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第1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第2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第3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第4页
精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总结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总结一、年龄的称呼1、育儿带:不满1岁的婴儿2、小时候:指23岁的孩子3、垂直头发:指幼儿(也称为总角)4、卡尔达蒙:指女性十三岁5、及极:指女性十五岁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是弱冠)7、立年:指30岁8、困惑之年:指40岁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10、花甲之年:指60岁11、古希之年:指70岁十二、非常高龄的年龄:指八、九十岁13、期待颐之年:百岁二、明清科举考试(隋代开始,盛于明清,于清光绪31年废除)(1)等级:住院考试(又称为儿童考试、县级考试,是儿童学生参加、谋生的人,即通过秀才。 (请参见。)乡试(也称为秋季季度,省级考试、学生参加,合格

2、的是举人。 (请参见。)会考(又是春天的几次,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功士合格了。 (请参见。)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功士参加、进士合格)。 其中,第一名是冠军第二个是构眼,第三个是探花)(2)内容:把四书五经等文章的格式规定为八股文三、古代的主要节日(1)元旦:正月元旦,从一年开始。(2)人日:正月初七,主要孩子。(3)上元:正月十五日,张灯是戏剧,也叫灯节(4)社会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5)寒食:清明前两天,禁火三天(吴子胥)(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切龙(8)七夕:七月初七,女性乞讨(牛郎织女)(9)中元:七月十五日,祭祀鬼神,也被称为鬼节

3、(10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月见,思乡(11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队山茱萸免除灾害(12 )冬至:又称为日,节气的起点。(13 )日:喝腊月初八、八粥(14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迎来初老新年四、古代的惩罚(1)墨刑:也称为墨刑,在额头脸颊上涂上墨。(2)拷问:割鼻子(3)笙刑:又称为鞭刑,打木板(4)刖刑:砍掉脚(5)宫刑:也称为腐刑,去除男性生殖器官(司马迁)。(6)钉刑:去除髌骨(孙子钉)。(7)大隧:砍头(8)炮烙:烧死人(9)车裂:也称五马分层(商鞅)烧水:煮人死(11 )腰斩:从腰部砍篪(12 )凌迟:又称千刀万裂(13 )弃市:暴骨街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

4、己庚午辛壬十分支:子丑寅卯巳午不申酉亥)(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十二地支庆祝年的方法。 特征是a、天干和支局各一人构成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b、天干与分局的匹配总是单数对单数、偶数对偶数,奇偶校验不能组合。c,每60年重复一次,每周重复一次。*将公元年换算为干支年的方法(略)(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即位的年都有年号,然后用帝王的年号来纪年。 例:康熙元年等。*年号纪年和生肖纪年可以兼用。 例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3)王公年度纪年:春秋战国时代使用的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六、有关官职的问题1、语言(1)教授:礼拜除外(2)晋升:晋升(3)降官:错误左迁(4)免官:退位(5)招募:招募(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发(7)大臣辞职:乞骨二六份:(1)limin部(官职免晋升等)(2)户籍部(土地税收户籍等)(3)礼部(仪式、科举学校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