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_第1页
饮酒(其五)_第2页
饮酒(其五)_第3页
饮酒(其五)_第4页
饮酒(其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发垂髫闲静少言,不慕名利。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猜一猜:出自那篇文章,作者是谁?,桃花源记(散文),五柳先生传(传记),归园田居(田园诗),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字(),自号()。是()时期著名的诗人。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本诗选自。,潜,元亮,五柳先生,东晋,陶渊明集,陶渊明不满政治腐败、官场黑暗,于是在405年四十一岁时弃官归田,他的诗主要表现自己田园生活的怡然自得之乐。,饮酒,陶渊明,武安市第五中学乔俊霞,学习目标,3、感悟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悠然自得、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1、有感情朗读古诗,扫除字词障碍,整体感知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2、品味语言,感悟诗歌独特的意境美、情感美、语言美。,自学探究生本对话,期待你的精彩发言!,1、有感情朗读古诗,扫除生字障碍,注意句子节奏。(提示:借助课下注释、资料书、字典,把注音批注在书上),2、请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提示:尽量做到字字落实),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学展示,有感情朗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注意句子节奏:,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xun)。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学展示,

3、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xun)。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自学展示,请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提示:尽量做到字字落实),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家建在人聚居的地方,可从没车马喧闹的声音。,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要问我怎能做到如此,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偏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看见了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里边有自然之趣、人生真谛,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傍晚的山中的景色最美,飞鸟相伴还巢。,理解文意师生对话,思考:1、请用简洁语言

4、概括内容?2、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在文中找出依据),诗人为我们展示了两方面的内容,请你在书中正确划出。,合作探究深入文本,诗人在诗中写自己宁静生活,恬淡心情,描绘了田园风光的雪景,仅是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吗?其中我们还能感悟到他哪些思想感情?(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依据),思考:,合作探究对话作者,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二十首,是陶渊明在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里选的是第五首,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本篇写在欣赏自然景物中所领会到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与美的享受,自然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哲理: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品味语言畅谈感悟,选择你最喜欢的诗句畅谈阅读感悟:我最喜欢“_”句,因为_或我最喜欢“_”词,因为_,(提示:可以是句也可以是字词,从修辞、写法、内容、情感等角度入手),结束语:,同学们,从陶渊明身上,我们感悟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悠然自得、超脱世俗的闲适心境,明白了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道理,就如同学习的妙趣。,1、诗中叙事、写景相结合,抒发诗人悠然自得、超脱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