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题目_第1页
2017《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题目_第2页
2017《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题目_第3页
2017《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题目_第4页
2017《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题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单元测试题目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之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6分)1.“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条古训,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其含义是()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按自己的准则办事做事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准则人的社会生活少不了规矩A.B.C.D.2.广东省安监局原副局长胡某因收受矿主曾某贿赂,违规发证,间接造成兴宁特大矿难,被法院以一罪一5年,并处没收财产5万元。这体现了()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具有制裁功能严厉惩处一犯罪分子,是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法律对全体社会

2、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A.B.C.D.3.每个公民来到世间,首先享有法定的人身权利,抚养教育权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等权利。这表明()没有法律的保护,公民的权利也有保障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第十课有朋自远方来课前预习一、填空题:1.民俗,即民间的_,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_积久而成的。2.文化令我们知悉世界上最美好的_和_,从而了解人类_的历史。3.人们的_、_都反映了本民族的习惯,这种文化习惯方面的差异对我们的_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4.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习俗都具有_。正是这种文化习俗的_,才构成了世界文化和文明的_和_。5.我们对待各国、各民族不同的文化习俗

3、,既不要_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并把自己的的文化习俗_人,也不能对别国民族的文化习俗_、_。6.我们要以_的态度、_的心态和_的胸襟,促进同世界各国人们的友好交往,让世界手拉手,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二、是非题:1.世界各国、各民族有不同的民俗风情。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日益加强。()3.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是一样的。()法律只对公民有约束作用而无保护作用法律伴随每个公民度过其一生A.B.C.D.4.初中学生丁某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筹措上网费用,偷盗了别人的财物,结果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丁某的行为()A.属于犯罪B.具有严重的社

4、会危害性C.触犯了刑法D.是一般违法行为5.年仅15岁的小陈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亲严厉训斥后,只因口角之争就将邻家6岁小孩用石头打晕后沉入粪坑淹死。小陈投案自首后,被人民法院一12年。小陈之所以被判刑是因为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违反了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违反了我国宪法触犯刑法、应依法受到刑罚处罚A.B.C.D.6.被媒体称为“警界败类自组黑帮案”范泽忠涉黑团伙案由云南省昭通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院一审宣判首犯范泽忠数罪并罚一,一,并处一。此案中对范泽忠判处的刑罚中,属于主刑的是()A.死刑B.一C.一D.一,并处一7.“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

5、的启示是()A.社会是复杂的,要谨慎交友B.经常犯错误必然会跌入犯罪的深渊C.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8.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以来,我市广大中小学开设“大课间”,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9.某市四名未成年人因没钱上网,遂合伙持刀抢劫。共抢劫钱物1万多元。当地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不公开审理,对四人进行了依法判决。不公开审理此案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A.学校保护B.家庭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10.上述四位未成年人之所以被依法判决,是因为他们

6、的行为属于()A.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C.一般违法行为D.民事违法行为11.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机智求助他人抓住歹徒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及时拨打“110”报警不畏一,以死相拼巧妙周旋,趁机逃脱后及时报警A.B.C.D.12.下边漫画都得奖说明()A.法律提倡和鼓励未成年人见义智为B.国家表彰不顾一切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公民C.见义勇为者比见义智为者更有资格得奖D.见义勇为者嘲笑见义智为者胆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2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6分)13.某校学生尚志曾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但由于他结识了校外一些不良青年,学会了吸烟、

7、喝酒、赌博。去年他偷了一辆自行车,受到公安机关的警告处罚。但尚志不思悔改,今年又伙同另外两人持刀抢劫市出租汽车公司桑塔纳桥车一辆,还刺伤了出租车司机。尚志因此被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尚志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尚志的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14.小宇致小强的一封信小强:你好!你在少年管教所改造一年了,近来好吗?过去的你,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八年级时,你结识了一帮社会上的新“朋友”,开始逃课,离我们越来越远。你父母离异了,对你不闻不问,使你情绪低落,上课无精打采。为了有足够的钱上网,你向低年级的同学敲诈勒索;在“朋友”的劝导下,你经常进入营业性歌舞厅;为了寻求更大的刺激,你开始

8、吃“一”你对老师的教育置若罔闻,越陷越深,居然为了筹集毒资而持刀抢劫!小强啊,你真糊涂!法律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你为此付出了代价。希望你振作起来,好好改造,早日回到我们的身边!你的好朋友小宇(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强行为演变的原因。(2)从小强的行为演变中,我们应该吸取那些教训?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32分。第19题16分,第20题16分)15.材料一:一天早晨,中学生小王骑车上学,在学校附近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因担心上学迟到,在确认马路上无过往车辆后,他就迅速闯了过去。材料二:来自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的数据表明,目前车祸已成为造成我国5岁至14岁儿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我国每年死于交

9、通事故的人数超过9万多人,其中未成年人占10%以上,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是造成学生交通事故高发的主要原因。小王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为什么?小王的行为应该受到何种处罚?面对材料二中提供的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有哪些想法?16.某电视台就15岁的吴某暴力抢劫一案做了专访,下面是部分个人或部门的谈话片断。吴某的父亲:我与他妈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管教他。每月省吃俭用寄给他500元钱,也算尽力了。吴某的老师:初二时发现他看黄色书刊、“泡网吧”,除耐心批评教育外,还为他保密,可他屡教不改,只好劝他退学。文化部门干部:最近我们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的非法出版物、“黑网吧”进行了集中整治

10、。主审法官:对个别记者提出的对此案公开审理、拍照登报等要求,我们一概拒绝。上述个人或部门的行为是否尽到了保护未成人的责任?请简要评析。通过材料反映的问题,你认为青少年在增强自我保护方面应该怎么做?答案1.B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社会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能力。社会生活中的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如果没有用来调节社会各方面秩序的共同准则,社会就会陷入混乱之中,所以是错误的,用排除法可以看出选项B是正确的。2.D点拨:本题考查法律的特征,增强学生法制观念。通过材料的关键词,一,没收财产,体现了法律的特征同时制裁违法犯罪,有利于社会公平

11、正义,都符合题意。3.B点拨: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因此,的表述是错误的,应排除;、符合题意和知识点要求,故选B项。4.D5.C6.A点拨:要想正确的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刑罚的类别,特别是要准确的掌握主刑的内容。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结合案例中法院对范泽忠的判决结果,就能较为清楚的从四个备选题肢中选出正确的答案。7.C点拨:解答本题需读懂诗句的含义。A、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选。B项表述错误

12、,不选。只有C项正确反映了题干的要求,入选。8.B点拨:阳光体育运动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负责,是由学校来具体执行的,因此是学校保护,选B项。9.C点拨: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例如:设立少年法庭,不公开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尊重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做好刑满释放未成年人的安置工作,等等。因此,选C项。10.A点拨:持刀抢劫是违法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11.B12.A13.(l)一般违法行为发展到犯罪行为。(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启示:从小加

13、强道德修养,树立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使自己健康成长。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犯罪与违法概念的认识及对二者关系的理解情况。14.(1)小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因为:父母没有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网吧、舞厅的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所规定的“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规定;小强自己经受不住不良诱惑,沾染了不良习气;不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会发展为违法犯罪。(2)我们一定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自觉遵纪守法;学会分辨并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充分认识吸毒的危害性,珍爱生命,远离一;乐交诤友,不交损友;家庭、社会应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职责。点拨:本题以书信的形式

14、创设情景,容易引起我们的共鸣,培养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是分析原因,可从家庭、社会、自身等角度阐述;第(2)问具有开放性,可从道德、法律等角度思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15.(1)小王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如回答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亦可)因为小王的行为违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情节轻微。(或回答小王的行为违反了国家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情节轻微。)(2)小王的行为应受到行政处罚。(3)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增强法制观念;要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点拨:本题设置情景,考查我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注意阅读材料,分析材料透漏的有用信息,结合教材知识逐层进行回答。16.(1)吴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虽然尽了一定的抚养义务,但未按照家庭保护的规定尽到监护、教育的义务及职责。(2)老师对吴的错误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保护了他的人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