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生理学复习_第1页
鱼类生理学复习_第2页
鱼类生理学复习_第3页
鱼类生理学复习_第4页
鱼类生理学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绪论一. 名词解释鱼类生理学 急性实验法 慢性实验法 新陈代谢 兴奋与抑制适应性 刺激 神经调节 反射 体液调节 自动调节 1 2二填空 反馈(反馈调节) 负反馈 正反馈 稳态1鱼类生理学的研究层次有四个方面,它们是( 整体水平 )、( 器官系统水平 )、( 细胞水平 )和( 分子水平 )2生理学既是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验研究方法极为重要。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大致分为( 分析法 )和( 综合法 )两类。3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快、( 作用短暂 )、( 精确 )。4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持久 )。5机体机能的协调性、相对稳定性和适应性,主要靠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机制,但体液调节

2、也起着重要作用。许多生理机能活动的神经性和体液性调节机制具有( 自动调节 )和( 反馈 )现象,这对于保证生理机能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6反馈包括( 正反馈 )和( 负反馈 )两种。7新陈代谢过程可以分为( 物质 )代谢和( 能量 )代谢两个方面。8所谓兴奋性就是机体具有感受( 刺激 )产生( 反应 )的能力。9在传统生理学中,通常将( 神经组织 )、( 肌肉组织 )和( 腺体 )统称为可兴奋组织。10鱼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 神经 )调节、( 体液 )调节和( 自身 )调节,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神经调节 )。11机体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表现形式有( 兴奋 )和(

3、 抑制 )两种。12刺激组织引起兴奋时,如果阈值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较( 强 )。13( 适应性 )是指机体具有的根据外环境情况而调整体内各部分活动和关系的功能。1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新陈代谢 )、( 兴奋性 )和( 适应性 )。15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作用较( 局限 ),对刺激的敏感性( 较小 )。16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机体进行的调节过程一般属于( 负 )反馈过程。17体液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时间( 持久 )和( 广泛 )。18细胞或生物体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称为( 反应 )。三是非题9 负反馈调节的主要作用是保持机能活动的相对稳定性。 ( 1 ) 刺激是指引起组织发

4、生反应的外环境变化。 ( 2 ) 可兴奋组织主要指肌肉、腺体和神经。 ( 1 ) 在一定刺激作用时间下,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 1 ) 外环境是指机体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指体内的环境。 (2 ) 直接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肉收缩是一种反射。 负反馈是指使机体功能下降的调节性信息。 ( 2 ) 正反馈调节的后果是维持稳态。 ( 2 ) 食物进入口腔引起唾液分泌属于神经调节。 ( 1 )10凡是具有兴奋性的组织,一旦接受刺激后必定会产生兴奋。 ( 2 )11局部兴奋无不应期,可发生总和,达到一定程度爆发动作电位。 ( 1 )四选择题1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所产生反应的共同

5、特征是( 生物电变化 )2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细胞外液 )而言。3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4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作用广泛,时间持久 )5尿液流经尿道刺激感受器,使逼尿肌收缩增强,直至排完尿液是(正反馈调节 )6下列各种实验中,何种属于急性实验法?(离体蛙心灌流实验)7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8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调节)9下列各项调节中只有哪项不属于正反馈调节( B降压反射 )A 血液凝固 B C 排尿反射 D 分娩过程10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抑制性反应)11下列关于兴奋性的叙述,哪一

6、项是错误的( D )A 生物体对各种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B 兴奋性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表现之一C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D 在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的内部代谢和外表活动均将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应变能力称为兴奋性12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A 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之为稳态B 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C 维持机体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之为稳态D 稳态一旦不能维持,生物体的生命将受到威胁五简答题1说明兴奋性、刺激、反应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相

7、互关系。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应激性,也称为兴奋性。刺激是指能被机体感受而引起机体发生一定反应的环境变化。反应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外表活动将发生相应的改变。兴奋性是有机体共有的一种基本生理特征,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兴奋由刺激引起,并由反应实现。(1)有机体没有兴奋性,给与任何刺激都不会发生反应; (2)有机体不接受刺激,再高的兴奋性也不会发生反应。(3)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生理机能就不完整。2何谓负反馈?试举例说明。负反馈具有什么生理意义?负反馈是反馈的一种形式,其结果是使原有效应减弱,称负反馈。动物体内大多数反馈调节均属负反馈。负反馈控

8、制系统的作用是使系统保持稳定。例如血糖增高时,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分泌可降低血糖水平,而血糖的降低又引起胰岛素减少分泌,血糖就不再下降,反而又逐渐升高,一旦升高,又引起胰岛素分泌,使血糖保持一定的水平上。4鱼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何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何?机体对各组织器官的调节有三种形式:即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在鱼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体液调节是指体液中某些化学成分,如激素和代谢产物等,可随血液循环或体液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对其功能活动进行调节。有时体液调节受神经系统控

9、制,故可称为为神经-体液调节。自身调节是指生物机体的器官或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不依赖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产生适应性反应。自身调节是生理功能调节的最基本调控方式,在神经调节的主导作用下和体液调节的密切配合下,共同为实现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控发挥各自应有的作用。一般情况下,神经调节的作用快速而且比较精确;体液调节的作用比较缓慢,但能持久而广泛一些;自身调节的作用则比较局限,但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与或并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用。由此可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者是机体生理功能活动调控过程中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三个环节。5讨论鱼类生理学与渔业生产的关系。(1) 掌握鱼类活动规律,能提高

10、捕捞效率,增加捕获量。(2) 消化、吸收、营养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提高鱼产量,解决饲料问题。(3) 生殖生理、内分泌生理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获得大量苗种,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总之,鱼类生理学是渔业生产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制定渔业技术措施和渔业法规的根据之一,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效益。第一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 名词解释神经冲动 动作电位 兴奋性和兴奋 极化 去极化与超极化绝对不应期 可兴奋细胞和可兴奋组织 阈强度和阈刺激阈上刺激和阈下刺激 强度-时间曲线 时值 静息电位阈电位 单细胞 “全或无”性质 局部兴奋 局部兴奋的总和动作电位的传导和传递 神经肌肉接头 兴奋-分泌耦联终板电位 兴奋-收缩耦

11、联 肌丝滑行学说 单收缩收缩总和(收缩复合) 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临界融合频率 单个肌细胞的“全或无”现象 基强度锋电位 超射 跳跃传导 运动单位二判断题( 2 )2骨骼肌没有“全或无”性质,而单个骨骼肌纤维则具有“全或无”性质。 ( 1 )3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组织去极,只要有刺激就会发生兴奋。 ( 2 )4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2 )5. 神经冲动是指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或锋电位。 ( 1 )6. 直接刺激神经-肌肉标本,引起肌肉收缩是一种反射。 ( 2 )7局部兴奋无不应期,可发生总和,达到一定程度爆发动作电位。 ( 1 )8凡具有

12、兴奋性的组织,接受刺激必定会产生兴奋。 ( 2 )9敌敌畏和敌百虫能抑制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其原理是抑制了乙酰胆碱的释放。( 1 )10在静息状态下,K+与Na+都容易通过细胞膜。 ( 2 )11. 肌肉收缩的启动因素是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 ( 1 )12Na+泵在维持细胞膜静息电位中起到重要作用。 ( 1 )13阈下刺激时,当引起局部兴奋两个阈下刺激间隔很短时,有可能引起扩布性兴奋。( 1 )14神经细胞的阈电位是能使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 1 )三填空题123456789 组织的兴奋除分别要求有一定的( 刺激强度 )和( 刺激持续时间 )外,还要求有一定的( 强

13、度-时间变率 )。 常用的兴奋性指标有两种:阈强度和时值。阈强度愈低,意味着组织愈容易被兴奋,即兴奋性愈( 高);反之,阈强度愈高,则兴奋性愈(低 )。与阈强度相似,时值小表示兴奋性( 高 );时值大表示兴奋性(低 )。 哺乳动物的粗神经纤维为例,继单个阈上刺激引起组织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变化经历4个时期,它们依次是( 绝对不应期 )、( 相对不应期 )、( 超常期 )和( 低常期 )。 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 双 )向的,而通过突触传递是( 单 )向的。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终板膜的受体为( N )型受体,其阻断剂是(箭毒 )。 神经元和肌细胞之间的结构和机能联系部位

14、,叫做( 神经-肌肉接头 )。 静息电位是(K+ )外流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称超极化。 骨骼肌收缩总时程0.14ms,舒张期0.09ms,则临界融合频率为(20KHz )。 神经动作电位中,峰电位代表了组织的( 兴奋 )过程,而后电位与( 兴奋后的恢复过程 )有关。10生理学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刺激形式是( 电刺激 )。11神经纤维上任何一点受到刺激而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可沿纤维(双)向传导,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变 )。12阈电位是指能使神经细胞膜对Na+通透性( 突然增大 )的临界( 膜电位 )数值。13静息电位是( K+ )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主要是( N

15、a+ )的平衡电位。14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传导机制,是通过兴奋部位与( 静息部位 )部位之间产生的( 局部电流 )作用的结果。15在传统的生理学中,通常将( 神经 )、( 肌肉 )和( 腺体 )统称为可兴奋组织。16冲动达到神经-肌肉接头处,使突触前膜释放( 乙酰胆碱 ),使终板膜主要对( Na+ )通透性增加。17骨骼肌收缩时,胞浆内的Ca升高,其主要来源于( 终池 )。18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当它与( 肌动 )蛋白结合后,才被激活。19肌肉兴奋-收缩能否偶联的关键在于( Ca2+ )的释放。20根据刺激与产生动作电位的关系可将刺激分为( 阈刺激 )、( 阈上刺激 )和( 阈下刺激

16、)。21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 阈强度 ),不能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称( 阈下刺激 )。22刺激引起某组织兴奋时,如果阈值较低,表明该组织的(兴奋性 )较高。蒋 3 2+ 1对骨骼肌的刺激频率增加到某一限度时,肌肉的收缩和动作电位便可融合,出现强直收缩23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标志是( 动作电位 )。24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最多发生的兴奋次数,只取决于( 绝对不应期 )的长短,而与刺激的(频率 )无关。25细胞受到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其( 兴奋性 )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这个周期中的( 绝对不应 )期,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细胞的反应。26在神经纤维上给予有效刺激,要产生一连串冲动

17、 ,必须使两个刺激之间的间隔大于( 绝对不应期 ),如果刺激之间的间隔恰好等于( 绝对不应期 ),则只能传送一次冲动。27骨骼肌收缩和舒张过程中,胞浆内的Ca浓度升高主要是由于Ca由(终池 )中释放,而Ca浓度的降低,主要是由肌浆网结构中的(钙泵 )活动的结果。28由神经干记录到的动作电位通常是复合动作电位,其幅值取决于兴奋的神经纤维的( 数目)。故当刺激神经干时,在一定范围内,刺激强度越大,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就(越大 )。29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的传导是通过( 局部电流 )实现的。30肌肉收缩是( 细 )肌丝向(粗)肌丝滑行的结果。31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中介物质是(Ca2+ )。32动作电

18、位的除极过程主要是由于Na的(内流 )形成的。33在肌细胞收缩过程中,( Ca2+ )离子从终池进入胞浆。34当神经细胞受刺激,局部产生去极化达到( 阈电位 )水平时,膜对(Na+ )的通透性突然增大,从而引起动作电位的产生。35锋电位的上升支( 去极化相 )的出现是由于膜对(Na+ )的通透性突然增大,而下降支( 复极化相 )则主要与随后出现的(K+ )通透性的增大有关。36在锋电位完全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之前,膜两侧还表现有缓慢的电位变化,先后称之为(负后电位 )和( 正后电位 )。37降低神经细胞外液Na浓度可使细胞( 动作 )电位的幅度降低,而( 静息 )电位的水平不变。38细胞在一次刺

19、激引起兴奋后,其兴奋性要发生一系列变化,首先是( 绝对不应 )期,兴奋性降低到零;此后兴奋性逐渐恢复,但阈强度仍大于正常的时期,称为( 相对不应 )期。39兴奋在有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称为( 跳跃式传导 ),其传导速度比无髓神经纤维(快 )得多。40终板膜上乙酰胆碱受体通道开放时,可允许( Na+ )和(K+ )同时通过,结果造成终板膜去极化,形成终板电位。41横桥的主要特征有二: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 肌纤蛋白 )分子呈可逆性结合;二是它具有( ATP酶 )的作用。42粗肌丝主要有( 肌球蛋白 )分子组成,分子的球状部裸露在粗肌丝主干的表面,形成( 横桥 )。43在骨骼肌细胞中

20、,每一横管和来自两侧肌小节的终管终末池构成的结构称为( 三联体 ),它是骨骼肌( 兴奋-收缩耦联 )过程的关键部位。44一次动作电位在运动神经末梢引起的Ca内流可导致( 100-300 )个乙酰胆碱囊泡释放到( 接头间隙 )。4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乙酰胆碱的清除,主要靠( 胆碱酯酶 )对它的(降解 )作用来完成。46美洲箭毒可以与乙酰胆碱竞争结合终板膜上的( 乙酰胆碱 )受体,因而可以( 阻断 )接头传递。47运动单位是由一个(运动 )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 肌纤维 )组成的功能单位。48细肌丝主要由( 肌动蛋白 )、(原肌凝蛋白 )和(肌钙蛋白 )三种蛋白组成。49神经末梢释放递质是通过( 胞

21、吐作用 )的方式进行的。四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1阈下刺激时,产生(局部 )兴奋(A B 扩布性),这是膜轻微(去极化 )所引起的。2细胞膜内外离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细胞外液以( Na+ )、(Cl- )最多,细胞内液以( K+ )最多。3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特征是( 电位变化 )4就单根神经纤维而言,当刺激强度比阈强度增大1倍时,动作电位幅度(不变),传导速度(不变 )。5对神经-肌肉标本施加连续有效刺激,刺激落在肌肉收缩的(舒张期 )期会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 落在( 缩短期 )期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6神经纤维在单位时间内能产生动作电位的最高次数取

22、决于(绝对不应期 )。7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绝对值将(增大 )。8两条神经纤维的直径相同, 无髓纤维的传导速度(小于 )有髓纤维的.9人工降低细胞外液Na+ 浓度,将使动作电位的幅度(增大)10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动作电位 )11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的递质是(乙酰胆碱)12有关局部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B 有不应期 )A阈下刺激产生E电紧张扩布13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零 ),处于超常期时,其兴奋性( 大于正常)14骨骼肌兴奋一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D. Ca)。15对单根神经纤维而言,与较弱的有效刺激相比较,刺激强

23、度增加1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不变)16在一般的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17细胞在安静时对Na+的通透性( 约为K+通透性的12 )18关于刺激强度与刺激时间的关系是( 刺激时间等于时值时,刺激强度为基强度即可引起组织兴奋 ) 2B C可总和 D电位幅度随刺激强度而变化19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零 )20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钾平衡电位 )21用细胞内电极以阈强度刺激单根神经纤维使之兴奋,其电流方向应是( 内、外向迅速交变 )22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肌小节 )23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

24、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肌浆网膜 )24下述哪项不属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D )A易受各种体液因素的影响B不呈现骨骼肌和心肌那样的横纹C细肌丝结构中含有肌钙蛋白D肌浆网不如骨骼肌中的发达E细胞内未发现类似骨骼肌那样的Z线25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26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前者约大5 )27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K+ )28神经-肌接头传递中,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胆碱酯酶 )29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肌浆网膜 )30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

25、方向变化时,称作膜的(超极化)31在刺激持续时间无限长的情况下,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是(基强度)32在刺激作用下,静息电位从最大值减小到能引起扩布性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是(阈电位)3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局部电流可使邻近区域发生的变化是(除极化 )34当连续刺激的时间间隔短于单收缩的收缩期时肌肉出现(强直收缩 )35终板电位的特点是(其幅度与递质释放量成正比 )36沿单根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变)37单个细胞的动作电位波形不能完全融合的原因是(不应期)38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取决于(K和Na的平衡电位)39与静息电位值的大小无关的是(膜的表面积)40骨骼肌细胞外液中钠离子

26、浓度降低使(动作电位幅度变小)41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钠离子平衡电位)42在局部兴奋中,不应期不明显的原因是(激活的钠离子通道数量少,失活也少)43运动终板膜上的受体是(N2受体)44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D )A. 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K+浓度B. 细胞膜对Na+有很小的通透性C. 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加大D. 细胞外K+浓度升高,会使静息电位值加大E. 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浓度45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的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膜上Na+-K+泵的作用)46安静时的细胞膜内K+向外移动是通过(扩散)47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27、(锋电位)48骨骼肌细胞中的横管的功能是(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49对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D)A 由K+外流导致,相当于的平衡电位B 膜内电位较膜外为负C 其数值相对稳定不变D 各种细胞的静息电位是相等的E 细胞处于极化状态50关于钠泵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B)A 又称Na+-K+ATP酶B 排出K+摄入Na+C 细胞膜内、外K+浓度变化敏感D 一次转运排出3 个Na+摄入2个K+E 转运Na+-K+过程是耦联过程51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阈强度)52组织兴奋性降低,组织的(阈值增加)53细胞接受阈下刺激时,细胞立刻发生(去极化)54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胆碱酯

28、酶活性降低)55骨骼肌中能与Ca2+结合的位点是在(肌钙蛋白 )56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57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去极相有关的主要离子是(Na+ )58下列有关局部电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 细胞受阈下刺激时产生 B 有短的不应期 C 电位的幅度随刺激强度而变化D 电紧张性扩布 E 可以总和59终板膜上的受体是(乙酰胆碱受体)60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绝对不应期 )61下列不需要耗能的过程是(C )A 肌肉的收缩过程 B 肌肉的舒张过程 C K+由细胞内到细胞外D Na+由细胞内到细胞外 E 葡萄糖进入小肠粘膜细胞62蛙有髓神经纤维动

29、作电位,持续时间为2.0ms,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不可能超过(500次)63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 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B 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C 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E 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都相同64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65当达到K+平衡电位时,(K+净外流为零)66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中,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Na+)67神经细胞在产生动作电位

30、时,去极相的变化方向朝向下列哪种电位(Na+的平衡电位)68锋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叫做(复极化)69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接近于(静息电位绝对值与钠平衡电位之和)70可兴奋组织的强度-时间曲线上任何一点代表一个(具有一定强度和时间特性的阈刺激)71阈电位是(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72当刺激强度低于阈强度时,刺激可兴奋组织将(引起电紧张性扩布的局部兴奋)73关于局部兴奋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A 局部电位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大 B 局部电位随扩布距离增大而减小C 局部去极化电位的区域兴奋性增高 D 不存在时间与空间的总和E 它是动作电位形成的基础74下列具有局部兴奋特

31、征的电信号是(终板电位 )7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E )A 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B 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 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D 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E 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的距离增加而减小76下列关于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B )A 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加而增加,直到全部纤维都兴奋为止B 幅度随刺激频率增加而增加C 距刺激电极越远,潜伏期越长D 距刺激电极远处,可纪录到多个波E 与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一样,可双向传导77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Ca

32、2+通道开放)78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量呈正变关系(Ca2+ )79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80相继刺激落在前次收缩的舒张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不完全强直收缩)81肌肉收缩滑行现象的直接证明是(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 )82如果一条舒张状态的骨骼肌纤维被牵张,则出现(H带和明带长度增加)83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胆碱酯酶活性降低)84生电性钠泵可使膜暂时发生超极化,出现(正后电位 )85三碘季铵酚和-银环蛇毒的共同作用是(能阻断递质结合于突触后受体)86正后电位的时间过程大致与何期相当(

33、低常期)87使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肌肉活动恢复正常,可以给予(新斯的明)88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囊泡释放可因细胞外液中什么浓度升高而被抑制(Mg2+ )89短时间的一连串最大刺激作用于肌肉,当相继两次刺激间的时距小于绝对不应期,则出现(无收缩反应)90将肌细胞膜的电变化和肌细胞内的收缩过程耦联起来的关键部位是(三联管结构 )91给骨骼肌连续多次的阈上刺激可使肌肉产生(复合收缩)92下列有关有髓纤维跳跃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E )A 以相邻朗飞结间形成局部电流进行传导 B 传导速度比无髓纤维快得多C 不衰减传导 D 双向传导 E 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耗能多93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不包括(C )

34、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部B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池释放Ca2+C 肌浆中的Ca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2+解离D 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E 当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94刺激阈值指的是(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95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 )A 加大细胞外Na+浓度,动作电位会减少 B 其除极过程是由于Na+内流形成的C 其复极过程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D 膜电位除极到阈电位时,Na+通道迅速大量开放E 该动作电位的形成与Ca2+无关

35、96关于骨骼肌的收缩机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C )A 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Ca2+ B 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C Ca2+与横桥结合D 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 E 肌小节缩短97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B )A 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幅度减小B 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C 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E 传导速度与温度无关98按照现代生理学的观点,兴奋性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99后一次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收缩期内引起的复合收缩称为(完全强直收缩)100用直流电刺激神经干,在通电时,兴奋发生在(B

36、.阴极下方)101某肌细胞静息电位为-70mV,当变为+20mV时称为(反极化)五问答题3. 阈刺激与阈电位的关系如何?阈电位是从细胞膜本身膜电位的数值来考虑,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数值,出现膜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阈刺激或刺激阈值是能使细胞膜静息电位降到阈电位水平的最小刺激或刺激强度。4. 局部兴奋有何意义?阈下刺激引起局部去极化,也就是静息电位距阈电位的差值减小,这时膜如果再受到适宜的刺激,就比较容易达到阈电位而产生兴奋。因此局部反应可使膜的兴奋性提高。5. 试述兴奋由神经向肌肉传递的过程及原理。兴奋由神经向肌肉的传递,其过程包括:(1)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

37、终末,通过兴奋-分泌耦联,导致Ach释放突触间隙;(2)释放入突触间隙的Ach扩散致终板膜,并与其上的Ach受体结合,使受体构型发生改变,继而改变邻近的离子通道构型,从而使终板膜对Na+、K+通透性改变,去极化而产生终板电位;(3)终板电位扩布到邻近一般肌细胞膜,使其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肌肉动作电位。另外,扩散到突触间隙的Ach被酶水解,水解后的胆碱被重摄入突触前终末并合成Ach,以供下一次神经肌肉兴奋传递使用。6. 与兴奋在单根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比,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有何特点?与兴奋在单根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相比,神经-肌肉接头处信息传递的特征有:(1)单向传递,即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

38、传向突触后膜,而不能反向。这是因为乙酰胆碱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囊泡中而乙酰胆碱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上。(2)时间延搁。比起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传递过程要复杂得多、花费时间较长,因为需要递质的释放、与受体结合等。(3)易受环境因素影响。7. 简述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1)单向传递(递质传导是单向的)(2)突触延搁(因突触传递中存在递质传递,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与受体的结合都需要时间)。(3)总和:可由轴突传来一系列冲动或许多轴突同时传来许多冲动,发生空间和时间总和,引起许多递质释放,产生较大的突触后电位,从而诱发扩布性兴奋。(4)环境变化敏感和容易疲劳,缺氧、CO2浓度升高都能改变突触传递

39、能力,突触易疲劳与突触前末梢递质耗竭有关。(5)对某些药物敏感:影响递质传递的药物都可影响突触传递。8.试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不同。(1)它不是全或无的。随刺激增加而增大;而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2)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传播。可以电紧张性扩布的形式使邻近的膜也产生类似的去极化,衰减的;动作电位可以沿细胞膜作无衰减传导。(3)可以总和。总和到使静息电位减少到阈电位时也可产生动作电位。包括空间性总和时间性总和。动作电位不能总和。(4)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而动作电位则有不应期。10. 单一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是“全或无”的,而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却受刺激强度变化的影响,试分析其原因。因为神经干是由

40、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虽然其中每一条纤维的动作电位都是“全或无”的,但由于它们的兴奋性不同,因而阈强度也不同。当受到电刺激时,如果刺激强度低于任何纤维的阈,则没有动作电位产生。当刺激强度能引起少数神经纤维兴奋时,可记录到较小的复合动作电位。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兴奋的纤维数增加,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越大。当刺激强度增加到可使可使全部神经纤维兴奋时,复合动作电位达到最大。再增加刺激强度时,复合动作电位的幅度也不会再增加了。11应用筒箭毒和有机磷中毒后各对骨骼肌有何影响?为什么?(9分)(1)骨骼肌收缩有赖于支配它的神经末梢释放递质Ach与终板膜N受体结合。筒箭毒可阻断N受体,因此,应用筒箭毒后,

41、它与Ach竞争而占领N受体,使Ach不能与N受体结合引起骨骼肌不能兴奋、收缩。(2)有机磷可抑制胆碱脂酶活性,使Ach不能及时分解而积聚,使骨骼肌挛缩。12.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过程及原理。(1)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终末,通过兴奋-分泌耦联,导致Ach释放到突触间隙(2)释放入突触间隙的Ach扩散至终板膜,并与其上的Ach受体结合,使受体构型发生改变,继而改变邻近的离子通道构型,从而使终板膜对Na+、K+通透性改变,去极化而产生终板电位(3)终板电位扩布到邻近一般肌细胞膜,使其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肌肉动作电位。(4)释放到突触间隙内富余Ach,通过胆碱酯酶的分解等途径失活,保证兴奋由神经向

42、肌肉的忠实传递。13.试述兴奋-收缩耦联的几个主要步骤。(1) 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肌细胞内部横管膜是肌膜的延续,具有与肌膜相似的特性。当肌细胞被兴奋时,肌膜上的动作电位可沿横管膜传导到细胞深处,直至三联体附近,这是兴奋-收缩耦联的首要环节。(2)横管的电变化导致终池释放Ca2+兴奋通过横管传导到细胞深处后,去极化所爆发的动作电位使终池结构中的某些带电基团发生位移,而引起终池对Ca2+的通透性突然升高,于是贮存在终池内的Ca2+就顺着浓度梯度向肌浆中扩散。(2)Ca2+扩散到肌球蛋白微丝和肌动蛋白微丝交错区,和肌动蛋白微丝上的肌钙蛋白结合,从而触发收缩机制。(4)肌肉收缩后Ca2+被回摄入纵管系

43、统。14神经细胞受到一次阈上刺激发生兴奋时,其兴奋性会发生哪些规律性变化?单个阈上刺激引起神经细胞一次兴奋后,组织兴奋性变化经历4个时期:紧接兴奋之后,出现一个非常短暂的绝对不应期,兴奋性由原有水平降低到零,此时无论刺激强度多大,都不能引起第二次兴奋。继之出现的是相对不应期,兴奋性逐渐上升,但仍低于原水平,需要比正常阈值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兴奋。接着为超长期,兴奋性高于原水平,利用低于正常阈值的刺激即可引起第二次兴奋。然后出现一个持续时间相对长的低常期,此期内,组织的兴奋性又低于正常值。最后,兴奋性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15试述可兴奋细胞在兴奋及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基本原理。细胞在一

44、次兴奋及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发生一系列变化。即“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恢复”。下面以神经和骨骼肌细胞为例并按变化顺序进行描述。(1)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零,即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能引起细胞兴奋。时间相应于动作电位的锋电位时间。此时或者Na+通道蛋白已全部开放,或者Na+通道处于失活状态,不可能形成新的Na+内流而产生新的动作电位。(2)相对不应期:兴奋性较正常低,较强刺激可能引起细胞兴奋。时间上相当于负后电位的前半部分,此时Na+通道只有部分从失活中恢复。(3)超常期:兴奋性超过正常,阈下刺激也可能引起细胞兴奋。时间上相当于负后电位的后半。此时Na+通道基本恢复,但膜电位离阈电位

45、近,故较正常时容易兴奋。(4)低常期:兴奋性较正常稍低。时间上相当于正后电位。这时Na+通道已完全恢复,但膜电位距离阈电位较远,因而需比正常较强的刺激才能引起细胞兴奋。16阈下刺激时,当引起局部兴奋的两个阈下刺激的间隔很短时,有可能引起扩布性兴奋。为什么?每个阈下刺激虽然不能导致动作电位(扩布性兴奋),但是却可以导致膜量侧电位差与阈电位的距离减小,因此当两个阈下刺激间隔较短时,就可能导致膜两侧电位差达到阈电位,所以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第二章 第三章 血液及血液循环一、名词解释有效不应期 血沉 机能合胞体及机能合胞性 内环境 血清碱贮 体液 红细胞比容 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溶血 渗透阻

46、力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纤溶系统(心肌细胞的)自动节律性 自律中枢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心肌收缩的“全或无”现象 特殊传导系统 红细胞凝集 血液凝固二、判断题123 硬骨鱼类红细胞数为100-300万个,采用的单位是cm3。 ( 1 ) 外环境是机体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指体内的环境。 ( 2 ) 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期较舒张期时间长。 ( 27 外加刺激必须落在心脏的舒张期才能使心脏发生期前收缩。 ( 1 ) 三、填空题 血液凝固的三个步骤都需要(钙 )离子参与,在血液中加入( 柠檬酸盐 )作为抗凝剂,可降低该离子浓度而起抗凝作用。 离体心脏心跳频率较正常快,原因是( 失去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

47、)。 用沙利氏比色计测定罗非鱼的血红蛋白含量为7.9,它是指(100 )毫升血浆中含有的血红蛋白克数。 正常人和动物血管中的血液之所以不会发生凝固,是因为血浆中存在很强的抗凝血物质。在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有( 肝素 )和( 抗凝血酶 )。 以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原理是( 柠檬酸钠与Ca2+结合产生沉淀 )。 心肌无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有效不应期长 ) 血浆渗透压包括( 晶体 )渗透压和( 胶体 )渗透压两部分。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位于细胞间的( 细胞外液 )。9体液包括( 细胞内液 )和( 细胞外液 )。10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NaHCO3/H2CO3)。11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是( 铁

48、 )和(蛋白质),成熟因子主要是( VB12 )和( 叶酸 )。12调节红细胞生成的激素是( 促红细胞生成素 )和(雄激素 )。13在凝血和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血细胞是( 血小板(血栓细胞) )。14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蛋白质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无机盐 )。15心肌组织的生理特性有( 兴奋性 )、( 自律性 )、( 收缩性 )和( 传导性 )。16心肌细胞每兴奋一次,其兴奋性的变化可分为( 有效不应期 )、( 相对不应期 )和( 超常期 )。17心室收缩期处于心室肌细胞兴奋性变化的( 有效不应期 )内,所以心室不会产生( 强直 )收缩。18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

49、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提高心肌细胞膜对(Na+ )的通透性,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能提高细胞膜对( Ca2+ )的通透性。19心交感节前神经元为( 胆碱 )能神经元,其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 )与节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 胆碱能N )受体结合,引起节后神经元兴奋。20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心肌细胞膜上的( 肾上腺素能1 )受体结合,可导致心率( 加快 ),兴奋经房室交界传导速度( 加快 ),心肌收缩力( 加强 )。21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兴奋作用可被( )受体拮抗剂所阻断。22心迷走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乙酰胆碱 ),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是( M

50、受体 )。23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作用可被( 阿托品 )所阻断。24交感缩血管神经的节后神经元释放( 去甲肾上腺素 ),此递质能与血管平滑肌上的()受体和( )受体结合。前者引起血管平滑肌( 收缩 ),后者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 )。25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乙酰胆碱 )。26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位于(延髓)。27减压反射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可( 双)向调节血压的变化,它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28红细胞的抵抗值越大,渗透阻力越(小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就越( 大)。四、选择题1一般来说,将红细胞放在9%NaCL溶液中,其细胞形态(不变 ),若放在0.25%

51、 NaCl溶液中,红细胞将( 膨胀 )。2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 NaHCO3/H2CO3 )。硷贮”是指( NaHCO3 )。3心室肌动作电位的最大特征是具有( 2期即平台期 ), 该期是-离子缓慢内流形成的。4细胞内液属于( D )。A 机体的外环境 B 机体的内环境C 二者都是 D 二者都不是5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功能是调节( 毛细血管内外 )水分的移动。6不属于心脏的结构是( C )A静脉窦 B. 心室 C. 动脉球 D. 动脉圆锥7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越小,表示脆性越(小 )8在( 心室收缩 )期给予心室一个额外刺激不会引起反应。9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 )。10细胞内液与组织

52、液通常具有相同的( B 渗透压)11心肌细胞收缩的特点是(循环血量和血管容量 )12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B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13血浆中微量蛋白质激素浓度的测定,现在多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14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 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15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16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延续到( 舒张期开始 )17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叠连加速 )18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抗凝血酶和肝素 )19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E 细胞内液)20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21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作用是( A 调节血管内外水的交换

53、)22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红细胞数量 )23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蛋白含量低 )24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纤维蛋白原 )25红细胞沉降率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叠连 )26下列哪项不是血浆蛋白的生理功能( A )A 运输O2和CO2 B 缓冲功能 C 参与生理止血D 参与机体的免疫功能 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27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 有效不应期长)28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Ca2+内流与K+外流)29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Na+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30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哪一期的时程长(

54、 2期复极)31心室肌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B )A 兴奋性 B 自律性C 传导性D 收缩性E 有效不应期长32浦肯野细胞不具有下列哪一生理特性( D )A 兴奋性 B 自律性C 传导性D 收缩性E 有效不应期长33心肌收缩呈全或无特点是因为心肌细胞( 细胞间有闰盘 )34在相对不应期内刺激心肌,所引发的动作电位的特点是( 阈强度大 )35超常期内心肌兴奋性高于正常,所以(刺激阈值低于正常 )36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动作电位)37当细胞外Ca2+浓度降低时主要引起心肌( 收缩降低 )38下列哪项可引起心率减少(迷走活动增强 )39在血管系统中起血液储存库作用的血管是(静脉

55、)40影响外周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 小动脉口径 )41在微循环中,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是(真毛细血管 )42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去甲肾上腺素 )43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44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 )4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组成( )A无机盐B葡萄糖C白蛋白D纤维蛋白E血细胞45正常机体内环境的理化特性经常保持何种状态?(相对恒定)46决定血浆pH值的主要缓冲对是(NaHCO3/H2CO3 )47关于血浆渗透压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E )A 血浆的晶体渗透压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基本相等B 血浆的晶体渗透压高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C 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对保持血细胞内外水平衡极为重要D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对于血管内外水平衡很重要E 血浆蛋白的分子量大于晶体物质,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大于晶体渗透压48对各类白细胞功能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 中性粒细胞可被趋化性物质吸引到炎症部位,吞噬和破坏入侵的细菌B 嗜碱性粒细胞能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