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与常见体表肿瘤ppt课件_第1页
肿瘤与常见体表肿瘤ppt课件_第2页
肿瘤与常见体表肿瘤ppt课件_第3页
肿瘤与常见体表肿瘤ppt课件_第4页
肿瘤与常见体表肿瘤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肿 瘤(Tumor),.,2,第一节 概 述,.,3,肿瘤概念,肿瘤 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恶性肿瘤的威胁日益突出,成为主要死因,.,4,肿瘤分类,按侵袭性分:良性(benign T.)、恶性(malignant T.)、交界性( critical T. 特殊类型:良性性质、恶性生物学行为) 瘤(tumor) 癌( cancer) 肉瘤( sarcoma) 母细胞瘤(blastoma) 恶性“瘤”、“病” 按组织及器官来源分:常结合来源与性质 eg. 结肠癌、肾母细胞瘤、股骨骨肉瘤、背部脂肪瘤 按细胞

2、分化程度分:高分化、中分化、低(未)分化,.,5,病 因,恶性肿瘤病因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是环境与宿主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6,病因(一) 环境因素,化学因素(烷化剂农药、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煤焦油、氨基偶氮类染料、亚硝胺类腌制品、真菌毒素和植物毒素、其他金属、苯) 物理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其他瘢痕、石棉、滑石粉) 生物因素(病毒、寄生虫),.,7,病因(二) 机体因素,遗传因素:遗传易感性 内分泌因素 免疫因素,.,8,病理及分子事件,1、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癌前期、原位癌、浸润癌 2、肿瘤细胞增殖周期:G1、S、G2、M、 G0 3、肿瘤细胞的分化:C分化(I级)、中分化(I

3、I级)、低(未)分化(III级)。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4、转移: 直接蔓延、淋巴道转移、种植转移、血道转移 5、肿瘤机体的免疫学特征:肿瘤免疫逃逸、宿主免疫缺陷,.,9,临床表现,局部表现 肿块:浅表肿瘤首发症状、深部肿瘤常致器官压迫和梗阻 疼痛:刺激、压迫神经末梢或神经干 溃疡:继发于血供不足或感染 出血:破溃、血管破裂 梗阻:瘤体压迫或阻塞空腔脏器 浸润与转移:恶性肿瘤主要呈浸润性生长、易于转移形成转移部位症状,.,10,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良性及早期恶性肿瘤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 恶性肿瘤晚期常出现恶病质(全身衰竭表现) 某些部位肿瘤可呈现相应的功能亢进或低下 部分肿瘤病人以全身症状为主

4、诉就医,.,11,诊 断,病史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内镜检查 手术发现 病理形态学检查,.,12,诊断 病史,年龄 病程 个人史及过去史 (1)癌前病变或相关疾患病史 (2)行为与环境 (3)家族史、遗传史,.,13,诊断 体格检查,肿块的部位:不同部位有不同好发肿瘤谱 肿瘤的性状:大小、外形、质地、表面温度、血管分布、包膜及活动性 区域淋巴结或转移灶的检查,.,14,诊断 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阳性结果常可提供诊断线索 肿瘤标志物检测:AFP、PSA、hCG、CEA 对筛查和随访较有意义 基因诊断:ras, myc, p53,Rb等,.,15,诊断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 超声显

5、像 CT及三维成像 放射性核素显像 磁共振成像(MRI),.,16,诊断 内镜检查,内镜检查 食道镜 胃镜 肠镜 结肠镜 气管镜 腹腔镜 纵隔镜 膀胱镜 阴道镜 子宫镜,.,17,诊断 病理检查,病理形态学检查 临床细胞学检查 病理组织学检查 常规光镜(HE) 免疫组化 电镜,肺癌光镜观左上:鳞癌 右上:腺癌左下:小细胞癌 右下:大细胞癌,.,18,肿瘤分期,TNM分期法 CTNM PTNM T(tumor):原发肿瘤 N(node):淋巴结 M(metastasis):远处转移 0表示无,X表示未知,常用1-3数字表示发展程度,有时辅以其它标志表示特殊意义(如is表示原位癌) 不同肿瘤的具体

6、分期标准由各专业会议协定,定期修改,以指导临床诊治、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19,预 防,一级预防:病因预防 减少发病 二级预防:早期诊治(普查、治疗癌前病变、早期诊治) 降低死亡 三级预防:对症治疗,改善生存质量 提高生存质量,.,20,随访和预后,对肿瘤病人应定期随访 1年、3年、5年、10年生存率 影响转归和预后的主要因素: 肿瘤性质和治疗的彻底性,.,21,治 疗,良性和交界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应综合治疗 治疗手段 手术治疗(根治手术、扩大根治术、对症手术或姑息手术、其他) 抗癌药物疗法(化疗):常制定联合用药方案 放射疗法:根据不同肿瘤对放射线敏感程度选用 生物治疗(免

7、疫治疗、基因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22,第二节 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23,一、皮肤乳头状瘤 乳头状疣 老年性色素疣 二、皮肤癌 皮肤基底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三、痣与黑色素瘤 黑痣 黑色素瘤 四、脂肪瘤 五、纤维瘤及纤维瘤样病变 纤维黄色瘤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 带状纤维瘤,六、神经纤维瘤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七、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蔓状血管瘤 四、囊性肿瘤及囊肿 皮样囊肿 皮脂囊肿 表皮样囊肿 腱鞘或滑液囊肿,.,24,乳头状疣,.,25,老年性色素疣,.,26,皮肤基底细胞癌,.,27,鳞状细胞癌,.,28,黑痣,.,29,黑色素瘤,.,30,脂肪瘤,.,31,纤维瘤及纤

8、维瘤样病变,隆突性皮纤维肉瘤,带状纤维瘤,.,32,神经鞘瘤,.,33,神经纤维瘤,.,34,脉管瘤样病变,血管瘤,动静脉瘘(蔓状血管瘤),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35,皮样囊肿,.,36,表皮样囊肿,.,37,腱鞘或滑液囊肿,.,38,舌缘乳头状瘤,.,39,硬腭正中乳头状瘤,.,40,乳头状疣,.,41,二、皮肤癌 (skin carcinoma),常见为基底细胞癌与鳞状细胞癌,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 皮肤基底细胞癌:来源皮肤或附件基底细胞,发展缓慢,呈浸润生长,很少转移。可同时伴色素增多呈黑色。 鳞状细胞癌:早期呈溃疡,或慢性溃疡、疤痕癌变。呈菜花状、边缘隆起、底不平、易出血。,.,4

9、2,基底细胞癌,.,43,基底细胞癌,.,44,基底细胞癌,.,45,基底细胞癌,.,46,鳞状细胞癌,.,47,鳞状细胞癌,.,48,鳞状细胞癌,.,49,鳞状细胞癌,.,50,皮肤癌,.,51,三、痣与黑色素瘤,黑痣 1)皮内痣:位于表皮下,真皮层,常高出 皮面。表面光滑,可有汗毛,俗称毛痣。少恶变。 2)交界痣:位于基底细胞层,向表皮下延伸。扁平、色深。反复刺激、感染后易恶变。 3)混合痣:皮内与交界痣同时存在。当色素加深、变大、搔痒、疼痛时恶变可能。,.,52,黑色素瘤:高度恶性肿瘤,发展快,妊娠时发展更快。若受外伤或手术切取不彻底,可迅速出现卫星结及转移。应作局部扩大切除。4一6周后

10、行区域淋巴结清扫。,.,53,黑痣,.,54,黑痣,.,55,黑痣,.,56,黑痣,.,57,表皮痣,.,58,表皮痣,.,59,黑色素瘤,.,60,黑色素瘤,.,61,黑色素瘤,.,62,四、脂肪瘤:为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好发于四肢、躯干。边界清楚,分叶状,质软,有假囊性感、无痛。生长缓慢。深部者可恶变。多发瘤体小,对称性,有家族史,可伴疼痛。,.,63,脂肪瘤,.,64,脂肪瘤,.,65,脂肪瘤,.,66,脂肪瘤大体,.,67,五、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分中央型和边缘型。 神经纤维瘤:夹杂有脂肪、毛细血管。为多发、对称。皮肤常伴咖啡样色素斑,肿块可如乳房状悬垂。,.,68,神经鞘瘤,.

11、,69,神经纤维瘤,.,70,神经纤维瘤,.,71,六、血管瘤,1)毛细血管瘤:多见婴幼儿,女多于男。早期皮红斑或小红点,渐长大,红色加深并隆起。 治疗;冷冻,激光、X线照射、注射或口服激素,手术。 2)海绵状血管瘤:由小静脉和脂肪组织构成。多数位于皮下组织内,也可在肌肉,少数在骨或内脏。治疗:手术或注射硬化剂。 3)蔓状血管瘤:,.,72,毛细血管瘤,.,73,毛细血管瘤,.,74,毛细血管瘤,.,75,海绵状血管瘤,.,76,海绵状血管瘤,.,77,海绵状血管瘤,.,78,七、囊性肿瘤及囊肿,皮样囊肿:为囊性畸胎瘤,好发眉梢。 皮脂囊肿: 表皮样囊肿:为外伤致表皮基底细胞层进入皮下生长而成的囊肿。 腱鞘或滑液囊肿:多见于手腕、足背肌腱或关节附近,质硬。,.,79,皮样囊肿,.,80,皮样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