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ppt课件_第1页
消毒隔离ppt课件_第2页
消毒隔离ppt课件_第3页
消毒隔离ppt课件_第4页
消毒隔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9新员工、感染链、医院感染的预防和特罗尔必须做到:特罗尔传染源、屏蔽传染途径、保护和消毒易感染宿主,是指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死或消除传染病媒介上的致病微生物而无害化的处理。 重要性:阻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消毒的基本知识消毒方法分类:物理消毒灭菌法:热消毒灭菌法、光消毒法、电离辐射消毒法、微波消毒灭菌法、机械灭菌。 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渍法、擦拭法、熏蒸法、喷雾法。 消毒基本知识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消毒效力: 1,高效:戊二醛、霍尔陆战队员、环氧乙烷、过氧冰乙酸。 2、高、中效果:氯元素系消毒剂。 3、中效:乙醇、碘元素鸡肉、碘元素螺栓。 4、效率低下:氯元素已定。 消毒的基本知识部分化

2、学消毒剂: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1、戊二醛:可杀死细菌、真菌、芽胞和细小病毒。 适用范围:适用于无耐热性医疗器械和精密器械的消毒和灭菌。 注意事项:皮肤黏膜刺激性强,眼睛刺激性强,留心防护。 2、环氧乙烷:可杀死细菌、真菌、细小病毒、立克次氏体和芽胞。 适用范围:适用于(不损伤消毒产品且渗透力强的)电子设备、医疗器械、金属、书、一次性物品诊疗用品等。 注意事项:易燃易爆性有一定毒性。 消毒基本知识效率高,消毒基本知识强,中效:3,氯元素消毒剂:可杀菌多种致病菌、细小病毒、芽胞。 使用范围:适用于餐具、环境、水、疫源地等消毒,可用于乙型肝炎病毒、结核菌、细菌芽胞污染物品。 注意事项:性质不稳定,具

3、有腐蚀漂白作用。 在消毒基本知识中有效: 4、乙醇:对肝炎细小病毒和芽胞无效。 使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物体表面及医疗器械消毒。 注意事项:易燃、易挥发、有刺激性,不用于粘膜或创伤皮肤。 5、碘元素螺栓:可以杀死细菌噬菌体等。 适用范围:根据浓度可用于手术部位、注射部位的消毒、创伤皮肤、粘膜的消毒。 注意事项:稳定性差,二价金属有腐蚀作用。 消毒的基本知识按照医院管理规范的要求: 1、医疗从业者必须遵守消毒灭菌的原则,进入人体组织和无菌脏器的医疗器械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 2 .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必须先污染、漂亮地清洗、消毒灭菌,其中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和物品,必须

4、消毒、漂亮地清洗后消毒、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查前必须消毒或灭菌处理。 消毒的基本知识,3、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物理和化学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对于耐热、耐湿物品的灭菌,物理灭菌法是理想的手术器械和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优先的压力蒸汽灭菌法。 油、粉末、膏等以干热灭菌为优先。 没有耐热性的东西,例如各种导管、精密机器等可以选择化学灭菌法。 消毒以物理方法优先,不能以物理方法选择化学方法。4、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情况选择灭菌、高、中、低效率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要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消毒效果的因素等,并注意云同步配制的有效浓度。 5、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喷雾器、呼吸

5、机管道、早产儿温箱湿化器等器材应每天消毒,最终消毒,干燥保存。 消毒的基本知识、隔离,是将患者和病原携带者妥善安置在指定隔离单位,临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对传染性分泌物、排泄物、工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往外扩散的医疗措施。 重要性:是控制传染疾病流行,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隔离基础知识、隔离基础知识隔离分类、传染病隔离:将处于传染病期的感染者、可疑患者安置在指定场所,临时避免与周围人接触,便于治疗和护理。 隔离可以最小化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保护隔离:将免疫功能下降的易感性置于基本无菌环境中,以防止感染。隔离基础知识隔离区域划分(1)清洁区域:不被致病菌

6、生物污染的区域。 例如,治疗室、配膳室、更衣室、值班室、仓库等场所,病房以外的地区,例如食堂、药剂科、营养室等。 (2)半污染区:可能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医疗事务所、住院部内走廊、检验科等。 (三)污染区:被致病微生物污染的区域。 病房、病人厕所、住院部外走廊等。 被隔离的基础知识隔离区域的清洁消毒1,清洁区域: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应当首先消毒处理。 2、半污染区:应仔细消毒保持清洁。 3、污染区域:本区域应随时消毒到底。隔离基础知识隔离要求:污染区物品未经消毒处理,不得带到他处的职工进入污染区的,应穿隔离服、口罩、帽子,必要时更换隔离靴在离开前脱鞋,双手消毒。 隔离基础知识标准是预防,对

7、医院所有患者和医疗从业者实施的一系列感染预防措施。 根据预期曝光,选择手套、隔离服、口罩、护目镜、防护口罩、安全注射,包括手的卫生。 穿着适当的防护用品处理被患者环境污染的物品和医疗设备也包括。 标准预防是以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无汗液)、不完整的皮肤和黏膜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为化学基。 隔离的基础知识隔离原则是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在疾病的传播途径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和预防措施。 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隔离和预防措施。 隔离住院部必须限制隔离标识牌和人员的出入。 传染疾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疾病患者应设在一个隔离房间。 (在受限制的情况下,至少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以放在一间屋子里。) 卫生部2009年发表的医院隔离技术规范、隔离基础知识、隔离基础知识疾病主要传播途径、隔离基础知识相关疾病传播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