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能瑞金电厂华能瑞金电厂 2350mw2350mw 机组脱硫改造工程机组脱硫改造工程 2#2#机组脱硫改造工程机组脱硫改造工程 大件吊装方案大件吊装方案 批准:批准:_ 审核:审核:_ 编制:编制:_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152015 年年 0202 月月 0606 日日 目目 录录 1. 编制说明及依据.3 2. 工程概况.3 3. 吊装方法的确认.3 4. 吊装顺序.3 5. 吊装准备.3 6. 吊装步骤.4 7. 吊装吊耳计算.5 8. 履带式起重机选择.8 9. 安全保证措施.8 10.强制性文件.9 11.危险源分析.12 附图: 1.quy300 履带吊塔
2、式臂工况载荷参数 2.安装现场示意图 3.吸收塔顶盖吊装示意图 4.烟道吊装示意图 1.1. 编制说明及依据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为华能瑞金电厂脱硫改造工程。因施工工期紧,现场场地狭窄,且施工工程 量较大,吊装工作成为本工程的难点和重点,为保证本工程的顺利进行,特编制本吊装 方案。 1.2编制依据 1.2.1设计施工图纸 1.2.2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 1.2.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2002 年版) 1.2.4dl/t 5009.120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2014 年版) 1.2.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1.2.6职业健康
3、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28001-2011 1.2.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 50430-2007 1.2.8本工程其它技术文件要求等 2.2.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华能瑞金电厂 2350mw 脱硫采用一炉一塔石灰石石膏湿法带托盘喷淋塔脱硫工艺。 整个吸收塔为钢制常压容器,原吸收塔塔体内径 12 米,塔高 28.55 米(塔帽中心线) 。 由于煤碳资源日益紧张,锅炉燃煤含硫量超过原脱硫装置设计值,现行脱硫装置已难于 保证其环保要求。为此,对脱硫吸收塔及公用系统进行增容改造,改造主要工作分 2 处。 第一处从底板以上 2.2 米处壁板割开,抬升 2.2m;第二处从原吸收塔 22.
4、4m 标高处割开, 抬升 8m。除雾器重新改造升级,更换大功率循环泵及增大喷淋层的管径,使烟气与脱硫 剂的反应面积增加,从而达到提高脱硫率的目的。与吸收塔相连的进出口烟道由于吸收 塔的增高也进行相应的修改。 3.3. 吊装方法的确认吊装方法的确认 根据实际情况及现场条件,吸收塔筒体上部计划在 2#炉东侧空地进行组装;组装装完 成检验无误后即可进行吊装。工件组装完成后总重约为 52.3 吨,从保证工程工期、质量、 安全及方便施工角度出发,决定采用一台 quy300 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吊装。 4.4. 吊装顺序吊装顺序 净烟道支架拆除净烟道拆除吸收塔顶盖拆除原烟道支架拆除原烟道拆除增压 风机拆除挡板
5、门拆除新增喷淋梁安装新增吸收塔下部抬升段安装新增吸收塔上 部抬升段安装新增钢支架加固、安装新增原烟道(3 件)安装新增净烟道(4 件) 安装 5 5吊装准备吊装准备 5.1主要施工机具 施工机具一览表施工机具一览表 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汽车起重机20t台1卸车及分解 2汽车起重机25 t台1安装、分解 3履带式起重机quy300台1 4手拉葫芦15t台15 5手拉葫芦10t台6 6千斤顶16t台8 7千斤顶32t台2 8钢丝绳16.6米300小件吊装 9钢丝绳36米120大件吊装 10钢板12kg600吊耳 11钢板20kg1800吊耳 12卸扣3.25t个16 13卸扣5t个1
6、8 14卸扣12.5t个10 15棕绳20米200 5.2人力资源准备 劳动力用工计划劳动力用工计划 序号工 种人数备注 1铆工4 2起重工4持证 3辅助工6 合计16 6.6. 吊装步骤吊装步骤 6.1 电厂停机后,我们先要对#2 吸收塔内进行清淤,并要将塔内的除雾器完全拆除干净。 拆除过程中我们在除雾器人孔门平台附近搭建一个大型的加宽平台并做一个专门吊除雾 器的框子,以防止破损的除雾器掉落发生安全事故,吊下来的除雾器在第一时间里拖出 现场放在电厂指定的位置,不要占用有限位置。除雾器清理完毕后,将塔盘清理干净再 满铺上防火毯。 6.2 架子工进塔开始在塔盘上搭设架子。 (要在每个架管的承力点
7、上加宽承力点)要求 不要将防火毯面积损坏。在搭设架子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架子不要占用了聚气环的空间, 搭设到除雾器梁位置时及时拆除除雾器梁。 6.3 塔内脚手架搭设至 24.6 米处(改造后标高) ,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后退出吸收塔。切 割塔体,先要将塔体(直径 12 米,周长 38 米)均匀分为 8 等分。做好记号。同时上 8 套割枪开始对称切割,注意每个切除均分点要保留 500 的距离不要切除。 6.4 停炉后,首先打开人孔门,待吸收塔内有害气体排净后,人员进入塔内,拆除旧除 雾器,下方脚手架搭设可同时交错施工。除雾器拆除完成后,脚手架搭设至除雾器层, 打磨切割焊缝的防腐层,打磨范围为焊缝上下 2
8、00mm ,并做好防火措施,消防水、灭火器 要准备好,随时待命,派人专人监护。 6.5 履带吊车中心位置距离吸收塔顶盖中心吊点最大距离 18m,最大起重量 78.1t,(履带 吊车配重附图)吸收塔顶盖重 39.8t,吊装系数为 39.8/78.1=51%,符合履带吊塔式工况 载荷。 6.6 先在原#2 吸收塔顶盖锥部角钢加固圈(6 个吊点)与出口烟道(2 个吊点,调整吸 收塔顶盖方向平衡)上均分 8 个吊装点并焊好吊耳。 (吊耳,及吊点附图)角钢加固圈吊 点左右各 500mm 面积内需加固满焊,吊耳采取顺吊力点方式焊接,每个吊点要检查无误 后方可吊装。 6.7 切割筒体时,从外部切割,分 8
9、段切割,每段留 500mm 先不割除,在筒体周长均分 12 处焊接限位块(长度为 500mm*150mm) 。在吸收塔吊装区域周围设置警戒线。 6.8 履带式起重机位于 2#吸收塔东侧空地上(详见附图。起重工施好绳后。吊车慢慢起 吊) 。确认每个点都要均匀受力,并要让受力中心点偏向烟道 200-300 毫米左右。吊车受 力重量达到 35t 后切除原吸收塔上未切除完结的焊缝。确认完结后施工人员撤离安全位 置,吊车慢慢起吊。吊离本体后静止不动确定无渣物掉落后,再回转缓慢放在灰库西侧 空地上。 6.9 吸收塔顶升加高 2200mm 后,施工人员在吸收塔 24.6 米筒体内侧间隔 2 米处焊上限 位挡
10、块。 6.10 quy300 履带式起重机进行吊装加高 8000mm 新增吸收塔筒体(吊车的工况及环境要 先检查好) 。新增筒体重量为约 58.3t(包括吊钩、钢丝绳等吊装附件) ,在筒体均匀分部 8 个吊点,并尽量保证有 4 个吊点在除雾器大梁上(以防止组装件变形) 。钢丝绳要用 8 根 同样长度的,可以保证每个力点一样.吊起的高度一样。吊离地面到原吸收塔本体同一中 心线 26.5 米处。找好安装线角度慢慢下降,让每个限位板都要起到作用后再在新增通体 上焊接限位板。保证安装线角度不变后开始安装焊接(塔里外要打磨以便焊接达到要求) 。 6.11 新增搭体组装完成后,吸收塔内外脚手架开始加高 8
11、m,并做好安全搭设措施。方 可进行顶盖回装。 7.7. 吊装吊耳计算:吊装吊耳计算: 7.1 作为吊装眼板,首先要考虑到基体的材质,最好是同种材质,本身高强钢的化学成 分中炭的含量比较高,在受到较大的拉力时会产生应力集中,最终导致断裂,本次吊装 吊耳材质选用 q235 b 型钢材。本次吊装吊耳计算依据(vdlb198-88) 7.2 起重吊耳的选用及强度计算: 吊耳的允许负荷按下式计算: n cd p 式中:p吊耳允许的负荷,kgf; d起重量(包括加强材料等重量) ,kgf; c不均匀受力系数,取 c=1.52; n同时受力的吊耳数。 吊耳的强度按下列公式校验: 正应力 min f p k
12、s 切应力 min a p 6 . 0 式中:fmin垂直于 p 力方向的最小截面积,mm2 amin平行于 p 力方向的最小截面积,mm2 s材料的屈服点,n/mm2(kgf/mm2) 材料许用正应力,n/mm2(kgf/mm2) 材料许用切应力,n/mm2(kgf/mm2) k安全系数,取 k=2.53.0 在一般情况下,吊耳强度仅校验其剪切强度即可。当有必要时,也可校验其弯曲强度。 吊耳的焊缝按规定要求施焊时,可不作强度校验。 当采用不同钢材时,换算公式为: 吊耳允许负荷 s pp 式中:p按原钢种计算得出的吊耳允许负荷,kgf p新钢种的换算允许负荷,kgf s原钢种的屈服点,一般即取
13、 s=235n/mm2(24kgf/mm2) s新钢种的屈服点,n/mm2(kgf/mm2) 本次吊装吊耳选用 b 型,负载荷依据吊耳负载荷进行正确选择,进行本次吊装作业。 具体见( b 型吊耳示意图和技术参数表) 图图 1 1:吊耳分布图:吊耳分布图 b 型吊耳的形式和规格 吊 耳 尺 寸 (mm)允许负荷 (吨) hbrr1lb 吊耳重量 (kg) 7.51220022011030123001407.3 101520022011030153001409.1 12.518220240120401832016013.0 1522220240120401832016014.3 203022024
14、0120402232016018.4 2540220240120403032016024.8 注:此表适用于屈服点为 235n/mm2(24kgf/mm2)的钢材。 由公式 计算得出 p=1.6583008=11660p=1.6583008=11660,即,即 11.6611.66 吨。吨。故选用 n cd p 允许负荷为 12.5 吨的吊耳型式。 7.3 钢丝绳的选用及计算 此次吊装作业中,吊件重量最重的一件是吸收塔上部新增筒体(8m) ,重量约 58.3 吨, 吸收塔筒体沿圆周方向设 8 个吊点,每根钢丝绳的均匀受力约 7.3 吨。 7.3.1 常用钢丝绳的技术性能表 637 钢丝绳的主要
15、数据 表 14-3 直径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n/mm2) 14001550170018502000 钢丝绳钢丝 钢丝总 断面积 参考 重量 钢丝破断拉力总和 (mm) (mm2 ) (kg/100m ) (kn)不小于 8.70.427.8826.2139.043.247.351.555.7 11.00.543.5740.9660.967.574.080.687.1 13.00.662.7458.9887.897.2106.5116.0125.0 15.00.785.3980.57119.5132.0145.0157.5170.5 17.50.8111.53104.8156.0172.5189
16、.5206.0223.0 19.50.9141.16132.7197.5213.5239.5261.0282.0 21.51.0174.27163.3243.5270.0296.0322.0348.5 24.01.1210.87198.2295.0326.5358.0390.0421.5 26.01.2250.95235.9351.0388.5426.5464.0501.5 28.01.3294.52276.8412.0456.5500.5544.5589.0 30.01.4341.57321.1478.0529.0580.5631.5683.0 32.51.5392.11368.6548.5
17、607.5666.5725.0784.0 34.51.6446.13419.4624.5691.5758.0825.0892.0 36.51.7503.64473.4705.0780.5856.0931.51005.0 39.01.8564.63530.8790.0875.0959.51040.01125.0 43.02.0697.08655.3975.51080.01185.01285.01390.0 47.52.2843.47792.91180.01305.01430.01560.0 52.02.41003.80943.61405.01555.01705.01855.0 56.02.611
18、78.071107.41645.01825.02000.02175.0 60.52.81366.281234.31910.02115.02320.02525.0 65.03.01568.431474.32195.02430.02665.02900.0 钢丝绳破断拉力换算系数 表 14-4 钢丝绳结构换算系数 6190.85 6370.82 6610.80 钢丝绳的安全系数 表 14-5 用途安全系数用途安全系数 作缆风3.5作吊索、无弯曲时57 用于手动起重设备4.5作捆绑吊索10 用于机动起重设备56用于载人的升降机14 7.3.2 钢丝绳的允许拉力计算: 钢丝绳允许拉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f
19、gfg/k 式中 fg钢丝绳的允许拉力(kn) ; fg钢丝绳的钢丝破断拉力总和(kn) ,表 14-3 中查得; 换算系数,按表 14-4 取用; k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按表 14-5 取用。 本次吊装拟选用直径为 36.5mm,637+1 的钢丝绳作为吊装索具,钢丝绳的公称抗拉强 度为 1700 n/mm2。 从表 14-3 中查得 fg=856kn 从表 14-4 中查得 =0.82 从表 14-5 中查得 k=7 允许拉力fgfg/k=0.82856/7=100.27kn=10.027t7.3t 由此可得出,选用直径为 36.5mm,637+1 的钢丝绳作为吊装索具,能够满足吊装条件。
20、8.8. 履带式起重机配重选择履带式起重机配重选择 8.1 本次施工选择车型为 quy300 履带式起重机。 8.2 主吊钩选用 100 吨,小吊钩选用 35 吨。 8.3 履带吊车身配重为 22 吨(5.5 吨 4 块) ,上车配重 96 吨(12 吨 1 块,10.5 吨 8 块) 8.4 履带吊总配重 118 吨,为履带吊上、下车全配重。最大起重量为 87.5 吨 9.9. 安全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9.1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县级及以上医院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相应的工作。 9.2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9.3 当风速达到 6 级以上,必须
21、停止吊装作业。 9.4 钢丝绳和被吊物的最大重量必须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 规定的要 求,被吊物的最大重量不得超过卷扬机额定起重量的 80%。 9.5 因为高空吊装作业,必须使用焊接吊耳吊装,禁止采用钢板钳。 9.6 吊装大型或长形构件必须设置缆风绳以控制方向。 9.7 用钢丝绳直接捆绑钢构件时应进行包边处理,以防构件的棱角损伤钢丝管。 9.8 夜间施工,应设置足够的照明。 9.9 反对冒险作业,严格按安全施工操作规程办事。 9.10 操作工作台要焊设或架设栏杆,且牢固可靠。 9.11 坚持施工队每周一次的安全例会,坚持班组每天上班前的安全短会,并做好安全活 动 记录。
22、 9.12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正确系好安全带,不准穿凉鞋、拖鞋、 高跟鞋等。 9.13 作业人员不得带病或带情绪工作;注意休息,禁止疲劳作业;严禁酒后上班。 9.14 在主要路口、危险区域设置醒目有效的安全标示。 9.15 吊装作业区应设警戒线,并作明显标志,吊装作业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或通过。 9.16 严禁在下列情况下进行吊装作业: 9.16.1 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明时不吊。 9.16.2 指挥信号不明确时不吊。 9.16.3 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可能引起吊物滑动时不吊。 9.16.4 被吊物上有人或有浮置物时不吊,不允许从人或危险品上方吊装。 9.16.5 结构或
23、零部件有影响安全工作的缺陷或损伤时不吊。 9.16.6 遇有拉力不清的埋置物时不吊。 9.16.7 歪拉斜吊重物时不吊。 9.16.8 工作场地昏暗,无法看清场地、被吊物和指挥信号时不吊。 9.16.9 重物棱角处与捆绑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吊。 10.10. 强制性文件强制性文件 10.1 高处作业及交叉作业 依据(dl/t5009.12002 第 8 条) 10.1.1 高处作业 依据(dl/t5009.12002 第 8.1 条) 10.1.1.1 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或恶劣气候时,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依据 (dl/t5009.12002 第 8.1.8 条) 10.1.1.2 凡参加高处
24、作业的人员应进行体格检查。经医生诊断患有不宜从事高处 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依据(dl/t5009.12002 第 8.1.98 条) 10.1.1.3 高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应挂在上方的牢固可靠处;高处作业 人员应衣着灵便。依据(dl/t5009.12002 第 8.1.10 条) 10.1.1.4 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或梯子,不得沿脚手杆或栏杆等攀爬。不得任意攀 登高层构筑物。依据(dl/t5009.12002 第 8.1.14 条) 10.1.1.5 高处作业人员应配带工具袋,较大的工具应系保险绳;传递物品时,严 禁抛掷。依据(dl/t5009.12002 第 8.1.1
25、5 条) 10.1.1.6 高处作业人员不得坐在平台或孔洞的边缘,不得骑坐在栏杆上,不得躺 在走道板上或安全网内休息;不得站在栏杆外作业或凭借栏杆起吊物件。依据 (dl/t5009.12002 第 8.1.16 条) 10.1.2 交叉作业 依据(dl/t5009.12002 第 8.2 条) 10.1.2.1施工中应尽量减少立体交叉作业。必需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 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 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 防护隔离设施。依据(dl/t5009.12002 第 8.2.1 条) 10
26、.1.2.2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 告牌。依据(dl/t5009.12002 第 8.2.2 条) 10.1.2.3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严禁任意拆除;必须 拆除时,应征得原搭设单位的同意,并采取临时安全施工措施,作业完毕后立即恢 复原状并经原搭设单位验收;严禁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机具及安全设施。依 据(dl/t5009.12002 第 8.2.3 条) 10.1.2.4交叉作业时,工具、材料、边角余料等严禁上下投掷,应用工具袋、箩 筐或吊笼等吊运。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依据(dl/t5009.12002 第 8.2.4 条
27、) 10.1.2.5在生产运行区进行交叉作业时,必须执行工作票制度,制定安全施工措 施,进行交底后严格执行,必要时应由运行单位派人监护。依据(dl/t5009.1 2002 第 8.2.5 条) 10.2 起重作业 依据(dl/t5009.12002 第 10 条) 10.2.1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应有施工技术负责人在场指导。依据(dl/t5009.1 2002 第 10.1.1 条) (1) 重量达到起重机械额定负荷的 90%及以上。 (2) 两台及两台以上起重机械抬吊同一物件。 (3) 起吊精密物件、不易吊装的大件或在复杂场所进行大件吊装。 (4) 爆炸品、危险品必须起吊时。 (5)
28、起重机械在输电线路下方或其附近作业。 10.2.2 起吊物应绑挂牢固。吊钩悬挂点应在吊物重心的垂直线上,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 直,不得偏拉斜吊。落钩时应防止由于吊物局部着地而引起吊绳偏斜。吊物未固定时严 禁松钩。依据(dl/t5009.12002 第 10.1.2 条) 10.2.3 起吊大件或不规则组件时,应在吊件上拴以牢固的溜绳。依据(dl/t5009.1 2002 第 10.1.3 条) 10.2.4 两台及两台以上起重机械抬吊同一物件时: 依据(dl/t5009.12002 第 10.1.4 条) (1) 绑扎时应根据各台起重机的允许起重量按比例分配负荷。 (2) 在抬吊过程中,各台起重
29、机的吊钩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升降、行走应保持同步; 各台起重机所承受的载荷不得超过本身 80%的额定能力。 10.2.5 起吊前应检查起重机械及其安全装置;吊件吊离地面约 10cm 时应暂停起吊并进 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依据(dl/t5009.12002 第 10.1.6 条) 10.2.6 起重机严禁同时操作三个动作。在接近额定载荷的情况下,不得同时操作两个动 作。动臂式起重机在接近额定载荷的情况下,严禁降低起重臂。依据(dl/t5009.1 2002 第 10.1.7 条) 10.2.7 起重工作区域内无关人员不得逗留或通过;起吊过程中严禁任何人员在起重机伸 臂及吊物的下方逗
30、留或通过。对吊起的物件必须进行加工时,应采取可靠的支承措施并 通知起重机操作人员。依据(dl/t5009.12002 第 10.1.8 条) 10.2.8 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一般应走吊运通道,严禁从人员的头顶上方越过。依据 (dl/t5009.12002 第 10.1.9 条)。 10.2.9 吊起的重物必须在空中作短时间停留时,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均不得离开工作岗 位。依据(dl/t5009.12002 第 10.1.10 条) 10.2.10当作业地点的风力达到五级时,不得进行受风面积大的起吊作业 ;当风力达 到六级及以上时,不得进行起吊作业。依据(dl/t5009.12002 第 10.1.
31、15 条) 11.11.危险源分析危险源分析 危险点分析危险点分析 危险识别 风险 等级 是否控制 序号作 业 项 目危 险 点 abcd 一场地和环境 1 安装区域地面被落物打击 4 2 脚手架上作业高空坠落 5 3 高空交叉作业被落物打击 5 4 高空作业区域高空坠落 5 二作业、材料及人员 1 使用割矩、电焊火灾、烫伤 3 2 焊工进行焊接被烫伤、触电、烫伤他人 3 3 脚手架 安全载荷系数不够、连接 件松脱、火灾、高空坠落 4 三机械工具 1 使用角磨机、电动 工具 触电、使用不当伤人 3 2 焊 机触电、机械伤害 3 3 各类皮带、线拉设 区域 坠落、拌到 3 注:危险级别:a极其严重伤害;b严重伤害;c伤害;d轻微伤害。风险等级: 1轻微风险;2可容忍风险;3适度风险;4很大风险;5不可容忍风险。 危险点控制计划表危险点控制计划表 控制方法控 制 责 任 序 号 危 险 点 风险 等级 wh s s 班 组 工 地 项 目 部 验证人员 确认签字 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5 2 施工人员技能素质 5 3 施工人员健康状况 5 4 小型机工具使用前 4 5 电焊机使用前 3 6 脚手架搭设 3 7 施工电源 5 8 各类皮带线拉设区域 3 9 电动工具使用前 3 10 高空作业区域 4 11 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临时工聘用合同2025年
- 软件许可销售合同(2025版)
- 社区医疗服务合作协议(2025版)
- 社会保险补偿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2025版)
- 清掏化粪池安全协议书2025年
- 买卖水果合同格式(2025版)
- 商铺租赁合同范本2025年
- 旅游产业股权互换与旅游产品开发协议
- 人文测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Lesson 6 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Period 2表格式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英语》(接力版)(三起)
- 乡村医生药品管理培训
- 餐厅绩效管理制度方案
- 工卡管理程序
- 2025销售人员薪资合同
- 银行贷款电子合同电子版(2025年版)
- 从哪吒2的票房成功看大国工匠精神专题团课
- 2025年医疗救护员、护理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指导题库-下(填空、简答题)
- 2025年辽宁省安全员C证考试(专职安全员)题库及答案
- 幼儿园疫情防控演练流程
-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语言与健康研究近二十年概观及国际前沿动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