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修复现状、管理对策与修复技术.ppt_第1页
土壤污染修复现状、管理对策与修复技术.ppt_第2页
土壤污染修复现状、管理对策与修复技术.ppt_第3页
土壤污染修复现状、管理对策与修复技术.ppt_第4页
土壤污染修复现状、管理对策与修复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赵玲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土壤污染现状与 管理对策、修复技术,内容,土壤污染现状,管理政策及标准,修复技术进展,问题及思考,科学研究发展,国内几次重大污染事故,2004年,2006年,2008年,2014年,2015年,北京宋家庄地铁施 工工人中毒事件,“镉大米”事件,常州外国语学校毒地,武汉三江地产项目场 地建筑工人中毒事件,兰州“苯”污染事件,水厂周边的土壤和浅层地下水中含有很高浓度的苯,引发供水安全问题。,湖南衡阳300名儿童血铅事件,中国土壤状况调查公报2014年4月,(4) 典型地块及周边土壤环境质量,(2) 污染物超标情况,污染物未提及,36.3,34.9,33.4,

2、29.4,26.4,23.6,21.3,20.3,点位超标率/%,总超标率16.10%,土壤污染主要来源,耕地污染,城市工业 场地污染,矿区污染,污水灌溉 农药化肥 生活垃圾,农田土壤污染主要原因,1958年污水灌溉在主要城市郊区兴起,污水灌溉,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及汽车尾气等。,工业场地污染主要原因,沉降、流动、迁移、蓄积,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工业用地转为商业和居民公共用地。,企业搬迁产生了大量高风险棕色污染场地,据统计,20012009年间,我国约10000家企业关停或搬迁,产生了大量遗弃的高风险污染场地。,污染场地重点分布区域,全国众多亟

3、需修复地块,土壤/地下水污染: 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污染物进入土壤/地下水,并积累到一定程度,使其组成和性质等发生变化,导致其自然功能失调,引起质量恶化,对人身和农作物构成不利影响和危害的现象。,科学定义和特征,内容,土壤污染现状,管理政策及标准,修复技术进展,问题及思考,科学研究发展,1976年立法,拉夫运河化学废物污染,对企业的罚金最高可达到污染清理费的3倍。,最严苛的环保法案,美国环保署可以对企业无限期追责,还有连带责任。,美国超级基金法案,美国环保署每年用于污染优先名录的资金约为12亿美元。,20102015年:,1995 年,中国国家基金委,科学院等开始资助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项目

4、。,投资,美国政府投资100亿美元进行土壤修复技术开发。,80年代:,荷兰投资15亿美元进行土壤修复试验研究。,19761990年:,联邦德国科技部资助的土壤修复项目 306个。,19901996年:,联邦德国废物管理与土壤修复项目投资75亿美元。,我国污染土壤治理行业发展过程,年 份,关 注 度,产业结构调整,外资企业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快速发展,启动阶段,准备阶段,关注阶段,稳定发展?,问题大量产生,污染场地管理启动,探索前进,历程:国家主要政策文件,环发200848号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保部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011-2020年

5、国务院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十二五规划,2013,2011,2012,2010,2009,2008,环发2012 140号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场地再开发利用环境管理的通知,地方政策及技术规范,土壤修复纳入多省市“十二五”环保规划,沈阳市:沈阳市污染场地环境治理及修复管理办法(试行)(沈环保200787 号) 重庆市:关于加强我市工业企业原址污染场地治理修复工作的通知(渝办发2008208号) 杭州市:杭州市清洁土壤行动方案的通知(杭政函201279号) 长沙市: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长政发201239号),北京市已出台

6、的技术规范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DB11/T 656-2009) 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 (DB11/T 783-2011 ) 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 (DB11/T 811-2011 ),其他省市的技术规范 浙江省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DB33T 892-2013) 浙江省场地环境调查技术手册 2012 重庆市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 2010,污染场地术语 (HJ 682-2014)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导则 (HJ 25.1-2014)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25.2-2014)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 25.3-201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7、25.4-2014),污染场地调查与管理相关导则,将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2014年2月19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执行日期:2015年1月1日,“三大战役” “大气十条”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水十条”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土十条”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最新”政策及法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于2014年3月经环保部审议并原则通过 。 今年“两会”,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表示,土壤环境保护法已形成初稿,并列入本届全国人大的立法计划。,关于加强工业企业关停、搬迁及原址场地再开发利用过程中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保部环发201466号。已于2014年

8、5月14日发布。,1. 编制应急预案防范环境影响 2. 规范各类设备拆除流程 3. 安全处置企业遗留固体废物 4. 组织开展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委托专业机构) 5. 严控污染场地流转和开发建设审批 6. 加强场地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监管 7. 加大信息公开力度 8. 2014年10月31日前报环保部备案,土壤污染日益凸显:修复资金迅速提升,20世纪80年代,2006年,2009年,300 亿元,0 亿元,10.4 亿元,仅几百万亩,约 有1.5亿亩,1/5的耕地面积,全国污染土壤面积,修复资金投入,2017年,?万 亿元,1/5的土地面积,内容,土壤污染现状,管理政策及标准,修复技术进

9、展,问题及思考,科学研究发展,修复技术选择: 依据污染物种类、程度、范围和土地功能用途,确定污染位点,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程序、内容,原位修复(接菌、生物培养、生物通风、土耕) 异位修复(生物泥浆、堆腐、制备床、厌氧处理),化学修复,物理修复,化学清洗、超临界萃取、光化学降解、化学氧化、化学栅(沉淀栅、吸附栅、联合栅),清洗法、蒸发法、电修复法、热修复法 挖掘添埋法、通风去污法、焚烧法,植物提取、植物富集、植物稳定,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土壤修复技术,几种修复技术工艺流程图,阻隔技术,固化技术,氧化还原技术,气提技术,土 壤 修 复 技 术,微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地耕处理,生物修

10、复,1.改变污染物存在形 态,降低其毒性 2.利用许多微生物与 污染物的亲和性, 富集重金属,在污染土壤上耕耘,施肥,灌溉,保证微生物的正常代谢,使污染物减少甚至消除,各修复方法的特征,高,成本,低,短,工期,长,植物提取,微生物处理,化学处理,土壤淋洗,热处理,挖掘处理,稳定固化(离子矿化),离子矿化工期较短、成本低 热处理成本很高 微生物、植物处理工期长 挖掘去除成本很高,国内外常规修复技术应用,原位:异位= 49:51 主要修复技术:69% 气相抽提 稳定化固化 焚烧 3. 微生物修复:11% 4. 热脱附:8%。,原位:异位=17:81 主要稳定技术: 稳定化固化(40%) 水泥窖共处

11、置(18%) 化学氧化(15%) 三者占总数的 73% 气相抽提:7% 热脱附:9%,我国现有修复技术应用,稳定固化(离子矿化),机理示意图,主流技术,离子矿化功能材料,现场实景,工程:Cr污染土壤化学淋洗修复,技术特点: 1. 适用于小体积的污染土壤修复 2. 污染物去除彻底,时间快 3. 成本高、二次污染严重,2020/7/6,37,土壤淋洗全景,4000 m2,去除土壤中混有的石块颗粒,一级筛选 滚筒筛,二级清洗 固液分离器,三次分离清洗,固液分离操作,工程:木材防腐加工场地As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植物提取,植物固定,植物修复原理示意图,土壤:4000 m2 As: 21 1600 m

12、gkg-1,反渗透墙法(PRB),工程:地下水污染反渗透墙修复技术,在浅层土壤与地下水之间,构筑一个 具有渗透性、含有反应材料的墙体。,先进理念:多技术联合法,绿色部分采用土地置换法,阻隔法,稳定化修复土壤,先进理念:集约式土地功能利用法,内容,土壤污染现状,管理政策及标准,修复技术进展,问题及思考,科学研究发展,土壤污染与修复研究是当今环境科学新的生长点之一,倍受国内外环境科技工作者的重视。 与大气、水体相比,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与生物的复合环境介质,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剖面,许多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毒理的规律与机制,可以通过土壤生态剖面加以观察、研究。,土壤污染的控制与治理成为重要的

13、科学问题。,科学问题,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具有 SWP 系统的整体性 土-水-植物 人类活动的主要资源:具有质量、数量的双重性 自然体、环境介质: 具有多功能性,对土壤环境的基本认识,土壤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承接污染物的载体:负荷、容量 净化污染物的活体:功能、强度,肥 力 质 量,环 境 质 量,健 康 质 量,内 涵,安全生产,土壤质量,保证最大生产力,最佳生物学质量,不引发二次环境污染,质量、数量的双重性,多功能性,50年代: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提高生产研究,60年代: 水土保持,盐碱地改良 土地环境资源保护研究 污水灌田,施用农药 土地环境污染研究,70年代: 区域性 土壤环境评价及污染

14、 综合防治研究,80年代:土壤环境背景容量及基准 土壤-植物系统 净化功能及其应用研究,90年代:土地植物系统污染生物地球化学 长期定位研究 无公害农业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 应用技术研究 流域及湖泊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土壤环境与土壤污染研究回顾,2000:土壤污染生态过程与生态安全,污 水 灌 溉 研 究,污水灌溉地区水质、粮食和地下水评价 矿物油、苯并(a)芘、重金属在土壤 植物 系统迁移分布 主要污染物生物学质量评价 重金属、矿物油等土壤环境容量 污灌区综合治理与防治规则,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区域性 土壤环境,重 点 污 灌 区,石 油 化 工 区,工 矿 开 发 区,污

15、 染 起 始 值,污 染 标 准,单 项 指 标,综 合 指 标,区域土壤环境研究,意义,土壤环境质量与污染评价 制定土壤环境容量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清洁技术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成果, 1973 -1977 年 北京、南京、广东等重点地区 土壤、水体及生物背景值试点研究实验 1979 年 13 个省市主要农业土壤和主要作物 9 种元素背景值调查 1986 年 29 省市土壤背景值调查,土壤环境背景研究,意义,制定土壤环境标准 污染物排放、污泥和污水的农业利用 区域污染物管理与控制,成果,敏感作物盆栽生物试验 土壤微生物生态及土壤酶活性 同位素示踪技术 田间物质平衡 土壤净化功能,土壤环

16、境容量研究, 土壤环境污染现状的描述 污染危害的调查和污染点的评价及风险分析 土壤污染生态过程及其微观机理研究 土壤生态毒理学诊断,污染土壤生态过程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复合污染条件下,常用农药与石油及其化工产品等有机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动态研究,探讨污染物的最适 降解条件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确立其微 生物降解的最佳条件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固定 - 再释放机制及预测 耐污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能力 污染胁迫条件下,土著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 农作物连作条件下,土壤生物污染的发生过程 重点有机、无机污染物的土壤生态过程区域比较研究,平衡研究,迁移,降解,吸附与解析,植物吸收积

17、累,挥发过程,供试化学品,多 环 芳烃类,有机氯类 与 农 药,杂 环 化合物,离子型有机化合物,菲 荧蒽 苯并芘,1,2,4-三氯苯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多效唑西玛津,直链烷基苯磺酸钠,效应研究,对宏观系统的影响,对微观系统的影响,生物量,生 物多样性,生物学质 量,对植物形态学上的影响,对土壤微生物土壤酶的影响,转化研究,有机污染物本体(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向其代谢及合成物(B, C, D . . . )的转化过程, 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及其动力学过程。 转化过程中的发生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典型污染土壤的成因分析与生态风险预测,土壤生态毒理学标准实验方法,土壤生态毒理学指

18、标体系测,生物毒性指标体系,土壤生物污染的诊断与评价指标体系,污染土壤清洁标准,土壤环境标准,土壤生态毒理学诊断与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及其验证,土壤生态毒理学诊断研究,污染生态化学过程,土壤污染发生机制,土壤污染早期诊断,土壤污染过程调控,土壤污染系统监测,污染生态毒理过程,生态过程研究,需要加强的重要研究方向,土壤污染生态学研究展望,土壤环境标准与生物质量综合指标体系,土壤 - 植物系统生态剖面分析,土壤 - 植物系统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论及技术支撑系统,土壤 - 植物系统净化功能研究,土壤圈及其边界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污染卫生学,生态毒理学,生物生产力,综合分析,作用机理,确立环境参数,实验手段,测试技术,环境容量,土壤 - 水,反应动力学,土壤 - 环境,长期定位观测,土壤 - 大气,建立网络系统,内容,土壤污染现状,管理政策及标准,修复技术进展,问题及思考,科学研究发展,技术瓶颈问题,场地风险评价参数的本土化问题; 关于风险水平(风险基准)的问题; 场地采样密度的合理性问题; 关于评价和修复标准的取值问题; 场地三维空间修复边界确定问题; 关于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优化筛选问题; 污染场地修复中的美学/景观学问题,风险水平(风险基准)的问题,美国EPA在国家风险计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