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考试试卷A卷_第4页
山西省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考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 (6分) (2017高三下西宁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实际上走的是一条“二元化”的路线,公权力和自治权长期共存,其中以唐宋乡官职役化为分界彼此消长,这种独特的乡村治理方式甚至对乡村的近代化过程也产生了诸多影响。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国家对乡村的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基层社会已经存在早期自治组织。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被学界概称为“唐宋之变”。在乡村治理上,这种转变就表现为:其一,乡官

2、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会地位很低,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上为士大夫鄙视,受上级盘剥,下又徘徊于是否侵渔乡里之间,这种两难困境在后世乡村管理中变成常态;其二,自治组织在唐宋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在唐宋之际渐渐成为现实或者完成了制度准备。中国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是传统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的必然。自郡县制建立以来,帝国人口不断增加,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以农业税为收入主体的传统国家不可能负担如此庞大的官僚系统。因此,各朝代不得不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

3、的人口,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就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与此同时,乡村治理的难度却在增加。中唐以后从两税法开始了征税原则由“税丁”向“税产”的转变,财产的隐匿比起人丁的隐匿更难发现,乡村催征赋税参与管理的乡役人数和工作量大增。地方政府职役人数、工作量的变化,同时其地位愈来愈低,从秦汉时期的有望跻身卿相,到明清时期的被视为“至因至贱”之役。这些问题导致乡官职役化、政府乡村管理虚化。这是中国历史上“强干弱枝”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基础不稳、治乱频仍的一个原因。乡村治理方式转变的目的本是以最小成本来控制基层、获取赋税,实际上却令中央王朝取得税收的效率进一步降低。乡村

4、治理方式的转变令基层社会更易于“军事化”,乡族控制的民团、乡兵既可帮助维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带来械斗民乱。乡村治理方式的转变使得乡村职役地位低下的同时又权力大、责任大,赋税征收不足时还需要自己赔补,极易为了满足国家的赋税要求或上司、自身的贪污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乡里,宗族、乡绅则往往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同时,乡村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带来了明清时期蓬勃发展的宗族等各类乡村自治组织,它们不仅进行自我管理,到近代还提供了本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总之,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一定的自主性,中国很早就存在类似于西方“公共领域”的国家与民间同时发挥作用的公共空间。(摘编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5、(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中国历史上的乡村治理公权力和自治权长期共存,以唐宋乡官职役化为分界线,公权力削弱,自治权增长,这种独特的乡村治理方式对乡村的近代化过程产生了影响。B . 虽然自秦汉以来历代都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但是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律令和儒家纲常,国家对乡村的组织原则是地缘优于血缘。C . “唐宋之变”时,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社会地位很低,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他们受到上层的鄙视和盘剥,又纠缠于是否盘剥下层,置于两难的处境中。D . 唐宋之际,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

6、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渐渐成为现实。(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因为以农业税为收入主体的传统国家不可能负担庞大的官僚系统,所以自郡县制建立以来,尽管国家人口不断增加,但是县级区划的数目却维持了相对稳定。B . 国家以最小成本维持社会运转,各朝代以最低行政配置来应对扩大的人口,导致政府效率下降,基层行政职能缩减,县以下交给各种社会组织进行自治。C . 从中唐以后,乡村治理的难度在增加,“税丁”向“税产”的转变,比起隐匿人丁,人们更容易隐匿财产,大大增加了乡村催征赋税参与管理的乡役人数和工作量。D . 地方政府职役人

7、数、工作量和地位的变化,导致乡官职役化、政府乡村管理虚化,这是中国历史上“强干弱枝”的一个表现,也是社会基础不稳、治乱频仍的一个原因。(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乡村治理方式转变带来一些弊端,如令基层社会更易于“军事化”,乡族控制的民团、乡兵既可帮助维持地方治安,也可能带来械斗民乱。B . 乡村职役极易为了满足国家或上司或自身的要求而徇私舞弊、危害乡里,宗族、乡绅则站在乡村职役的对立面,反对他们的这类行为。C . 明清时期宗族等各类乡村自治组织蓬勃发展,它们不仅进行自我管理,到近代还提供了本应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D . 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一定

8、的自主性,像西方“公共领域”的国家与民间同时发挥作。2. (12分) (2017高一下潮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北风吹雁刘美兰下午5时10分,朱晓玉准时地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朱晓玉抬起头来望望天,天空黑沉沉的,北风呼啸着一阵阵从站台掠过,无形雁阵撞击着她的黑色羽绒服,她不由得将头埋进灰黄黑小格围巾里,提着小马扎推着旅行箱往标有6号的候车点走去。此刻,6号候车点的人已排起了长队。一会儿,K568次列车就要进站了,每到周末返回J城的人多,朱晓玉只买到站票,所以她提着小马扎呢,一个半小时后就到J城了。这样的双城生活让朱晓玉渐渐变得能干起来。因为丈夫陆迅下派在J城当公安局

9、局长,J城现在已成为她全部生活的中心内容。周末去J城,她不去都不行,有父母催着呢。做陆迅爱吃的可口饭菜,收拾陆迅的脏衣服和家务,她忙得不亦乐乎。到了周一,又得起大早赶回W城上班。W城还有她已年迈的父母,小病小灾的不断。女儿倒是没让她操什么心,静悄悄地自己考上了研究生。一年年地过去了,她憔悴下来,她累了。那天,她几次想对陆迅说:“咱不当局长了,回W城吧。”她还没开口,陆迅却拍着她手说:“媳妇儿,你知道吗?我现在感觉最幸福的事,就是周末晚上推开家门时,你正系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J城有着600万人口,当一名公安局局长该是何等风光。可是,在媳妇儿面前却只有这点小小的要求。朱晓玉眼圈一红,扭过头去,低

10、下了头,两颗泪珠一前一后地砸在一株四叶草上,四叶草颤抖了一下又挺直了身子。公安工作危险性强,朱晓玉从来不问陆迅工作,陆迅怕她担惊受怕也不会去说工作,两个人平静而默契地过着惊心动魄的生活。K568次列车到了,她麻利地提起旅行箱。今天运气不错,靠近车门过道处正好可以放下一个马扎。火车开动了,况且且且地扑向迷离的暗夜里,关于陆迅的回忆又潮水般地浮现在她的眼前,她的嘴角浮现出几丝笑意。因为五道拐或者说是爱情,他们走到了一起。那时候陆迅是片儿警,朱晓玉还在音乐学院读书。一天,朱晓玉下课早,背着书包回家。可刚拐进五道拐巷,几个小混混就围上来了,这个伸手抓她的长辫子,那个扯她的书包带,朱晓玉吓坏了。喊吧,可

11、这地处偏僻,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幸亏碰上了陆迅。那天,陆迅为王家奶奶送户口簿,看到了,还没放好自行车就冲上前去,三个招式就把他们制伏了。后来的后来,漂亮的朱晓玉嫁给了陆迅。“旅客同志们,请注意,J城火车站就要到了”沉浸在回忆中的朱晓玉抬起头,目光停留在旅行箱上。箱子里有父母给女婿带的中药、好烟以及W城特色菜。陆迅为了案子长期加班划线,开始出现失眠状况后嗜好抽烟了。一个女婿半个儿,陆迅在他们眼里早就是亲儿子了。有一次,母亲说:“晓玉啊,我发现你怎么越来越像陆迅呢?”像吗?怎么可能像陆迅?她望着镜子仔细端详,呵,眼神,对,是眼神。她的眼神越来越坚定了,越来越勇敢了。记得有一回,有个黑社会成员给陆迅寄

12、了颗子弹,是她打开的快递,她打开后笑着对陆迅说:“有人用花生米恐吓你呢!”母亲说:“嫁谁随谁,人总是在成长的。晓玉早已不是过去那个柔弱无骨的晓玉了。”车慢慢停住了,车上的旅客秩序井然地往外走着。朱晓玉围上围巾,用一条尼龙绳将马扎捆在旅行箱的把手上。她知道,陆迅不会来接她,但没关系,她习惯了一个人行走在寒冷的J城街道上。北风吹雁雪纷纷,她大步地行走着,渴望着寒风送来一个充满美好意境的玲珑剔透的冰雪世界。(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小说开篇写朱晓玉“准时”地出现在W城火车站第三站台的月台上,“准时”在这里主要是表明朱晓玉在丈夫影响下做事严

13、谨、守时的特点。B . 小说擅长细节描写,如对小马扎、人物衣着、旅行箱里的中药好烟等的描写,表现了朱晓玉对丈夫的爱,也从侧面塑造了陆迅的形象,可谓一举两得。C . 小说中有朱晓玉流泪的情节,写她一年年地奔忙,感觉很累,所以在丈夫面前,也不免流露出小女人情态,流下了委屈的泪,人物形象很真实。D . 这篇小说语言既简洁朴实,也不缺乏诗意,色调丰富、意蕴隽永,有着英雄救美的美丽故事,也有着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平静而默契的生活。(2) 小说叙述朱晓玉去J城探望丈夫的行程,其间穿插了不少回忆的内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女主人公在“北风吹雁雪纷纷”中大步行走的情景结尾,可谓独具匠

14、心,请简要赏析。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3. (11分) (2017高二上宁城期末)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

15、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卯。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梁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后条侯子坐买官器 , 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

16、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廷尉。廷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B .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C .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

17、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D .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尉,中国秦汉时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分别开府。B . 匈奴,是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集团,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大都是其后裔,也是后人诗句中的“胡虏”所指。苏武传中曾有涉及。C . 官器,指皇家专用的器物,臣民百姓非特旨允许或赏赐不得使用。官窑烧制的瓷器就是官器的一个种类。D . 史公,即太史公,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官职名。文中史

18、公为司马迁,写出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3) 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周亚夫治军严格,赢得赏识。文帝曾到细柳营慰劳军队,见到周亚夫的部队戒备森严,纪律严明,称赞他是“真将军”。临终叮嘱太子,周亚夫可以担当重任。B . 周亚夫谋事有方,贯彻有力。吴、楚叛乱,周亚夫事先与皇帝制定以梁国吸引敌兵、断敌粮道的战术,后虽梁孝王求救、景帝诏令救梁,仍不改战术而最终平乱。C . 周亚夫固执己见,不知恭顺。在废弃太子、匈奴王徐卢封侯事上他未与景帝保一致,加上梁孝王向太后进言,使其逐渐失去景帝的信重,后来被免丞相职务。D . 周亚夫性

19、情刚直,宁折不弯。景帝怀疑他谋反,指使吏卒逼迫,周亚夫不服,最终绝食而死。史家肯定其用兵才能,面对他因性格弱点导致穷途困窘表示了惋惜。(4) 把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4. (10分) (2015高二上郑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贼平后送人北归司空曙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晓月过残垒,繁星宿故关。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注】贼平:指平定“安史之乱”。(1) 除借景抒情外,整首诗歌还有一种突出的表现手法。请

20、指出该手法,并分析。(2)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绪?请简要概括。四、 默写 (共1题;共15分)5. (15分) (2019高三上无锡月考)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2) 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 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 位卑则足羞,_。(韩愈师说) (5) 位卑则足羞,_。(韩愈师说) (6) 至人无己,_,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7) 至人无己,_,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8) 故木受绳则直,_。(荀子劝学) (9) 故木受绳则直,_。(荀子劝学) (10) 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

21、1) 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2)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13)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 (14) 定乎内外之分,_。(庄子逍遥游) (15) 定乎内外之分,_。(庄子逍遥游) 五、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6. (2分) (2016浙江) 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他爱好广泛,喜欢安静的棋类运动,对热闹的纸牌游戏也来者不拒;欣赏通俗感性的流行歌曲,对庄重恢宏的交响乐也甘之如饴。B . 荧屏上,他沉着大方,点评时事亦庄亦谐 , 精辟的见解让人折服;镜头外,他开朗乐观、热心助人,是邻居、朋友心中的

22、活雷锋。C . 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涉嫌犯罪,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 , 加上所谓最高检的“全国通缉公告”,信息闭塞的受害人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D . 在媒体的长枪短炮前,明星们也许悟出了言多必失的道理,鲜有人会再聚光灯前竹筒倒豆子 , 少说、不说成了他们自我保护的明智选择。7. (2分) (2016高三上昭通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12月9日,韩国国会以234票比56票通过对总统朴槿惠的弹劾案该弹劾议案进行了向议长提交弹劾动议案、在野党进行提案说明、议员5分钟自由发言等B . “苦”当选台湾年度代表字这一年有很多天灾人祸,台风一个接一个,大家重建家园很苦,救难

23、人员也很辛苦,是辛苦的一年C . 2017年度,“国考”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计划招录2.7万余人D . 近日,蒙古著名说唱歌手阿玛日满达苏赫巴特尔因在舞台上穿带有纳粹标志“卐”符号的服装,被一名俄罗斯外交官殴打至休克8. (2分) (2017新课标)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B .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C . 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D . 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9. (5分) (2017高三上南阳月考)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20字。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 , 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可不考虑。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然而, , 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相比之下,说服指的是一种实际受影响的行为。非真实、逻辑谬误、论据不可靠的宣传或误导,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说服效果“依从”。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