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辅导1_第1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辅导1_第2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辅导1_第3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辅导1_第4页
幼儿教育心理学辅导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教育心理学,临淄区教育中心家教办 崔一环 手机QQ:171297377,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章 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知识结构: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幼儿教育心理学,心理学简介,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科学心理学的诞生,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人的心理现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注意,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世界观.,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以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2、出版为标志。桑代克也因此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五要素: 三过程:,幼儿、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阐述学习理论和教学的心理学规律,揭示幼儿教育情境中幼儿心理发展的特征及其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为幼儿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与发展。,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幼儿教育心理学对幼儿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第一章复习巩固,1.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

3、究对象,2.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3.学习与教学五要素,4.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任务,5.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结构: 幼儿的心理发展概述 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主要内容: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三、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积极地变化)。,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

4、不平衡性,差异性,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主要内容: (一)幼儿脑的发育特点 (二)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 (三)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一)幼儿脑的发育特点,脑是个体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幼儿脑的发育特点,主要表现在重量的 增长速度是先快后慢。,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二)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智力主要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所达到的水平,它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二、幼儿心理发展

5、的阶段特征,(二)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点:,(1)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2)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3)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二)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幼儿观察发展的主要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增强 (2)观察的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3)观察的概括性逐渐增强 (4)观察的方法逐渐形成,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二)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1)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 (2)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3)注意范围较小,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

6、,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二)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1)以无意记忆为主,且无意识记的效果 优于有意识记 (2)机械记忆占主要地位,意义识记开始发展 (3)形象记忆占主要地位,且效果优于抽象记忆, 但两者记忆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小,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二)幼儿智力的发展特点,幼儿想象力发展的特点:,(1)想象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2)以无意想象为主 (3)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三)幼儿情绪与情感发展的特点,(1)情绪、情感体验具有情境性、外显

7、性、 易变性等特点 (2)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3)情绪、情感的社会化开始发展,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三、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准备是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教学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第二章 第一节 幼儿心理发展概述,三、幼儿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一)关于关键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在某一特定的时期某种行为反应容易习得,某种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特别迅速;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某种心理相对来说就难以获得、难以形成。这一关键性的时期就成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敏感期、最

8、佳期。,正确看待关键期:只能说是“最佳期、敏感期”。,第二章 第二节 幼儿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同化与顺应,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同化: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获得知识,顺应,是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个体的心理发展就是通过不断地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第二章 第二节 幼儿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认知的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912个月,获得客体永恒性,第二章 第二节 幼儿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二)前运算阶段(27岁),1.单维思

9、维 2思维的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第二章 第二节 幼儿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多维思维 2思维的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 4具体逻辑推理,第二章 第二节 幼儿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命题形式进行思维,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第二章 第二节 幼儿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二、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内容概要: 一、人格的发展 二

10、、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一)人格的含义,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冲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3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主动感对内疚感),4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勤奋感对自卑感),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

11、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二)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亲密感对孤独感),7.成年中期(2565岁):繁衍对停滞的冲突(繁衍感对停滞感),8.成年晚期(65岁以上):自我整合与绝望的冲突(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一、人格的发展,(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为不同年龄段的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教育内容,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

12、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认识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意志成分。,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二、自我意识的发展,(三)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1)自我意识的水平制约着个人对自己的人格形成和发展进行调节的能力。,(2)自我评价的性质决定人格发展的方向。,(3)自我调控能力制约着人格的发展。,

13、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三、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幼儿的个性发展特点,1、幼儿自我评价发展主要特点,从轻信成人的评价到自己独立的评价 从根据外部行为评价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从笼统的评价到细致的评价 从片面性的评价到较全面性的评价 开始以道德行为的准则进行评价,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三、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一)幼儿的个性发展特点,2、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主要特点,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生理性情绪体验向社会性情绪体验发展 自我情绪体验发展水平不断深化 自我情绪体验表现出易变性和受暗示性,第二章 第三节 幼儿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三、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14、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点,1、同伴关系的发展 同伴关系在儿童个性和社会发展中越来越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2、性别化的发展 知道自己的性别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并将这类信息整合到自我概念系统中,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一过程就是性别化。,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内容概要: 一、儿童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二、儿童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儿童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认知方式差异,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型等方面。,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5、一、儿童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二)智力差异,1智力测量,斯坦福一比内量表所采用的是比率智商,其公式为: 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韦克斯勒量表,采用了离差智商,其公式为: IQ=l00+15(个体测验分数一同年龄组的平均分)同年龄组的标准差,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儿童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二)智力差异,水平差异 年龄差异 类型差异,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二、儿童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一)性格的概念,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二、儿童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

16、义,(二)性格的差异,1. 性格的特征差异 2性格的类型差异,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二、儿童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二)性格的差异,(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1. 性格的特征差异,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二、儿童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二)性格的差异,(1)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 (2)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3)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性格的类型差异,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7、二、儿童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差异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的速度和质量,影响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应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一)特殊儿童的概念,广义的特殊儿童,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智力超常和才能非凡的儿童,也包括有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仅指盲、聋、弱智、言语障碍和肢体残疾等身心有缺陷的残疾儿童。,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二)特殊儿童的类型,1智力超常儿童 2弱智儿童 3学习困难儿童 4聋、哑、盲儿童,第二章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三)特殊儿童的教育方法,一是随班就读 二是普通班加巡回辅导 三是普通班加资源教室 四是设置特殊班,第二章 复习巩固,1、什么是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2、幼儿感知觉发展的主要特点? 3、幼儿观察发展的主要特点? 4、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5、幼儿记忆力发展的特点? 6、幼儿想象力的发展特点? 7、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