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KaoYan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_第1页
FreeKaoYan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_第2页
FreeKaoYan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_第3页
FreeKaoYan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_第4页
FreeKaoYan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 历史规律与社会形态的更替,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在哲学的主要成果。唯物史观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的任务就是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活,“发现那些作为支配规律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起作用的一般运动规律”。,第一节 历史运动的规律及其特殊性,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与自然运动的自在过程不同,社会历史运动是自为过程,历史规律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一、发展过程的自在形式和自为形式,历史运动:发展过程的自为形式 自然运动是客观过程的自在形式,历史运动是客观过程的自为形式。在马恩看来,“历史不过是追求这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神圣家族)。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

2、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撇开不谈)全是没有意识的、盲目的动力,这些动力彼此发生作用,而一般规律就表现在这些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在所发生的任何事情中,无论在外表上看得出的无数,表面的偶然性中,或者在可以证实这些偶然性内部的规律性的最终结果中,都没有任何事情是作为预期的自觉的目的发生的。相反,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但是,不管这个差别对历史研究,尤其是对各个时代和各个事变的历史研究任何重要,它丝毫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

3、支配的。”,自从意大利思想家维科创立历史哲学以来,社会历史有无规律的问题就一直是历史哲学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主张历史有规律的历史决定论。 何谓历史规律?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强调历史规律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在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本质的、内在的联系及其必然趋势。,历史规律内涵正确界定,对于克服把历史规律简单化、绝对化为无主体的规律的历史宿命论和视历史规律为脱离物质生产活动的精神规律的唯意志论以及对历史规律妄加否定的非决定论观点,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撑。 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内涵须注意以下几方面:1)历史规律是社会历史领域诸

4、种社会关系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历史规律不是由单一规律构成的,而是由诸多规律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聚合而成的集合体。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所生成的社会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除了社会基本规律,还有其他规律同时发挥着作用。如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规律、精神生产的规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规律,等等。 2)历史规律是实践活动的规律。历史规律不是预成的、既有的和封闭的,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展现的,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开放的东西。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历史规律就失去了载体。,3)历史规律以历史趋势的方式表现出来。马克思指出:“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和近似

5、的方式,作为从不断波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资本论)历史趋势与历史规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历史规律与历史趋势的差异之处在于,趋势是历史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趋向性,而历史规律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历史趋势表征着历史发展的可能性,那么,在多样的可能性中,有的是必然的,有的是偶然的,有的是恒常的,,有的是短暂的,恒常的、必然的趋势与历史规律有着同等的意义。由于历史规律的实现被起反作用的各种情况所阻碍、延缓和减弱,使规律作为一种趋势的方式发生作用。马克思在谈到利润率下降的规律时说:“必然有某些起反作用的影响在发生作用,来阻挠和抵消这个一般规律的作用,使它只有趋势的性质。”(

6、资本论),历史规律的特点。 第一,历史规律的内在结构具有重复性特点。重复性是规律的一个重要属性。西方历史哲学如李凯尔特就认为,只有反复出现的、具有重复性的东西才有所谓的规律性。自然界中,事物或现象能够反复出现,因而存在着规律;社会历史中,一切都是个别的、不可重复的,没有规律可言。李凯尔特对历史规律的理解是肤浅的。实际上,历史规律上社会历史的深层结构,,它隐藏在社会历史事件的单一性的背后,并通过一个个不可重复的社会历史事件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一种可重复性。历史规律的重复性是社会内在关系的同构性,是历史本质的同一性,并非历史现象的简单的、直接的同一性和反复。以社会历史事件不可重复为由来否定社会历史

7、规律,是仅仅停留在现象表层看问题,而将社会历史规律与社会历史现象混为一谈。 第二,历史规律的存在方式具有总体性的特点。历史规律的存在方式的总体性特点是指历史规律超越了个体活动的直接性,在无数个体交互,活动中生成和存在的特性。即历史规律是人的总体性实践活动中交互活动中形成的内在的、必然的社会联系。历史规律的承担者不是个体的实践活动,而是人类的总体实践活动,历史规律具有超越个体的性质。唯物主义历史决定论要求在认识历史规律时,必须考察使整个民族、阶级引起伟大历史变迁行动的动机背后的经济动因,而不是瞬间的、暂时的历史事件和过程。,第三,历史规律的实现方式具有从自发性向自觉性过渡的特点。对历史规律的实现

8、方式而言,只要具备了一定的历史条件,人们就一定能够使历史规律的实现方式从自发达到自觉。恩格斯指出:“从马克思的观点看,迄今为止的整个历史,就重大事件来说,都是不知不觉第完成的,就是说,这些事件及其所引起的后果都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么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所希望的完全不是已成之事,要么这已成之事又引起完全不同的未预见到的后果。”(恩格斯致威桑巴特)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达到组织所代替。个体生存的斗争停止了。于是,人在一定意义上才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受人们

9、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身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些一直作为异己的、支配着人们的自然规律而同,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运用,因而将听从人们的支配。人们自身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至今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的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才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反杜林论),二、

1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马克思在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在该文中又说:“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解释马克思的这些话时指出:“马克思究竟是怎样得出这个基本思想的呢?他做到这一点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

11、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即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又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例如,主观主义者虽然承认历史现象的规律性,但不能把这些现象的演进看作自然历史过程,这是因为他们只限于指出人的社会思想和目的,而不善于把这些思想和目的归结于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马克思指出:“后来的每一代人都得到前一代人已经取得的生产力并当作原料来为自己新的生产服

12、务,由于这一简单的事实,就形成人们的历史中的联系,就形成人类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越益发展而越益成为人类的历史。”(马克思致帕瓦 安年柯夫)生产力是在人的需要向劳动的转化中形成的。这里所说的需要不仅,包括对生活资料的需要,而且包括对生产本身的需要,即制造和改进生产工具的需要。这种需要也不单纯是主观的意图,而首先是不得不如此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作为一种客观的、强制的力量,推动着生产力的发

13、展。换言之,生产力之所以必然要发展,,是由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经常不断地产生和解决这一客观的必然性所决定的。人的需要和自然之间的矛盾,构成了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的因素,一定的生产关系一经确立以后,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保持相对不变。生产方式的更替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决定作用,首先来自生产力的作用。生产力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决定因素,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因素。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首先

14、,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 其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适合不适合新的适合 4)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正确把握这一规律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5)生产力标准 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作为判断我们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

15、准,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坚持生产力标准,实际上是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因此,生产力标准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密切相关,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首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其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的反作用。,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基本适合不适合基本适合 3)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它们之间内在

16、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是我们研究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基础。,四、阶级斗争的规律及其历史作用,阶级斗争的规律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扑朔迷离、一团混乱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不同阶级在一定经济关系中所处地位的根本对立,在于它们经济利益上的相互冲突。阶级的对立和斗争是由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发展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只要有生产资料的剥削者占有制存在,有剥削和被剥削的经济关系,存在,

17、就会有阶级斗争存在。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阶级斗争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但阶级斗争是在广阔的社会领域中进行的,其主要形式是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尤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阶级在本质上是一个经济关系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人格化。,社会的发展从来都只能通过人的活动来推动,而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是人的最基本的社会存在形态。因此,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必然表现为阶级矛盾,并且必然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得到解决。所以,社会基

18、本矛盾是阶级斗争的基础,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殊表现和结果,同时,它又为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扫清道路,是阶级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形式。总之,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2)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更重要的是,阶级斗争是消灭阶级的必经途径,是从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必经途径。,总结: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

19、的基本矛盾。 1)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2)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二者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把握了这两对矛盾也就把握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3)正是这两对矛盾运动过程中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社会历史过程的主要线索。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中,这两对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又有所不同。相比较而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根本。前一对矛盾不仅对后一对矛盾起主导作用,而且后一对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又根源于前一对矛盾。

20、而解决后一对矛盾对解决前一对矛盾有着巨大的作用。,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首先,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起点。其次,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最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确立,从而解放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基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基本矛盾就是这样循环往,复地运动,促进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

21、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这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

22、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

23、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第二节 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问题的提出,意味着把历史规律

24、是什么的问题转变为历史规律如何发生作用的问题。这是历史规律研究的深化。历史规律是人的活动的规律,历史规律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也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历史规律的实现途径问题实质上是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问题,也即历史规律如何通过人的活动发生作用以及历史规律如何制约人的活动的问题。,一、科学技术革命: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科学技术革命的含义。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两者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科学偏重于知识体系,而技术则偏重于方法、工艺和能力,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在当代,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

25、日益加强,并趋于“一体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革命”这一新的整体范畴。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成为当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特征,因此,我们把当代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统称为科学技术革命。当代科技革命是以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科学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参见资本论。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涉及到马克思所说“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和列宁关于“人类的第一个生产力就是工人、劳

26、动者”的观点。 第一生产力是否包括社会科学?,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科技革命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突破口,而且是社会发展动力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动力。从总体上看,科技革命主要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来推动社会发展。 恩格斯:“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革命与全球问题,二、社会革命和改革: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两种形式,社会革命标志着社会形态的质变,其实质是先进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

27、性环节,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是实现历史规律的途径。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从根本上说,改革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主要是解决社会体制问题,即在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情况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也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历史规律的途径。 社会革命与科技革命的关系。参见课本214页,三、伟大人物:历史规律的发现者和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四、人民群众:历史的创造者。,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观一个重要范畴,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人民群众相对于个别人物而言,通常指的是在历史上未

28、留下姓名、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未打下明显的个人意志印记的人们;广义地讲,历史上领导群众创造历史的杰出人物也包括在人民群众的概念之内。 作为一个整体范畴的“人民群众”,是表达了自身质的和量的规定性的完整概念。人民群众,首先有量的规定性,即大多数人。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其中也包括一定历史时期之内的某些剥削阶级。一般来说,“群众”一词着重表达了量的规定性在一定社会中占人口大多数的人们之集合,主要强调人数众多;“人民”一词着重表达的是质的规定性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起积极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作为唯物史

29、观的基本范畴,具有质和量相统一的严密科学性。在这里,,“人民”和“群众”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它反映了在历史上起积极作用的始终是大多数人这一事实。唯物史观的论述中有时单独使用“人民”或“群众”概念,那只是对“人民群众”的简称,而不是把它们看作两回事。 人民群众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内容。对于人民群众的具体含义,需要作历史的分析。然而,不论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由于劳动群众既是创造历史的主力军,又总是居民中的大多数,也就体现了人民群众这个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

30、 作为两个独立概念的“人民”和“群众”,在政治用语和日常用语中是有区别的,也区别于历史观的“人民群众”这一哲学概念。在我们的政治用语中,“人民”是相对于人民的“敌人”而言,与相对于各种意义上的“个人”而言的“人民群众”这一哲学概念略有不同,但本质上是一致的。,而“群众”则是指各种场合下的众人,它可以是指包含了许多阶级在内的广泛人群,也可以指相对于某一群体的领导者的一般成员。由于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对于作为独立概念使用的“人民”和“群众”概念,应该注意具体地分析其含义。 关于知识分子的问题 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普通劳动知识分子无疑,是人民群众的组成部分

31、。问题是剥削阶级的知识分子是否属于人民群众? 1)同劳动人民和其他进步阶级相联系,从事有益于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精神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无疑是历史上人民群众的成员。 2)在经济上、政治上完全依附于反动阶级,专门从事阻碍和破坏社会进步的意识形态活动的知识分子,则无疑不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他们属于“人民的敌人”,其中影响较大者则应归于反面历史人物之列。 3)在经济上或政治上依附于反动势力,而在其所从事的精神生产领域(如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中做出了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历史功过比例决定了他们个人 的归属。应该实事求是地给予具体评价。在承认历史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

32、性基础上,正确总结历史经验,避免“贴标签”式的下结论。,第三节 社会形态的更替及其多样性,社会形态标志着社会结构的类型,即标志着“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社会形态的概念概括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而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则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因此,社会形态是标志人类社会不同质态的范畴,它被用来表征社会有机体的特定发展阶段的存在,以便能够更为具体地把握社会有机体演进发展的规律。可见,社会形态概念是对社会有机体概念的进一步深化和补充。,一、社会、社会形态和社会经济形态,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 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范畴的提出,同把社会关系区分为

33、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密切相关。社会关系包括人们在一切社会领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马克思把这一切社会关系区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进而指出物质关系是原初的、基础的东西,思想关系是建立在物质关系之上的上层建筑,从而解开了,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之谜。 物质关系的概念,泛指社会生活中一切不以人的意志、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关系,其中既包括人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社会和社会形态 社会与社会形态上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社会是一个更为抽象的一般概念,标志着人与人之间独特的联系和关系及其与,自然界的区别。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对“社会”这个概念须掌

34、握以下几点:1)社会是区别“自在自然”的特殊物质存在形态和运动过程(自为的);但社会的发展也是具有客观规律的。 2)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马克思语) 。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 。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语) 3)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有机体。 社会有机体是比社会形态概括范围更广的范畴。它既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包括生产力在内,汇总了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同时,社会有机体还包括不属于或不能完全归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其他社会要素,其中主要是以一定的社会纽带联系起来的家庭、氏族、阶级、民族等等人们的共同体,以及语言、教育等现象。可以说,社会有机体,是包括一切社会要素之有机统一的综合范畴,它所概括的范围显然是社会形态范畴不能完全包容得了的。把对社会大系统的全面综合概括为社会有机体范畴,有助于统摄全部社会要素,并在其有机的联系和运动中从理论上再现整个社会极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如果说“社会”概念强调抽象一般性,“社会有机体”概念强调总体综合性,那么“社会形态”概念则强调具体独特性。现实的社会总是,具体的,在考察社会及其发展时,不能不考察社会的具体形式,这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