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述文的写作,论述文是说服劝导读者同意作者 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旨在影响读 者的思想和行动。,论述文,自己的正确看法!,提出、阐释并使读者接受己见,优秀论述文的 5 条标准,1.观点明确、严密,有现实针对性,有敏锐的思想、独特的见解,给读者以新的认识。 2.论据确切、可信、有效,与观点有逻辑关联,可以基于他人经验,或自己感受,视论述风格而定。论据为论证服务,不以堆砌材料来证明观点。 3.论证具备基本的范式,以说理、阐释为行文的基本框架,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推进说理。 4.结构严谨,要点凸显,过渡清晰,富有逻辑性,体现作者理性思维的严密性。 5.语言,真实论述自然或社会的发展与规律,
2、分析因果关系,具有逻辑性、客观性特点。要求准确、简练、严密、生动。,1.观点 2.针对 3.原因 结果 4.办法,观点明确、严密、有针对性,论证推进,分析阐释, 结构严谨,论据有效。,语言以议论为主,准确、简练、严密、生动,体现逻辑性和客观性。,基 本 框 架,针对性观点,因果,办法(总结提升),(所以)因为所以,因果式框架 4 个要件 5 条标准,步骤:4 问式结构 因果式布局,论述文写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 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 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
3、失 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 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 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题目自拟,观点自定。明确文体, 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 作。,主要意思:作品与人品一致或背离。,要求:文体,字数,题目。,命题意图是什么?,气量狭小,性情急躁,材料内容: 命题意图: 思考分析:为何要一致,或者可以相背离,审题:准,用一句话概括要我“写什么”,文品和人品一致或背离。,文品和人品要不要一致?,表象,实质,文品和人品有没有一致?,确定我能“写什么”(立意),举证,论述,审题:明确材料内涵,切题
4、,1.希望能“文如其人” 2.“文如其人”很难 3.文品、人品需要共同进步 4.“言为心声”要有高品质 5.精炼一份不俗的人格 6.宽容对待人品与作品相背离 7.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8. 以作品论英雄 9.不因作家的人品左右作品阅读 10.不必以作品来美化作者(作家),根据审题,针对现象,确立“己见”,即文章中心,完成谋篇布局之前两问,立意显针对性,思辨性,角度: 1-5,作者 6-10,读者,且以作品论英雄 1.观点:阅读、欣赏应以作品论英雄。 2.针对:阅读、欣赏作品的传统模式。 3.原因:知人论世是因为文品和人品一致。 结果:知人论世无法解决人文背离问题。 所以我们不必纠结人品如何 再说
5、文学史看重的是作品非作者本人。 4.办法:以作品为重,从作品中汲取力量。,所以,因为,所以,以“论”来表明“自己看法”的正确和可行:从容镇定,环环相扣,令人不想接受也不行。,形成“己见”,论述文内容上应具备的 4 个要件,1.针对这个题,我的观点是什么? (符合题意否?极端吗?) 2.这观点针对当今(社会)哪些现象、问题而提? 3.支持我这个观点的主要理由有哪些? 从现象产生的因、果来阐述观点的正确。 外部原因(社会环境、历史文化影响等) 内部原因(主观原因、事物本身复杂性等) 4.如何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 解决现实问题,是议论文生存的意义。,答题,形成含有4要件的结构,关键,起点,深刻,落点
6、,四要件转换为四个问题,训练:针对现实问题,写论述文,孩子,你放心地往前走 一、我们的生活需要安全感。 二、当然,社会整体有序、稳定。 三、生活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1.有法制,但执行力不强。 2.有宣传,弘扬正气不力。 3.有忧虑,公众意识淡薄。 四、增强安全感的办法:政府、舆论、个人 多管齐下。(措施) 那样,我们就可以很有底气地说:孩 子,你放心地往前走!,辩证,因果分析,办法,观点,现象,审视议论文作品,观点现象因果办法(总结提升),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庄子在人世间中有一则故事:南伯子藄(q)到商丘去游玩,看到了一棵巨大而茂盛的树,这棵树与众不同,千乘车马都可以在它的绿荫下隐庇
7、。然而子藄上前仔细地观看,发现这棵树枝丫弯弯曲曲不能做栋梁;木心是空的不能做棺材;舔一下树叶,嘴就会受伤而溃烂;闻一闻气味,就会使人大醉三日醒不来。于是子藄得出结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能够长得这样的高大。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结合你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得抄袭套作。,【命题背景】 (1)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我们这个时代,为了有用,人们都急于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转换为可以兑现的价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市场占有率、影视收视率、考试成功率、升官发财率等等成为衡量有没有用、成不成
8、功的主要标准。功利主义、普遍的金钱焦虑正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 (2)在2012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王安忆作了题为“教育的意义”的发言,提出了一个“有用与无用”的问题,她建议同学们“不要尽去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审题点拨 整则材料中,“子綦得出结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能够长得这样的高大”是立意的着眼点,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围绕“有用”和“无用”展开讨论,就事物的价值进行分析。 显然,多数人会对这棵“无用”的树群起而攻之。是啊,我们骨子里对“树”定性了太多,当这棵不能做栋梁、不能做棺木、不能舔、不能闻的树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时候,被人唾弃就成为必然。因此,我们说,人要定位好自
9、己的人生,要时时处处改进自己,努力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成为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然而,也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棵有理想的树,只要坚守自己,一样能活出精彩的人生。那些成就了别人眼中的栋梁,成为棺木、能舔、能闻的树,因为“有用”,早已迷失了自己,消耗了自己。唯独这“无用”的树,孤傲地活出自己的新天地。联系生活中那些痴迷于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家、书法家、舞蹈家的家长,我们可以大胆地争鸣。,立意:主要抓住“子藄得出结论:这是一棵无用的树,所以能够长得这样的高大”一句中关于“无用”的结论,由此生发开去,探讨“有用”与“无用”的问题。 结构:什么是“有用”“无用”(摆出论点)为什么“有用”“无用”(两者关
10、系)怎样才能正确认识“无用”(结论)。,写好第一句的基本要求,1.主体段:体现行文思路,语言简明扼要。 中心句和阐释内容要一致,层次清楚。 2.标 题:扣题且体现观点,语言简练并准确。 3.第一段:提纲挈领要扣题,语言简练明观点。 4.结尾段:总结要干净,深化要恰当。 注意:审题立意是基础,结构提纲不能少, 分析说理是主线,感受体验不可靠, 细节安排为中心,以叙代议不合体。,读者意识,论述文升格 1.整体:讲清一个理,思路有逻辑。 2.局部:说理分角度,层次要清晰。 3.举例:事例为说理,表述要概括。 4.语言:准确、简练、严密、生动。,简答四问,描述布局,清晰思路,增强说理。,1.审题立意:归纳大意明确意图;因果分析形成己见;切忌片面,存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整合与创新2025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的双重路径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中的逻辑思维与试题及答案
-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第一2025届数学八下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软件设计师考试模拟试题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镭射(激光)电脑四轮定位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软件设计师考试技巧与案例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策略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贵妃石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火车岔路测试题及答案
- 中级职称计算机考试试题及答案
- 【语文】《我与地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2024
- 2024年抖音代理投放合同模板
- 能源中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企业综合保险购买协议
- 拆除桥梁施工合同模板
- GB/T 44679-2024叉车禁用与报废技术规范
- 汽车质量问题汇报-8D报告培训材料
- DB34T∕ 2693-2016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分训场地要求
- 法律服务方案
- 拆窗户个人安全免责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