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的乡土.ppt_第1页
高安的乡土.ppt_第2页
高安的乡土.ppt_第3页
高安的乡土.ppt_第4页
高安的乡土.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物流(2)班家乡美,高安的乡土,由NordriDesign提供 ,制作人 付亚文 策划 涂文钦 编剧 李鸿,高安的地理位置,高安,位于江西省会南昌西部,距南昌35公里,国土面积2439.33平方公里,人口100万,1993年撤县设市,下辖2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个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高安的地理环境,高安境内地形北高南低,中间舒缓平坦,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概称四山一水三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地势北高南低,中间舒缓平坦,为低山丘陵与河谷平原相间的“马鞍形”。 河流以锦河、肖江为主。锦河自西向东蜿蜒市域中部,流程近几年70千米,至新建县注入赣江;肖江经境内南部边缘,向东流至丰城市泉港注

2、入赣江。 高安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高安的文人,“高安采茶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新增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四项: 土城斗牛; 高安字门拳; 高安腐竹制作技艺; 上湖灯彩。 3. 华林古造纸作坊遗址、新街贾氏宗祠成功申报为“国保单位”。,高安的荣誉,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全国汽运大市,中国书法之乡,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高安的风景,华林 华林山上游湖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华林丫口石,大观楼,大观楼,高安大观楼前俯锦江和浮桥,后倚市政府大院,颇具明清建筑特有的风貌。层层的檐宇,曲折的回廊,清

3、丽的格窗,无不给游人以古朴幽雅的情趣。那高翘的飞檐临空欲飞。凭栏远眺,前面是繁华的市区中心,高楼林立,一幅颇具现代风味的城市图画,对岸是长长的河堤,巨伞如盖的大树,微风徐来,秀丽宜人。,浮桥,锦江,1313,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414,华林书院,华林书院是江南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鹅湖书院齐名,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 仅宋代华林胡氏一门就走出55名进士,官至刺史、尚书,宰相者不乏其人。华林书院的教育成就震动宋朝文坛,为华林书院题诗赞颂的名公巨卿有72人之多,宰相晏殊、向敏中,文学家苏轼、徐铉等均在其列,有些人还亲往书院讲学。 重视女学,开收容女生之先

4、河。可能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在这里发生过哦。,高安的名人,一,朱轼,字若瞻,又字伯苏,号可亭,谥文端,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江西省高安市村前镇艮下朱家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二岁。前清名臣,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为乾隆帝师。颇具惠政,居官廉洁,刚正不阿,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卒后次年归葬故里,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高安特产,高安腐竹,江西省高安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高安县腐竹生产历史悠久,得益于该县优良的大豆原料和锦河特殊的水质条件,高安腐竹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多次荣

5、誉国家、省市产品荣誉,产品销售20多个省市,并打入了国际市场,部分产品已销往美国、科威特等国家。,高安“三糖”包括芝麻糖、花生糖、寸金糖。选用优质原料经传统工艺与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而成,具有松脆爽口、香气宜人、甜而不腻的特点,是高安市传统特色产品。,忆童年南瓜酱,高安挂面,高安炒粉,腌粉,高安的生活习俗,晒红薯片 晒红薯片一般选择在秋天打霜的天气,因为这时雨水少而阻光充足。农户选择大而光滑的红薯,搁在楼上十天半月或更长时间,择晴天洗净刨成片,煮熟,用笊篱捞起,一片一片摆在竹垫或草地上,直至晒干贮藏。煮红薯的水,还可以熬成红薯糖。晒干的红薯片,过年时用油一炸,变成金黄色,又香又脆,也是招待客人的常

6、用食品。,打麻糍 把蒸熟的糯米,倒进石舂,几人用棒槌交替猛捣,捣烂糯米后,开始做麻糍。做时用左手捏紧烂熟的糯米泥,用力挤成鸡蛋般大小的圆球,依次摆放在以纱布覆底的团箕中。把干燥裂开的荷树果实洗净,裂开处沾上红色,趁热在每个麻糍上醮上红色,形成图案。晾冷。食用时以少许油放锅底,放人麻糍煎软,伴以食糖同食最佳。乡民过年过节讲吉祥,麻糍做成圆的,取一家团圆之意。多用之伴以鸡蛋回馈上门拜年的客人。,上梁 民间造屋,历来有“上梁”风俗,称大厦落成见喜。梁木涂成红色,上写造屋人名及吉日。上梁日,东家做酒设宴,亲朋好友登门道贺。上梁时,鞭炮轰鸣。木匠以鸡血祭梁,东家披红拜梁。木匠喝彩,东家应彩,呼一应。木匠

7、一边喝彩,一边将麻糍、米饼向下抛撒,村童乡妇,蜂拥而抢,热闹非凡。新中国成立后,不少地方仍存“上梁”抛麻糍、米饼之风,有的则以糖果、饼干、硬币代替;保留喝彩习俗。,斗牛 以大城镇涂家村为盛。每年农历五月初七举行斗牛(实为牛斗)比赛。参斗者为黄牛,多为耕牛兼斗牛;少数专业斗牛。专业斗牛由颇具经验的人精心饲养、训练,不事耕作,专于比赛。斗牛健壮,体大,胸宽,骠悍有力;牛角长不过15厘米;前肢高,后肢低,体毛粗硬光亮;眼睛圆浑者较勇猛,鼻大者耐斗,舌尖带黑斑者凶狠。赛前,户主用糯米饭将牛喂饱,有的还喂100克左右白酒。斗牛开始,先牵牛绕场一周,让牛亮相并熟悉适应环境,后两牛相对,放开牛绳,立即打斗。牛攻防主要靠头部,或千钧相持,或寸顶寸进;发狠时连续快速攻击,调整时稍事喘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