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理危机与应对,黄 菲 娅,.,20-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良好的处事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对学生已形成的不良心理或障碍进行矫正。,.,20-3,.,20-4,一、心理危机的特征,危机是危险的,导致个体的严重病态(精神和躯体) 时限性: 数小时到数周(6周) 症状的复杂性: 生理性症状: 生理指标的改变 肌肉与运动,.,20-5,精神症状: 意识状态, 感知觉 言语: 抑制, 紊乱 认知与思维: 注意狭窄, 认知歪曲 情绪:焦虑, 恐惧, 愤怒, 悲伤 记忆: 抑制 行为: 冲动, 释放性行为, 攻击、抑制,.,20-6,二 、心
2、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1 防止过激行为,如自伤, 自杀或攻击行为 2 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重建信心及正确的自我评价 3 及时处理当事者的精神, 情绪及行为问题 4帮助建立支持, 摆脱危机 5 帮助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6 让求助者学会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应对挫折,.,20-7,三、危机的分类,1 正常发展危机 正常成长发展过程中, 急剧变化或转变所导致的异常反应. 如 小孩出生, 大学毕业, 中年生活改变, 退休 个体反应的差异 2 境遇性危机: 当出现罕见或超常性事件, 在人无法预见和控制时出现的危机. 交通意外, 被强奸, 被绑架, 突然的疾病或亲人死亡 不可预测, 震撼性, 强烈的和灾难性的
3、 PDST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20-8,3 存在性危机 伴随重要的人生问题的内部冲突和焦虑 如: 人生目的, 责任, 独立性, 自由等 生活的孤独, 空虚, 失去了再发展的机会,.,20-9,四 、心理危机正常应对三阶段,1 立即反应: 当事者表现麻木, 否认, 不相信 2 完全反应: 焦虑, 痛苦, 愤怒,悲伤, 抑郁 3 消除阶段 :接受事实并为将来做好计划,.,20-10,五、 个体对危机的反应:,1、 成功应对: 获得经验, 发展壮大自我 2、 度过危机, 但留下负性的记忆和体验 3、 心理崩溃: 应对失败, 需要立即的强有力的帮助,.,20-11,六、大学生精神疾病识别与预防,.
4、,中 国,我国精神疾病总数高达1.7亿,重性精神障碍达1600万 患者因病出现高自杀和暴力犯罪等行为对本人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大学生中:1625.4有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抑郁、强迫等症状,精神障碍已经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法 国,25.7%的大学生有精神障碍;其中:15.7%有焦虑症状,8.9%有明显的抑郁症状,还有8.1%呈现与喝酒、使用镇静剂或毒品有关的障碍。 在患有以上其中一个障碍的大学生之中,一半以上(51.7%)在学业或工作上(40%)、与亲友的关系上(27%)或社会关系上(26.8%)受到“重要的”影响。影响期通常持续11至28天。 只有30.5%患有精神障碍的大学
5、生去看过医生。,.,美 国,27.9% 情感障碍 12.2% 焦虑障碍 18% 认为因为上述问题影响了学业 其中: 55% 感到绝望 39.4% 感到抑郁影响了社会功能 11% 很认真考虑过自杀行为,.,发病年龄,75%的患者发病年龄在24岁以前!,.,精神状况:正常与异常的标准,评价正常或异常是针对个体而非群体 评价个体正常与否的观察指标是心理现象(感知、情感、行为等)以及个性人格表现 正常和异常是逐步过渡的过程而没有截然的界限,.,精神状况:正常与异常,统计学的标准(如:95%或99%) 社会的标准 与文化背景社会群体的习俗有关 与该群体道德、伦理规则有关,.,个人的标准,个体现在和过去的
6、比较 个体自身的感受现实检验能力 个体作为社会人作用的减弱或丧失 工作(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遵守道德、法规、法律的能力,.,常见精神问题,感知觉异常 思维异常 情感异常 行为异常 人格异常,.,(一)感知觉异常,错觉 - 错误的或歪曲的知觉 正、负感觉后象,.,.,.,.,.,幻觉 - 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在相应的感觉器官所出现的知觉体验,.,思维异常,思维形式异常: 思维散漫 思维破裂,.,思维形式异常: 思维散漫 思维破裂,例:跨入21世纪,我是一个兵,春天的花儿多美好,.,思维异常,思维进程异常:数量和速度的异常 思维据有异常:如思维插入、思维剥夺、思维播散,
7、.,思维内容异常:,妄想 定义: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 特点:1、不符合事实,坚信不移 2、内容与切身利益、个人需要和安全有关 3、是个人独特的,不是任何集体共有的信念 4、与个人经历、文化背景、时代背景有关 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特殊意义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钟情妄想,.,强迫观念 定义: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患者自己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但却无法摆脱,患者为此而苦恼。,.,(二)情感障碍,抑郁综合征 1、抑郁的基本心情:情绪低落(2周以上) 内心体验:压抑、沮丧、悲伤 未语泪先流 “隐匿性抑郁”:只述躯体症状不谈及心情
8、,.,2. 抑郁的主要症状 三低症状: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 活动减少 三无症状:无助、无望、无价值 三自症状:自责、自罪、自杀,情感障碍-抑郁综合征,.,情感障碍-抑郁综合征,积极性和动机丧失 自我评价显著下降 严重的失落感 兴趣显著下降和减退,.,3. 抑郁的伴随症状生物学症状 睡眠障碍早醒 性欲减退或丧失 体重下降 内脏功能下降:胸闷气短、消化道症状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情感障碍-抑郁综合征,.,4. 抑郁的伴随症状精神症状及其他症状 思维迟缓和行为抑制 幻觉妄想内容与心情协调 焦虑 注意不集中、记忆下降 犹豫不决、强迫观念约25%-30% 疑病症状 人格解体典型的情感解体,情感障碍-抑郁综合
9、征,.,情感障碍 - 躁狂综合征,情绪高涨(一周以上) 思维联想:加快-奔逸-“破裂” 活动增多 认知障碍:夸大 自我评价过高 躯体症状:睡眠需求下降、食量增加、性欲亢进,.,情感障碍 - 躁狂综合征,可出现妄想(常见被害、夸大妄想)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其它思维形式障碍 行为: 1、精神运动性兴奋:活动增多、可出现轻率行为、攻击行为 2、本能行为异常(食欲亢进、性欲亢进、睡眠需要量减少),.,其他情绪反常,喜怒无常,变幻莫测,对人耿耿于怀,怨恨不止,甚至打人毁物,不考虑后果; 对周围发生的事物漠不关心、面部表情呆板,说话声调平淡、与人疏远; 焦虑、紧张、惶恐不安、若有大祸降临; 自言自语、自笑。
10、,.,情感障碍- 焦虑障碍,焦虑症状: 内心的不安或不安全体验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 运动不安 恐惧症状: 对现实对象和/或场景的不合理害怕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及对恐惧对象的回避,.,(三)行为异常,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 紧张综合征:木僵、钠样屈曲 违拗(主动、被动) 被动服从 刻板言语、动作,.,强迫行为和动作; 行为奇特,动作增多、动作刻板重复,呆站呆坐,与其交谈时象没听见似的; 数问一答,说话吞吞吐吐; 放荡不羁、四处闲逛、不务正业; 喃喃自语,对空说话,挤眉弄眼、扮鬼脸、挥霍无度、饮食不节; 随身带着许多不必要的物品,收集一些废品如获至宝。,.,(四)性格改变,变得脾气古怪
11、,易躁易怒,恶语伤人,敌视亲友; 由性格开朗的人逐渐变为沉默寡言,孤独离群,不关心家人的生活及工作; 从一个勤奋尽职的人变得懒散、拖拉,纪律松懈,经常迟到、缺课,学习效率明显下降,甚至出言不逊,对人无礼貌; 由原来很注意清洁的人变得不修边幅,不愿洗澡理发甚至满面污垢,物品随手乱放,杂乱无章; 从一个精神能干的人变得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萎靡不振,反应迟钝; 从原先生活节俭的人变得挥霍无度等。,.,(五)类神经衰弱表现,睡眠障碍:失眠 、睡眠过度、恶梦 头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头痛、疑病性头痛 易激动: 焦虑 、恐怖、抑郁、情绪不稳 记忆力:下降,做事丢三忘四 注意力:不集中 工作学习效率减低,.
12、,(六)人格障碍,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持久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 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乃至终生。 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人格障碍的种类,A类特点:奇特或怪异 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型、分裂型人格障碍 B类特点:表演性、情绪性或不稳定性 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C类特点:焦虑或恐惧 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表现出特别的固执,有时可以固执到令人难以接受的程度 。 对他人持久的不信任,不愿对自己的行为和
13、态度承担责任,.,分裂样人格障碍,特征是一贯情感退缩、社会退缩和其他接触上的退缩;喜好幻想、独自活动、内省性沉默寡言;很少表达感受和体验愉快。 分裂样人格障碍是日常生活中和医学心理咨询门诊中比较常见的人格障碍。 据上海市青少年小理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其中分裂样人格障碍占人格障碍总数的29左右,接近l3。1975年著名的精神病学家罗逊特指出这种类型的人约占正常人群的75,且男性多于女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缺乏同情心; 对自己的生活没有目标和计划; 违规、违纪和违法行为 行为不计后果,.,表演型人格障碍,情感性 暗示性 自我中心性 幻想性和表演性,.,强迫型人格障碍,刻板、拘谨、生活模式固定
14、力求完美和不自信 缺乏幽默感和兴趣、爱好少,.,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性过强,主要表现为缺乏主见,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总是依靠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婚后再某些情况下,人格缺陷被掩盖,.,(七)精神活性物质使用障碍,新型毒品 减肥药 酒精 。,.,20-53,七 、危机干预工作者的特征,个人的生活经验, 情绪的成熟( 稳定, 一致和完整, 适当的反应) 避免生活经验的消极影响 成功的解决了生活中问题的危机干预则会变得更成熟. 乐观, 坚韧, 自信, 配置自己的心理资源帮助求助者,.,20-54,2 专业技巧:,尊重 准确地倾听并做出适合的反应 思维, 情感, 行为的一致 稳定和支持的技巧 分析,
15、综合,诊断的基本能力 评估和转诊的技巧 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能力,.,20-55,3 镇静,最有意义的帮助就是保持冷静, 镇定 创造一个稳定, 理性的氛围有利于求助者恢复平衡 紧张情况下, 放松技术是保持冷静的重要方法,.,20-56,4 信心, 耐心和理解 5 创造性与灵活性: 危机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因人因地而异 没有现成的“正确模式”可循 实践的重要性,.,20-57,6 精力旺盛 良好的组织与定向力, 工作热情, 照顾好自己的躯体和心理需要 7 快速的心理反应 时间是关键的因素, 很少能慢慢地思考 对危机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迅速的反应和处理,.,20-58,8 其他特征:,乐观, 坚韧, 知
16、足, 勇气, 客观, 冷静, 自信 危机干预工作者自己也会有的问题: 困惑, 挫折, 愤怒, 威胁, 无能, 缺乏自信,.,20-59,八 、自杀现场干预的操作程序,1 镇静,接纳的态度, 观察有无躯体损伤, 如有躯体受伤, 危重情况应立即送到医院抢救 2 建立情感支持通道, 鼓励宣泄并释放负性的情绪, 使其袒露自杀的动机 3 言语的支持及提供帮助的态度 沟通及建立良好关系的技术 良好的沟通和信任,.,20-60,4 帮助认识生与死的内心冲突, 促进建立生活下去的希望 寻找现实的联系, 与重要人的联系, 企图恢复重要的关系 5 评估自杀的性质及严重性 (精神疾病所致或与应激相关, 自杀姿态或真正自杀者, 或已采取行动, 呼救性的自杀. 躯体及精神行为后果, 患者的个人背景包括:职业, 家庭情况, 一般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助办税终端管理办法
- 福建商品条码管理办法
- 工作纪律奖惩管理办法
- 室外体育业态管理办法
- 肥胖危害健康课件
- 路政内业培训课件
- 公司培训课件怎么写
- 肝脏磁共振检查技术课件
- 肝硬化课件中医
- 甘肃礼县中考数学试卷
- 基于数据的女性健康问题研究及解决方案探讨
- T-CCPS 0014-2024 国有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原则与实施指南
- 闽教版(2024)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案
- YS/T 3045-2022埋管滴淋堆浸提金技术规范
- 2025年1月国家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古代诗歌散文专题》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流程
- 《弟子规之信篇》课件
- 电力设施的定期检查与维修记录管理
- 四升五数学暑假思维训练题90道
- 光伏发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GD-003-2025
- 新能源车辆充电桩建设和运营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