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ppt课件_第1页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ppt课件_第2页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ppt课件_第3页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ppt课件_第4页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神经系统遗传病,陈丽佳,神经康复系,概述,定义: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在数量、结构或功能上发生变化。发病率概况,唐氏综合征:出生后表现异常的婴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婴儿杜兴氏肌营养不良症:儿童肝豆状核变性,青少年脊髓性肌营养不良症:青少年腓骨肌营养不良症:青少年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成人遗传性共济失调症:晚期成人橄榄桥脑萎缩症:老年。4,(2)30岁前家庭终身残疾率高的大多数原因和机制尚不清楚。5,(3)分类和遗传方式,1。单基因疾病:腓骨肌萎缩症、肝豆状核变性、遗传性共济失调、假肌营养不良症(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隐性)遗传、动态突变遗传2、多

2、基因遗传病症状和体征1。常见症状:智力低下、痴呆、行为异常、语言障碍、惊厥、眼球震颤、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笨拙、瘫痪、感觉异常、肌肉紧张变化和脑萎缩、面部畸形、脊柱裂、足弓、皮肤和毛发异常等。2.典型症状:肝豆7。(5)诊断,1。收集数据。谱系分析3。常规辅助检查。遗传物质和基因产物的检测。染色体检查2。基因诊断3。基因产物的检测。预防和治疗,预防:避免近亲繁殖,遗传咨询,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选择性人工流产等。治疗:早期诊断和治疗、神经营养药物、饮食疗法、酶替代、手术和康复。基因疗法。遗传性共济失调,有三个特点:遗传背景世代相传,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和主要由小脑损伤引起的病理改变,分类,脊髓

3、小脑型1993年哈丁氏分类(根据发病年龄、临床特点、遗传方式和小脑类型),早发性共济失调和晚发性ADCA共济失调(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弗里德里希型共济失调(FRDA),1863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临床特点:进行性肢体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Pap征阳性,常.12,1,病因和发病机制,Frataxin蛋白,9号染色体长臂(9q12.1-13)的基因产物,位于脊髓、骨骼肌、心脏和肝脏的线粒体内膜,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病理学,肉眼:脊髓变薄,显微镜下可见胸段:后脊髓、脊髓小脑束和皮质脊髓束变性,后根神经节和克拉克柱神经细胞缺失;周围神经脱髓鞘和胶质增生;脑干、小脑和大脑受影响较小;心肌肥大导致心脏增

4、大。临床表现:1)8-15岁,甚至婴儿期和50岁以后;2)首发症状为双下肢共济失调,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左右摇晃,易摔倒;双上肢共济失调,动作笨拙,服用不准确,故意震颤;言语不清或爆炸性语言,视觉和听觉丧失,反应迟钝;体格检查:水平眼球震颤、双下肢无力、肌张力障碍、跟膝胫试验阳性体征、站立闭眼困难、音叉振动感和下肢关节位置感早期丧失;阳性Pap征,后期肌肉萎缩和偶尔括约肌功能障碍。视神经萎缩25%,上胸椎畸形75%,足弓畸形50%,心律失常和心脏杂音85%,糖尿病10%-20% 4)15年后不能行走,40-50岁时死于感染或心脏病。16,4,辅助检查,X线骨畸形CT或MRI脊髓变薄,小脑和脑干

5、受累较少心电图: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1)儿童期发病;2)从下肢到上肢,进行性共济失调、厌食、眼球震颤、膝踝反射消失,巴氏征阳性;3)磁共振显示脊髓萎缩。证实:脊柱侧凸,弓足,下肢振动感和位置感消失,心脏受损,GAA异常扩张。分化:由腓骨肌萎缩、脱髓鞘疾病、VitE缺乏和脂蛋白缺乏引起的共济失调的分化。18,6,治疗,无特殊治疗,光:支持疗法,严重功能锻炼:异常细胞的外科治疗,如弓状足,二磷酸胆碱,毒扁豆碱,19,(2)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特征:中年发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共济失调哈定分类ADCAI型(SCA1-4,SCA8) ADCA2相应基因外显子CAC拷贝数的异常扩增导致多聚谷氨酰胺的产

6、生。常见的突变机制:外显子CAC拷贝数异常扩增产生聚谷氨酰胺链,从而获得新的毒性。小脑、脑干和脊髓的病理、退化和萎缩。SCA1小脑和脑干神经元受损,脊髓小脑束和脊髓后索受损,黑质、基底神经节和脊髓前角细胞很少受累。SCA2以下的橄榄核、小脑和脑桥严重受损;SCA3损伤脊髓小脑束和脑桥;SCA7视网膜神经细胞变性。临床表现:1)发病年龄在30-40岁,进展缓慢,发病年龄在儿童期和70岁;2)最初症状为下肢共济失调、行走抖动、突然跌倒和发音困难;笨拙的手和故意震颤、眼球震颤、正慢扫视、痴呆和远端肌肉萎缩;肌张力障碍、腱反射亢进、阳性病理反射、痉挛步态和震颤、本体感觉丧失。23,3)遗传性早发:同一

7、个家庭的发病年龄代代相传,症状代代加重。病人不能行走20-30年。4)每个亚型都有自己的特点:SCA1有眼肌麻痹,不能抬头。SCA2上肢肌腱反射消失,眼睛缓慢扫描;SCA3肌肉萎缩,面部和舌肌纤维颤动,眼睑退缩成凸眼;SCA5进展缓慢,症状轻微。SCA6有早期大腿痉挛、低视力震颤、复视和位置性眩晕。SCA7视力差,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神经细胞变性,SCA10纯小脑征和癫痫发作。24,4,辅助检查,1)CT或MRI小脑脑干萎缩(脑桥和中足萎缩)2)脑干诱发电位异常。肌电图外周神经损伤3)正常脑脊液4)外周血白细胞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显示CAG扩增。25,5,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常见症状的磁共振成像

8、,多发性硬化的基因诊断,CDJ病和共济失调的鉴别诊断,感染除外的其他退行性疾病,26,6,治疗,症状性左旋多巴解决强直和其他帕金森病症状,巴氯芬解决肌肉痉挛,金刚烷胺解决共济失调,毒扁豆碱或胞苷二磷酸促进乙酰胆碱合成,缓解行走抖动,眼球震颤,氯硝西泮伴肌阵挛手术和康复治疗。27,三腓骨肌萎缩症,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由夏科,玛丽和牙齿在1886年报道:型1A,1B,1C 2 2A,2B,2C,2D。28,1,病因和发病机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29,2,病理,周围神经轴突和髓鞘受累,远端重1型和2型轴突变性,传导速度无明显变化,前角细胞数量减少。当累及后根时,细束比楔

9、形束变性更严重,自主神经在正常丛中收缩。临床表现:1)1型(脱髓鞘型);1)童年晚期和青春期。远端肌肉萎缩(足部和下肢),渐进性手部肌肉和前臂肌肉。早期累及拇长伸肌、趾长伸肌和固有肌,屈肌正常,内翻足和爪足伴有脊柱侧凸、弓足、垂直足和跨阈值步态。一些正手肌和前臂肌也参与其中。31、(2)小腿肌肉和大腿下三分之一肌肉无力且萎缩,鹤腿或倒立呈瓶状,屈肌无力,腱反射消失。手部肌肉萎缩,达到前臂肌肉,形成爪形手。萎缩很少影响肘部上部或大腿上部的三分之一。感觉减退从远端开始,像手套和袜子一样分布。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营养代谢障碍。病程缓慢且长期稳定。脑神经不受基因突变影响,仅弓足和神经传导速度下降,甚至

10、无临床表现。33,2)2型(轴突型)发病较晚,成人肌萎缩与1型相似,脑脊液蛋白正常。34,4,辅助检查,1。NCV神经传导速度1型为50米/秒至38米/秒,2型接近正常,2。x性连锁显性遗传:异常听觉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体感诱发电位中心2)鹤腿、直立足、弓足和脊柱侧凸;3)腱反射消失和减弱4)家族史5)外周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神经活检神经源性肌萎缩;6)基因检测,36,鉴别类型1,类型2,年龄12,年龄25,NCV减速近正常基因诊断17p11.2 1p35-36,37,差异1)远端肌营养不良2)家族性淀粉样变3)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4)慢性进行性远端脊髓性肌萎缩5)伴有肌萎缩的遗传性共济

11、失调38,6,治疗和预防,症状支持疗法矫形器预防:遗传检查。39,7,预后良好,可存活数十年。40,4,线粒体肌病和线粒体脑肌病,1962 Luft能量代谢障碍(氧化磷酸化解偶联)。41,1,病因和发病机制,母系遗传光镜:用断裂红纤维电镜分析大量异常线粒体糖原和脂滴积累DNA:mtDNA缺失和点突变,43,3,临床表现,1)线粒体肌病:20岁发病,男性和女性均有。骨骼肌极度不耐疲劳。轻度活动意味着疲劳,休息后会好转。肌肉酸痛和肌肉萎缩是罕见的。线粒体脑肌病(1)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儿童期发病,眼睑下垂至完全眼外肌麻痹,眼球运动障碍,部分咽部和肌肉无力。(2)卡恩斯泰尔综合征:20岁前发病,CPEO,色素性视网膜炎。心脏传导阻滞、小脑性共济失调、脑脊液中的高蛋白、神经性耳聋和精神发育迟滞、46、(3)伴有高乳酸血症和MELAS综合征的线粒体脑肌病:40岁前发病、儿童期频繁、突发中风、偏瘫、偏盲、反复发作、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