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_第1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_第2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_第3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_第4页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拨叉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说明书 题目:拨叉3的工艺规程设计 学 生: 学 号: 专 业: 班 级: 指导老师:21摘 要拨叉3的加工工艺规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

2、、夹紧、定位、误差。全套图纸加扣 3346389411或3012250582目 录摘 要1目 录1序 言2一、零件的分析31.1 零件的作用31.2 零件的工艺分析3二、确定生产类型4三、确定毛坯43.1 确定毛坯种类43.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4四、工艺规程设计64.1 选择定位基准64.2 制定工艺路线64.3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84.4 确定切削用量及时间定额10总 结19参考文献20致 谢21 序 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科课程一次深入的综合性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

3、实际的训练。因此,他在我们的大学四年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一步适应性的训练,希望自己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查资料的能力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导。一、零件的分析1.1 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拨叉3。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30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下方的100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1.2 零件的工

4、艺分析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1、小头孔30以及与此孔相通的8的销孔、M8螺纹孔。2、大头半圆孔100。3、拨叉底面、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4mm。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下端面,然后以此作为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二、确定生产类型表2-1 机械加工车间的生

5、产性质生产类别同类零件的年产量件重型(零件重2000kg)中型(零件重1002000kg)轻型(零件重Pcc。故校验合格。最终确定:ap=4.0mm,nc=300r/min,vf=390mm/s,vc=118m/min,fz=0.1mm/z。6)计算基本工时 tmL/ vf,L=l+ y+,l=176mm.查切削手册表3. 26,入切量及超切量为:y+=40mm,则:tmL/ Vf=(176+40)/390=0.81min。根据估算辅助时间为0.25min。工序40 以30 mm的下表面为精基准,粗铣30 mm孔、100 mm孔的上表面,保证其粗糙度为6.3 um,30 mm孔上、下表面尺寸为

6、50mm,100 mm的上、下表面尺寸为20mm。 切削用量和时间定额及其计算过程同工序01。工序50 以30 mm的下表面为精基准,钻、扩、铰、精铰30 mm的孔,保证其内表面粗糙度为1.6 um,并进行孔口倒角 机床:钻床Z525刀具:根据参照文献选高速钢锥柄麻花钻头。 钻孔28铰孔30H7时先钻孔切削深度:进给量:取。切削速度:取。机床主轴转速:,按照文献3表3.131,取所以实际切削速度:切削工时 被切削层:刀具切入: 刀具切出: 取走刀次数为1机动时间: 扩孔刀具:选择硬质合金锥柄麻花扩孔钻头。片型号:E403切削深度:进给量:取。切削速度:取。机床主轴转速:按照文献取所以实际切削速

7、度:切削工时被切削层:刀具切入有:刀具切出: ,取走刀次数为1机动时间: 铰孔刀具:根据参照文献选择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切削深度:,且。进给量:根据文献取。切削速度:参照文献取。机床主轴转速:按照文献3表3.131取实际切削速度:切削工时被切削层:刀具切入,刀具切出: 取走刀次数为1机动时间:该工序的加工机动时间的总和是:工序60 以30 mm孔的下表面为精基准,粗、半精镗100 mm的孔,保证其内表面粗糙度为3.2 um,并进行孔口倒角机床:车床CA6140(1)粗、半精镗100 mm的孔单边余量 可一次切除,则 。根据简明手册4.2-20查得,取 。根据简明手册4.2-21查得,取:。计

8、算切削基本工时: (2)半精镗100 mm的孔单边余量,可一次切除,则 。由切削手册表1.6查得,进给量取为0.27mm/r。由切削手册表1.1查得,则:查简明手册表4.2-20,取为630r/min。加工基本工时:工序06 铣斜肩,以D1和T2为定位基准。刀具:硬质合金三面刃铣刀机床:X51立式铣床根据简明手册查得:。根据切削手册查得:因此:现采用X51立式铣床,取:,故实际切削速度为:当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应为:根据切削手册表4.2-37查得,取:。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因此:工序70 铣断(将毛坯一分为二)选择锯片铣刀,d=160mm,l=4mm,中齿,Z=40采用X61卧式铣床查切削手册

9、,选择进给量为:,切削速度为:,则:根据简明手册表4.2-39,取,故实际切削速度为:此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应为:查切削手册表4.2-40,刚好有。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工序80 以30 mm的孔为精基准,钻8 mm的销孔,装配时钻铰刀具:专用刀具机床:Z525立式钻床确定进给量:根据切削手册表2.7查得,查Z525机床使用说明书,现取。查切削手册表2.15,计算机床主轴转速:按机床选取,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计算切削基本工时:工序90 以30 mm的孔为精基准,钻6.7 mm的孔,攻M8的螺纹(1) 钻M8螺纹底孔6.7孔. a/加工条件:机床:Z525立时钻床. 刀具:麻花钻 其中d=6.7mm

10、, .b/计算切削用量:=6.7mm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5-53,表15-37可知:.f=0.13mm/r v=0.35m/s. 确定主轴转速: n=.998r/min . 按机床选取: 实际机床选取: v= 切入,切出 l1.+l2=4mm l=11mm 切削工时: . (2) 攻丝M8 a/加工条件:机床:Z525立时钻床. 刀具:机用丝锥 其中d=8mm, .b/计算切削用量:=1.3mm由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15-53,表15-37可知:.f=1mm/r v=0.12m/s. 确定主轴转速: n=286r/min . 按机床选取: 实际机床选取: v= 切入,切出 l1.+l2=4mm

11、 l=11mm 切削工时: .工序110 磨削30 mm的半圆孔两侧面机床M114W万能外圆磨床1) 选择砂轮。见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三章中磨料A46KV6P 35040127 其含义为:砂轮磨料为刚玉,粒度为46#,硬度为中轮1级,陶瓷结合剂,6号组织,平型砂轮,其尺寸为350401272) 切削用量的选择。查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33-42有工件速度18m/min 切削深度0.0157mm/st纵向进给量 0.5B20mm(双行程)3) 切削工时式中 D-被加工直径 b-加工宽度Z-单边加工余量K-系数V-工作台移动速度-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轴向进给量-工作台往返一次砂轮径向进给量2.5(min)

12、总 结 本次设计即将结束了,为期14天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就要结束了,回首近来的设计过程,有苦也有甜。甜的是较好的完成了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解决了所遇到的困难。苦的是在细节问题的把握上还很欠缺,工艺过程设计人员追求的是完美,我想,我的课程设计离完美还差的很远,还有许多要学习、总结的地方。14天的时间里,查阅了数本机械加工方面的资料。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好的完成了工序卡的制做,也对机械制图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练习了电子图板软件的使用,能熟练的解决绘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绘图的速度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互换性的知识也都排上了用场,像一些配合公差

13、等问题的解决。 从刚拿到题目时的无从下手,到初步了解机械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这其中的个中体会只有自己能够理解,也使我更加坚信在做任何事时,我们都应该认真去对待。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虽然了解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但离实际还很远,路还很长,但庆幸的是自己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课程设计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了。在课余,打算多看一些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书,多练习软件绘图,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设计理念。本次课程设计是我们在结束所有专业课程以后的一次综合性设计,它不仅测试了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而且还为我们接下来的毕业设计做好了铺垫。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充分发挥了我们个人

14、的潜力。在这次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经过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细心教导,使我们一次次地突破困难,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设计。 在此感谢指导教师长期以来的帮助和教导!参考文献1 李 洪机械加工工艺手册M 北京出版社,199612 陈宏钧实用金属切削手册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 上海市金属切削技术协会金属切削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徐鸿本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6 都克勤机床夹具结构图册M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347 胡建新机床夹具M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58 冯 道机械零件切削加工工艺与技术标准实用手册M 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9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 马贤智机械加工余量与公差手册M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211 刘文剑夹具工程师手册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2 王光斗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致 谢非常感谢XXX老师对我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指导,他给了我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在此我向她们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