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保障_第1页
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保障_第2页
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保障_第3页
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保障_第4页
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保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城市化与社会保障,主要内容:,中国城市化进程 中国人口与就业 中国居民收入与消费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一、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城市化的历史沿革 中国城市经济问题,城市化的一般规律,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在将近200年时间里,多数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城市化:美国72%,英国87%,德国79%,荷兰86%,加拿大77%,澳大利亚83%。 发达国家城市化发端于工业革命,形成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叶,以“集中化”为特征,表现为工业和人口持续地、大规模地集中,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不断增多。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分

2、散化”为特征,大批居民从城市中心迁往郊区地带,即市郊化和超市郊化,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周边区域不断扩增,卫星城式的居住区发展迅速。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中国城市化水平,根据2007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至2007年末,全国共有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 5.94亿,城镇化水平44.9%,比1978年的17.9%提高了27个百分点。 全国的城市总数在连续两年不变的基础上,由于哈尔滨市的阿城市,重庆市的江津市、合川市、永川市和南川市等五个县级市撤市改区,现下调为656个。目前全国有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县级城市369个,建制镇一点9

3、0000个。 按照市区非农业人口统计,全国有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22个,100万至200万人口的城市33个,50万至100万人口的城市85个,20万至50万人口的城市230个,市区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共286个。,建国后,我国选择了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在当时我国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背景下,国家通过实行低工资、农工产品剪刀差、物资统一分配、严格限制生活性消费等计划经济的调控方式,从农业中提取了大量的资金积累用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并为此建立起了粮食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一整套城乡分隔的体制。这种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战略一方面使中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提高了我

4、国的国力水平;但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农业生产率低下,导致了城乡二元化的加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严重分离。,1.1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突破了人民公社制度,突破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解放和发展了农村和农业的生产力。并且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引入,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工农产品价格关系得到逐步调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大量转移以及小城镇的大量涌现和迅速崛起,极大地改善了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创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 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特殊性和渐近性,使得中国的工业化和城

5、市化呈现出许多与国外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特征和问题。 从总体上说,了解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是理解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独特性的关键。,在传统体制下,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就业制度,在城镇通过“统配”制实行“劳者有其岗”;而乡村劳动力不属于统配范围,无机会进入城镇就业,则通过人民公社制度,对农村劳动力实行属地管理,实行“自然就业”政策,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只能依附于有限的土地上。 同时为进一步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1955年起实行了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将农民挡在了城市之外。在城市,居民享受从出生、教育、住房、医疗,到就业、养老等一系列社会福利保障;而农民只有依靠土地为其提供基本的生存保障。 改革

6、开放以来,国家在就业、户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城乡分隔的状况逐步好转,但目前在劳动力市场、土地制度、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障碍。,(1)城乡分离的制度性障碍逐步减少,但依然存在,(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不断上升,2007年这一比例为3.33:1, 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 (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呈现典型的“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特征。而且,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

7、差距比城镇还要大。 (三)城乡社会发展差距悬殊。这体现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2)城乡差异仍然显著,我国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1999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 17.7%,而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为50.1%,二者相差3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3,劳动力的比重为23.0%,二者相差 2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3.0%,劳动力的比重为26.9%,二者相差 6.1个百分点。显然这种差异,第一产业最大,第二产业次

8、之,第三产业最小 。 从工农业产值构成看,到80年代末,我国的工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3/4,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然而从就业结构来分析,到90 年代末期,我国的第一产业仍占劳动力份额的1/2,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中国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严重偏离 。,(3)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1949年的中国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相差不多,仅为1.93个百分点,1953年、1957年、1965年、1978年差距进一步拉升,分别为6.49、10.01、13.82、26.38个百分点,28年增加了大约25个百分点,年均落后近1个百分点。1999年我国制造业比重为42.7

9、%,不仅大大超过了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并超过了工业化后期国家的平均水平达10 个百分点,而城市化指标仅相当于工业化中期的水平,为30.98%。,(4)城市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率,(1)城镇分布密度呈东密西疏的基本形态。 (2)城镇体系分布受地理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 (3)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从首位型向次位型转变。 (4)我国的城市行政等级与规模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即行政等级越高,城市规模就越大,城市数量就越少。 (5)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和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正在形成。,1.2中国城镇体系结构特征,中国城市分布地域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仅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4.2,却集中了全国44.5的城市,其中特

10、大城市和大城市就占一半以上,城市密度达到每10万平方公里21.7个,城市化水平达到38.9,高出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城镇分布也较集中,在占国土面积29.2的中部地区集中了全国37的城市,其中50-100万城市占全国46.3,特大城市和中小城市数量也占全国的1/3以上;而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的西部,城市数量仅占18.4,而规模相对较小,城市密度每10万公里仅2.2个,是我国城市分布比较稀疏的地区。,(1)城镇分布密度呈东密西疏的基本形态,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一方面受各地区的社会、经济、人口和历史等人文因素综合影响,另一方面受地貌、气候、自然资源分布和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中国主要城市

11、集中于海拔低于500米的东部丘陵、平原地区,而高于500米的中西部山区和高原地区分布较少;同时,中国的城市受气候影响,主要集中在亚热带、暖温带和中温带地区,其中占全国面积26.1的亚热带地区几乎集中了中国近一半的城市。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展开,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因而在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木材及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先后建立了许多资源型城市,并且原有的工矿城市也进一步发展为大中城市。如山西省煤炭资源居全国之首,全省13个城市有9个以开采煤炭为支柱产业,占城市总数的70。另外,随着历史文化资源和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近年来也相继涌现了如黄山、井冈山、张家界等一批旅游型城市

12、。,(2)城镇体系分布受地理条件的影响较为明显,在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由于受计划体制和财力的限制,城市建设性投资主要集中在原来基础较好的城市上,使得原来规模较大的城市继续扩大,而小城镇的发展却较为滞后甚至还有所萎缩,从而使得人口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比重较高,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呈现首位型的特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乡镇企业的兴起,推动了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同时我国实施的“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政策的实施,导致了我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人口比重下降,而中小城市的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见表2),从而使得我国的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从首位型向以中小城市为主的次位型转变。,(3)城市

13、等级规模结构从首位型向次位型转变,我国城市数量与规模变动情况,我国自封建社会以来,就形成了以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式的行政管理体系,而城市作为行政管理的中心所在地,往往也是文化、宗教和商贸中心,这种经济和行政职能高度统一的城市等级体系,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相当明显。我国的城市体系可以分为7个层次,即首都直辖市副省级市省会地区中心或省辖市县级市或县城建制镇。顾朝林等(1999)以1994年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了我国城市等级层次与规模的关系,第一层次的首都北京和第二层次的直辖市上海、天津,其人口规模将位居第一级,大于300万以上;第三层次中共有16个副省级市,其中81.3的城市人口规模大于100万

14、,属特大城市之列;第四层次为省会城市,共有17个,其中52.9的城市位于特大城市之列,29.4的城市位于大城市之列;第五层次为地级市,共171个,其中19.9的城市位居大城市之列,57.9的城市位于中等城市之列;第六层次为县级市,共415个,均为中等城市规模以下,其中81.9的城市位于小城市之列。,(4)我国的城市行政等级与规模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即行政等级越高,城市规模就越大,城市数量就越少。,中国目前多中心城市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和正在形成的大体有以下6个:辽中南城市密集区、京津唐城市密集区、山东半岛城市密集区、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区、闽东南沿海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

15、区。其中长三角地区是全国地域范围最大、经济实力最强、包含城市数量最多的地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目前多分布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且绝大多数为省会城市,如:武汉、长沙、成都、重庆、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哈尔滨、长春等。,(5)多中心的城市密集区和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正在形成。,城市类型一般按城市具有的社会和经济功能进行分类。 在实际运用中将其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以综合职能为特征的中心城市,其中可进一步分为区域中心城市和地方中心城市;第二大类是由于资源开发、交通区位或某种专门化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专业化城市,可细分为采掘、重工业城市,轻工业与加工工业城市,交通、贸易城市和旅游城市。,1.3中国城

16、市类型,(1)区域中心城市:指一个较大区域范围内具有综合职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除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计划单列市之外,还包括省会城市和自治区的首府,共36个。其数量虽少,因绝大多数都是经济实力雄厚、区域辐射力强的大城市。 (2)地方中心城市:较小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职能结构看,它与区域中心城市都属于综合性的城市,其差别在于,地方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弱,影响力和腹地小,职能强度和职能等级低,即使具有综合性的职能,在职能的数量和组合上也没有区域中心城市复杂。该类城市共377个,大多数为县级市,它们大多数是由县域中心城镇发展起来的,是我国数量

17、最多的城市类型。,第一类:以综合职能为特征的中心城市,(3)采掘、重工业城市:具有十分突出的重工业专门化职能,包括职能比较单一的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阳泉等);石油工业城市(大庆、东营等);冶金工业城市(鞍山、本溪等)、化学工业城市(辽阳、泸州等);此外,唐山、柳州、洛阳等属于综合性的重工业城市,累计共102个。上述城市又以采掘工业城市的比重最大。 (4)轻工业、加工工业城市:该类城市的职能主要以轻工业的职能和机械加工职能为主,前者包括食品、纺织、森林、皮革、造纸工业,如:许昌、湖州、伊春、佳木斯、南平、宝鸡等;后者指机械制造、电子工业,代表城市有:苏州、无锡、常州、绵阳等,共92个,其共同特征

18、均为原料的加工而非原材料生产。,第二大类:由于资源开发、交通区位或某种专门化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专业化城市,(5)交通、贸易口岸城市:其共同特征是城市的主要职能为流通领域服务,第三产业发达,工业不占重要地位,规模多为中小城市。该类城市进一步又可分为铁路枢纽,如:株州,衡阳;港口城市,如:营口、秦皇岛、温州、北海、芜湖;贸易口岸城市:丹东、凭祥东兴、绥芬河等。城市数量45个。 (6)旅游城市:当前我国旅游城市大体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旅游职能十分突出、其它城市职能相对薄弱的城市,如:桂林、承德、黄山、张家界、大理等,共15个。另一类是旅游职能很强、但又兼具其它重要城市职能的城市,如北京、杭州、苏州

19、、西安、青岛等。,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由完全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被迫开放对外贸易口岸,大量倾销外国商品和输入资本,引进西方近代工业、交通技术等,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的发展,形成和兴起了一系列商埠和贸易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工矿业城市。至1936年,中国人口在5万及5万以上的城市共有191座,其中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有5座,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6座,它们基本上都分布于沿海地区。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城镇人口总数为0.57亿,城市化水平为10.6,比1900年世界平均水平13.6还低3个百分点。,新中国城市化发展按运行机制和主要特征来分

20、,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市化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1978-)经济体制转型时期的城市化阶段,1.这一时期城市化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四个阶段: (1) 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1949-1957年)。 (2) “爆发性”的工业化所引起的超高速城市化阶段(1958-1960年)。 (3) 工业调整时期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1-1965年)。 (4) 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1966-1978年)。,2.1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城市化 (19491978年),在1949年,中国的市镇人口5765万,城市化为10.6。到1

21、957年市镇人口达到9949万,年均增长7,是总人口年均增长率(2.2)的3倍多,城市化率达到15.4。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两个时期: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城镇人口年增长率为7.5。由于这一时期加强了交通运输建设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建设,使城镇吸收劳动力能力在恢复的基础上有了扩展。而且这一时期国家对农村向城镇的人口迁移未加限制。2)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镇化(1953-1957年)。这一时期我国开始了工业化建设,其突出特征是加经156重点项目的建设。这些重点项目不仅使得一新兴工业城市诞生,而且使一些项目所在地的老城市得到了扩张。在这一时期,中国新设城市11座,形成了一批工业基地

22、。,(1)工业化起步时期的城市化阶段 (1949-1957年),这一时期由于强调赶英超美,以钢为纲,提出全民办工业,使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在脱离农业的基础上超高速发展。在城市布置很多大型工业项目。仅1958年、1959年两年,在城市中建成和部分建成的大型企业达一千多个,中小企业多达十几万个;1957年至1959年的三年内就有3000万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就业。促进城镇人口以10.4的年增长率增加,到1960年底,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9.7。全国设市城市增加了33个,新建建制镇175个。,(2)“爆发性”的工业化所引起的超高速城市化阶段(1958-1960年),这一时期由于政策失误和三年“自然”

23、灾害,粮食供给成为大问题, 国民经济全面萎缩,减少城市人口被作为解决难题的政策,大量城镇人口重新返回农村。1960年至1964年净减少城市人口3788万,以充实农业生产第一线,同时国家提高设镇标准,减少市、镇数量。城市数由1961年208座压缩至1965年的171座。1965年底,城市化率下降到18。这次的逆城市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前一时期爆发性超速城市化的纠正。,(3)工业调整时期的第一次逆城市化阶段(1961-1965年),由于受上一时期城市化与农业生产严重脱节所造成的灾害性后果的影响,并在当时国际环境变化和政治运动的背景下,反城市化的观点终于压倒发展城市的观点,随着大规模三线建设的开展

24、,2000多万城镇知识青年和干部下放农村,出现了第二次的“逆城市化”。在以后的十多年间,全国城市仅增加了18座,城镇人口仅增加了2700万人。至1978年底,全国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为1.72亿,城市化率为17.9,比1949年仅提高了7.3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国处于经济建设倒退和城市化停滞的阶段。,(4)工业化停滞时期的第二次逆城市化阶段(1966-1978年),2.原因及后果: 为实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我国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方面通过实行低工资制度、限制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实行所有物资统一调配的方式,将大量生产积累(特别是农业积累)优先用于重化工业的发展,从而造成我

25、国非农产业结构的扭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低下,就业非农化率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实行严格的城乡分离的就业保障、户籍制度,直接割断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渠道,同时,实行国家为单一投资主体的城镇建设投资机制,排斥民间力量的投资,造成城镇基础设施的严重落后,城镇人口的承载能力很弱,城镇化水平低下,从而造成了城市化率低于工业化率和非农化率的双重滞后(见表3)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废除了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人民公社体制,普遍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拥有了经营自主权,获得了自主支配劳动力的权利。在此基础上,一方

26、面,农业的产出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农民和农村的积累能力增强。另一方面,农户拥有了对家庭劳动力的支配权,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但是在当时城乡分隔的户籍、就业和福利保障制度下,这种大规模的农业剩余人口转移的压力,一方面使得农民只能用其自身积累的资产,在农村就地兴办二、三产的企业,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乡镇企业”;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向计划经济控制相对较弱的小城镇的流动和聚集,导致了全国大规模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运动,形成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以“小城镇为主导”的城市化道路。,2.2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化进程 (1979年),自改革开放以来,

27、中国调整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经济恢复和增长的政策措施,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并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经济的中心作用也日益加强。随着农产品购销制度的改革,一部分农民开始到集镇居住并从事非农产业;同时,城市工业生产的恢复和增长,以及较大的城乡收入差异,吸引了大批农民在无户口的条件下进入城镇就业。1985年中国城市为324个,比1978年增加了131个,年均递增18.7个。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它首次突破了在中国实行了近三十年的封闭的城乡户口管理制度。 1985年9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突破了一户一证的不利于单一人口流动的局限性,是对户籍管理

28、制度的重大改革。 1984年9月国营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合同制工人和使用农村建筑队暂行办法,以及同年12月的交通、铁路部门装卸搬运作业实行农民轮换工制度和使用承包工试行办法,则进一步促进了城乡人口的转移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1978-1985年为恢复发展时期,随着80年代下半期,城市体制改革的深入,大批农民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推动了各级城镇的发育。 国务院于1984年调整了建制镇的设置标准,并于1986年和1993年先后调整了市镇设置的标准。新的标准大大降低了城镇的设置标准,成为小城镇数量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 1994年7月国家颁布的劳动法赋予了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平等就业的权利,从法律上进一步

29、保障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合法权利。 同年中国实行了财政分税制,进一步明确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关系,巩固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积极性。,1986-1995年为快速发展前期,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性阻碍日益减少,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6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30,进入了城市化的加速期;到2001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37.7,年均增长1.43个百分点。 1997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的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国发199720号),其中明确提出农民可以进入小城镇(含县级市和建制镇),而不仅仅是小城镇(含建制镇和其它集镇)。 1998年国务院进一步批转了公安部关于解

30、决当前户口管理工作中几个突出问题的意见(国发199824号)进一步放松了农民进入城镇的条件 200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权利。农村土地制度的这项重大改革,将有力地促进农民向城镇的转移。,1996年至今为快速发展时期,2.小城镇主导型城市化道路形成的原因 1980年以来,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得农业产生率迅速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面临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巨大压力。但由于中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体制,在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土地流转等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政策性障碍,从而造成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依然很高。大部分农民兴办的乡镇企业和多

31、种形式的民营企业主要设在乡镇和村(而非建制镇或小城市),而大中城市向农民开放的就业行业也大多是“苦、脏、险”的行业,其它产业对农民的进入有很多的限制,造成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的半封闭状态,从而导致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涌向政策限制相对较少的小城镇,造成小城镇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长。,小城镇主导型城市化道路形成的主要特征: (1)小城镇数量,及吸纳人口和劳动力的规模快速增加。1985-2001年,全国仅建制镇的数量就由7956个增加到20358个,年均递增6.04。1978-1998年,小城镇镇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5.5上升到13.6;小城镇镇区人口占城镇总人口比重,由30.7上升到44.7

32、;至1999年止,小城镇吸纳的农村劳动力已达8000万左右;据统计,1999年在跨省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中,进入城镇的比重高达90。 (2)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主要集聚地,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力日益增强。很多地方的小城镇建设是和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进行的,因而小城镇成为乡镇企业的主要聚集地。到2001年,全国已形成各种乡镇企业园区9149个,在全国乡镇企业增加值中,园区实现的乡镇企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有30进入园区。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以园区为依托的建制镇的数量和镇区人口数,分别增加了4倍和5倍以上。 (3)小城镇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构成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33、,伴随着小城镇建设,全国已建成各类专业市场和集贸市场4万多个,年交易额占农村集贸市场交易总额的80以上。在许多地方,小城镇的普遍迅速发展,正在形成良好的集群效应,成为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每万平方公里的建制镇数,大约已达到15个左右;单个小城镇的人口规模大多在3-5万人,很多小城镇已逐步成长为现代工商业较为集中的新兴城市。,3、小城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小城镇规模较小,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低,产业的集聚效应不足。在中西部地区,甚至部分沿海发达地区,不少小城镇人口不到1万。以浙江省为例,目前全省平均每个建制镇的建成区面积仍不足1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在1

34、万以下的约占80,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下的约占一半。小城镇规模过小,导致城镇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投资成本高,使用率低,配套服务能力弱。这进一步妨碍了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影响小城镇的产业形成和升级,导致小城镇缺乏辐射带动能力。 (2)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了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人均土地资源非常稀缺,而小城镇往往人均土地占用率较高。据统计,1996年末建制镇人均占用土地486.88平方米,比城市人口用地的一般标准(100平方米/人)高出3.87倍。全国建制镇用48的建设用地仅容纳了30的城市人口。另外,在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小城镇中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据统计,1995年中国乡镇工业所创造

35、的工业总产值中,起码有37.6是用环境污染的代价换来的;1995年乡镇工业的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均占全国工业同类污染特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乡镇工业对污染的治理远不及县以上工业,导致了小城镇环境污染普遍较为严重。 (3)小城镇之间的市场分割和低水平竞争较为严重。在当前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搞地方保护主义,导致要素市场、产品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小城镇之间资源、要素和产业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地方政府激烈竞争的结果还导致了城镇规划和布局的混乱,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时有发生,资源浪费严重。,城乡一体化 城市群一体化和国际化 城市经济的信息化和服务化 城市公共建设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城

36、市内部的社会分化扩大化,2.3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日趋瓦解,户籍、就业保障、土地流通、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异不断减少。人口和要素在城乡的自由流通,提高了经济效益,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并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人口非农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已达5.77亿。,城乡一体化的趋势,随着小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大中城市规模的扩大,产业、人口和要素在各级城镇之间的流动大大增强,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小城镇的分布格局,正演变为各具特色的城市群,或以大中城市为核心的多层次的城市圈(城市经济圈),如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唐城市圈,以上

37、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圈,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圈。随着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深入和外商投资的逐步增强和集中,这些以城市群为依托的大型城市将成为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枢纽,中国的广州、深圳、上海、北京、沈阳和大连等城市将率先成为沿海国际型城市(周一星,2000) 。,城市群一体化和国际化,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将给城市化发展带来新的趋势。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引起了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影响城市发展的规律。广泛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形成新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理念与调控手段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数字

38、城市”的综合建设已经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事实表明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1。同时,信息技术将导致标准化、大批量的刚性生产方式为个性化、小批量的柔性生产方式所取代,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力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此外,信息技术导致城市管理方式的扁平化,高层次要素的集聚更加明显,而低层次要素则会日趋分散化。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服务业提供了更为高阔的发展空间。传统的批发零售和餐饮业稳步增长,而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电通信业等迅速发展,同时,金融保险、房地产销售、教育、医疗和家政服务等行业也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深化了城市的分工体系,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

39、会。服务业的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1 世界城市化发展十大趋势,上海市综合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民间资本的迅速壮大和外资的不断涌入,使得城市建设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局面被打破,城市建设投资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日益明显。合营、参股、BOT、TOT、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开始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建设和经营中去,并促进了城市建设的长足进步。2003年初国家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预示着我国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全面加速。,城市公共建设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分配的计划控制和住房的福利配给等原因,

40、城市的贫富差别和社区差异并不明显。改革后,随着收入分配机制的多元化和市场化,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同时自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逐步取消住房的实物分配制,住宅市场快速兴起,住房市场的“过滤效应”将不同收入人群分隔到不同类型的社区中,中国城市的社区分化开始日益显著,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的富人区和秩序较差的贫民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里已相当明显,这种社会现象的产生对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正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城市内部的社会分化扩大化,3.中国城市经济问题,城市之争 住房问题 私人汽车与城市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各类城市和乡镇日益成为经济活动的重要集中地,

41、市场、产业、能源、人才和资金等竞争往往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国各地区的城市之间和各级城镇之间相当激烈的竞争。,3.1城镇之争,原因: (1)信息技术和现代交通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导致的经济的区域竞争和全球竞争加剧,而各级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和承接区际或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往往处于经济和产业竞争的中心;(2)随着我国从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体制向分散决策的市场体制的转变,地方和城市政府拥有了更多的管理地方事务和影响资源配置的权力,同时政治竞争与经济竞争往往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强化了城镇竞争。 后果:(1)城市间的过度竞争导致了基础设施的大量重复建设,如机场、港口等,同时也造成了产业的低水

42、平重复建设,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导致在产品市场陷入了低价的恶性竞争,并进一步引发了原料大战和地区间的封锁和市场分割,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有秩健康发展。(2)城市竞争促进了地方城市政府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企业的投资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制度变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城镇之争的原因与后果,中国传统城镇住房制度是一种以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统包、低租金为特点的实物福利分房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起来的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住房制度。这种住房制度的主要特征是:(1)建房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和企业福利基金,建房后并不将投入的资金归还财政,是一种

43、纯粹的财政性支出,职工丝毫不承担住房建设投入的责任。(2)住房分配采用无偿的实物福利分配制,分房标准主要以工龄、厂龄、家庭人口结构等非经济性因素为依据,同职工的劳动贡献相脱离。(3)分配给职工的住房采用低租金制,但实际上所缴房租不能抵偿住房维修和管理成本,亏损部分由国家和企事业单位补贴。(4)住房管理行政化,企事业单位的房管部门,只管分房、修房,不讲经济核算、经济效益。,3.2 住房问题,这种住房体制一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寻租行为和住房分配不均的现象,损害了城市居民的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对企事业单位的经营和国家财政构成了严重的负担,致使城镇住房供给严重不足。据1978年对192个城市的调查统计,

44、缺房户达689万户,占总户数的35.8;其中,长期住在仓库、走廊、车间、教室、办公室、地下室甚至洗澡间的无房户达131万户,每人居住面积不足2平方米的严重拥挤户有86万户,住在破烂危险、条件恶劣的简陋房子里还有上百万户。,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国城镇住房体制的改革也逐步进行,并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5年):住房改革的探索和试点阶段。 第二阶段(19861993年):住房改革全面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19941998年):综合配套改革阶段。 第四阶段(1998):停止实物福利分房,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和市场化。,中国城镇住房体制改革的四个阶段,1980年代初期邓小

45、平同志就提出了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构想,指出住房要走商品化的道路。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正式宣布将实行住宅商品化的政策。1982年开始实行补贴出售试点,即政府、单位、个人各负担房价的l3的“三三制”售房,并且先在郑州、常州、四平及沙市四市进行试点。1984年国务院批准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扩大试点。截止1985年底,全国共有160个城市和300个县镇实行了补贴售房,共出售住房1093万平方米。,第一阶段(19791985年):住房改革的探索和试点阶段,1986年2月,国务院成立了“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国的房改工作。这一时期的主

46、要特点是:针对传统住房制度的核心低租金制,提出了以大幅度提租补贴为基本环节的改革思路。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印发了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在全国城镇分期分批推行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确定了房改的目标、步骤和主要政策,对全国房改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标志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了整体方案设计和全面实施阶段。199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提出了房改的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房改的十二大政策,要求在1992一1993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住房制度改革。199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上海市的房改方案,实行“五位一体”的房改实施

47、方案,包括推行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五项措施,对全国的房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阶段(19861993年):住房改革全面实施阶段。,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其基本内容是把住房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的体制;把住房实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以中低档收入家庭为对象、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体系和以高收入家庭为对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住房金融和住房保险,建立政

48、策性与商业性并存的住房信贷体系;建立规范化的房地产市场和发展社会化的房屋维修、管理市场,逐步实现住房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促进房地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一决定对中国的住房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阶段(19941998年):综合配套改革阶段。,1998年7月3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住房制度改革和住宅建设的方针、政策;并明确指出在l 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此后各地区加快了住房改革的步伐,加大了公房出售的力度,积极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方案的实施。,第四阶段(1998):停止实物福利分房,全面实行

49、住房分配货币化和市场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23.3。到2002年底,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达996万辆,占全国民用汽车拥有量的46.8,相当于1990年的12.2倍,1985年的34.9倍,其中私人轿车占34.4%。汽车消费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2002年全国轿车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分别达到106.24万辆和105.8万辆,比上年增长52.8和50,创造了1993年以来的最高增幅,私人购车比例达到60左右。私人汽车拥有量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北京、广州、成都、天津、深圳、上海、重庆、沈阳、杭州和南京等大城市,其中北京、广州、成都和天津4个城市的私人轿车占全

50、国1/4以上。 私人汽车需求量的迅速增加,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成为中国新一轮城市化的产业动力和增长点,带动了城市的郊区化和城市群的兴起,也改变了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但另一方面,私人汽车的大量增加,提高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负荷,增加了城市的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并且加重了城市对于石油等能源的依赖。,3.3私人汽车与城市发展,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功能的扩散,都离不开城市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汽车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长链条、高利润和集群式发展的产业部门,汽车的生产、研发、销售、服务、信贷、咨询、保险,甚至汽车影院、汽车酒吧、汽车旅游等诸多领域,都可以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

51、推动力量。汽车大众消费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拉动了钢铁、冶金、机械等相关产业的增长,从而为城市化进程奠定了物质基础。以上海为例,汽车已经成为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1998年上海桑塔纳轿车的产量达到25万辆,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合资生产的别克轿车,2003年达到年产十万辆左右,已形成中国最高档次的大规模中高级轿车的生产经营企业。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成为上海城市经济的重要动力来源。同时,汽车的大规模普及还带动了城市服务业的迅速发展,提升了城市的产业结构,商业、维修服务业、保险业、运输业等服务业规模和产值不断提升,成为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3.3.1私人汽车普及对城市

52、发展的影响,私人汽车的普及推进了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进程,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也导致了城市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汽车这种便捷的大众交通工具,使得人们的活动半径大大增加,人口流动更加便利,城市功能的扩散效应开始得到强化,不仅是人口迁移到郊区生活和工作,而且商业、服务业、机关、教育等人类活动也开始向郊区扩散,这种郊区化的趋势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和汽车普及率较高的大型城市更为显著。随着郊区化和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空间结构从单一中心向“多核心”的组团式城市结构发展,依托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郊区大型购物中心成为新的商务区,并进一步吸引中等收入以上阶层的人们进入郊区居住,从而导致了城市人口空间

53、居住形态的重新调整,由于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和管理的技术标准是长期以非机动交通为主的,以杭州市为例,到2000年城市居民出行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比值仍高达70.38。随着城市私人汽车的普及,市民出行采用汽车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而中国多数城市道路标准低,路况差、密度小、路网功能不合理、道路通行能力较差等问题日益突出。在一些城市中心地区,车速已降至810Km/h,大部分特大城市中心地区交通流量负荷已接近饱和。,私人汽车增长导致“城市病”的加重,同时汽车普及所带来的尾气排放量和噪音的大量增加,据分析,各类机动车辆的排气污染已占城市大气部分污染物的70以上。而经初步估算,我国有3390万人受公路交通噪声的影

54、响,其中2700万人生活在70dB以上的高噪声污染之中。 城市交通拥挤和堵塞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以北京为例,北京一年堵车大约造成60亿元的损失,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影响更是无法衡量。因此,随着中国逐步进入汽车社会,汽车普及带来的“城市病”正日益突出,交通拥挤、空气和噪音污染等导致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成为中国城市发展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国人口总量和构成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 我国就业情况 中国就业几个问题 中国户籍管理制度,二、中国人口与就业,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2007年底,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 我国人口总量基数巨

55、大,人口逐年增加,尽管我国人口增长比率在不断下降,而且通过计划生育政策进入了人口低增长的稳定时期,但人口问题依然突出,如人口老龄化、性别比偏高、人口城乡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口总体素质不高等。 与此同时,面对不断增加的劳动力人口,我国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城镇登记失业率不断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得到有效转移,进城务工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等,这些问题构成我国实现现代化需要解决的迫近问题。,【主要内容:】,1.人口总量,中国人口总量大,每年持续增长。1953年我国人口总量只有5.9亿,到1982年人口突破10亿,2003年底人口达到12.9亿,比1953年增加净7亿。 2007年底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

56、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594万人,出生率为12.10;死亡人口913万人,死亡率为6.93;自然增长率为5.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0.22。,1978-2007年我国年末总人口和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是反映总人口变化的三个主要指标,从三个指标变化情况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总人口变化由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转变到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再转变到今天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特别是从80年代我国将计划生育政策确定为基本国策之后,全国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连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2.0下降到2007年的5.2,年均下降0.2个千

57、分点。死亡率从1991年开始一直下降。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稳定低增长时期。,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人口性别构成是指男女总人口比例,一般以100名女性为基数测算,从五次人口普查得到数据看(见下图),性别比基本维持在107:100105:100之间,性别比偏高的问题仍然较突出;性别比在整个统计期间有一定波动,但幅度不是特别大。整个期间,在男女性别总人数逐年增加的同时,男性人数一直多于女性人数。 总人口性别比偏高与出生性别比有直接关系,2003年中国出生性别比(男婴与女婴相比)是119,出生性别比偏高并不是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所导致的后果,因为在其它亚洲国家也曾经出现这种情况。,3.人口性

58、别构成,国际上长期观察的结果显示,在未受到干预的自然生育状态下,出生性别比介于103至107之间,联合国1955年设定的正常值在102至107之间。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婴幼儿人口性别比迅速攀升,目前比例是119,已经超过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呈现六大特征: 第一,性别比不断上升,而且伴随每年新出生人口数的减少呈递增趋势。据统计,中国1990年出生的人口数为2621万,该年出生性别比为111.39;1999年新出生人口仅为1149万,该年出生性别比却为122.65。这就是说,与1990年相比,1999年新出生的人口数减少了一半多,可出生性别比却上升了10%。,4

59、.出生性别比例,第二,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是累积性失衡。以2000年普查情况为基准,中国0岁至15岁之间的男性总人口,与当时中国0岁至15岁之间的女性总人口相比,多出了大约1883万。 第三,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是乡村、城镇和城市的全面失衡。 第四,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地区由北向南连成一片。它们分别是陕西(125.15)、河南(130.3)、安徽(130.76)、湖北(128.08)、湖南(126.92)、江西(138.01)、广西(128.8)、广东(137.76)、海南(135.04)。这八省一区成为婴儿出生性别比最高的典型“重灾”地区。,第五,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存在着第一孩次就失衡、而第二孩次以上失衡更加严重的情况。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之前,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主要是高孩次失衡的结果。但第五次人口普查则发现,有一些直辖市和省,在第一孩次就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大大超过了107的国际警戒线,达到110之上。这些直辖市和省是:北京、上海、江苏、江西、湖北、广东和海南。 第六,中国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