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考试)_第1页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考试)_第2页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考试)_第3页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考试)_第4页
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 . 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 . 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 . 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2.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北京时间2月25日上午,第八十五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杜比剧院落幕,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获得最佳导演的称号,全场沸腾,人言啧啧 , 李安再次被媒体关注。B . 王珞丹是个胸无城府的年轻演员,从她出道到现在,她得到了许多光环,可是她的出

2、言无忌,却给她惹来了很多麻烦。C . 春节期间,笼罩京津冀等地区的雾霾还没散去,多地地下水污染又激起轩然大波。D . 有关钓鱼岛争端不断升级,中国海监船继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日方采取措施,主动出击,日舰机近距离跟踪干扰,媒体有关钓鱼岛问题会擦枪走火的议论不断。3. (2分) (2016高三上会宁月考)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 _。红包背后,也许还潜藏着商业驱动和社会属性,但是它的趣味性,它的美好寓意,以及带给我们的惊喜,总是那么真实,那么有意味。A . 发红包,抢红包,红包深入人心,已演变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B . 红包已演变为

3、一个符号,一种象征,发红包、抢红包深入人心C . 发红包,抢红包,已演变为一个符号,一种象征,红包深入人心D . 红包已演变为一种象征,一个符号,抢红包、发红包深入人心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4. (6分) (2019云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相对主义是看待不同民族文化的主要视角之一。文化相对主义是针对文化普遍主义提出的,后者认为欧洲文化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文化标准,其他文化只有进化为欧洲文化才会走出野蛮、步入文明。与之相较,文化相对主义放弃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化进行把握,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都具有其合理性,文化的价值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形态间进

4、行优劣比较,强调文化间不可比较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多样性,提倡尊重文化差异。文化相对主义为人们客观地认识多元的民族差异及历史演进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为后发达地区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独立和对抗“文化殖民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化逻辑。然而,就文化本身来看,文化相对主义也有其局限。在文化的产生和延续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因其特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而有特殊的个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人完全适应客观环境的结果。一方面,这种观念忽略了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人的自我实现是文化产生的动力,也是文化的归宿。人在对自然的理性超越中,采取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改变环境的同时塑造了人自身,

5、从而产生了文化。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不断冲破各种障碍、超越自我,逐渐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另一方面,文化相对主义忽视了文化的创造性和自我超越性品格。作为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表现为一定的历史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当下的行为方式。同时,作为有目的性的文化创造,文化还具有引领未来的超越性。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征,就故步自封、放弃文化创造的能动性和超越性,否则文化相对主义就会成为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障碍。从文化的评价来看,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独特的价值存在,文化价值评判的标准在于其自身,而且这种价值标准只对一种民族有效,对其他民族就失去了意义。这种价值自足的主张不但为某些文

6、化中违反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现象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也为纵容自身文化糟粕的行为提供了借口。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因此,人的解放与发展程度即是评价一种文化价值高低的标准。从人类社会更替的现实来看,诸种封建社会文化之间可能并无价值高低的差别,但若同奴隶社会文化比较,封建社会因其对人的束缚更少,故而其文化价值更高。文化价值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区分优劣,更重要的是它基于文化创造的超越性可作为一种导向和文化进步的推动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摘编自马彦超文化相对主义的限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普遍主义以欧洲文化为标准,认为其他文化只要进化为欧

7、洲文化,就能步入文明。B . 文化相对主义认识到,人的自我实现促进了文化的产生,同时也是文化最终的归宿。C . 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性、目的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同时它也具备时间性和空间性。D . 文化价值的评价是为了引导和推动文化的进步,而不是对文化进行优劣高低的区分。(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手段采用对比的论证方法,从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文化相对主义与文化普遍主义的区别。B . 文章在论证文化的产生动力及延续原因的基础上,还重点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C . 文章在批驳文化相对主义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论证了文化价值评价应持的标准及目的。D . 文章既肯定了文化

8、相对主义的重要价值,又着重论证了它的多种局限,具有辩证意味。(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相对主义有利于后发达地区增强文化自信,但它不应该是后发达地区对待自身文化的唯一视角。B . 要想客观认识文化的产生,就要关注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理清人的自我实现与文化间的关系。C . 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所以能对人们当下的行为方式起到决定作用。D . 人的解放与发展程度决定了文化的价值,可见文化价值较低的社会,人所受的束缚与压抑会更多。5. (18分) (2017高一下太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

9、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拿毯子!”马裤先生喊。“请少待一会儿,先生。”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荼房刚走开两步。“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

10、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你呢?”我问。“二等。快开车了吧?荼房!”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

11、?”“我没有行李。”“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茶房从门前走过。“茶房!拿手巾把!”“等等。”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我心中安坦了许多。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茶房!”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谁吃了才痛快。“干吗?先生”“拿

12、茶!”“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不要茶,要一壶开水!”“好啦!”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荼房”小一点。有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紧跟着一个雷,“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总得问问茶房。茶房!”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

13、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项。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天谢地!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14、是( )A . 这篇小说以戏谑、夸张的漫画式手法,描写了马裤先生在火车上的经历,故事虽然简单,但情节曲折、紧张,极富戏剧性。B . 小说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茶房对马裤先生的不满,就是通过茶房眉毛的细微变化表现出来的。C . 马裤先生一上火车就向茶房要手巾把,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钟,是因为马裤先生作为一名知识分子,比较讲究卫生。D . “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这样结尾既表达了“我”对茶房的同情,也为小说画上了一个幽默的句号。E . 强烈、鲜明的对比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马裤先生看起来不合常理的言行,就是通过“我”的言行反衬出来的。(2) 小说开头第一段

15、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 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 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6.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药物使用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自从滴滴涕被允许民用以来,逐步升级的过程便开始了,人们得不断寻找更有毒性的物质。这是因为作为对达尔文适者生存原理的绝好证明,昆虫已演化出对人们使用的某一杀虫药具有抗药性的超级品种,于是人们必须发明一种更毒的药剂,接着又发明一种比这种药剂更毒的药剂“控制大自然”这一短语是在骄傲自大的心态中构思出来的,它源于尼安德特人时期

16、的生物学和哲学,当时人们以为自然界是为人类的便利而存在的。应用昆虫学的概念和实践大都发端于那石器时代的科学。如此原始的科学竟已用最现代、最可怕的武器装备起来,这真是我们的一大灾祸。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1) 请解释“药物使用的整个发展过程似乎卷入了一个永无终点的螺旋”这句话的含意。(2) 学习了本文,你对“控制大自然”这一说法如何看待?(3) “这门科学在使用这些武器对付害虫的同时也在打击整个地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第二段文字有怎样深刻的历史意义?三、 古诗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月考) 阅读下

17、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于敏中,字叔子,江苏金坛人。乾隆三年一甲一名进士 , 授翰林院修撰。以文翰受高宗知,直懋勤殿,敕书华严、楞严两经。累迁侍讲,典山西乡试,督山东、浙江学政。十五年,直上书房。累迁内阁学士。十八年,复督山东学政。擢兵部侍郎。二十一年,丁本生父忧 , 归宗持服。逾年,起署刑部侍郎。二十三年,嗣父枋殁,回籍治丧。未几,丁本生母忧,未以上闻。御史朱嵇疏劾敏中“两次亲丧,蒙混为一,恝然赴官”。并言:“部臣与疆臣异,不宜夺情任事。”诏原之。二十五年,命为军机大臣。敏中敏捷过人,承旨得上意。三十年,擢户部尚书。子齐贤,乡试未中试。诏以敏中久直内廷,仅一子年已及壮,加恩依尚书品级予荫生

18、。又以敏中正室前卒,特封其妾张为淑人。三十八年,晋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如故。时下诏征遗书,安徽学政朱筠请开局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敏中为军机大臣久,颇接外吏,通声气。三十九年,内监高云从漏泄朱批道府记载,下廷臣鞫治。云从言敏中尝向询问记载,及云从买地涉讼,尝乞敏中嘱托府尹蒋赐。“内廷诸臣与内监交涉,一言及私,即当据实奏闻。朕方嘉其持正,重治若辈之罪,岂肯转咎奏参者?于敏中侍朕左右有年,岂尚不知朕而为此隐忍耶?于敏中日蒙召对,朕何所不言?何至转向内监探询消息?自川省用兵以来,敏中承旨有劳。大功告竣,朕欲如张廷玉

19、例,领以世职。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免其治罪,严加议处。”部议革职,诏从宽留任。四十一年,金川平,诏嘉其劳勚,过失可原,仍列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世袭罔替。四十四年,病喘,遣医视,赐人参。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选自清史稿于敏中传 有删节)【注】恝(ji)然:淡然,无动于衷;不在意的样子。(1) 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B .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C .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D . 卒优/诏赐恤祭/葬如例/祀贤良祠/谥文襄(2) 对下列

20、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一甲一名进士也就是俗称的“状元”。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一甲第一名称为状元,一甲第二、第三名分别称为榜眼和探花。B . 翰林院修撰也就是翰林院的属官,职责是主管编修国史,记载皇帝言行起居,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文件。C . 丁本生父忧意思是于敏中的生父病重将终。D .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文襄”是朝廷赐予于敏中的谥号。(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于敏中在乾隆三年的时候考取了进士,他因为才华被清高宗知晓,朝廷曾经下诏书让他抄写华

21、严、楞严两部佛经。B . 于敏中因为嗣父去世回到家乡治丧,不久他亲生母亲又去世了,但是于敏中并没有上报给朝廷,他受到了御史朱嵇的弹劾。C . 于敏中的儿子乡试没有考中,朝廷认为于敏中为官清廉,特意赐予他的儿子荫生的身份,并且加封于敏中的妾张氏为淑人。D . 于敏中聪明过人,逢迎旨意特别符合皇帝的心意。他长久的担任军机大臣,和朝外的官吏们有很多的接触,也受到过皇帝的处罚。(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学士刘统勋谓非政要,欲寝其议。敏中善筠奏,与统勋力争,于是命敏中为正总裁,主其事。今事垂成,敏中乃有此事,是其福泽有限,不能受朕深恩,宁不痛自愧悔?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2、8. (10分) (2016高一上六安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浣溪沙苏轼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注】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木。耦耕,两人各持一耜(s,古时农具)并肩而耕。使君,指作者自己。(1) 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2) 词的下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五、 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高二下宜宾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苏轼在赤壁赋感叹人生短暂和个体渺小的句子是_,_。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指出生死不同,人生不应消极,表明他对生死问题的看法,暗含积极进取之心的句子是_,_。_,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卫风氓)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10. (5分) (2017高二下深圳期中) 下面是国家农业部发布的“12316三农信息服务”主题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