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内二科 邢菲菲,小儿吸痰方法及注意事项,.,概念,利用机械吸引的方法,经口、鼻腔、 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 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吸入性肺炎 肺不张、窒息等并发症的一种方法。,.,吸痰时机的选择,适时吸痰的时机: 患儿出现呛咳或憋气; 听诊有痰鸣音; 床旁可闻及痰鸣音; 血氧饱和度下降; 判断吸痰时机,血氧饱和度监测值只有参考价值,而非吸痰的绝对指征,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观察病人痰鸣音情况和定时监测血气分析,并将“听诊痰鸣音”作为最佳的吸痰指证。,.,吸痰管的选择,吸痰管型号用“Fr”标识,常用型号有5Fr、6Fr、8 Fr、 12 Fr、 14 Fr、 16 Fr、 18 Fr、 20
2、 Fr等。 根据患儿插管导管口径以及痰液性状选择不同型号的吸痰管。对于痰液稀薄者选用较细多孔的硅胶吸引管,痰液黏稠者可采用较粗的吸引管。大小不超过气管内径的50%,婴儿不超过70%。 选择型号的计算公式: 吸痰管型号(F)=人工气道套管内径(mm)-22,.,吸痰管插入深度,经鼻/口腔插入前测量鼻尖到耳垂的长度,先吸净气管内的分泌物,再吸口腔和鼻腔。将吸痰管插入外鼻腔,先向上用力直到吸引管通过鼻中隔,然后向下用力,插入时无负压。婴幼儿应尽量不用鼻气道吸痰。 经气管导管内,以超过气管导管总长度1cm为宜。当吸痰管向前插入遇到阻力或患儿生理咳嗽反应时,后退吸痰管0.51cm,稍作停留后开始吸引,边
3、退边旋转吸痰,不要上下提拉,时间不超过15s,婴儿不超过 10s。 若口腔、鼻腔、气管插管需同时吸痰时,先吸气管插管,再吸口腔和鼻腔,先吸尽气管插管浅部痰液,然后再深入深部痰液。,.,负压的选择,AARC气道吸引指南 2010年临床实践指南提到,成人适合的负压为20KPa,儿童使用负压10.6KPa13.3KPa。有研究表明,危重症儿吸引负压安全范围12.5-17.5kPa,调节压力时,应严格遵循逐渐加大或降低一个压力单位值,即2.5 kPa。吸取口鼻腔时负压可适当降低。 小儿吸引负压越大越容易损伤黏膜,且患儿不耐受。应根据小儿各年龄阶段调整所需负压,即年龄越小,负压越小。 新生儿 60-80
4、mmHg (0.008-0.012Mpa) 婴幼儿 80-100mmHg (0.012-0.013 Mpa) 儿童 100-120mmHg(0.013-0.016 Mpa),.,正确翻身、扣背后吸痰,先扣背25min,安抚患儿至安静,保持侧卧位(头低1015。)行体位引流1015min后再吸痰。 采用双人操作法:患儿去枕平卧,肩下垫一软枕,一人将患儿颈部托起,助头后仰,颈过伸,并固定头部,另一人戴无菌手套,经一侧鼻孔或口(垫口咽通气管)将吸痰管插入约相当于患儿声门处时,感阻力增高,以刺激气管引起患儿咳嗽,于声门开放时迅速将吸痰管插入气管进行吸痰。,.,气管湿化,人工气道常用的湿化方法: 滴注湿
5、化法 雾化湿化法 人工鼻湿化法 湿化罐恒温湿化法 对于痰液粘稠,易形成痰痂者,以及机械通气大于48h的患儿可进行湿化,痰多时可先雾化吸入再吸痰,如气管内痰液较多、粘稠、吸痰不易吸出时,可用注射器滴入湿化液(生理盐水)0.51ml。,.,吸痰前后100%给氧,一般情况下,机体几乎没有储备氧的能力,若吸入100%的纯氧,机体的氧储备可明显增加,尤其肺的氧储备,即使8min不通气,也不至于造成严重缺氧。婴儿需氧量(6ml.kg-1.min-1)是成人的2倍,很易造成缺氧。 吸痰时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加快,吸痰前给患儿吸入高浓度氧12min,增加体内的氧储备,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吸痰后再予吸入高浓度氧12min,使机体得到“氧补偿”。 西门子呼吸机、吸痰模式,.,注意事项,操作动作应轻柔、准确、快速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左手相对清洁,右手相对无菌 吸痰前后应该给予高流量吸氧1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s,婴儿不超过10s,连续吸痰不超过3次。如痰液较多需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患儿耐受后再进行 吸痰前先试吸,进吸痰管时不可给予负压,以免损伤气道,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如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并给予吸氧 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固区建筑施工管理办法
- 西宁老年公交卡管理办法
- 西山区室内照明管理办法
- 认证产品一致性管理办法
- 证监会监管收益管理办法
- 财务ppp融资管理办法
- 贫困户用电安全管理办法
- 贵港市避难场所管理办法
- 资料员保密归口管理办法
- 越城区工程变更管理办法
- DBJ50-112-2016 现浇混凝土桥梁梁柱式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
- 北京福赛尔V6891、V6851控制器(联动型)的调试
- 中航信离港系统培训(3)
- 第九章 解析空中三角测量基础
- 汽车维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大全
- 晋江市劳动合同书
- 苏州园区时尚舞台二期项目(简介)
- 中国银行_境外汇款申请书样板(最新版)-带中行行标
- EVA交联度实验操作规程
- 压力管道安装竣工资料--特检所版式
- 故障录波器波形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