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C卷_第1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C卷_第2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C卷_第3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C卷_第4页
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太原市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一次阶段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5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此时,想起半个多世纪前为了解放海南浴血奋战,如今却没有一处安身之地 , 陈阿婆顿时老泪纵横。B . 提高质量的根本,在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劳动者素质,在于吹毛求疵的社会风尚,在于提高全民全社会的质量意识。C . 被一些网民和媒体称为“最可爱官员”的杨维骏老人说,我替老百姓说话,胸怀坦荡问心无愧 , 谁给我施压我也不怕。D . 官员私驾公车惹祸,用公款买单了事的新闻,在媒体上已经数见不鲜。2. (2

2、分) (2016高一下沙市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菲律宾借口查处“非法捕鱼”为名,屡次进犯黄岩岛,并企图将其改名为“帕纳塔格礁”,中国外交部就此阐明了严正立场。B . 想象经常能够把我们带领到崭新的境界,没有想象,我们就到处碰壁。C . 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D . 因为宇宙辽阔无垠,所以那些适用于地球的我们所熟悉的量度单位米、英里等等已经没有意义。3. (2分) (2017高三上南通开学考) 下列诗词中,没有运用拟人手法的一项是( ) A .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B .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C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D .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4. (2分)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走进这所学校,会被一种大气揪住。一条宽阔笔直的大道向校园深处延伸进去, , , 建筑后边青山隐隐。四季葱绿的香樟树生长在道路两旁道路两旁是四季葱绿的香樟树庄严的石头建筑位于校园深处校园深处是庄严的石头建筑A . B . C . D . 5. (2分) 阅读下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翅膀象征着孩子奇妙的想象力

4、、自由、个性等。B .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需要家长的监督。C . 剪翅膀是扼杀孩子的想象力、自由和个性。D . 漫画揭示了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二、 文言文阅读 (共4题;共48分)6.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小题。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條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

5、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困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坠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

6、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朔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节选自宋史孙傅传)(1) 下列对加横线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过:过错,罪过B . 帝兼旬不返,傅属贻书请之贻:送C .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诣:往,到D . 持首送之,绐金人曰绐:欺骗(2) 下列句中加横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庄宗受而藏之于庙B . 苟不已,则以死继之客

7、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C . 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D . 明年二月,死于朔廷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3)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B .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 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C . 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D . 宣和末

8、/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4)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是科举时代经殿试考试及第者之称。B .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C . 钦宗是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D .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其他儿子被称为庶子。(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孙傅入仕以后,积极向上建言。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对尚书

9、蔡條纵论天下大事,劝蔡迅速有所变更,否则必将失败,可惜他的建议没有被采纳。B . 孙傳上奏,请求恢复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书,从效用角度评价祖宗法度和熙、丰年间的法度,批评崇观年间的法度,受到时人赞许。C . 孙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掳走钦宗后又索求太子,他藏匿了太子,并且杀了二宦官将首级送至金营,借此暂时保全太子。D . 孙傅舍身取义,死后谥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营,孙傅随往,却受到守门者劝阻,他表示身为太子傅,应誓死跟从太子;后被金人召去,死于北廷。(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选自课文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

10、责之,庶或万一可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7. (11分) (2017高二下南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崔衍,字著,深州安平人。父伦,字叙。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 , 终不屈,乃许还。衍,天宝末擢明经 , 调富平尉。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伦怒,召衍,将袒而鞭之,衍涕泣无所陈。伦弟殷趋白:“衍所禀举送夫人所,尚何云!”伦悟,繇是谮无入。调清源令,劝民力田,怀附流亡,观察使马燧表其能,徙美原。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历苏

11、、虢二州。虢居陕、华间,而赋数倍入,衍白太重。裴延龄领度支,方聚敛,私谓衍:“前刺史无发明,公当止。”衍不听,复奏:“州部多岩田,又邮传剧道,属岁无秋,民举流亡,不蠲减租额,人无生理。臣见长吏之患,在因循不以闻。不患陛下不忧恤也,患申请不实;不患朝廷不矜贷也。陛下拔臣大州,宁欲视民困而顾望不言哉?”德宗公其言,为诏度支减赋。迁宣歙池观察使,简静为百姓所怀。幕府奏聘皆有名士,后多显于时。卒,年六十九,赠工部尚书。衍俭约畏法,室无妾媵,禄稍周于亲族,葬埋嫁娶,倚以济者数十家。及卒,不能蕆丧,表诸朝,赐赙帛三百段,米粟称之。先是,天下以进奉结主恩,州藏耗竭,韦皋、刘赞、裴肃为之倡。赞死,衍代之。旧贡

12、金锡凡十八品,皆倍直市于州,民匮,多逃去,衍至,蠲革之。居十年,啬用度,府库充衍。及穆赞代州,以钱四十万缗假民赋,故虽旱,人不流捐,由衍蓄积有素也。路应为观察使,以衍有惠在民,言状。元和元年,诏书褒美,谥曰懿。(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九)(1)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B . 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C . 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 约城中降/伦不从/更

13、囚逻娑城/阅六岁/D . 伦宝应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虏背约/留二岁/执伦至泾州/逼为书约城中降伦/不从更/囚逻娑城/阅六岁/(2) 对文中句子划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B .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C . 擢,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D . 谥号是人死之后给予的称号,有官谥、私谥之分,有褒有贬。(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崔衍忠孝两全,名动天下。崔衍对自己的继母以德报怨;任宣歙池观察使时,政务简便,被百姓怀念

14、;死后朝廷加封他为工部尚书。B . 崔衍为民请命,直言敢谏。崔衍奏报虢州赋税太重,请求减免赋税;裴延龄劝崔衍不要没事找事,崔衍依然上书皇帝,陈述本州民众的困窘。C . 崔衍奖掖人 才,勤政爱民。他所选择的属下官员,多为名流;宣州发生旱灾,他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万贯钱代百姓交税,因此宣州人不至于流散。D . 崔衍严于律己、家风严整。崔衍不仅室无妾媵,而且亲族数十家的葬埋嫁娶都靠他的俸禄周济,以致他去世后穷得连丧葬费都拿不出来。(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继母李不慈,伦自吐蕃归,李敝衣以见,问故,曰:“衍不吾给。”父卒,事李益谨,岁为李子郃偿负不胜计,故官刺史,妻子仅免饥寒。8. (11

15、分) (2017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世宗留意翰林,而神举雅好篇什。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邑二千三百户。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拜右大夫。四年,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治小宫伯。天和元年,迁右宫伯中大夫,进爵清河郡公,增邑一千户。高祖将诛晋公护也,神举得预其谋。建德元年,迁京兆尹。三年,出为熊州刺史。神举威名素重,齐人甚惮之。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

16、别都,控带要重。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寻加上大将军,改封武德郡公,增邑二千户。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其待士礼贤如此。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神举又率众与越王盛讨平。时突厥与稽胡连和,遣骑赴救。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

17、稽胡于是款服。初神举见待于高祖,遂处心腹之任。王轨、宇文孝伯等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时年四十八。(节选自周书卷四十)(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B .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C .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D

18、. 俄进柱国大将军改封东平郡公增邑通前六千九百户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率其党五千人来袭州城(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世宗初”“保定元年”“天和元年建德元年”“宣政元年”都是以皇帝的年号纪年的方法。此外,古代还有用干支纪年或年号与干支合起来纪年的。B .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C . “高祖”是古代帝王的庙号。著名人物有汉高祖刘邦、隋高祖杨坚、唐高祖李渊等。D . 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

19、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周世宗非常喜欢宇文神举,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宇文神举继承了他父亲的长广县公的爵位,食邑二千三百户。不久,宇文神举又被周世宗任命为帅都督。B . 宇文神举是一个治理有方的人。在治理并州的时候,宇文神举针对此地的现实状况,励精图治,恩威并用,一月之间,远近心悦诚服。C . 宇文神举对待士人礼贤敬重,黄门侍郎卢思道曾参与反叛,被捉住后,将要被处死。宇文神举早就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D . 周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恐怕自己遭殃,心中不安。后来

20、被周宣帝派人赐毒酒而死,享年四十八岁。(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神举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9. (11分) (2016高三上清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

21、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遏徐、杜者必生,遇采、侯者必死。”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是何祥也?”诸宰臣曰:“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景俭独曰:“谨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又春秋云: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22、”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曰:“卿真宰相也!”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秦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率,赠相州刺史。(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B .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

23、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C .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D . 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竟从景俭议/岁馀/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2) 下列对文言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出”是由京城到地方做官,与后文“入为司宾主簿”中的“入”相对。B . “季秋”是指秋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农历九月,古代一个季度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C . “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与诗书礼易合称为“五经”。D . “再拜”是指再次拜谢,这是古代一种隆重的

24、礼节,用于表达敬意。(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房嗣业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行为的正确,益州的百姓属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B .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从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的方式与来俊臣、侯思止的不同。C . 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询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造成阴阳混乱,是上天发出的预警,要武则天退位。D . 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泄露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为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8分)10. (18分) (2019高一上海淀期中) 背诵默写 (1) 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写秦苑、汉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