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题画兰_第1页
鄂教版六年级题画兰_第2页
鄂教版六年级题画兰_第3页
鄂教版六年级题画兰_第4页
鄂教版六年级题画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图,咏物题画诗,兰石图 竹石图,题画兰,郑板桥笔下的兰花,题 画 兰 (清) 郑 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作者简介,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郑板桥是历史上的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生活在清代初年,曾任山东潍县(今潍坊)县令,特别擅长画兰草竹石,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是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和“扬州八怪”的其他人物一样,在各自的领域里,大胆探索,推陈出新,给清代文坛艺坛增添了一丝生气,对

2、后世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 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他们有着不平之气,有无限激愤,对贫民阶层深表同情。他们凭着知识分子的敏锐洞察力和善良的同情心,对丑恶的事物和人,加以抨击,或著于诗文,或表诸书画。,题画兰,题画兰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咏物诗,是诗人为自己画的兰花而题写的。,题 画 兰 (清) 郑 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 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 来不/相知/去不/留。,xi,“身在千山顶上头”,点明了兰花的(生长环境)。 “顶上头”既点明了( ),又暗赞兰花的(脱俗高洁 )。,“突岩深缝妙香稠”,突出兰花的( 香味浓

3、稠 )。 诗人对花香的写法别出心裁,以(触)觉释( 嗅 )觉。花香本是四溢,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处聚集,竟香浓到让人感到粘稠,这种兰香真是非一个“妙”不能言尽。,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突出兰花淡泊自足,不随波逐流的高尚品质。 “闹“字表现了(浮云的来往、翻滚、嘈杂),表达了作者(对浮云的不满与厌恶)。 “来不相知去不留”表面写(兰花身处山顶之,浮云在脚下游走 ),实写(兰花脱俗高雅,不与浮云游尘为伍)。体现了作者(坚持操守,淡泊名利,追求个性自由,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怀)。,全诗大意,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 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深深的岩缝中聚集, 美妙的香气浓郁芬芳得让人感到粘稠,真是妙 不可言。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 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 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进行挽留。,题画兰是清代诗人郑燮的一首咏物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画的兰花而题写的。本首诗采用了托物言志方法,诗人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