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素质测试试卷(I)卷_第1页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素质测试试卷(I)卷_第2页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素质测试试卷(I)卷_第3页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素质测试试卷(I)卷_第4页
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素质测试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海省高一上学期语文新生入学素质测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8广州模拟)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在许多人眼里,美术馆一直是阳春白雪的代名词,是少数有艺术造诣的人出入的地方,里面陈列的通常是看不太懂的作品。但如果你到台湾的美术馆去转转,你一定不会失望。台湾的美术馆数量众多,有大有小,风格千差万别。其中规模最大的两处是新北市的朱铭美术馆和台中市的“台湾美术馆”。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如影随形的知心朋友。A . 阳春白雪B . 千差万别C . 高高在上D

2、 . 如影随形2. (2分) (2017高一上西平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灾后重建一年来,四川省着眼防灾减灾机制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为灾区迎来充满希望的明天。B .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的特定的“日”子传入我国,如世界睡眠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等。C . 在新一轮技术革新中,公司组织有关人员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对工艺设计、设备保养等部门进行了检查、评议、整顿等一系列艰难的工作。D .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3. (2分) 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

3、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A . 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B . 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C . 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D . 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肯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4. (2分) (2019高三上常州月考) 下列对联与所描绘的传统文化精品,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一口叙述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翻转折叠演万象,撕烫剪刻话春秋泼墨为山皆有意,看云出岫本无心投入红炉身软化,选成碧玉质坚凝A . 书画陶瓷皮影剪纸B .

4、皮影陶瓷书画剪纸C . 书画剪纸皮影陶瓷D . 皮影剪纸书画陶瓷5. (2分) (2019高二上芜湖期中)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古代王公贵族家里都有舍人。)B . 斋戒五日(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庄敬。)C . 召有司案图(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D . 设九宾于廷(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6. (2分) (2016高三下金华月考) 填入下

5、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有人说,每一种灾难都是一种祝福,每一种创作都是一种成熟。此言不虚。有时灾难是人生中的一场风雨雷电,_;有时灾难是人生中必经的一窑烈火,经其淬炼洗礼,我们从泥坯蜕变为瓷器,不留烟熏火燎的痕迹,只留沉静内敛的光华。A . 我们旁逸斜出的枝枝丫丫被它劈去,我们的主干却能叶舒花朗,愈加挺拔B . 劈去我们旁逸斜出的枝枝丫丫,我们的主干却能叶舒花朗,愈加挺拔C . 劈去我们旁逸斜出的枝枝丫丫,使我们的主干叶舒花朗,愈加挺拔D . 我们旁逸斜出的枝枝丫丫被它劈去,使我们的主干叶舒花朗,愈加挺拔7. (2分) (2016高三上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丹青引

6、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 , 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 , 迥立闾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 , 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斯须:一会儿。(1) 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2)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8. (4分) (2016高二下友谊期末)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对比手法写游人和自己不同的乐

7、趣,从而表现自己“与民同乐”志趣的句子是“_,_”。论语十则中与“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意思相仿的句子是:_,_。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曹鉴,字克明,宛平人。颖悟过人,举止异常儿。既冠 , 南游,具通五经大义。大德五年,用翰林侍讲学士郝彬荐,为镇江淮海书院山长。十一年,南行台中丞廉恒辟为掾史。丁内艰,复起,补掾史,除兴文署。命伴送安南使者,沿途问难倡和,应答如响,使者叹服,以为中国有人。至治二年,授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明年,奉旨括释氏白云

8、宗田,稽检有方,不数月而事集,纤毫无扰。泰定七年,迁湖广行省左右司员外郎。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天历元年,调江浙财赋府副总管。属淮、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元统二年,升同佥太常礼仪院,鉴习典故,达今古,凡礼乐、度数、名物,罔不周知。因集议明宗皇后祔庙事,援礼据经,辩析详明,君子多之。后以中大夫升礼部尚书,俄感疾而卒,年六十五。追封谯郡侯,谥文穆。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周恤恐后。历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殁之日,家无余赀,唯蓄书数千卷,皆鉴手较定。鉴为诗赋,尚骚、雅,作文法

9、西汉,每篇成,学者争相传诵。有文集若干卷,藏于家。鉴任湖广员外时,有故掾顾渊伯,以辰砂一包馈鉴,鉴漫尔置箧笥中。半载后,因欲合药剂,命取视之,乃有黄金三两杂其中,鉴惊叹曰:“渊伯以我为何如人也!”渊伯已殁,鉴呼其子归之。其廉慎不欺如此。(元史曹鉴传)(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时丞相忽刺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B . 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C . 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

10、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D . 时丞相忽剌歹怙势恣纵/妄为威福/僚属多畏避/鉴遇事徇理辄行/独不为回挠/湖北廉访司举鉴宜居风纪/不报(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既冠,意思是已经二十岁行过加冠礼了。“冠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B . 丁内艰,是指为母亲守丧。丁艰,也叫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古代官员父母去世,按规定需离职居家守丧。C .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指升官,这里也是指曹鉴升了官职。左迁,则是贬官。“除”是任命、授职的意思。D . 谥文穆,谥号指人死后,根据他的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而给予的评判性称号,谥号

11、中的“文”应指“好学博闻”。(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鉴从小就聪颖过人,且终生喜欢读书。他藏书数千卷并亲手校订,所写诗赋很受推崇;受命护送安南国使臣时,一路与之讨论学问、酬唱诗词,使者叹服。B . 曹鉴做事干练有方,能力过人。曹鉴奉旨调查核实佛教白云宗的田产,由于曹鉴稽查得法,不到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任务,对地方百姓毫无侵扰。C . 曹鉴熟谙典章成例,通达古今。朝廷召集群臣商议讨论明宗皇后陪祭太庙的事,他只是广博,引经据典,剖析详尽,最终君主采纳了他的意见。D . 曹鉴廉洁谨慎,树下顾渊伯曾将三两黄金掺杂在朱砂中送给他,半年后曹鉴才发觉此事,其时顾

12、渊伯已去世,曹鉴就把黄金退还给他的儿子。(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于翻译成现代汉语。属淮、浙大水,民以灾告,鉴损其赋什六七,势家因而诡免者,鉴核实,谕令首输。鉴天性纯孝,亲族贫乏者,周恤恐后。历官三十余年,僦屋以居。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9分)10. (7分) (2016高二上陵城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茶与咖啡在近代英国的竞争茶与咖啡,分别被视为中西文化的象征,但在西方国家中,英国也以爱好饮茶而著称。英国人的饮茶习惯是逐渐形成的,而咖啡在英国一度也颇为流行。咖啡最初是在埃塞俄比亚被一牧童发现,后来经阿拉伯地区、土耳其传到欧洲。1652年,伦敦第一家咖啡馆开张。咖啡作为新兴饮料受到欢

13、迎,伦敦咖啡馆的数量也迅速增长。由于咖啡馆收费低廉,各界人士都乐于前往,在那里休闲解乏、阅读报刊、交流信息乃至针砭时弊,咖啡馆成为颇具影响的公共场所。17世纪上半叶,茶得以进入西方并进入英国,但其社会影响较为有限。到了17世纪末,饮茶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1657年,英国商人托马斯加威首次将茶引入咖啡馆,并张贴海报宣传茶的养生功能。咖啡在英国社会的流行,有两个有利因素:首先,运输条件的优势。当时咖啡的主要产地在也门,与英国距离较近,这与从中国运输茶叶相比更为便捷;其次,由于运输距离近,咖啡的价格较茶而言更为低廉。但是,咖啡在英国很快便遭遇传播阻碍。随着咖啡馆数量的增长,竞争不断加剧,经营者开始增

14、添新的饮料,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跻身咖啡馆之中,咖啡馆实际变为提供咖啡、酒类、茶水等饮料的交流场所,咖啡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更为不利的是,社会人士开始抨击咖啡馆与咖啡。在英国,咖啡馆是一个男性化的场所,常常兼营陪宿等生意,女性群体被排斥在外。有社会人士假借妇女的口气对咖啡予以批判。他们痛陈咖啡在英国所导致的不良变化,认为咖啡颜色像磨碎的煤炭,咖啡馆破坏了英国人善结人缘的美德,以前英国男士充满男子气魄,如今却失去了昔日的威仪,罪魁祸首即饮用咖啡。英国社会出现的针对咖啡的抵制风潮,其出发点主要基于社会道德乃至经济利益。由于咖啡馆并非仅为饮用咖啡的场所,一边饮用咖啡一边阅读报刊成为普遍现象。于是咖啡馆

15、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关心社会问题、公开针砭时弊的场所。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借助社会中对咖啡的抵制,先后两次下令关闭咖啡馆。进入18世纪后,茶在英国中产阶级家庭逐渐普及。凯瑟琳王后、玛丽二世与安妮女王均喜好饮茶,她们持续的示范效应促进了饮茶在女性中的传播,女士们在家中品茗强化了饮茶的家庭化趋向。咖啡加工工序繁复,非个人所能及,饮茶则极为方便,所以在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均可以传播开来,尤其在私人空间占据优势。随着饮茶在英国的普及,下午茶孕育而生,它既是温馨家庭氛围的体现,亦可以成为社会交往的场域,极大地丰富了饮茶的社会功能,对咖啡构成挑战。更具决定意义的是,世界贸易格局促进了茶在英

16、国的传播。最初,中西茶贸易为荷兰所掌控,英国人购茶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应量极小。后来,英国在东亚积极开拓,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条件有所改善,英国茶叶输入量逐年递增,茶叶逐渐取代丝绸成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业务重心,也是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英国社会鼓励消费茶叶。英国人由饮用咖啡转为饮茶,这一变化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折射了复杂的历史进程。这既与两种饮品的特性、传播领域的差异、咖啡馆的变迁有关,更是两种饮品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5月09日11版,有删节)(1) 下列有关英国人抵制饮用咖啡、饮茶逐渐流行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英国,人们在咖啡馆饮用咖啡的同时

17、还谈论社会问题,针砭时弊。为了维护统治,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借助社会对咖啡的抵制,先后两次下令关闭咖啡馆。B . 英国王室喜爱饮茶,她们的示范效应促进了饮茶在女性中的传播,同时,由于茶叶冲泡方便,它既适于在家庭饮用,也适于在社交场合饮用。C . 英国依托东印度公司,在东亚积极开拓贸易市场,每年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不断增加,茶叶输入成了英国财政的重要来源。D . 在英国,咖啡馆兼营陪宿等生意,排斥女性群体,引起女性群体的批判;咖啡的颜色像磨碎的煤炭,破坏了英国人善结人缘的美德,也引起了人们对咖啡的抵制。(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咖啡在英国一度颇为流行,与咖啡主产地

18、与英国距离较近、价格也较便宜、较多的咖啡馆为人们提供休闲解乏等有关。B . 茶叶在英国的传播,早期作为奢侈品,只在社会上层饮用;后来饮茶在中产阶级家庭逐渐普及,对饮咖啡形成了挑战;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使英国人饮茶成为习惯。C . 咖啡在英国传播遭到阻碍,人们抨击咖啡馆与咖啡,把英国男人的优秀品质的丧失,归罪于咖啡。这场针对咖啡的抵制风潮实际上是经济利益在社会道德层面的反应。D . 世界贸易格局的改变对茶叶在英国的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东印度公司参与茶叶贸易,挑战了荷兰人对茶叶经营的控制权,促进了茶叶的流通。(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英国出现的抵制咖啡

19、的风潮和政府下令关闭咖啡馆的行为,既有其道德因素、经济因素,也有其政治因素,跟咖啡的品质和加工工艺关系并不大。B . 英国人爱好饮茶,饮用咖啡也很流行。咖啡最早被非洲发现,茶叶是中国的特产,这表明英国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分别带有东方文化色彩和非洲文化色彩。C . 饮茶之所以能够在英国普及,这与茶叶饮用方便有关。它不像咖啡那样加工工序复杂,所以既适合于私人空间,也可用于社会交往的公共场域。D . 英国人由饮用咖啡转为饮茶,既与两种饮品的特性、传播领域的差异、咖啡馆的变迁有关,更是两种饮品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结果。11. (12分) (2017高二下湖南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小题。阿庆基“造反”

20、芬兰本蒂韩佩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休息。累了!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正是为了人们能够坐它。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板凳看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没过多久,越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罢工、骚乱打吧!吵吧!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

21、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游行示威吧!他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游行队伍过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法律骗人,政府压人。”“到了明天,普天之下皆兄弟”游行队伍过去了,托比亚斯阿庆基朦胧地感觉到,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向着遥远的未走去他们在前进,先头部队消失在

22、转弯处的建筑物后面。后那里发生了阻塞,尽管后面的队伍还在前进,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夏末晴朗的天空。托比亚斯阿庆基被子弹的呼啸声惊呆了。这似乎是不应该的然而后他还是平静下,觉得自己反正是坐在板凳上的旁观者。游行队伍一下子散了,犹如受到旋风袭击似的扬起了满天尘土,人们掉转头纷纷跑了。托比亚斯阿庆基看到警察握着步枪和皮鞭,正在寻找示威的人,可是游行示威者都跑散了。这时,警察突然发现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托比亚斯阿庆基。“你放什么哨?”警察大喝一声。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张了张嘴,还没得及解释自己仅仅是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旁观者,皮鞭已抽到了他的身上。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困境,不禁顿时火冒三丈。这怎么可

23、能呢!要知道他只不过坐在板凳上可是愤怒只是再次招致皮鞭的抽打,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得拔起僵硬的大腿一逃了之。但事情并没有完结,他确实陷入了解脱不了的困境。不久,他被捕了。受讯、受审,最后被带到被告席上受到了“参与造反罪”的控告。托比亚斯阿庆基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仅仅是在板凳上坐一会儿而已。而这条板凳看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他对警察咆哮起,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警察的指控,他难道会热昏了头脑干下这等事!可怜虫怎么会想得出:他是狡猾地假装坐在板凳上,企图逃过劫难,实际上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或者是工运首脑警察就是认定他有罪,一口咬定:你身上有紫血块,你就是参与了造反托比亚斯阿庆基搔了搔头皮,觉悟过:也许世界上从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