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1页
(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2页
(2020年秋季版)四川省金堂县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导学案(无答案) 川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7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导学指要】1课标要求 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主中原。2学法指导 (1)知道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种种表现,明末农民起义及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统治; (2)通过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及满族入关,了解明清王朝的更替。3概念解读 均田免粮:平均分配土地,不用缴纳粮租. 佃户:亦称钦拨佃户,指旧时租地主地的农民。【知识建构】【基础过关】一、单项选择题1.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加深,其主要表现有( ) 皇帝昏庸 奸臣把持朝政 “八股取士”的科举制 宦官专权 土地兼并严重 A. B. C. D.2.明政府为筹集军费而加派“辽饷”是为了( ) A.抗击瓦剌进犯 B

2、.同辽军作战 C.同后金作战 D.镇压农民起义3.明末陕北农民起义的直接导火线是( ) A.土地兼并严重 B.宦官专权 C.连年灾荒,加派三饷 D.农民揭竿而起4.17世纪40年代,有民谣唱道:“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闯王”是指高迎祥、李自成等明末起义军的领袖 B.“闯王来时不纳粮”即闯王允诺永不征税 C.歌谣反映出明末赋税十分沉重 D.起义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标志着农民起义进入新阶段5.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提出“均田免粮”口号,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其根本原因是( ) A.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沉重 B.广大农民觉悟高,拥护

3、起义军 C.“均田免粮”促使农民加入起义军 D.“均田免粮”是农民起义的目的6.李自成起义军能迅速进军北京,推翻明朝,主要原因是( ) A.经过多年战争,明政府精疲力竭 B.张献忠义军的配合作战 C.长期腐朽统治使明政府空前孤立 D.李自成提出符合农民愿望的口号7.大一统王朝屡屡被农民起义推翻,一再印证了“舟水之喻”。秦末和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共同点是( ) A.以民间宗教为组织形式 B.带有反对民族压迫的特色 C.为反对苛政而举兵 D.以“平等”的口号相号召【思维提升】一、材料解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帝(明熹宗)性机巧,好亲斧锯髹(把漆涂在器物上)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

4、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 明史魏忠贤传材料二 翟銮(明世宗时大臣)资序在(严)嵩上,帝待之不如嵩。嵩讽言官论之,銮得罪去。吏部尚书许赞,礼部尚书张璧同入阁,皆不预闻票拟事,政事一归嵩。 明史严嵩传材料三 至刘瑾,则焦芳、刘宇、张彩等为之心腹,戕贼善类,征责贿赂,流毒几遍天下。 赵翼廿二史札记明代宦官材料四 官豪势要之家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奸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 明经世文编材料五 自去岁崇祯元年(1628年)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则剥树皮食迄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计六奇明季北略材料六 是故明之亡,亡于流贼,而其致亡之本,不在于贼也。 明史流贼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2)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