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导与练中考总复习生物人教复习课件第一讲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_第1页
2017版导与练中考总复习生物人教复习课件第一讲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_第2页
2017版导与练中考总复习生物人教复习课件第一讲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_第3页
2017版导与练中考总复习生物人教复习课件第一讲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_第4页
2017版导与练中考总复习生物人教复习课件第一讲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 认识生物 了解生物圈,1.熟记生物的特征; 2.掌握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3.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正确书写食物链和食物网; 4.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过程、对照实验设计和变量控制。,知识点一: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思考】 病毒是由什么构成的? 答案: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知识点二:生物的归类方法,知识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分为 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 。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 、 等。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 ;生物在

2、适应环境的同时,也 和 着环境。,非生物因素,生物,捕食,竞争,合作,进化,影响,改变,知识点四:生态系统 1.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 系统。,知识点四:生态系统 1.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 系统。,生物,环境,3.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生产者和 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的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 和 进行流动。 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但这种能力是 的。,消费者,吃与被吃,食物链,食物网,自动调节,有一定限度,食物链的正确写法 (1)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 (

3、2)在一条食物链中用“”表示捕食关系,箭头指向消费者,直到最高级消费者为止。 (3)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如细菌、真菌、阳光、水分等。,知识点五:生物圈的范围 包括 、水圈的大部、 。 知识点六: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 、作出假设、 、实施计划、 、表达和交流。,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得出结论,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生物基本特征的判断。,【典题1】 (2013湘潭)“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具有生长和繁殖的

4、特性 解析: “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判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典题2】 在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发出阵阵芳香,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但这种菊花移栽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环境能适应生物 解析: “神农香菊”移栽到其他地方种植,就会失去香味,说明环境能影响 生物。,B,【变式2】 (2013济宁)近几年,由于我市大力推广植树造林,不断扩大绿化面积,前几年近乎销声匿迹的雉鸡、喜鹊等多种鸟类又重返

5、家园。这种现象主要体现 了( ) A.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生物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C.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生物对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种现象主要体现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A,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生态系统的判断。,【典题3】 (2014黄冈)如图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甲表示分解者 B.图中的丙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图中的甲、乙、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图中的生物可构成这样一条食物链:丙甲乙 解析:据图可知甲表示消费者;乙表示分解者;丙表示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

6、要成分;图中的甲、乙、丙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增加非生物成分;图中的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丙甲;所以,选项B正确。,B,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及对照实验。 实验设计及变量控制。,【典题4】 (2013泉州)如图表示探究大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装置,其变量是( )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分 解析:对照实验应遵循变量单一原则,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中的种子半浸在水中;而乙中的种子全部浸在水中,其他条件均相同,浸在水中的种子得不到空气,半浸在水中的种子能得到空气,可见空气就是设置的变量。,A,【变式4】 (2013南通)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

7、湿度的影响,得到如 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空气湿度 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大于灌木丛,解析:裸地上没有植物,草坪上有大面积的单子叶草本植物,茂密的灌木丛中有较高的灌木,若三处都无水源,则三处空气湿度的不同主要是由植物引起的,因此测量裸地、草坪和灌木丛的空气湿度,能说明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裸地上没有植物,因此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A,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科学探究包括六个环节,其中作出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而不是毫无根据的猜想。实验的变量应从提出的问题中获取。 2.实验中

8、研究对象应足够多以避免偶然性,为了减小误差,可以设置多组实验组(即重复组)和求平均值的方法。 3.科学探究对照实验中要遵循变量单一原则。对照组一般都是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排除一切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组一般只控制研究因素,其他都处于理想状态。,【典题】 小继同学打算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她所提出的问题是水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1)根据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 / 。 (2)为了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她为鼠妇提供了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你认为这个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只用一只鼠妇做实验行吗? 。 (4)做完实验后,小继应如何处理鼠妇? / 。

9、,水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水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水,不行,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合,理即可),解析:(1)通过提出的问题水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可以作出假设:水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其实假设也可以从反面假设,如水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都可以,关键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由于假设是水会(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所以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水分,所以就要设置除了水分以外,其他条件如温度、光照都相同的对照实验。对鼠妇提供潮湿和干燥两种环境,就是设置了以水分为变量的对照组。 (3)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不行。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他非生物

10、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 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 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宜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 (4)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 1.(2013牡丹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2.(2013随州)下列哪一项说明了生物影响环境( ) A.大树底

11、下好乘凉 B.仙人掌的叶特化成刺状 C.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A,3.(2013福州) 生态系统的构成是( ) A.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B.校园里各种花卉 C.麦田里所有的生物 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 4.(2012青岛)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 ) A.食草昆虫 B.青蛙 C.蛇 D.鹰,D,D,5.(2014湘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已经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相似,长久可供人类独立生存的生态系统 B.人类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 C.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

12、、分解者组成,C,6.某地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毒物质的情况如下表。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A,A.ABCD B.DABC C.BACD D.ACBD,7.(2013达州)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农民 B.水稻 C.青蛙 D.细菌和真菌 8.(2013怀化)银杏是植物中的活化石,如果想了解银杏的形态结构,常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比较法 C.调查法 D.模拟实验法,B,A,二、非选择题 9.(2014盐城)DDT是一种不易分解、化学性质十分稳定的有机毒杀剂。当DDT进入生物体后与脂肪结合,不易排出。下表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中,海水和几种生物体内DDT的含量。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来说在受DDT污染的同一生态系统中,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中捕食者体内积累的DDT含量总是比被捕食者体内积累的DDT含量高,这是生物常常伴随食物链而发生的生物 现象。 (2)该生态系统中的A、B、C、D、E几种生物之间是捕食关系,请写出它们所组成的食物链: 。 (3)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一开始是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固定 能开始的。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能是生物 。根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