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生物专题33种实验题的答题模板(讲义)_第1页
2017高考生物专题33种实验题的答题模板(讲义)_第2页
2017高考生物专题33种实验题的答题模板(讲义)_第3页
2017高考生物专题33种实验题的答题模板(讲义)_第4页
2017高考生物专题33种实验题的答题模板(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题专练,专 题 3,题型一,题型二,题型三,增分策略,题型一 验证性实验,流程简图,答题模板,示例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小鼠的活动状况为观察指标设计实验。 实验原理: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时,引起血糖水平下降,机体出现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此症状可以通过补充葡萄糖溶液得到缓解。 材料用具:正常小鼠4只、注射器、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 (1)实验步骤: 将正常小鼠随机均分成A、B两组,观察并记录_。,以例示法,A组小鼠注射适量胰岛素溶液,B组_。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会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B组_。 A组小鼠出现低血糖症

2、状后,分别给A、B两组小鼠_。 一段时间后,A组小鼠低血糖症状得到缓解,B组_。 (2)该实验过程可以说明_。 (3)分析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原因:_。,模板套用,答案 (1)小鼠的活动状况 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 注射等量葡萄糖溶液 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 (2)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3)注射胰岛素溶液后,小鼠体内胰岛素含量过高,引起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引起低血糖症状,实验对照加减法 (1)适用实验:若实验的操作步骤中需要进行对照,就可以用“加减法”进行解答。 (2)方法: 减法原理

3、:实验需要消除或减去某变量,从而反映出某些特征。例如探究光合作用中CO2作用的实验,实验组就需要用NaOH除去CO2,即减去了变量。 加法原理:实验需要施加某变量,从而反映出某些特征。例如探究某激素对高等动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实验组需要饲喂或注射某激素,即施加了变量。,自身对照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如探究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实验中,先依据减法原理在完全营养液中去掉某种矿质元素,培养一段时间出现了某些特征之后,再运用加法原理补充这种元素。,题型二 探究性实验,流程简图,答题模板,示例 某同学由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联想到温度能否影响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请以蝌蚪的变态发育情况为观察指标,根据给出的实验

4、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步骤,探究经过50C的温水处理10 min后的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是否发生了改变,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1)材料用具:体积相同的玻璃缸几个,清水,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蝌蚪60只,饲喂蝌蚪的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50C的温水处理10 min后的甲状腺激素等。 (2)设计实验的方法步骤。 (3)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以例示法,模板套用,答案 (2)第一步: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小蝌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放在加入等量的清水的三个玻璃缸中,A为对照组,B、C为实验组。第二步:A组每天用适量的未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B组每天用等量添加适

5、量的未经处理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C组每天用等量添加与B组等量的经处理的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第三步:把小蝌蚪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蝌蚪发育成青蛙的先后顺序。 (3)如果B组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早于A组玻璃缸中的蝌蚪,但晚于C组玻璃缸中的蝌蚪,说明经过50C,的温水处理10 min后的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增强;如果C组玻璃缸中的蝌蚪发育成青蛙的时间早于A组玻璃缸中的蝌蚪,但晚于B组玻璃缸中的蝌蚪,说明经过50C的温水处理10 min后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减弱;如果B、C组玻璃缸中的蝌蚪同步发育成青蛙,且均早于A组玻璃缸中的蝌蚪,说明经过50C的温水处理

6、10 min后的甲状腺激素的生物活性不变;如果A、C组玻璃缸中的蝌蚪同步发育成青蛙,且均晚于B组玻璃缸中的蝌蚪,说明经过50C的温水处理10 min后的甲状腺激素失去生物活性。,结果结论假设法 (1)适用实验:如果要求预测实验结果,就可以用“假设法”进行解答。 (2)方法:先假设实验结论,再推出所对应的实验结果,然后逆过来写,即先写结果再写结论(一般用“看得见”的结果得出“看不见”的结论,即结果是可测量可观察的,结论是不可测量不可观察的)。 若仅A、B两组且B为对照组,则AB “促进”;AB“抑制”;AB“相同或无关。” 若有A1、A2、A3、A4多组实验,则结果有如图所示的多种可能(单调递增

7、、单调递减、先增后减、先减后增、无影响、无规律等),结论也有相应的多种可能。,题型三 评价和修正性实验,流程简图,答题模板,示例 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叶绿体中色素对不同波长光(可见光范围)的吸收情况是否与课本中的现象相同,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1)从室外随意搬取4株天竺葵,制作4个能装下天竺葵的相同规格的黑色硬纸盒,在每一个硬纸盒内分别装上一只不同颜色(绿、青、蓝、紫)、功率相同的彩灯; (2)将4株天竺葵分别放入4个黑色纸盒中,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接通电源,光照4小时; (3)从4株经光照后的天竺葵上同时各取一片叶片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等量碘液;,以例示法,(4)观察并

8、比较各培养皿中叶片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请你指出以上实验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并作出修改。 不足一:_。 修改为:_ 。 不足二:_ 。 修改为:_。 不足三:_。 修改为:_。,模板套用,答案 不足一:没有对所用的器材编号 修改为:将实验装置以及培养皿等编号 不足二:对照组设置不全 修改为:选7株天竺葵,制作7只相同规格的黑色硬纸盒,设置7组(红、橙、黄、绿、青、蓝、紫)彩灯,编号为17 不足三:步骤不完整(没有进行黑暗或饥饿处理) 修改为: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24小时 不足四:材料选择不当(没有说明天竺葵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否一致,没有说明叶片选取是否一致) 修改为

9、:选取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天竺葵。选取日龄相同、大小相似的叶片 不足五:条件不可行(对叶片直接滴加等量碘液处理条件不对;叶片选取条件也是有要求的) 修改为:取7只相同的烧杯,各装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至烧杯1/3处;取7只相同的培养皿,各装入碘液至培养皿的1/3处;从经照射处理后的,7株天竺葵上,各取一片叶片放入烧杯中,隔水加热;待叶片脱绿后,将叶片放入培养皿中,并使碘液浸没叶片 不足六:实验目的与实验结果不对应 修改为:实验结果应为叶绿体中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吸收最少(注:答出三项,只要符合实验设计原则,答案合理即可),1取材、分组、编号的答题语言 若实验材料为植物,可描述为“选

10、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 若实验材料为动物,可描述为“选择年龄、体重(体长) (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 若实验材料为溶液,可描述为“取两支(或多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或甲、乙、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2实验组、对照组设置的答题语言 可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如“在A、B两组均加入等量的(或相同的) ”;“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 (如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水等)”。在某些具体的实验设计中,也可用具体的量表达出来,如“在A组中加入2 mL在B组中加入2 mL”。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11、:一组加入试剂时,若另一组不需加入试剂,则必须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或相应不影响实验结果的溶液;如果用试管做实验,实验中加入试管的各溶液的总量一般不超过10 mL。,3培养(或处理)、观察、记录的答题语言 将两套(或多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或用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 做好记录(计算出平均值);A组中出现了现象,B组中出现了现象,或A组比B组或A组的长度等于(大于、小于)B组的长度,等等。 4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的答题语言 (1)预测结果: “变量促进结果;变量抑制结果;变量与结果无关”,或 “全肯定;全否定;一肯定一否定”等。例如对“比较过

12、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这个实验进行结果预测时,有以下3种,可能: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Fe3的催化效率;Fe3的催化效率高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与Fe3的催化效率基本相同。根据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可知,是最可能的结果。 (2)得出结论: 探究性实验的每一个结果和结论一般都用“如果(若) 就(则) ”来描述,不能前一个结果和结论用“如果(若) 就(则) ”来描述,后面的结果和结论用“反之” “否则”等词表示。,示例 据新华社报道,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即所谓的“瘦素”,这种激素能够控制人的食欲,注射后,食欲会下降,从而对人体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某

13、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是否具有减肥作用,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题目:“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是否具有减肥作用。 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步骤设计:(请简要写出) 第一步:_; 第二步:_; 第三步:_; 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食欲状况,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_; _; _。,解析 本题属于探究性实验设计题,探究性实验与验证性实验在实验目的上是不同的,验证性实验是验证研究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

14、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而探究性实验是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因而在实验假设上探究性实验一般采用“如果A,则B”的形式表述,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和解释。对应假设,探究性实验的实验预期应分类讨论,往往有三种可能性(即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一般需讨论“如果出现结果会怎样,如果出现结果或又会怎样”,但有时也会出现“预测最可能的结果”的问题,此种,情况应根据已有知识推测最合理的结果。本题在实验设计步骤上和PX示例一样,也分四步:(1)取材、分组、编号;(2)实验处理,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3)培养(或处理)、观察、记录;(4)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但在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上,要分“如果甲组的大鼠食欲下降,体重比乙组轻”“如果甲组的大鼠食欲旺盛,体重比乙组重”“如果甲、乙两组的大鼠食欲和体重差别不大”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并得出相应的结论。,答案 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的大鼠若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