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_第1页
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_第2页
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_第3页
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_第4页
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陆军总医院皮肤科 丛 林 博士,敏感性皮肤及其修复策略,健康 皮肤,一、什么是敏感性皮肤 二、敏感性皮肤的诱发因素 三、皮肤结构与皮肤屏障功能 四、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机制 五、敏感性皮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六、敏感性皮肤与医学护肤品 七、敏感性皮肤的修复与防护,2020/6/30,什么是敏感性皮肤(敏感肌),敏感性皮肤特指皮肤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高反应状态,表现为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主观症状,伴或不伴红斑、鳞屑、毛细血管扩张等客观体征 具有敏感性高、耐受性差和高反应性等三大特点,2020/6/30,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日本:70%的女性 欧

2、美:50%的女性,40%的男性 中国:一项在北、上、广进行的调查 36%的女性 敏感性皮肤在中国人中的发生率被明显低估了,2020/6/30,敏感性皮肤是一种皮肤类型吗?,原发性敏感性皮肤:约占30%;与遗传因素(易感基因)有关,先天皮肤角质层薄、皮肤干燥。为一种皮肤类型。治愈可能性低,需长期外用医学护肤品 继发性敏感性皮肤:约占70%;由于外用药物(果酸、维A酸、水杨酸、激素药膏)、不恰当的护肤(过度清洁、劣质化妆品、去角质、美白祛斑)、激光术后等引起。不是一种皮肤类型,可治愈。,2020/6/30,敏感性皮肤的诱发因素,化学因素: 化妆品(彩妆、去角质、美白、淡斑),清洁用品(洗面奶、香皂

3、等),消毒产品 物理因素: 季节交替,温度变化(过冷或过热), 日晒(紫外线),大风、雾霾 医源性因素: 激光等有创性治疗术后,口服或外用刺激性药物(如维甲酸类),外用激素药膏 饮食: 辛辣刺激食物,酒精 精神因素:紧张、生气、熬夜、生理期,表皮层功能,角质层,透明层 颗粒层,棘 层,基底层,真皮功能,皮脂腺,毛囊,汗腺,汗腺,皮下脂肪,毛细血管,淋巴管,弹性纤维,神经纤维,毛发,胶原纤维: 维持皮肤张力,可保湿、抗皱 弹力纤维: 维持皮肤弹性 基质: 皮肤“营养剂” 甲: 保护、反应机体健康状况 毛发: 美学 汗腺:皮肤的“呼吸通道”,吸收水溶性物质; 皮脂腺:皮肤的“润滑器”,吸收脂溶性物

4、质; 皮肤血管: 皮肤的“生命之源”,对皮肤的颜色、温度调节、代谢和透皮转运起着重要作用。,胶原纤维,皮下组织功能,皮脂腺,毛囊,汗腺,汗腺,皮下脂肪,毛细血管,淋巴管,神经纤维,毛发,支撑作用 天然的缓冲垫能缓冲外来压力 热的绝缘体能够储存能量,弹性纤维,胶原蛋白,皮肤屏障功能,皮脂膜(HLF) : 皮脂 +汗液,皮肤第一道屏障皮脂膜,主要皮肤屏障,皮肤第二道屏障砖墙结构,神经酰胺(50%) 脂肪酸(10-20%) 胆固醇(25%) 天然保湿因子(NMF),限制水分在细胞内外及细胞间流动,保证水分不流失,皮肤屏障功能,刺激物,水分,水分,皮肤屏障的作用,皮肤屏障受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20

5、20/6/3,敏感性皮肤的发生机制,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角质层结构破坏,表皮细胞间脂质含量不平衡,神经酰胺含量减少。经表皮失水率( TEWL ) 增加,角质层含水量降低。 皮肤感觉神经功能失调: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家族成员1(TRPV1)受体(又称辣椒素受体)被刺激物或温度变化激活,出现烧灼 刺痛及瘙痒症状。 血管反应性增高:皮肤内肥大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炎性因子,导致血管反应性增高及血管扩张 免疫及炎症反应:各种诱发因素刺激皮肤,导致角质细胞、肥大细胞活化,并分泌炎性因子,导致红、肿、热、痛及瘙痒。,2020/6/30,皮肤屏障受损是敏感性皮肤发生的关键环节,受损的皮肤屏障,出现瘙痒等症状,

6、免疫反应性增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出现干燥、脱屑,感觉神经信号增加,血管反应性增加,出现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灼热感,敏感性皮肤的治疗,出现瘙痒等症状,免疫反应性增加,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出现干燥、脱屑,感觉神经信号增加,血管反应性增加,出现红斑、毛细血管扩张、灼热感,抗组胺药、羟氯喹,外用TRPV1受体拮抗剂、镇静类口服液,医学护肤品,敏感性皮肤的诊断 (诊断需满足主要条件,次要条件供参考),主要条件: 主观症状(皮肤受到物理、化学、精神等因素刺激时出现灼热、刺痛、瘙痒及紧绷感等) 问诊或患者自评问卷:(化妆品不耐受?情绪、睡眠?对冷热的反应?) 次要条件: 1.体征:皮肤出现潮红、红斑、毛细血

7、管扩张和鳞屑 2.半主观评估: 乳酸刺激试验 皮肤敏感程度 3.无创性皮肤生理指标测试:经表皮失水率 皮肤屏障功能 VISIA:毛细血管扩张,2020/6/30,敏感性皮肤自评问卷(面部),主要标准: 外用普通化妆品(如彩妆)或护肤品(如保湿剂、清洁剂、防晒剂及祛斑、美白、嫩肤等产品)后在短时间(即刻或数小时内)出现皮肤瘙痒、烧灼感、刺痛感和紧绷感等不适症状。 更换化妆品品牌时,皮肤会出现瘙痒、烧灼感、刺痛感和紧绷感等不适症状。,2020/6/30,次要标准: 自我感觉皮肤薄嫩,可透过皮肤看到红血丝或者隐约可见的青色血管。 自我感觉皮肤总是干燥、脱屑,秋冬季皮肤干燥明显加重。 气温骤降或在低温

8、环境中面部皮肤发红,可伴有瘙痒、刺痛等不适感。 气温骤升或在高温环境中面部皮肤发红,可伴有瘙痒、刺痛等不适感。 雾霾天出门后出现面部皮肤发红,可伴有瘙痒、刺痛等不适感。 日晒后出现面部皮肤发红,可伴有瘙痒、刺痛等不适感。 饮酒或辛辣刺激饮食后出现面部皮肤发红、发热。 皮肤接触非纯棉衣物或摩擦皮肤容易出现发红及瘙痒、刺痛等不适感。 情绪激动、紧张或熬夜后出现皮肤发红或不适感。 在月经周期前后出现皮肤发红或瘙痒、刺痛等不适感。,2020/6/30,排除标准: 按以上问卷自我评价我敏感性皮肤,但被专业的皮肤科医生诊断为特应性皮炎、玫瑰痤疮、口周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湿疹等皮肤病(已治愈者不适

9、用此条)。 敏感性皮肤判定: 1. 主要标准任一次要标准 2. 三条以上次要标准,2020/6/30,敏感性皮肤的管理,去除诱因(做好防护) 修复皮肤屏障(医学护肤品) 物理治疗(低能量光子) 药物治疗(中-重度),安全性,使用,什么是医学护肤品,医学护肤品指介于普通护肤品与药品之间的,具有修复皮肤屏障功能或能解决其他皮肤问题的功效性护肤品。医学护肤品药妆,2020/6/30,敏感性皮肤的防护(非常重要),化学因素: 禁止化妆,禁用普通化妆品,清洁用品(洗面奶、香皂等) 物理因素: 防晒(硬防晒)、防风、防雾霾、防过冷、过热 医源性因素: 避免外用刺激性药膏(如维A酸、果酸、水杨酸、过氧化苯甲

10、酰),激素药膏 饮食: 避免饮酒、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精神因素:避免熬夜、紧张、生气,2020/6/30,皮肤屏障的修复策略,1.加强保湿,促进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合成神经酰胺及透明质酸(青刺果提取物、尿囊素) 2.应用含有细胞间脂质的护肤品: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胆固醇。 3.神经酰胺既有很强的保湿作用,又可促进皮肤屏障修复。但修复皮肤屏障最合适的配方为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胆固醇(摩尔比)=1:1:1。,2020/6/30,应用医学护肤品缓解敏感性皮肤症状,各种活泉水 含活性成分的柔肤水或喷雾(如甘草酸二钾,红没药醇,马齿苋提取物,洋甘菊等) 胶原蛋白敷料或透明质酸敷料 TRPV1受体拮抗剂 贻

11、贝粘蛋白喷雾(抗炎、舒缓、抗氧化、退红),2020/6/30,当天,第二天,2020/6/30,第五天,第三天,2020/6/30,第二天,当天,2020/6/30,当天,第七天,第三天,2020/6/30,-=,2020/6/30,贻贝黏蛋白舒敏作用,止痒起效时间:1分钟左右 瘙痒缓解时间:3小时左右 建议每天喷3次 改善紧绷症状及修复皮肤屏障需结合修复霜,2020/6/30,贻贝粘蛋白主要优势,多种活性(抗炎、舒缓、抗氧化、退红) 低刺激性 低致敏性 可用在眼睛周围 贻贝粘蛋白成膜性,防雾霾?,2020/6/30,敏感性皮肤是亚健康皮肤状态还是皮肤病?,轻度:自觉角质层薄,皮肤干燥,化妆品及冷热物理刺激不耐受,容易出现脸红、发热、灼烧感,无明显瘙痒,不肿胀。 中度:皮肤明显干燥、脱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