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历史和文化_第1页
深圳历史和文化_第2页
深圳历史和文化_第3页
深圳历史和文化_第4页
深圳历史和文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范文范例 学习指导深圳大运会培训教材深圳历史与文化目录一、城市简介二、城市名片三、自然地理四、历史沿革五、行政区划六、经济概况七、对外开放八、深港合作九、交通口岸十、旅游资源十一、生态环境十二、公共事业十三、文化生活十四、体育盛会十五、未来远景一、城市简介深圳位于中国南海之滨、珠江口东岸,与国际大都会香港一水之隔。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952.84平方公里,其中,深圳经济特区为395.82平方公里。2008年末常住人口876.8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28.0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26%:非户籍人口648.76万人,占比重74%。深圳有少数民族36万多人,是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个聚齐56个民族成分的大

2、城市。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 深圳以激情、创新、敢闯和实干,在短短30年间,从一个边陲小县崛起为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深圳,是中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同时拥有海陆空立体口岸。17个口岸中,有中国最大的陆路客运口岸和货运口岸,加之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不但外贸出口连续16年雄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更是中西文化交流与交汇的重要基地。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在这里举行,年轻的深圳成为该体育盛会史上最年轻的举办城市

3、。深圳,是中国十大文明城市之一。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体系、法治化的管理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营造了和谐环境;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和移民文化。这座充满阳光和现代化气息的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志愿者与弱势群体携手共行,人们喜爱读书并富有爱心。 作为改革开放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加之独特的地缘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深圳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是最适宜海内外英才创业拓展的活力之都。近年来,深圳相继被有关机构评选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深圳人,正用自己的努力创造,让这座中国现代化

4、的先锋城市永葆青春活力。深圳的市树为荔枝和红树林,市花为簕杜鹃。深圳市邮政编码是518000;电话区号:0755。二、城市名片莲花山邓小平塑像沙头角中英街大鹏所城东部华侨城世界之窗海上世界大小梅沙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罗湖口岸深港创新圈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义工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沙井蚝荔枝簕杜鹃三、自然地理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 。地处中国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与惠州市相连;西濒珠江口伶仃洋与中山市、珠海市相望;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毗邻;北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5、。 深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润宜人,降水丰富。常年平均气温22.4C,无霜期为355天,平均年降雨量1933.3毫米,日照2120.5小时,适合常年开展旅游。全市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现有水库24座,总库容5.25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深圳海岸线全长257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有优良的海湾港口,通海条件优越。境内山脉绵延,风景秀丽,最高峰梧桐山943.7米。天然旅游资源丰富,东部有大小梅沙、大鹏半岛郊野森林等黄金海岸线风光,西部有红树林、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及海上田园风光等景区。四、历史沿革“

6、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又称鹏城。深圳以改革开放闻名于世,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不到30年,但却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秦统一岭南后,深圳地区隶属南海郡番禺县,但尚未单独建县。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设立东官郡,下辖宝安、怀安、兴宁、海丰、海安、欣乐六个县,包括今广东的东北和东南广大地区,东官郡和宝安县治所均设在城子冈(今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古城一带)。这是深圳地区历史上首次单独立郡设县,此后的深圳地区曾盛极一时。唐至德二年(75

7、7年),宝安县的建置被撤销,并入东莞县。明万历元年(1573年)重新设新安县,县境包括今深圳大部和香港全部,以及东莞市东部和南部的小部分地区。这是深圳地区自中唐以后首次单独设县,从而成为该地区社会和经济逐步发展的一个新的开端。清顺治、康熙年间,因实行“迁海”政策,新安县一度被裁撤。清康熙八年(1669年)才恢复新安县建置,此后大量外地人口迁入新安县,形成了该地区一次新的移民高潮,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定,英国割占新安县所辖香港岛。1860年10月,中英北京条约签定,英国又割占了新安县所辖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的土地。1898年6月,中英签定展拓香港界

8、址专条,英国强租整个九龙半岛。至此,新安县共丧失了占全县近一半的土地。1914年,中华民国政府将新安县改名为宝安县。深圳地区人民富有革命的光荣传统,不仅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先行一步,而且在成立共产党组织的过程中也走在时代前面,是广东建党最早的地区之一。早在1925年,深圳地区就已经成立了中共宝安县支部。大革命时期,深圳地区是省港大罢工的前哨阵地。抗日战争时期,深圳地区党组织配合游击队开展香港秘密大营救,保护了大批中华民族的优秀人才,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解放战争时期,使广东地区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的沙鱼涌、山子下、红花岭三大战斗就发生在深圳地区。1949年10月

9、16日,宝安县城南头解放。1950年4月18日,内伶仃岛解放。至此,深圳地区全境解放,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1979年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成立深圳市。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市设置经济特区。这座具有深厚文化根基又充满创新时尚的城市,正发生着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五、行政区划深圳是中国广东省省辖市,国家副省级计划单列城市。深圳经济特区在其辖区内。深圳下辖6个行政区和光明新区、坪山新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盐田区位于经济特区内,宝安区、龙岗区和光明新区、坪山新区地处经济特区外。全市有55个街道办事处。六、经济概况深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和制造基地,也是世界第四大集

10、装箱港口,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中国第四大旅游城市。中国社科院2007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表明,深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列内地城市第一。深圳经济总量相当于国内的一个中等省份,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1979年人均生产总值仅为606元人民币,到2008年达到89814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 深圳已没有农村和农民,但深圳却致力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十一五”期间,深圳拟投资882亿元,用于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园、农产品加工流通、林业、生态旅游基地和保障体系等六大类39项农业重点项目的建设,以形成具有深圳特色的都市农业。外向型特征突出的深圳工业,占据经济“大半壁

11、江山”。同时,深圳拥有的中国世界名牌数量已占全国的三成,居内地大城市第一位。深圳主要有34个工业行业,上千种工业产品中有30多种产量居全国前列。集装箱占全球38%,硬盘驱动器占全国50%、全球10%,计算机磁头占全球近60%,激光唱头占全球超60%,程控交换机占国内40%多,基因工厂乙肝疫苗占全国51%,钟表占全球45%,黄金饰品全国市场占有量达70%。 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使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全市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3万多家。2008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5148.17亿元,占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9.1%。由商务部、科学技术

12、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事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农业部、中国工程院协办的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从1999年起每年10月在深圳举行。深圳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2008年,深圳金融业实现产值1012.16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1.5%,取得了近10年来最好的成绩。1982年1月,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是建国以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2007年再次迎来外资银行入深潮。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开业,中信嘉华银行(中国)有限银行获批在深注册,泰国盘谷银行深圳分行、渣打银行“中

13、国及香港区电话服务中心在深开业。目前深圳拥有外资金融机构40家,其中,营业性机构37家,代表处3家。深圳正在努力建设一个可以有力支持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金融体系,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七、对外开放作为中国与世界经济贸易交往的主要门户,深圳一直坚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外贸进出口总额连续16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在深圳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164家。 外商在深圳投资涉及的主要行业包括:电子通信、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食品、医药、金属制品、房地产、交通运输及商业饮食等。2008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40.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

14、.1%。全市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14亿美元。 深圳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和合作日趋活跃,深圳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自1986年起,深圳先后与美国休斯敦市、意大利布雷西亚省、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市、波兰波兹南市、法国维埃纳省、牙买加金斯顿市(首都)、多哥洛美市(首都)、德国纽伦堡地区、比利时布拉班特瓦隆省、日本筑波市、韩国光阳市、加拿大圣约翰市等12个外国省市缔结了友好城市关系,友好交流涉及经济、技术、环保、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卫生、城市规划与管理等众多领域。 深圳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与合作呈现出更加活跃和蓬勃发展的态势,近年来,深圳积极参与“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等国家重大对外文化交流

15、活动,举办“深圳国际友城文化艺术周”,形成“深圳文化周”文化交流活动品牌,先后成功走进法国、德国、埃及和美国。深圳常设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有“国际文化交流博览会”、“深圳大剧院艺术节”、“深圳国际民间艺术节”、“深圳国际水墨画双年展”、“欢乐谷国际魔术节”、“亚洲儿童艺术节”等。八、深港合作深港两地山水相连,经济相互依存,有着久远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天然的紧密联系。长期以来,香港市场上的禽、蛋、鱼、肉、菜以及鲜奶等主要来自深圳;每年经深圳水库供港的东江水达11亿多立方米;大亚湾核电站输电到香港;港资一直是深圳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占外商在深实际投资总额的70%以上;深圳有多家企业在香港创业板上市。近年

16、来,深圳市政府提出了“学习香港、服务香港、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曾荫权提出了香港要和深圳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及“共同创建世界级大都市”的建议。深港政府间建立了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口岸和跨界基础设施合作不断加强,经贸、科技、教育、金融、旅游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 2007年5月,深圳和香港两地政府签署了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并从当年开始,双方每年从科技研发资金中共同拨出3000万人民币和3000万港币用于“深港创新圈”建设。目前,己开始资助49个科研开发项目和4项创新资源平台建设。深港合作正向着共建“深港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深港创新圈”等层面深入推进。九、交

17、通口岸深圳坚持现代化、国际化标准发展城市基础设施。海陆空运输四通八达,以公交大巴和地铁轨道交互组成的市内交通日趋完善、建立了便利、高效的立体综合运输体系。 深圳港口码头岸线长逾15公里,建成蛇口、盐田等9个商业港区,500吨以上泊位165个,其中万吨以上经营性深水泊位64个。40多家世界著名集装箱船公司在深圳港辟有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50多条。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全国一级民用机场,已跻身中国四大繁忙空港之列,现已开辟国内航线112条,国际航线23条。2008年机场旅客吞吐量2140.0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连续7年稳居全国第四,跻身全球100强。 深圳铁路四通八达,贯穿中国大陆的两条主要

18、铁路干线秦京广线和京九线在深圳交汇,并在全国率先开通准高速铁路;铁路长途运输开行深圳至北京、郑州、合肥、九江、武汉、长沙、岳阳、肇庆、韶关、茂名、河源、梅州、汕头和香港九龙等列车。 地铁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底建成通车。深圳轨道交通四号线由深港两地合作建设,将于2008年连接香港地铁网络。根据规划,到2010年,深圳市将建成238.7公里的轨道交通网,半数市民出行将靠轨道交通网,在网线内到达任一目的地换乘次数均不会超过3次。深圳公路、高速公路网络贯通珠江三角洲。深圳路网总长2800多公里,其中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400公里,通行高速公路200多公里。快速道路系统使特区一、二线通行时间缩短至半小时

19、以内,深圳至广州等周边城市通行时间缩短至1小时左右。每日穿梭于广州、深圳间的高速空调大巴达150多辆;每日往返于深圳、香港两地的直通巴士达300车次。 深圳海陆空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已建成通往境外的各类口岸17个,经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14个。其中包括中国最大的陆路旅检口岸罗湖口岸,中国最大的陆路货运口岸深圳湾口岸,中国第二大集装箱海港深圳港,中国第四大空港宝安国际机场空运口岸。另有皇岗、文锦渡、沙头角、罗湖、福田等陆路口岸:蛇口、妈湾、赤湾、东角头、梅沙、大亚湾核电站专用码头等7个海港口岸。深圳海关前身为1887年4月在香港成立的“九龙关”

20、。1997年7月1日正式更名为“深圳海关”,直属中国海关总署领导。作为中央政府设立在深圳口岸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构,深圳海关业务管辖区域包括深圳市和惠州市。十、旅游资源深圳是中国最重要旅游城市之一,重要的旅游创汇基地,被誉为“中国主题公园和旅游创新之都”。 在近9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上建成的中国首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东部华侨城,是中国首批最高等级的AAAAA级旅游景区,可以充分体验回归自然的感觉。拥有12个植物门类的仙湖植物园、海拔943.7米的珠三角最高峰梧桐山,山峦怀抱、金顶闪烁的弘法寺,乃至青青世界、西部田园风光、光明农场、七娘山、凤凰山等也会使人感受这座喧嚣都市恬静的一面。 从西部

21、深圳湾,从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到南山15公里的滨海休闲带,到东部的“中英街”、大梅沙、小梅沙、海洋世界、大鹏半岛,都是滨滨休闲好去处。大鹏半岛曾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线”,也是深圳“驴友”乐而忘返的线路。深圳不但具有现代化的都市和辉煌的改革史,还具有着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在南山发现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证明至少6700多年前,深圳就已经有先民繁衍生息。从远近闻名的中英街到古代军事堡垒大鹏所城,从清代民居建筑客家围屋到南宁少帝陵、天后宫等,深圳总共有40余处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深圳拥有星级酒店150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4家,预计2011年五星级酒店将达到30家以上。全市宾馆酒

22、店日住宿接待能力超过12万人。五洲、南海、富苑、香格里拉、格兰云天、晶都、新都、圣廷苑、凯宾斯基、华侨城洲际等星级酒店各具特色。座落于华侨城的威尼斯大酒店是首家以水为主题的度假式酒店。深圳的名优土特产品有深圳沙井鲜蚝、南山荔枝、西乡基围虾、福永乌头鱼、南澳鲍鱼、石岩沙梨、龙岗三黄鸡、坪山金龟桔、西丽芒果、松岗腊鸭、公明烧鹅、光明乳鸽等。 作为新兴的移民城市和国际化城市,深圳荟萃了美食国内外美食之精华。深圳现拥有上万个饮食场所,几乎全世界的美味佳肴,在深圳都能品尝得到。众多的酒吧街也是深圳夜幕降临后的迷人风景线,去蛇口“海上世界”喝一杯自酿的鲜啤,沐着微微海风听萨克斯风演奏;或到“世界之窗”酒吧

23、街点一杯鸡尾酒,唱一曲经典名歌,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十一、生态环境 深圳倡导“环境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保市民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2004年起,深圳设立了“深圳市民环保奖”,鼓励市民参与环保事业。20062010五年间,深圳将投资250亿元,全面开展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十大领域内的294项工程项目。 “公园之城”深圳拥有怡人的城市自然环境,全市有近一半的土地被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以内,用作郊野游览和自然生态用地,442个公园总面积达13240.40公顷。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5%、森林覆盖率达47.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0l平方米。到2010年,全

24、市森林公园总数将达到17个,占全市陆地面积的22.03%。 深圳先后获得国际建协亚洲首个城市规划奖、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环境保护“全球500佳”、“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园林示范城市”、“保护臭氧层示范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十二、公共事业“全国十大文明城市”之一的深圳,始终把保障人民利益作为第一追求,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权利,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利益。深圳每年举办“关爱行动”,发动全社会扶弱助困。深圳人均购书量居全国大中城市之首,是一座因读书而受人尊重的城市。深圳的城市文明指数和市民关爱指数逐年上升。

25、深圳还连续4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已经成为深圳人引以为荣的文明时尚。义工精神也成为深圳独特的人文精神和城市品格。成立于1990年的深圳义工联是中国内地最早的有组织的志愿者队伍。据统计,截止2008年底,市、区义工联注册义工18万余人。深圳有包括义工组织在内的慈善组织约200个,各种形式的志愿者已达70多万人,年龄最小的仅14岁,最大的78岁,平均每天从事16类30多个服务项目。深圳正努力建成公平程度和国际化程度高、持续发展能力强的现代教育体系,并加快发展社会科学研究,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30年来,深圳建立起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26、和成人教育等较完整的教育体系,2004年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市。2008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1515所,在校学生120.76万人,教职工9.2万人,其中专任教师6.49万人。深圳现有全日制高校单位9个,非全日制高校1所,在深设点举办非全日制高等教育的机构109个,在虚拟大学园开展培训科研活动的国内外院校48所。深圳大学是全日制综合性大学,1983年建校招生;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硕士点66个,博士点3个;学校有21个二级学院,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7个学科门类的54个专业。目前专任教师1233人,其中院士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占44.4%。深圳市已建

27、立起较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市、区(街道)、社康中心等三级公共卫生网络初步形成。2008年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806家(不含604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其中医院100家。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19913家张,卫生技术人员5.06万人。在深圳,有604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遍布全市各个社区,居民步行10到15分钟就能到达最近的医疗机构看病。十三、文化生活深圳以普通话为主流地方语言。不少公共服务机构、专业人士和工商业界都能用英语提供服务,大多数青少年能讲英语。全市正在开展“百万市民讲外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外语活动,提高公共服务的外语普及率,提高市民的外语应用能力。 深圳拥有完备的公益文化设施,文艺

28、活动精彩纷呈,整个城市书香飘溢,高雅艺术和大众文化共同陶冶着市民的心灵。深圳已建成与在建的市级主要文化设施32个,总投资约52亿元。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电影放映等群众文化网络遍布全市。全市已建有群艺馆和文化馆(站)62个,公共图书馆597个,各级各类文化广场346个,区级及以上博物馆、纪念馆20个;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深圳传播媒体高度发达,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家,电视台2家,广播电视中心3座,自办电视节目12套,平均每天播出时间188小时,试验播出1套移动电视。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自办广播节目5套,平均每日播音93小时:公开发行报纸14家,综合性图书出版社2家,音像出版单

29、位3家,内地及香港新闻媒体驻深记者站88家,公开发行期刊40家,以企业报刊为主的连续性内部资料201种。市民可以非常方便地通过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获取各类信息。 以深圳艺术学校为代表,深圳钢琴教育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著名钢琴大师但昭义教授培养出一批世界一流的钢琴苗子,在一系列国际钢琴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李云迪获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第一名,打破了该项著名赛事13年来第一名空缺的历史。陈萨、张昊辰等国际一流钢琴人才,屡屡在国际大赛摘金夺银。钢琴艺术在深圳中小学生中普及率较高,每百户深圳家庭拥有钢琴8.2台。一批钢琴大师也把深圳作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文化产业在深圳正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第四大

30、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新闻出版业、广告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等一批骨干文化产业,其中印刷、媒体、文化旅游等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深圳文化市场由娱乐市场、音像市场、营业性演出市场、艺术培训市场、美术品市场、网吧市场、出版物发行等分市场组成。全市文化市场经营单位6545家。大芬油画村地处龙岗区布吉街道办事处辖区,面积4平方公里。1989年,香港画商黄江带领10多位画工进驻,租用民房进行油画批量生产和经销,吸引不少画商、画师或画工前来。现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800家,从事油画生产的画家、画师、画工及学员5000多人。 深圳是全国重要印刷

31、产业基地,行业发展水平在全国同行中处领先地位。全市共有印刷企业2496家,从业人员16万余人,工业生产总值325亿元。其中,有21家入选全国印刷企业百强。 深圳拥有为数众多、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设计精英,陈绍华、韩家英、张达利等平面设计师在国内设计界久负盛名。中国申奥标志就是由深圳人设计的,一批受到国内外设计界好评的作品和作者大都源于深圳。 深圳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之一,是全国最早为海外加工动画的城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内地第一个港资动漫公司翡翠动画落户,鼎盛时期曾汇聚了全国近70的动画创作人才,为国内外加工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片。深圳动漫行业已成为全球动漫游戏产业重要的生产制作基地之一,具有雄厚的

32、漫画、二三维动画和游戏软件的加工能力。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是国际展览联盟认证展会(UFI),由中国国家文化部、商务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承办的唯一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盛会,每年5月中旬在深圳举行。读书月是深圳市的重大文化盛会,同时也是全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读书文化节庆之一。从2000年开始,深圳市政府把每年的11月定为读书月,主题为“阅读和谐进步”,活动形式多样,有读书论坛、名家讲座、电视辩论赛、百米长卷儿童现场绘画、中小学生现场作文大赛、读

33、书漂流等。市民文化大讲堂是深圳市于2005年创立的公益文化品牌,围绕“鉴赏品味”这一主题,创出了大众文化发展的新模式。深圳社科普及周则是广东省第一个以社会科学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从2003年开始举办,每年一个主题,至少有40多万市民在这个活动中不同程度地接触到社会科学知识。此外,“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大赛”、“深圳沙滩音乐节”、“鹏城金秋”艺术节、“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青春之星电视大赛”等数十个文化节庆活动在深圳也有广泛影响,深受市民喜爱。十四、体育盛会 深圳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成年人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锻练者2008年达到13.7%。深圳体育经营场地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群众性体育设施面积近400万平方米。其中,深圳市体育中心、罗湖体育馆、宝安体育馆曾是广东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主要比赛场馆。深圳大力扩建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保证市民身体健康。正在兴建的大运中心主场馆位于龙岗区奥体新城核心地段,规划建设一个约60000座体育场,一个约18000座体育馆,一个约3000座游泳馆,以及广场、地下停车场、热身赛场等附属设施。 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FISU)2007年1月16日在意大利都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