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儿童多动#专家专业_第1页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儿童多动#专家专业_第2页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儿童多动#专家专业_第3页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儿童多动#专家专业_第4页
儿童行为问题的咨询与矫正——儿童多动#专家专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行为问题咨询与矫正,1,专家资料,儿童多动,2,专家资料,儿童多动,一、多动症概述 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三、多动症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 四、儿童多动症的教育策略,3,专家资料,4,专家资料,5,专家资料,6,专家资料,多动症的发病率,由于本症至今原因未能完全肯定,加上诊断标准不一,研究方法各异,故发病率调查结果差异较大。 一般男孩发病比率明显高于女孩,男女比为49:1。 多动症起病一般在7岁前,714岁是发病的高峰年龄。,7,专家资料,儿童多动,一、多动症概述 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三、多动症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 四、儿童多动症的教育策略,8,专家资料,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 遗传因素

2、 (二) 脑部器质性病变 (三)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四) 生化环境因素 (五) 社会文化因素 (六)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七) 教育因素,9,专家资料,(一) 遗传因素,“多动症”儿童父母的精神疾病、病态性格、父亲酗酒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儿童父母,这提示某些多动症儿童的轻微脑功能失调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是本病的内因,其它原因所致的脑损伤及环境因素也是诱发和加重本病的重要原因。,10,专家资料,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 遗传因素 (二) 脑部器质性病变 (三)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四) 生化环境因素 (五) 社会文化因素 (六)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七) 教育因素,11,专家资

3、料,(二) 脑部器质性病变,脑电图功率谱分析,发现多动症患者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本症的发生确实有生物学基础。 多数学者认为脑器质性病变并非为本症的主要病因,而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如多巴胺、烃化酶(DBH)偏低造成去甲肾上腺素减少有关。,12,专家资料,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 遗传因素 (二) 脑部器质性病变 (三)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四) 生化环境因素 (五) 社会文化因素 (六)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七) 教育因素,13,专家资料,(三)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相关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神经的发育较一般正常儿童发育晚,认为神经发育不成熟是多动症的一个发病因素。 多动症的核心

4、症状自控力差、冲动任性等心理障碍因素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14,专家资料,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 遗传因素 (二) 脑部器质性病变 (三)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四) 生化环境因素 (五) 社会文化因素 (六)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七) 教育因素,15,专家资料,(四) 生化环境因素,1、铅中毒 2、饮食失调 3、滥用涂改液 4、荧光灯及房屋装修 5、电磁微波作用 6、各种食品添加剂,16,专家资料,1、铅中毒,研究发现,几乎一半以上的多动症儿童血中含铅量较高。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铅的接触是多方面的。 铅中毒是一个慢性的过程,在人体内长期蓄积,可以导致儿童智力低下,抑制小儿免疫

5、功能,使小儿易患病(如感冒、肺炎、肝炎等),同时,可对儿童中枢神经造成伤害。,17,专家资料,(四) 生化环境因素,1、铅中毒 2、饮食失调 3、滥用涂改液 4、荧光灯及房屋装修 5、电磁微波作用 6、各种食品添加剂,18,专家资料,2、饮食失调,有的多动症儿童偏食,极易引起本病的发生。如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摄入量过多;微量元素、维生素缺乏;水杨酸摄入量过多等。 高糖饮食使儿茶酚胺等神经递质分泌不足,从而引起多动。 锌和铁是人体内必不可缺的两种微量元素,缺乏则可能引发儿童多动症。 含水杨酸盐多的食品(如番茄、苹果、橘子、杏等)与儿童多动症有关,因为这些食物容易使孩子兴奋。,19,专家资料,(

6、四) 生化环境因素,1、铅中毒 2、饮食失调 3、滥用涂改液 4、荧光灯及房屋装修 5、电磁微波作用 6、各种食品添加剂,20,专家资料,3、滥用涂改液,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对二甲苯等有害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21,专家资料,(四) 生化环境因素,1、铅中毒 2、饮食失调 3、滥用涂改液 4、荧光灯及房屋装修 5、电磁微波作用 6、各种食品添加剂,22,专家资料,4、荧光灯及房屋装修,荧光灯会释放微量X射线,扰乱儿童神经系统;新装修的房屋内白灰、墙泥、水泥、油漆、涂料、塑料、沥青等材料经常残留一些放射线或致神经系统紊乱的有毒气体如氯乙烯、聚乙烯、石棉、甲醛、酚等。,23,专家

7、资料,(四) 生化环境因素,1、铅中毒 2、饮食失调 3、滥用涂改液 4、荧光灯及房屋装修 5、电磁微波作用 6、各种食品添加剂,24,专家资料,5、电磁微波作用,电磁微波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机能失调。随着手机、微波炉、微波理疗仪等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儿童周围的“电磁烟雾”污染越来越严重。,25,专家资料,(四) 生化环境因素,1、铅中毒 2、饮食失调 3、滥用涂改液 4、荧光灯及房屋装修 5、电磁微波作用 6、各种食品添加剂,26,专家资料,6、各种食品添加剂,某些食品添加剂,如调味用的胡椒油、味精及某些食用色素,与儿童多动症有关,因为这些食物容易使孩子兴奋。另外,食入含铝过多的食物,如油条、

8、油饼,也会引起儿童多动症。 所以要注意合理营养,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不挑食;每天摄入足够的天然新鲜食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这些对多动症儿童都是非常有益的。,27,专家资料,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 遗传因素 (二) 脑部器质性病变 (三)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四) 生化环境因素 (五) 社会文化因素 (六)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七) 教育因素,28,专家资料,当今许多电视、音响节目充斥狂歌劲舞、打斗凶杀场景,对儿童正在发育的大脑构成超强刺激、极易引起脑功能失调。现代高节奏的都市生活、拥挤的居住环境、眼花缭乱的都市广告“视觉污染”、香水、香皂、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的广泛应用等

9、都会对孩子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五)社会文化因素,29,专家资料,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 遗传因素 (二) 脑部器质性病变 (三)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四) 生化环境因素 (五) 社会文化因素 (六)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七) 教育因素,30,专家资料,(六)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感觉统合功能失调,神经系统就不能协调工作,不能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 多动症儿童产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很多,孩子没有足够的运动,大脑因为没有得到相应的感觉信息刺激而发育不良,因而使儿童平衡、协调、自控能力均较差,常表现出好动的行为特征。,31,专家资料,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一) 遗传因素 (二) 脑部器质

10、性病变 (三) 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 (四) 生化环境因素 (五) 社会文化因素 (六)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 (七) 教育因素,32,专家资料,(七)教育因素,目前公认家庭、学校和社会不良教育因素是儿童多动症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四种不良教育方式均可诱发本病: 1、放任型 2、专制型 3、溺爱型 4、相关型,33,专家资料,1、放任型,有的家庭关系不和睦、甚至破裂;有的家长本身文化素质低;或因工作忙、负担重等等原因,对儿童缺少关心、缺乏教养; 学校频繁换老师,教师管理能力差或放任自流。,34,专家资料,2、专制型,家长及老师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过于苛刻,造成孩子心理紧张和情感压抑及行为异常。有的家

11、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超载”,有的老师的歧视、冷漠,这些都会使儿童产生逆反心理为吸引大家的关注而多动。这时家长或老师可能还认为是儿童有意对抗,又采取暴力式管教,从而加重其症状。,35,专家资料,3、溺爱型,父母对子女过于娇纵溺爱,不注意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培养,尤其是学习习惯的养成,造成娇生惯养,任性冲动、随心所欲、自制力差、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日后难以适应环境和约束个人行为。父母的过分溺爱,造成孩子学习过程中过分的依赖心理,形成不良学习习惯。,36,专家资料,4、相关型,父母或教师自身行为不端,举止不文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诱使儿童多动行为。有的甚至家长幼年患有多动症,成年后

12、仍冲动任性、脾气暴躁,再把这种素质遗传给子女,故本病有家庭倾向。,37,专家资料,儿童多动,一、多动症概述 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三、多动症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 四、儿童多动症的教育策略,38,专家资料,三、多动症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1、活动过多 2、注意障碍 3、冲动性 4、学习成绩不佳5、神经发育障碍6、情绪和行为问题,39,专家资料,1、活动过多,与发育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为其特征性表现。 目前不少专家将多动症分为持续性及情境性多动症两大类。 要了解儿童是否有多动行为,应结合以下几点来评定:与同年龄、同性别、同智龄的儿童比较他的活动是否明显增多;儿童是在什么环境下活动过多;了解儿童活动的性

13、质;报告人的特性。,40,专家资料,2、注意障碍,多动症儿童的主动注意较弱,被动注意则相对较强。 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仅可维持5-10分钟甚至更短,因为他们的注意力(被动注意)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发生分散而随境变迁,对多种刺激同时发生反应,从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选择,41,专家资料,3、冲动性,多动症儿童常常行动先于思维,遇事易冲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心血来潮不计后果,全凭冲动行事。他们大多性情执拗,放任自流,行为冒失,好发脾气,倔强任性,无礼貌,爱滋事。他们特别容易冲动、易激惹、情绪不稳,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常做出过分的反应。,42,专家资料,思考:多动的儿童是否就是多动症儿童?,孩子顽皮好动

14、与多动症有本质的区别,区别在于以下几点:注意力与兴趣的关系;行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及系统性;自制能力;某些药物的应用;某些动作的差异;动作发展。,43,专家资料,如何正确看待儿童的“好动”?,儿童的心理发育决定了儿童求知欲望强、好奇心重,这也就是说,好动、顽皮是儿童的特点。因此,对于儿童的好动、活泼应视为好现象、好倾向,应正确引导,不能厌烦阻止,否则将会妨碍儿童智力及心理的正常发展。每一个家长,对于顽皮儿童,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应该掌握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特征,加以耐心引导。,44,专家资料,儿童多动,一、多动症概述 二、儿童多动症的原因 三、多动症儿童的主要临床表现 四、儿童多动症的教育

15、策略,45,专家资料,四、儿童多动症的教育策略,(一)教育策略 (二)其他辅助策略,46,专家资料,(一)教育策略,1、教育原则 (1)了解患儿的病态。家长及老师应清楚患儿的表现有哪些是病态的,对患儿教育应家校配合,耐心、有的放矢。 (2)根据各个患儿特点,制定长期及短期教育目标。应分期分段制定可达到的教育目标。如操之过急,会使儿童产生对抗情绪,造成相互间关系紧张,以致无法推行既定的教育方案。,47,专家资料,(3)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关心帮助、耐心倾听,家长、老师应主动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4)订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从小培养生活规律化,对于在学校中适应集体生活,上课时集中注意等大有裨益。

16、 (5)规矩应简单,要求应明确。,48,专家资料,(6)对过多的精力给予出路。应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需要精力的活动。 (7)对安静、守纪行为给予鼓励。逐步培养能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8)父母、老师及邻居正确对待患儿,对他们要耐心、严格要求,不要歧视、打骂;但也不可以“病”为藉口而过分迁就。,49,专家资料,2、学校教育,(1)课上的教育 (2)课外的教育 (3)社会能力训练,50,专家资料,(1)课上的教育,a课前提醒; b座位安排的讲究; c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d教师对多动症学生提出的要求应该适当,要重点突出,要求明确。,51,专家资料,(2)课外的教育,多动症儿童在课外无约束的场

17、合,更要加强管理。多动症儿童也知道某些规定,但往往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教师还要阻止其他同学迫使多动症儿童产生错误行为的现象,以及他们对多动症儿童的歧视与厌恶的态度。在发生争执或纠纷时,一定要以公正的态度,妥善加以解决。,52,专家资料,(3)社会能力训练,a帮助多动症儿童学习一些社会生活技巧。 b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和支持社会能力较差的多动症儿童发展良好的社会能力。,53,专家资料,四、儿童多动症的教育策略,(一)教育策略 (二)其他辅助策略,54,专家资料,(二)其他辅助策略,儿童多动症应进行综合治疗,除了进行教育以外,还需要辅以心理治疗、行为矫正、饮食治疗、药物治疗等,才会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18、。,55,专家资料,1、心理治疗,(1)自我控制训练主要任务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由于在训练中,动作命令是来自于患儿内心,所以一旦动作定形,患儿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任务完成时间应由短到长,自我命令也应由少到多。,56,专家资料,(2)放松训练多动症患儿的身体各部位总是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能让他们的肌肉放松下来,多动现象就会有所好转。 (3)支持疗法在详细了解病史、精神及身体状态,客观分析可能的发病原因,明确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给予安慰、解释、鼓励、指导、疏通感情、调整环境等,帮助儿童和青少年明

19、确原因,建立信心,逐步克服多动综合症。,57,专家资料,(4)集体治疗将数个患病的儿童和少年集中到一起,分期分批地开展心理治疗。 (5)认知治疗对年龄较大的儿童可以采用,在矫正不良行为与情绪同时,帮助患儿分析认识造成不良行为的认知基础,以及如何用正确的认知来纠正错误。,58,专家资料,2、行为矫正,改进注意缺陷的行为矫正方法非常多,研究表明,这些方法对有注意缺陷的儿童的矫治是非常有效。用于改进注意缺陷的主要方法有:正强化、塑造、消退、惩罚、间歇强化、角色扮演、条件强化、改变环境结构、自我指导或监督等方面。,59,专家资料,3、药物治疗,目前世界公认治疗本症最有效的方法是中枢神经兴奋剂,主要是能减轻注意障碍,在课堂上能安静听讲。且随着注意改善其多动、执拗、同伴关系不好等行为问题也可随之减轻。,60,专家资料,4、饮食治疗,(1)应少食含酷氨酸、含甲基水杨酸的食物,饮食中不要加入辛辣的调味品。 (2)应多食含锌丰富的食物。锌缺乏常使儿童食欲不振,发育迟缓,智力减退。,61,专家资料,(3)应多食含铁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