 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