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1页
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2页
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3页
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4页
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概述,定义:室外给水工程是为满足城镇居民生活或工业生产等用水需要而建造的工程设施,它应满足用户对水量、水压和水质方面的不同要求。任务:从水源取水,经净化消毒后,将清水输送、分配到各建筑物的室内给水系统。,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0室外给水工程概述,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0室外给水工程概述,室外给水系统的组成可分为四部分取水工程:从水源取水,送到水厂或用户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输配水工程:将净化后的水输送和分配到各用水点泵站:抽吸和加压,保证足够的水压及水量,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1水源及取水工程,水

2、资源及水质,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7万亿m3,其中地下水资源量为7718亿m3。从总量上来看,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尚能满足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1.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上空间分布存在不均匀性,南多北少,相差悬殊。,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1水源及取水工程,1、水源1)地面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海水等水质特点:一般水质混浊、水温随季节变化、带状分布、径流量大、矿化度和硬度低,易受污染,其水质有明显的季节性。地表水域水质污染严重,80%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1/3河段污染,90%城市水域严重污染。,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

3、1水源及取水工程,2)地下水源:泉水、井水、溶洞水等水质特点:由大气降雨经地面径流、地层滲滤的形成,具有水质清澈、水温恒定、分布广、径流量小、矿化度和硬度高、卫生条件好等特点。地下水质由于过量开采,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水质也被污染。,2、取水工程从水源取水,送至水厂或用户。包括选择水源和取水地点,建造适宜的取水构筑物,其主要的任务是保证给水系统取得足够的水量并符合我国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标准取水构筑物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和引泉构筑物等地面水取水构筑物:固定型:岸边式、河床式和斗槽式等(p4图1-1)移动型:浮船式、缆车式等,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1

4、水源及取水工程,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1水源及取水工程,适用于岸边较缓、主河道岸边较远、岸边水深较浅、而河心水质较好、水深适宜的情况,河床式取水构筑物,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1水源及取水工程,适用于河流水位变动较大、河床稳定、不受船筏扰动,水质条件较良好的情况。,移动式取水构筑物,天然水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各种杂质。这些杂质包括溶解物、胶体和悬浮物。净水工程的任务就是去除水中泥沙、有机物、无机盐、细菌、病菌等,使水质符合我国现行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工业用水水质因生产工艺不同而异,需自行处理。水质好的原水可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地下水水质好,可以

5、只加消毒剂,但水源受到污染,应当深度处理,如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等。,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2净水工程(水处理工程),常规净水工艺流程示意图,水源(混浊的原水)混合池、反应池沉淀池过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管网1、原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与混凝剂聚成下沉的絮状物,进沉淀池。2、过滤池后的出水浊度可达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但水中仍存在一定数量的细菌,再投加消毒剂(液氯、漂白粉等)到清水池。如进行深度处理,可在、中间加臭氧到臭氧接触池生物活性碳池,再投消毒剂。,管道、管网、调节构筑物(水塔、高地水池、清水池)、附属设施(室外水龙头、阀门、消火栓、排气阀、泄水阀等)1)输水管道是

6、将原水送到处理厂、处理后的清水送至用水区域和用水地点的管道。,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3输配水工程,2)配水管网将输水管送来的水分配到各用水户。形式有树状网和环形网树状管网:投资小,但供水安全可靠性较差;管网末端水流量小,流速变慢,管网末段水质易变坏。环状网:供水安全性强,但环状网投资比树状网投资要大在管网设计时要综合考虑,进行经济比较后确定,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3输配水工程,3)附属设施分为集中给水龙头、阀门、室外消火栓、排气阀、泄水阀4)调节构筑物包括水塔、高位水池、清水池用以储存和调节水量,定压作用。水塔、高地水池:现有供水设备,在某段

7、时间内其供水量是固定的,而城市用水量随时都在变化,当用水量少时,将多余的水送入其中储存。(调节供水量与用水量之间的不平衡状况)清水池:当城市用水量不大时,一般是小范围内时使用水塔或水池,对于用水量大的城市,通常采用清水池与二级泵站联合进行调节,来满足用水要求。,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3输配水工程,1)取水泵站(一级泵站)把原水抽升送至处理构筑物2)送水泵站(二级泵站)把清水池内水送入输配水管网供给用户,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1室外给水工程1.1.4泵站,泵站是把整个给水系统连为一体的枢纽。,任务:汇及各种污水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再利用。根据城镇排水

8、的来源和性质,排水可分为三类1)生活污水:日常生活使用过的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及细菌、病原菌、氮磷钾等污染物质2)工业废水:工业使用过的水a:生产废水:污染程度较轻b:生产污水:污染较为严重3)降水(雨雪水),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排水系统的制度:1)分流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2)合流制: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排泄到一个管渠内排除的系统(p27图2-8)布置形式:直泄式,全处理,截流式直泄式污水、雨水就近排入水体,水体污染严重全处理对于分流制,污水全部处理后排放,水力条件好截流式全部送到污水厂,超过截流管输送能力时,自溢

9、流井溢出直接泄入水体。,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1.1.1排水制度,室外排水管网的布置取决于地形、土壤条件、排水制度、污水处理厂位置及排入水体的出口位置等因素。此外,应遵循以下原则:1)尽可能以最短管道、重力流排送2)减小埋深3)干管及主干管常敷设在地势较低且平坦地方4)当埋深达到最大允许值,应考虑加泵站5)建设初期,主干管应有较大流量,以防堵塞6)设置排水检查井,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1.1.2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室外排水管网的常用布置形式有:(p28图2-9)1)截流式主干管敷设于排水区域的最低处,便于污水的自流接入,又可减小截流管的埋设坡度。2)平行

10、式主干管的坡度较大,但可设置较少的跌水井改善干管的水力条件3)放射式,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1.1.2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形式,污水处理实质:采用各种手段和技术,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分离出来,或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现代污水处理方法,按照作用原理可分为:1)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去除污染物质,如重力分离法,过滤、气浮、沉淀等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如中和沉淀,电解,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使污水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质(将水中有机物分解)达到净化的目的。,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1

11、.1.3污水处理方法,加压溶气气浮法回转式格栅平流式沉淀池,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1.1.3污水处理方法,1)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污水中的悬浮物。其方法有:筛滤、沉淀、气浮、过滤等,接触氧化池曝气池,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1.1.3污水处理方法,2)化学法利用化学反应的作用来分离、回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1.1.3污水处理方法,3)生物法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是无水中呈溶解、胶体状态的有机物质。,城市污水处理根据处理程度,可分为:1)一级:主要去除悬浮固体污染物,常用物理处理2)二级:主要大幅去除胶体和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常用生物处理3)三级:进一步处理二级处理未能去除的某些污染物质。一、二级处理基本能达到排放标准,三级处理多用于中水回用。,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2室外排水工程1.1.3污水处理方法,目的:保证所规划的城镇有良好的供水条件,必须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尽可能做到布局合理,切合实际,以确保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可行性。主要任务:确定用水定额、估算城市总用水量、确定给水水源、确定供水方案、选定水厂位置及净水工艺、确定管网布置形式、确定水源卫生防护的技术措施等,第1章室外给水排水工程1.3城镇给水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