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 文 试 题 卷说明:1. 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斡旋(w)山簏戛然而止(ji)垂珠连珑B. 弥散(n)震憾衰草连天(shui)销声匿迹C. 龟裂(gu)怅惘风雪载途(zi)周而复始D. 缄默(jin)羁绊天衣无缝(fng)人情世故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次席卷亚非 30 多个国家的严重蝗灾,震惊世界,蝗虫飞过,天空像蒙上一层乌云,场面令人叹为观止。B. 真的有“海
2、枯石烂”的时候。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C. 疫情就在我们身边发生,当被迫在家里一个多月不准出门时,你一定会发现:自由和健康是多么重要啊!于是便有了一种大彻大悟之感。D. 人类有语言,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言,花香鸟语,草长莺飞等自然现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沿着开满野杜鹃的山坡往上,让我们看到松鼠拖着湿漉漉的尾巴,在那姹紫嫣红的花丛中蹿跳。B. 人应该结交图书馆这个朋友,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地蓄电、充电。C. 曲艺类作品在科普防疫知识、讴歌疫情防控一线的英雄方面,发展了重要作用。D. 尊重规则,尊崇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很
3、鲜明的共有理念。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如果在读的过程中你对某些内容不感兴趣,或者读不懂,你可以跳过去,或者就似懂非懂地了解个大概。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你读那些书丝毫不困难了,读起来非常愉快,可以把它们当闲书一样读了。有的人说经典著作很难读,怎么办?我的办法是不求甚解、为我所用。在这个不求甚解的阅读过程中,你是在受熏陶,你的人文素养是在提高,你理解经典的资源是在不断积累。一般的阅读,作为个人的一种精神生活,即使读的是经典也没有必要去死抠字词的含义。这个过程你不知道,实际上在悄悄进行。A. B. C. D. 5. 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
4、的,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一阵晨风拂过,在绿 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它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A. 抬着高傲的头颅,就像血气方刚、冒着淋漓元气的年轻后生B. 就像血气方刚、冒着淋漓元气的年轻后生抬着高傲的头颅C. 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D. 一群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 67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分)【甲】采桑子宋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停杯耳听琵琶
5、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乙】采桑子宋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6. 下列对两首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词首句概括出词人的愁绪满怀、贫病交加与感伤万分;乙词开头是回忆,用“月白风清”概括。B. 甲词“尊酒相逢”一句,是写这次集会于多景楼饮酒,表达出内心的喜悦之情。C. 乙词“鬓华虽改心无改”一句,写出了词人埋藏心底的深深忧愤。D. 两首词都写到了“饮酒”“听曲”,表达出词人内心的感伤情怀。7. 下列对两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词抒情、叙事、写景相结合,借景抒情;乙词以抒情为主,
6、由回忆到现实,对比鲜明。B. 乙词以“忧患凋零”四字概括词人十年来所遭受的种种不幸,以实代虚,笔力千钧。C. 甲词“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有异曲同工之妙。D. 乙词的结尾与起首相互呼应,相互补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812 题。(12 分)记游庐山苏轼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自哂前言之谬,又复作两绝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是日,
7、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旋入开先寺, 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地十馀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此二诗。最后与摁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诗尽于此矣。(选自东坡志林)【注释】仆:古时男子谦称。僧俗:出家为僧,在家为俗。苏子瞻:东坡,字子瞻。百钱:晋朝的玩修常步行,以百钱挂杖头,至酒店便畅饮。故侯:故秦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布衣,称为“故候”,他种的瓜称“故候瓜”。这里是苏轼自指。
8、偃蹇:高傲的样子。杳霭:云雾弥漫的高处,指庐山。 陈令举:即陈舜俞,湖州人,举制科第一,熙宁年间,以不幸行青苗法被废黜,苏轼通判杭州时与他相交甚密。谪仙:指李白。摁老:即庐山东林寺长老常总法师。8.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已而见山中僧俗B.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C. 往来山南北十余日D. 仆庐山诗尽于此矣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3 分)(1)殆()(2)哂()(3)旋()10.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 分)(1)遂发意不欲作诗。(2)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11. 刚入庐山的苏东坡为何“发意”不作诗?随后为何又作了三首诗?(3 分)(三)古诗文积累。
9、(8 分)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 1 分)(1) ,白露未晞。(2)城阙辅三秦,。(3) ,不可知其源。(4) ,胡为乎泥中?(5)便要还家,。(6) ,端居耻圣明。(7)挑兮达兮,。(8) ,寤寐思服。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316 题。(16 分)听诗季羡林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很早的时候,就常有一幅影像在我眼前晃动:我仿佛看到一个垂老的诗人, 在暗黄的灯影里,用颤动幽抑的声音,低低地念出自己心血凝成的诗篇。这颤声流到每个听者的耳朵里, 心里,一直到灵魂的深深处,使他们着了魔似的静默着。这是一幅怎样动人的影像呢?然而,在国内,我却始终没有能把这
10、幅影像真真地带到眼前来,转变成一幅更具体的情景。这影像也就一直是影像,陪我走过西伯利亚,来到哥廷根。谁又料到在这沙漠似的哥廷根,这影像竟转成具体的情景,我用自己的耳朵听到老诗人念诗。连我自己现在想起来,也像回忆一个充满了神奇的梦了。当我最初看到有诗人来这里念诗的广告贴出来的时候,我的心喜欢得直跳。念诗的是老诗人宾丁, 又是一个能引起人们的幻想的名字。我立刻去买了票。我真想不到这古老的小城还会有这样的奇迹。离念诗还有十来天,我每天计算着日子的逝去。在这十来天中,一向平静又寂寞的生活竟也仿佛有了点活气,竟也渲染上了点色彩。虽然照旧每天一个人拖了一条影子,走过一段两旁有粗得惊人的老树的古城墙,到大学
11、去;再拖了影子,经过这段城墙走回家来;然而心情却意外地觉得多了点什么了。终于盼到念诗的日子。从早晨就下起雨来。在哥廷根,下雨并不是什么奇事。而且这里的雨还特别腻人。有时会连着下七八天。仿佛有谁把天钻了无数的小孔似的,就这样不急不慢永远是一股劲向下滴。抬头看灰黯的天空,心里便仿佛塞满了棉花似的窒息。今天的雨仍然同以前一样,然而我的心情却似乎有点不同了。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仿佛正有一个幸福就在不远的前面等我亲手去捉。在灰黯的不断漏着雨丝的天空里也仿佛亮着幸福的星。念诗的时间是在晚上。黄昏的时候,就有一位在这里已经住过七年以上的朋友来邀我。我们一同走出去。雨点滴在脸上,透心地凉,使我有深秋的感觉。在
12、昏暗的灯光中,我们摸进女子中学的大礼堂。里面已经挤了上千的人,电灯照得明耀如白昼。这使我多少有点惊奇,又有点失望。我总以为念诗应该在一间小屋中,暗黄的灯影里,只有几个素心人散落地围坐着;应该是梦似的情景。然而眼前的情景却竟是这样子。但这并不能使我灰心,不久我就又恢复了以前的兴头。在散乱噪杂的声影里期待着。声音蓦地静下去,诗人已经走了进来。他已经似乎很老了,走路都有点摇晃。人们把他扶上讲台去, 慢慢地坐在预备好的椅子上,两手交叉起来,然而不说话。在短短的神秘的寂静中,我的心有点颤抖。接着说了几句引言,论到自由,论到创作。于是就开始念诗。最初的声音很低,微微有点颤动,然而却柔婉得像秋空的流云,像春
13、水的细波,像一切说都说不出的东西。转了几转以后,渐渐地高起来了。每一行不平常的诗句里都仿佛加入了许多新东西,加入了无量更不平常的神秘的力量。仿佛有一颗充满了生命力的灵魂跳动在里面,连我自己的渺小的灵魂也仿佛随了那大灵魂的节律在跳动着。我眼前诗人的影子渐渐地大起来,大起来,一直大到任什么都看不到。于是只剩了诗人的微颤又高亢的声音不知从什么地方飘了来,宛如从天上飞下来的一道电光,从万丈悬崖上注下来的一线寒流,在我的四周舞动。我的眼前只是一片空濛,我什么东西都看不到了。四周的一切都仿佛化成了灰,化成了烟; 连自己也仿佛化成了灰,化成了烟,随了那一股神秘的力量飞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不知多久以后,我的四
14、周蓦地一静。我的心一动,才仿佛从一阵失神里转来一样,发现自己仍然坐在这里听诗。定了定神,向台上看了看,灯光照了诗人脸的一半,黑大的影投在后面的墙上。他的诗已经念完,正预备念小说。现在我眼前的幻影一点也不剩了。我抬头看了看全堂的听者,人人都瞪大了眼睛静默着。又看了看诗人,满脸的皱纹在一伸一缩地跳动着: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位老人是怎样吃力地读着自己的作品。人们把这位老诗人扶下讲台。热烈的掌声把他送出去,但仍然不停,又把他拖回来,走到讲台的前面, 向人们慢慢地鞠了一个躬,才又慢慢地踱出去。礼堂里立刻起了一阵骚动:人们都想跟了诗人去请他在书上签字。我同朋友也挤了出去,挤到楼下来。屋里已经填满了人。我们于是
15、就等,用最大的耐心等。终于轮到了自己。他签字很费力,手有点颤抖,签完了,抬眼看了看我,我才发现他的眼睛是异常地大的,而且充满了光辉。也许因为看到我是个外国人的缘故,嘴里喃喃地说了一句什么;但没等我说话,后面的人就挤上来把我挤出屋去,又一直把我挤出了大门。外面雨还没停。一条条的雨丝在昏暗的路灯下闪着光。地上的积水也凌乱地闪着淡光。那一双大的充满了光辉的眼睛只是随了我的眼光转,无论我的眼光投到哪里去,那双眼睛便冉冉地浮现出来。在寂静的紧闭的窗子上,我会看到那一双眼睛;在远处的暗黑的天空里,我也会看到那双眼睛。就这样陪着我,一直陪我到家,又一直把我陪到梦里去。(选自季羡林美文 60 篇,有改动)13
16、. 文章采用倒叙方法构思成文,请简要分析作者的行文思路。(3 分)14. 文中写听诗的日子从早晨就下起雨来,天空灰暗,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语境简要谈谈。(4 分)15. 请分别从“我”的角度和念诗者的角度概括第七段的主要内容,并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老诗人宾 丁念诗的。(5 分)16. 关于欣赏艺术的文章,我们学过很多,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从语言特点看,本文与安塞腰鼓, 你更喜欢哪篇?为什么?(4 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 1720 题。(14 分)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周乾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紫禁城,有着无数吸引公众向往的魅力,而其中主要表现方式之一,就是金碧辉煌壮丽无比的琉璃瓦顶。琉璃亦作“瑠
17、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为原料,在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工艺品,古人也叫它“五色石”。我国古人早在西周时期就具有琉璃制作技术,而在西汉时期就出现了烧造建筑琉璃的制品,并逐渐应用到了皇家宫殿和庙宇建筑中,在明清时期已得到全面充分的应用。琉璃瓦与普通陶瓦都是用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原料处理,成型,干燥后,再在高温下烧成。但琉璃瓦还在瓦胎体表面施加釉料,并进行第二次烧制以获得光亮而又粘接牢固的釉面层。从化学成分来看,琉璃瓦的主要成分有氧化铅、二氧化硅、氧化铜等。其中,氧化铜是呈色剂,它采用铅丹作助熔剂,主要着色剂是煤、铜、锰、钻等金属氧化物,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铁使釉呈黄色,铜使釉呈美丽的翠绿色,锰使釉呈
18、紫色,钴使釉呈蓝色等,以形成丰富的色彩。紫禁城在明代建造之初,其屋顶就使用了以黄色为主的各色琉璃瓦。紫禁城屋顶上的琉璃瓦的使用,有着多方面的科学性。首先,琉璃瓦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防水性是琉璃瓦的重要特性,也是琉璃瓦取代普通陶瓦的主要原因。宋朝文学家何薳在春渚纪闻卷九记砚铜雀台瓦有这样一段关于琉璃瓦的描述:“相州魏武帝故都,所见铜雀台。其瓦初用铅丹,杂胡桃油捣之治,火之,取其不渗,雨过干耳”。这说明当时对琉璃瓦的使用,正是利用其不渗水、雨后干燥快、不会增加瓦顶重量等优点。我国古建筑屋顶的材料一般包括琉璃和陶瓦两种。普通陶质瓦又称“布瓦”,其质地粗糙,吸水性强。我国的早期古建筑,其瓦顶一般使用陶
19、瓦。雨雪天气时,瓦片容易吸收大量的水。对于宫殿建筑而言,其一般体量大,瓦的尺寸大,相应吸水多,这无疑在雨雪时期大大增加了屋顶的重量,威胁建筑物的安全。于是古人开始寻找替代普通陶瓦的建筑材料,使得大型宫殿建筑的瓦顶不吸水,而琉璃瓦相应运用而生。琉璃瓦表面施釉,不会吸水, 因而不会增加屋顶的重量,从而保护了建筑的安全。正是因为这种原因,琉璃瓦在古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的屋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次,琉璃瓦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紫禁城的建筑冬暖夏凉,有着多种措施,而琉璃瓦的使用,则是其中的主要方式之一。琉璃瓦属于隔热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其除了具有较好的强度外,还具有热阻大、导热系数小的特性。琉璃瓦的导热系数和
20、导温系数都比较小。导热系数小,则屋外与屋内的热量交换少; 导温系数小,则屋外低温不易传至屋顶内,屋顶内的温度波动幅度小。不仅如此,琉璃瓦表面涂有光亮的釉层,具有较好的光泽度,可以反射太阳光线,避免阳光直射瓦面造成的剧烈升温。琉璃瓦的上述特性有利于反射夏天的太阳光,亦有利于阻隔冬天的寒气渗入,因而有利于保持建筑内部的恒温。再次,琉璃瓦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普通陶瓦容易在空气中风化。所谓瓦的风化,即暴露在空气中的瓦件在外部因素作用下,表面逐渐出现粉末状或开裂状的现象。研究表明:盐分结晶是普通陶瓦破坏的主要原因。雨水降落到普通瓦屋顶后,沿着瓦的孔隙渗入,使瓦中的湿气增加,逐渐充满瓦件内部。由于风吹、光
21、照等因素,普通陶瓦中的湿气会蒸发于大气中,而可溶盐无法蒸发而只能滞留于瓦的表面, 并产生膨胀力,使得普通瓦变成碎块或粉末。与普通陶瓦不同,琉璃瓦不存在风化的问题,能够长久保持完好。其主要原因在于瓦的胎体表面有釉面层。该釉面层相当于提供了一个保护层,阻止了空气中各种成分尤其是水分的侵入。由于釉面层本身光滑且不吸水,当雨水落到釉面瓦上时,一方面,釉面层的封闭性使得空气中的水分无法渗入胎体;另一方面,琉璃瓦表面光滑,且在屋顶上有着明显的排水坡度,因而水流能够顺着瓦面迅速排向地面;基于以上两种因素,瓦件很快保持了干燥,因而不会渗水,避免了风化的产生。最后,琉璃瓦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紫禁城的琉璃瓦顶通常
22、是明亮而有洁净的。在紫禁城的屋顶上,很少看见有鸟粪,其主要原因在于琉璃瓦本身的光滑、明亮及鲜艳的色彩。琉璃瓦表面比较光滑,而鸟类的站立主要靠爪子和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若飞行的鸟类落在瓦顶上休息,其不能在光滑的瓦顶上坚持较长时间,很快就会飞走,因而很少会在瓦面上排泄。琉璃瓦有着明亮的光泽,尤其在太阳下会闪闪发光,而鸟类害怕连续反光的物体,因而很少愿意落在琉璃瓦顶上歇息。紫禁城的琉璃瓦多为鲜艳的黄色,而大面积的鲜艳色彩对鸟类而言会产生较强的刺激效果,使得鸟儿避而远之。此外,即使偶尔有鸟粪落在瓦顶,由于紫禁城的屋面坡度明显,而琉璃瓦本身不吸水,雨水降落到瓦顶上时,能够沿着瓦当迅速排向地面,因而
23、紫禁城屋顶的琉璃瓦面通常是非常洁净的。对于帝王执政生活的紫禁城建筑群而言,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节约了清理瓦面的所需的劳力,进而有利于保护皇帝的隐私和安全。紫禁城屋顶采用琉璃瓦,不仅具有科学性,还能丰富建筑立面效果,突出建筑的功能。我国古建筑专家林徽因女士认为,“本来轮廓已极优美的屋宇,再加以琉璃色彩的宏丽,那建筑的冠冕便几无瑕疵可指”,可充分说明琉璃瓦的装饰功能。从功能上讲,紫禁城里的琉璃瓦多用黄色,而在古代,黄色正是皇权的体现。大面积的黄色琉璃瓦使得整个紫禁城呈现出金碧辉煌的气派,体现了皇家宫殿的壮丽和皇权的威严。其它颜色的琉璃瓦亦可反映建筑的功能,如蓝色的琉璃瓦寓意祭天,绿色的琉璃瓦寓意园林,
24、 黑色的琉璃瓦寓意防火等。可以说,琉璃瓦是我国古代科技在建筑上的运用体现,亦能反映我国古建筑丰富的艺术和文化。(有改动)17. 从本文来看,紫禁城琉璃瓦具有哪些智慧?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图表。(3 分)紫禁城琉璃瓦的智慧(1)(2)琉璃瓦有利于防止瓦件风化琉璃瓦有利于屋面保持洁净(3)18. 第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 分)19. 文章第段划线句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除,为什么?(3 分)20. 简要说明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4 分)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 分)(一)综合性学习(6 分)21. 班级拟开展“说经典”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考下列材料,以傅雷家书为例,结
25、合自己的阅读感悟, 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发言稿,谈谈你对“经典”的理解。【材料一】经典之所以总能让人重复不忘,总要提起,是因为它对后人有启示和指导价值。凡经典都超出了当时实践的范围,而有了理性的意义,有哲理的内涵,唯理性才可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只有理性的东西才经得起一遍一遍的挖掘、印证,而它又总能在新的条件下释放出新的能量。【材料二】阅读经典就如同在人类智慧的阶梯上,拾级而上,登高望远,不断地超越固有的偏见与狭隘。我们也许都是柏拉图洞穴隐喻中的囚徒,但是有一天,我们或许能够踩在前人智慧的肩头上爬出那黑暗的洞穴,见到真正的光明。【材料三】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
26、,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傅雷家书(二)写作(50 分)22. 生命是一条前行的路。在这条路上,总会有些人、有些事与我们悄然相逢。他们或给我们美好的回忆,或给我们意外的惊喜,或给我们无言的激励请以“与 悄然相逢”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 600 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 D2. A3. D4. A5. 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 分)(一)(4 分) 6. B7. B(二)(
27、12 分)8. C9.(1)几乎(2)讥笑(3)随即10.(1)于是下定决心只是观看不想作诗词。(2)这天,有人把陈令举所作的庐山记寄给我。11. 第一问:刚入庐山的苏东坡被庐山奇异秀丽的景色所吸引,眼睛应接不暇,于是“发意”不作诗。 第二问:随后被庐山的优美景色所感染,不知不觉又作起诗来,再加上开先寺主持求诗。(三)(8 分)(每空 1 分,凡错、漏、增字,该空不给分)12. (1)蒹葭萋萋(2)风烟望五津(3)其岸势犬牙参互(4)微君之躬(5)设酒杀鸡作食(6)欲济无舟楫(7)在城阙兮(8)求之不得三、现代文阅读(30 分)(一)(16 分)13. 文章第一、二段写“我”眼前经常晃动着一幅
28、听诗影像,这影像在哥廷根转成具体的情景,这样便引出回忆的具体内容“我”在哥廷根听老诗人宾丁读诗。(第一、二段内容概括 1 分,作用分析 1 分;回忆的内容概括 1 分。共 3 分)14. 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下雨在哥廷根是常有的事,灰暗的天空让人感到窒息,但因为今天是“我” 盼望已久的听诗的日子,所以“我的心情却似乎有点不同了”,反衬出“我”因听诗日子的到来而感到喜悦幸福。(具体分析 2 分,反衬“我”的心情 2 分,共 4 分)15. (第一问)老诗人宾丁深入其境为观众念诗。“我”沉醉于老诗人宾丁的念诗情境中。(第二问)示例一: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写老诗人念诗,把老诗人宾丁的念诗比作流
29、云、春水的细波、一切说不出的东西,并形成排比,生动地写出宾丁念诗的柔婉、细腻、美妙,引人人胜。示例二:通过写听者听诗时的感受和想象来写老诗人念诗,仿佛加人了许多新东西,加人了神秘的力量,仿佛有一颗充满了生命力的灵魂在跳动,从而形象地表现出老诗人念诗引起听众共鸣, 让听众如醉如痴,产生无限的遐想的场景,表现出老诗人艺术修养之深厚。(第一问一个角度 1 分,计 2 分;第二问,方法 1 分,具体分析 2 分,计 3 分。共 5 分)16. 示例一:我更喜欢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因为这篇文章语言气势磅礴,节奏明快。如文中“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反复出现,使文章层层推进:“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
30、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运用排比、比 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热烈。读这样的文章让我热血沸腾,激情高涨,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案 第 5 页 共 3 页而本文语言稍显平淡。示例二:我更喜欢本文,因为本文语言朴实无华,生动细腻。如“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仿佛正有一个幸福就在不远的前面等我亲手去捉”,这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快到听诗时“我”急不可耐、幸福无比的心情。再如“礼堂里立刻起了一阵骚动:人们都想跟了诗人去请他在书上签字”中“立刻”“骚动”写出了老诗人宾丁念诗取得的成功。读这样的文章让我自始至终充满着 期待,感觉有一种无形的牵引力,而安塞腰鼓全文给人一种躁动感。(观点 1 分,分析 3 分。共 4 分)(二)(14 分)17. (1)琉璃瓦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2)琉璃瓦有利于保持建筑恒温(3)琉璃瓦能丰富建筑 立面效果,突出建筑功能。(3 分)18. 主要采用了引资料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引用记砚铜雀台瓦描述琉璃瓦的语句以及将普通陶瓦与琉璃瓦进行比较,清楚明了地说明琉璃瓦防水性强的特点,从而说明了琉璃瓦有利于提升建筑安全。(说明方法 2 分,结合文本分析,作用 2 分。共 4 分)19. 不能删除。“主要”是限制性词语,表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商品策划管理办法
- 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与实施办法
- 海底热液区生态修复-洞察及研究
- 低糖低GI食品与饮料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
- 基于区块链的整形外科手术供应链管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前端开发技术的实战案例分析教学体系构建
- 高压变电站建设:设备安装施工方案及实施细节探讨
-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 营业线施工安全:确保作业安全的全面措施
- 循环经济视域下再制造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DB44-T 1948-2016 移动通信固定终端天线
- 2023广西公需科目真题(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
- 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案
- 熔铸作业指导书
- 车站旅客地道施工方案
- 《小米公司融资问题研究10000字(论文)》
- YS/T 3019-2013氰化堆浸提金工艺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GB/T 18745-2006地理标志产品武夷岩茶
- GB/T 13323-2009光学制图
- GB 28755-2012简易升降机安全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