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脾旺于四时赵英日1 崔红花2 沈志滨21.广州中医药大学 国际学院 广州市机场路12号(广东 广州 510405) 2.广东药学院 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目前各种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凡是论及脾脏与四季关系时都只言“长夏”未言“四季月”,但是无论是从理论根源还是临床实际来说脾脏是寄旺于四时的,即所谓“脾旺于四时”。为了揭示脾的时空象,笔者从脾脏与四季月的“时脏”相应关系入手,并且运用易经理论为说理工具,逐层剖析揭示了“脾季月维”的“脏时空”本来面目。关键词:脾旺于四时;四季月;四维;脏时空目前各种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凡是论及脾脏与四季关系时都只言“长夏”未言“四季月”
2、,但是无论是从理论根源还是临床实际来说脾脏是寄旺于四时的,即所谓“脾旺于四时”。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存在的上述以偏代全的做法,笔者试图在本文中疏理出脾脏的时空像,以还“脾旺于四时”的真实面目。1.历代医家对“脾旺于四时”的认识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王冰1注释曰:“土气于四时之中,各于季终寄王(笔者注:王同旺,以下同)十八日,则五行之气各王七十二日,以终一岁之日矣。外主四季,则在人内应于手足也。”。 那么我们在这里有必要关注一下“常以四时长四藏”中“长”字的意义。李杲2之脾胃论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
3、图载:“惟脾无正行,于四季之末各旺一十八日,以生四脏。四季者,辰、戌、丑、未是也。人身形以应九野,左足主立春,丑位是也;左手主立夏,辰位是也;右手主立秋,未位是也;右足主立冬,戌位是也。”,可见李杲认为脾的时象位于四季的每季开始之前,并认为“土气”孕育着下一季节,而脾脏滋养着下一季节所属的脏腑,构建了“四季脾四肢”的内外相应性以及脾作为“后天之本”滋养心肝肺肾的重要作用及特殊地位。黄元御3从“寄治”的角度考虑注释为“常以四时之季,长于四脏”,可见黄元御认为脾的时象位于四季之末,并认为“土气”寄长于前一季节,而脾脏功能将会明显受到前一季节所属脏腑的影响。 唐代医家孙思邈4根据五行相克理论在其備急
4、千金要方卷第二十六食治序论第一中曰:“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七十二日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七十二日省咸增苦以养心气,季月各十八日省甘增咸以养肾气。”,另外,日本医家丹波康赖在其医心方卷第二十九四时宜食第二中引用崔禹锡食经云:“春七十二日宜食酸、咸味,夏七十二日宜食甘、苦味,秋七十二日宜食辛、咸味,冬七十二日宜食咸、酸味,四季十八日宜食辛、甘、苦味。”,并注曰:“右相生之味其能生长化成。”,日本学者粟岛行春5注释“四季十八日”称:“中国历法阴历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的各十八日为土用,一年共有四次。春是清明、夏是小暑、秋是寒露、冬是小寒之后各自作者简介: 赵
5、英日(1972-),男,中医师,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关于中医药理论与儒释道关系的研究,Tel: E-mail:。通讯作者 沈志滨: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药及复方制剂药效物质基础以及新药的研发。Tel:,E-mail:于第十三日进入土用,十八日后结束土用,而开始进入新的季节。即立春前十八日为春的土用,立夏前十八日为夏的土用,立秋前十八日为秋的土用,立冬前十八日为冬的土用。”(见附图1)。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曰:“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
6、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注释曰:“肝病必传于脾,上工必先实脾,使肝病不得传而可愈也。然脏器之衰旺,与时令相流通。四季之月,每季土旺十八日,合算畸零,以应五行各旺七十二日之数,若适当其季,则脾王子不受邪,即勿补之,而肝自不得肆其侮也。涉过布匹,又犯实实之戒矣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北京中医药大学已故伤寒大家刘渡舟氏6曾解释“四季脾王不受邪”称:“如果在四季脾旺的时候,而脾不受肝邪,即勿用补脾之法。另一说:凡是一年四季而脾脏正气充实而不受邪侵的,则可不必拘泥治肝实脾之说。”,诚乃火眼金睛、真知灼见也。2.易经中体现的“土
7、”之时空象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寒暑温凉盛衰之用,其在四维。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故大要曰: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谨按四维,斥候皆归,其终可见,其始可知。此之谓也。”,纵观黄帝内经,详于春夏秋冬等“四时”及其方位属性上的归类即东南西北等四方之正,而略于对“四维”的明确解释。那么“四维”指的是方位还是时间?四维与四时的关系又怎样?带着这样的问题,笔者翻阅了易经及其相关著作,终于从清代著名经学家江永所著河洛精蕴中找到了答案。 江永7集诸儒之说与己见勾勒出了较为完整的“土”之时空象,现摘录如下: 易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
8、役乎坤,悦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先儒有以五行说卦位者,项氏安世曰:“后天之序,据太极既分之后,播五行于四时也土主四季,故坤土在夏秋之交,为西南方之卦;艮土在冬春之交,为东北方之卦坤阴土,故在阴地;艮阳土,故在阳地巽阴木,故近南而接乎阴乾阳金,故近北而接乎阳”(见附图2),徐氏几曰:“巽阴木,故巽居东南,巳之位也乾阳金,故乾居西北,亥之位也;坤阴土,艮阳土,坤居西南,艮居东北者,所以均旺乎四时也,此四者分居四隅也。”(笔者按:方位上辰巳同位,戌亥亦同位。),龚氏焕曰:“土无时不养,然于西南夏秋之交,土气正旺,致养之功,莫盛于此,故曰致役乎坤。”又曰:“成言乎艮,艮亦土也。养者成之
9、渐,成者养之终,又将于此而始,此土无不在,养物之功,成始而成终者也。水火阴阳之正,木金土阴阳之交,正者一而交者二也。”,胡氏炳文曰:“夏而秋火克金者也,火金之交,有坤土焉,则火生土,土生金,克者,又顺以相生;冬而春水生木者也,水木之交,有艮土焉,木克土,土克水,生者又逆以相克;相生所以为克,相克所以为生,生生克克,变化无穷,孰主宰之,曰帝是也。”,折中曰:“盖月令以土独旺未月而为中央,则土位惟一也。京房以土分旺辰、戌、丑、未而值四季,则土位有四也。今惟坤、艮二土位于丑未,视月令则多其一,视京房则少其二何也?该木之生火,金之生水,无所借于土,若火非土,必不能生金,水非土必不能生木,则土之功于是为
10、著。”(笔者按:京房(公元前77-公元前37年)。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律学家。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 江永按曰:土惟一者,五行五方之理,以中央统四方也;土有二者,八卦水火一而木金土各二之理,坤、艮居洛书二、八之位,纲维乎诸方也;土有四者,十二支有四季之理,四方皆有土也,坤、艮与乾、巽为四维,艮中有丑,坤中有未,则乾中有戌,巽中有辰,金木中之土,亦隐藏于其间矣。 笔者试图从两仪四象角度予以解析,则发现四维之本来面目,即坤、艮之下两画为太阴(阴中之阴),巽之下两画为少阳(阴中之阳),乾之下两画为太阳(阳中之阳)。若更进一步从八卦角度予以解析,则可见太阴之上加一
11、偶为纯阴(坤);太阴之上加一奇,以奇为主,为阳卦(艮);少阳之上加一奇,以下画之偶为主,为阴卦(巽);太阳之上加一奇为纯阳(乾)。可见丑未为坤、艮中之“正土”,辰戌为蕴藏于乾、巽中的“隐土”。显然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所言“寒暑温凉盛衰之用”是指四季更替之交推动季节移行渐变的“春的土用”、“夏的土用”、“秋的土用”、“冬的土用”,而“四维”指的是辰、戌、丑、未之四季月,即反映季节转变的重要航标,而在方位属性上指的是东南、西南、西北、东北等四隅。3.四季月与脾之生理、病理的关系 黄帝内经中对季月与脾之生理、病理的关系的论述较多,笔者试图将其归纳如下:素问气交变大论篇曰:“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
12、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又云:“土不及,四维有埃云润泽之化,则春有鸣条鼓拆之政,四维发振拉飘腾之变,则秋有肃杀霖霪之复,其眚四维,其藏脾,其病内舍心腹,外在肌肉四支。”,张志聪8释曰:“埃云润泽,土之德化也。鸣条鼓拆,木之政令也。此气之和平,无胜负也。振拉飘腾,木淫而胜土也。肃杀霖霪,秋金之复也。土旺四时,故曰四维,曰不时。心者,胃脘之分,腹者,脾土之郛廓也。徐振公曰:四维者,乾坤艮巽之方土旺四季月,故在四维”,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曰:“卑监之纪,是谓减化,化气不令,生政独彰,长气整,雨乃愆,收气平,风寒并兴,草木荣美,秀而不实,成而粃也。其气散,其用静定,其动疡涌分溃痈
13、肿,其发濡滞,其藏脾其主飘怒振发,其声宫角,其病留满否塞,从木化也其病飧泄,邪伤脾也,振拉飘扬则苍干散落,其眚四维。敦阜之纪,是谓广化,厚德清静,顺长以盈,至阴内实,物化充成,烟埃朦郁,见于厚土,大雨时行,湿气乃用,燥政乃辟其动濡积并稸,其德柔润重淖,其变震惊飘骤崩溃其象长夏,其经足太阴阳明,其藏脾肾其病腹满四支不举,大风迅至,邪伤脾也。”,素问刺要论篇:“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据笔者的临床观察农历三月份天气变化比较频繁的时候容易暴发大范围的阑尾炎,而农历九月份则容易暴发大范围的小儿腹泻,农历十二月份则多见寒湿困脾的病症,另外长夏易患的暑湿热病则
14、因大家关注度高在此不必赘言。 另从临床的脉形脉象上观察的话,因春夏秋冬节气的不同,脉形也随着季节转变呈现不同的脉象。例如农历的建寅、卯月(一、二月)出现弦长的肝脉,巳、午(四、五月)出现洪象的心脉,申、酉(七、八月)出现微浮短而迟的肺脉,亥、子(十、十一月)出现沉细而滑的肾脉。到了四季月即三、六、九、十二月,则以迟缓之象即脾脉为宗,并随四季变化脉势上略带弦、洪、浮、沉的脉象。 综上所述,虽然表现形式上“长夏”与脾的关系显得尤为突出,但是不应忽略其他季月与脾的“时脏”相应性,随着岁时的更替有时其他季月的“时脏”相应性反而更为明显,同时应注意季月与方位(四隅)的“时空”关系,因此需要整体考虑“脾季月隅”的“脏时空”关系较为妥当。参考文献:1 唐王冰撰.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802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纂. 金元四大家医学全书:李杲医学文集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5643 清黄元御撰,麻瑞亭等点校. 黄元御医书十一种:素问悬解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僚机物资使用管理办法
- 农药研发项目管理办法
- 关于薪酬管理办法公示
- 内部竞聘公示管理办法
- 信贷合同印章管理办法
- 公司税务统筹管理办法
- 假期闲置资金管理办法
- 办公环境巡视管理办法
- 制剂许可管理办法废止
- 公司配置电脑管理办法
- 蒙氏数学流程
- 湖州市妇幼保健院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应知应会及工作制度(医护篇)
- 福建泉宁塑胶新增FFS含拉伸膜袋用膜生.建设地点泉港区祥环评报告
- 钢结构居间协议范本年
- 2025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上学期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电力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培训
- 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查房
- 特征值估计技术-洞察分析
- Unit3 Weather B let's learn(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2024年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
- 桶装饮用水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