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期末考试问题和答案中医期末考试问题和答案一、选择问题(1)a型问题1 .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包括:a .医古文b .中医基础理论c .中医临床医学d .中医预防医学e .中国医学史2 .中医学起源于哪个国家的传统医学?a .中国b .日本c .印度d .埃及e .古希腊3 .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典籍如下: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难经 d.神农本草经 e.温疫论4 .以下哪部着作建议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a.伤寒论 b.金匮要略 c.黄帝内经 d.神农本草经 e.难经5 .在中医学中成功运用辩证论治的第一个特辑如下a.黄帝内经 b.难经 c.神农本草经 d.伤寒杂病论 e.小

2、儿药证直诀6 .中国第一个药学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黄帝内经 d.千金要方 e.神农本草经7 .药物的“四气”“五味”是哪部着作中首次提出的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医学纲目8 .最初提交七情合药物配方着作如下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 c.新修本草 d.难经 e.千金要方9 .中国第一个病因病机证候学是a.黄帝内经 b.难经 c.诸病源候论 d.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e.温病条辨10 .提出病因“三因学说”的医生a .巢元方b .华佗c .张仲景d .陈无选e .扁鹊11 .以下著名医生家被称为“寒冷派”的代表a .叶天士b .张从正c .刘完素d .

3、朱丹溪e .李6482;12 .以下著名医生家被称为“攻击邪教”的代表:a .李6482; b .李中梓c .吴又可d .张子和e .王清任13 .以下著名医生家被称为“补土派”的代表如下:a .叶天士b .李东垣c .李中梓d .张介宾e .朱丹溪14 .以下著名医生家里被称为“养阴派”的代表如下:a .朱震亨b .李东垣c .张从正d .刘完素e .吴楚通15 .提交“百病多因痰祟”的医生a .李中梓b .朱丹溪c .李东垣d .张介宾e .赵献可16 .提出“阳多阴少”理论的医生如下a .刘完素b .张子和c .李东垣d .朱丹溪e .张介宾17 .明确提倡“肾是先天本,脾是后天本”的医

4、生a .李中梓b .赵献可c .张介宾d .李东垣e .朱震亨18. 温疫论的作者是a .叶天士b .吴楚通c .薛生白d .王孟英e .吴又可19 .制造“卫气营血”辨证温病的都是:a .吴楚通b .吴有性c .王孟英d .叶天士e .薛生白20 .创造“三焦”辨证温病的都是:a .叶天士b .吴楚通c .薛生白d .王孟英e .馀师愚21 .提倡中西汇通的医生a .吴有性b .王清任c .张锡纯d .李中梓e .王孟英22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统治者a .心d .肺c .脾d .肝脏e .肾23 .中医学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命门b .脑c .五脏d .六腑e .经络24 .重视解剖,发展

5、淤血原因理论的医生叶天士b .王叔和c .张介宾d .王清任e .李6482;25 .中医诊治疾病,在疾病的辨证和对症治疗中,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a .疾病b .症c .生命体征d .证e .病因(2)b型问题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论 d.金匮要略 e.神农本草经1 .脏腑病机论杂病着作如下:2 .提出六经分经辨证治疗原则的着作如下3 .建立中药理论体系的着作如下A.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B. 医宗金鉴 C. 证治准绳D. 医学纲目 E. 千金要方4 .清代国家组织写的着作如下:5 .在明清时代集大成的着作中,王肯堂作者如下:6 .在明清时代集大成的着作中,陈梦雷主编如下:a .“旦

6、慧、昼安、夕加、夜甚至”b .“春善病齐有”c .“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d .东南湿热,西北干燥寒e .“热衣服一厚,皮肤就离开出汗。”7 .昼夜早晚昏迷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反映如下8 .昼夜早晚昏迷对人体一般疾病的影响如下9 .季节气候对发病的影响如下(3)d型问题1 .秋冬气候寒冷,人体生理上反映如下a .江南地区,人体肌肉稀疏b .北方地区,人体肌肉致密c .阴盛则寒d .皮肤致密,少汗多尿e .天气收敛,容易流血2 .人与环境密切关系的表现如下a .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b .社会的进步c .人与社会关系密切d .发病因地区而异e .个人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3 .古人探讨了生命的神秘和人体

7、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采用的观察方法主要有:a .宏观观察法b .微观观察法c .直接观察法d .启发式e .整体观察法(4)x型问题1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的特征如下a .治未病b .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c .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的特征d .精气阴阳五行说是以哲学基础e .精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基础2 .明代提出命门说的医生a .李中梓b .张景岳c .赵献可d .吴又可e .王肯堂3 .温病学的理论是a.温疫论 b.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c.内经 d.伤寒杂病论 e.难经4 .经常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的着作如下a.难经 b.内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干金要方5 .人与自然界的统

8、一性如下a .社会制度对人体的影响b .季节气候对人体的影响c .地区和地区对人体的影响d .昼夜的早晚意识对人体的影响e .社会的支配和混乱对人体的影响6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情况a .形神一体观b .五脏一体观c .病理的相互影响、推移d .“病从上而下”e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7 .中医的“证”如下:a .病变的过程b .病变的原因c .病变的部位d .病变的性质e .邪正的关系8、哪部着作成书是中医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a.诸病源候论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难经 e.神农本草经二、填补问题1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医学巨着是。2 .我国第一个脉学专业是。3. 伤寒杂病论是后世

9、的和。4 .中医学第一部分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业由代医生等编纂。5 .温病学的理论来源于、等书。6 .中医学的基本特征是、7 .中医包括、三部分。8、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和方法有:四个方面。9 .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多为旦、昼、晚、夜。10 .是中医诊疗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11 .中医认为,与把人体看作支配者、中心整体的人有密切的联系,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12 .人体自身的生理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人身的“三宝”中,为精、为气、为神。三、判断问题1 .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生物的病理摘要。 ()2 .中医认识到治疗疾病,着眼于辨证不分辨疾病。3 .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化对健康的影响也属于整体观念的

10、范畴。 ()4 .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首先着眼于整体。 ()5 .吴有性着瘟疫论、创“抵抗气”说。 ()6 .与秦医生提出了“六病源说”。 ()7 .人身的“三宝”是精、气、神。 ()四、名词术语的解释中医2 .整体观念3 .百骸4 .受欢迎5 .证6 .辩证论治7 .该病异治8 .异病同治9 .五脏一体观10 .形神一体观五、简单的答案1 .什么是中医学理论体系? 其特征是什么?2. 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其主要成果是什么?3. 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果是什么?4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什么?5 .简要叙述形状和神的各自意义和两者的关系。6 .什么是中医基础理论? 那个课程的主要内容是

11、什么?7 .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构想主要可以概括为几个方面?8 .现代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特征是什么?9 .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如何?10 .简要叙述辩证的具体内容。11 .辩证和论治有什么关系?六、论说问题1 .如何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有什么样的指导意义?2 .病、症、证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者的关系怎么样?3 .你如何认识中医学的学科属性?4、尝试中医理论体系是如何形成的5 .如何理解人体是有机的整体?6 .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7 .如何理解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8 .如何理解辩证和辩证的关系?问题的解答一、选择问题(1)a型问题1.b2. a3. b4. c5. d6. e7.

12、 a8. a9. c 10.d11.c12.d13.b14.a15.B16.d17.a18.e19.d20.b21.C 22.A 23.C 24.D 25.D(2)b型问题1.D 2.C 3.E 4.B 5.C 6.A 7.C 8.A 9.B(3)d型问题1.DE 2.AC 3.CE(4)x型问题1.bcde2. bc3.CD E4.ABC D5.BCD6. abcde7. BCD E8.bcde二、填补问题1. 黄帝内经2. 脉经3. 伤寒论 金匮要略4 .隋巢元方5.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01030106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预防医学中医临床医学8 .有利的社会文

13、化背景医药知识的积累观察了古代哲学思想对人体的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向医学的渗透9 .慧安加甚至10 .辩证论治11 .心脏自然界的社会环境12 .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13 .基础动力统治者三、判断问题1. 2. 3. 4. 5. 6. 7. .四、名词术语的解释1 .是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思考方式,是一个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融合的科学知识体系。2 .整体是统一性和完整性。 整体观念也被称为统一整体观,即中医是关于人体自身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思想。3 .指骸骨。 所谓百骸,是指全身的骨头。4 .指人体具有生命力的阳光。5 .身体是疾病发展过程的阶段或某种病理摘要。 由症状和体征构成,包括病因、病位、病性和邪正的关系。6 .辩证是指通过分析、整合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症状和生命体征,判别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与邪正的关系,判断某性质的症状的过程。 论治在通过辩证思维得到症状诊断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选择适当的治疗手段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