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人民医院,前言,心电监护仪能对病人进行连续的监测,及时发现医务人员感觉器官一时不能察觉或来不及察觉的危急情况,使病人得到及时抢救,在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上发挥了确切的功效。,操作程序,仪表 评估 操作前准备 操作过程 操作后处理,仪表,端庄、着装整洁,评估,病人的病情:有无心律失常、心急缺血、有无起搏器植入等 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炎症 甲床条件:有无灰指甲、末梢循环 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环境:有无电磁波干扰等,操作前准备,自身准备:规范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3-5个电极片、两块小毛巾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屏风或帷幔遮挡病员 病人准备:清洁局部
2、皮肤,必要时协助排便,监护仪性能检查及数据设置,电源插头及电池 病人信息录入 ECG 血压 氧饱和度 呼吸 报警音量及系统时间调整 待机状态,导联选择,一般选择II导联,形状比较规则,振幅选择,以看清波形为宜,一般选择1mv,监护、手术、诊断三个模式选择,如漏气则显示“泵漏气”,无则正常!,校准: 血压计上读数与心电监护仪的读数相差不超过2mmHg。,如病人外出检查需保存数据时可使用,操作中,携用物至床旁,核对解释,取合适体位 连接电源,打开心电监护仪 清洁皮肤,放置电极片 绑血压袖带 带氧饱和度探头 安置病人及电缆线,告知注意事项 及时巡视记录,电极片的放置,右上(RA)-(白):右锁骨中线
3、下缘 左上(LA)-(黑):左锁骨中线下缘 左下(LL)-(红):左腋中线第4-6肋间,血压使用要点,袖带标志对准肱动脉搏动处,绑在肘关节上2-3cm,松紧度以容纳一指为宜,过松血压偏高,过紧则偏低 测量时肱动脉与心脏需在同一水平,过低血压偏高,过高则偏低 以下情况所测血压不可靠 :病人移动、发抖或痉挛;心律失常;血压变化迅速;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肥胖和水肿病人,氧饱和度使用要点,接氧饱和度探头,将小红灯对准指甲面,定时更换指甲,避免长时受压 以下情况读数存在误差: 甲床条件不良:如灰指甲、指甲油、污垢等 动脉内血流下降:休克、低温、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贫血 周围环境的强光干扰 根据病情(COPD、ARDS等)调节报警线,对病人的指导,不要自行移动或摘除电极片 避免在监护仪附近使用手机,以免干扰监测波形 注意电极片周围皮肤,如有痒感及时告知 翻身时注意电缆线受压扭曲 不要随意按压监护仪按钮,监护仪报警设定原则,病人安全 尽量减少噪音干扰 不得关闭报警功能,除非在抢救时可暂时关闭 报警范围的设定不是正常范围,而是安全范围 心率、血压的报警参数设置:正常时为基础值30%,异常时为10%,根据医嘱及病情变化随时调整,保养,液晶屏幕用95%的酒精擦拭 电缆线及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徽团歌管理办法
- 固安静默管理办法
- 国企捐赠管理办法
- 国债专户管理办法
- 国外水利管理办法
- 社区养老服务包年费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水冷双馈变频器市场供需前景与营销发展状况监测报告
- 2025至2030旋转螺线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营销自动化咨询服务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紫外线照射舱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加油站)
- GB/T 35786-2017机动车电子标识读写设备通用规范
- GB/T 19378-2003农药剂型名称及代码
- 《经济学基础》教案
- DB37T242-2021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供应商库入库资料
- 桥台裂缝加固处理方案
- 脚手架架在楼板上验算书
- ThinkPad X220 拆机解析深入分析
- Toolbox中文使用说明(图例)
- 第3章沼气发酵原理与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