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乳化ppt课件_第1页
自乳化ppt课件_第2页
自乳化ppt课件_第3页
自乳化ppt课件_第4页
自乳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乳化给药系统(sedds),国内外研究现状2,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概念3,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意义4,制备方法(伪三相图)5,体外评价6,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外对自乳化给药系统口服给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市场上已有产品(如环孢霉素、利托那韦、萨托那韦自乳化软胶囊),国内研究较少。自乳化给药系统概述口服给药后,药物应首先在胃肠道中崩解和溶解,然后被吸收到血液中。对于水溶性差的药物,溶解是吸收的限速步骤。这些药物的缓慢溶解和低生物利用度影响了药物的疗效。据报道,提高药物溶出度的方法有很多:微粉化、成盐、用水溶性载体形成固体分散体、制备乳液和形成胶束。在这些方法中,乳液已经成功地用

2、作脂溶性药物的载体,但是乳液中有两种不混溶的液相,它们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因此在储存过程中很容易分离成两相。自乳化给药系统概述自乳化给药系统是一种由油、助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透明各向同性溶液,在胃肠液介质中轻微搅拌下,可自发形成颗粒小于5微米的乳状液。自乳化给药系统制备简单,性质稳定。该溶液装在软胶囊中,剂量准确,服用方便,为改善水不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前景的剂型。SEDDS的优点是在不溶性药物的口服制剂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在自乳化制剂中,药物存在于自乳化形成的小油滴中,因此不溶性药物的溶解过程不再是体内吸收的限速步骤;脂类物质可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生物

3、利用度;通过增加药物的淋巴转运,减少首过效应,并直接或间接提高生物利用度,SEDDS可用于制备需要避光或易于氧化的药物,因为在制备过程中可避免光或向系统中加入抗氧化剂。根据药物/自乳化系统的物理和化学相容性,自乳化组分药物脂溶性或水不溶性药物对SEDDS有不同的影响,可通过改变油相与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来优化。目前,国外有许多关于以化学药物为活性成分的SEDDS的报道,如利多卡因、硝苯地平、卡马西平、灰黄霉素、环孢素、卡马西平、辅酶Q10等。但国内外尚无中药脂溶性活性成分或水不溶性活性成分的复方丹参滴丸的报道。作为SEDDS的油相,油相需要能够少量溶解处方量的药物,在低温储存条件下

4、不会有药物沉淀,遇水后容易被处方中的乳化剂乳化。SEDDS的油相主要是脂肪酸酯和结构改性植物油,如改良大豆油、花生油、蓖麻油、红花油、橄榄油、精制玉米油等。脂肪酸酯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溶解性和自乳化性,常用的有丙二醇月桂酸酯、聚乙二醇-6-甘油异硬脂酸酯和甘油油酸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能使油相形成0/W的乳化液滴,并在水介质中快速分散,其选择应从安全性和自乳化能力两方面考虑。天然乳化剂安全性高,但自乳化能力弱,很少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毒性比离子表面活性剂小,在溶液中稳定,不受强电解质、无机盐、酸和碱的影响,与其他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相容性,溶血小,可与大部分药物配伍,并能改善药物在胃肠道

5、中的渗透性,因此它们是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大多数选用HLB值较高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量为20%40%,当超过辅助表面活性剂在SEDDS中,应加入适量的辅助表面活性剂,以减少主要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常用的辅助表面活性剂包括长链醇和乙二醇、丙二醇、甘油和聚甘油的衍生物,如丙二醇月桂酸酯、二乙烯基乙二醇单乙醚等。然而,挥发性助表面活性剂,如乙醇,会迁移到普通SEDDS制剂的软、硬胶囊壳中,这将沉淀药物并导致药物泄漏,这也是SEDDS的难题。处方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选择最简单、最有效的处方,尽量减少辅料种类,选择低毒辅料;保持制剂对药物的溶解能力。在设计SEDDS的处方时,通常通过溶解度实验、正交筛选

6、和相图绘制,以乳化度和乳化液滴大小为指标,筛选处方中的油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找到最佳处方。研究方法和步骤:自乳化给药系统中油相的选择(类型)自乳化给药系统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类型)自乳化给药系统处方的优化(伪三相图的制备)。在选定的油相中加入过量的药物,在37下振荡48小时,离心15分钟。上清液用0.45 m微孔滤膜过滤,滤液用乙醇稀释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测定药物在不同油相中的溶解度。在选择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预实验中,将不同的乳化剂和助乳化剂以11的比例混合,然后加入到1倍的油相中,混合均匀,再加入约50倍的水,搅拌进行自乳化,并以自乳化的粒径、颜色和乳化时间为考察

7、指标进行筛选。最后,从源头形成的自微乳能力最强,得到的乳滴较小,乳化时间最短。制备方法: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按2: 3、1: 1、3: 2、2: 1的比例混合作为混合乳化剂。然后,将油相和混合乳化剂按1: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1 (w/w)的比例混合,保持在37,以旋涡振荡状态逐渐加入蒸馏水,以浑浊为标志。根据伪三元相图,结合自乳化体系的作用和粘度,选择自乳化介质配方。将药物加入自乳化介质中溶解,得到自乳化制剂。自乳化给药系统的体外评价自乳化制剂用水稀释后,外观为澄清透明的液体,用水稀释约50倍后仍为澄清液体。用水稀释的乳液粒径S

8、EDDS粒径较小(5m),其平均粒径可用库尔特计数器法测量,该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量粒径,但只能测量粒径为40 3000纳米的颗粒,粒径大于3000纳米的颗粒可用光学显微镜测量。乳化率虽然自乳化的时间不能正式测量,但完全分散的时间可以通过目测观察,例如,用37的恒温溶解介质(酸碱度=1.2或7.4)以不同的比例稀释SEDDS,轻微搅拌后目测分散时间。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乳化率也可以通过用浊度计在不同时间测量颗粒的散射光强度来确定。粒子对光的散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地说,当没有其他粒子的相互作用或多重散射时,粒子对光的散射符合瑞利理论,即散射光强d=(92 NV 2/2d 24)* (N1)2-(

9、N2)2/(N1)22(N0)2 *(1 cos J为仪器常数;N:粒子数;v:粒子体积。人们认为散射光的强度与乳剂的浓度成正比。嘿。以Ds-时间(t)为图,当最大Ds为100%时达到平衡,这相当于同一制剂的溶出曲线,可用作乳化速度的量度。当散射光强度达到Ds100%的50%时,t50和t90在90%时可作为相对乳化时间。自乳化后得到的乳化粒子的极性乳化粒子的极性与乳化剂的HLB值有关。乳化剂中的脂肪酸不饱和度和链长以及亲水基团的分子量都会影响乳液液滴的极性。乳剂颗粒的极性可以通过疏水性药物在油/水中的分配系数来测量。药物释放速率在SEDDS中,药物释放速率通过制剂在水性介质(pH1.2或7.

10、4)中的体外溶出试验来测量。所选处方应具有最高的溶出度。体外药物释放动力学实验一般采用以下方法:透析袋扩散法、总液平衡反透析法、离心超滤法、低压超滤法等。乳液粒径越小,油水界面面积越大,自乳化得到的乳液稳定性越好。药物从乳化液滴中的释放速率与粒径和极性密切相关,公式如下:Q t=f (1/rK),其中Q t是药物在不同时间从油滴扩散到水中的量,r是油滴的粒径,k是油水分配系数。影响表面活性剂口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例、粘度、乳滴大小和电荷。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表面活性剂的HLB值越高,微乳液存在的面积越大,溶解速度越快。HLB值在10到15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和具有中等链长(C8-C10)脂肪酸的单硬脂酸甘油酯是最有效的。适当选择表面活性剂和辅助表面活性剂及其浓度,可以形成最佳自乳化处方,达到体外最大溶出度。对乳剂粒径的研究表明,乳剂的粒径与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随着粒径的减小,制剂的生物利用度显著增加。SEDDS在水中的乳化尺寸与所选乳化剂体系的乳化效率有关。与粘膜液相比,乳滴的带电性质在小肠细胞中是阴性的。当没有主动溶质转运时,小肠保持电位差,因此带正电的乳滴的生物利用度高于带负电的乳滴,并且乳滴有效地粘附在带负电的胃肠道上,有效地增加了药物的吸收。结论:SEDD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载体系统,可提高弱水溶性/脂溶性药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