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结构和演替.ppt_第1页
群落结构和演替.ppt_第2页
群落结构和演替.ppt_第3页
群落结构和演替.ppt_第4页
群落结构和演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群落 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的集合。,种群,全部生物,D,研究池塘群落,种群种类、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2.特征:,一、群落的物种组成 1.物种组成:是 重要特征。 (1) : 。 (2)特点:不同群落丰富度 。 (3)统计方法:,区别不同群落的,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同,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物种丰富度,直接数,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方法: 适用范围: 处理: 观察: 结论:,取样器取样法,活动能力较强,身体微小,避光性、趋湿性,放大镜、实体镜,于70%酒精溶液或小试管中,普通

2、显微镜(物镜4倍,目镜5倍),不同群落的丰富度不同, 不同群落的优势种不同,课本P75,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中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A,3.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密度的课题中,主要三个操作环节正确的是() A取样、观察和统计、分类和分析 B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C取样、统计和分析、观察和分类 D取样、分析和分析、观察和统计,B,二、群落的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地衣;大豆与根瘤菌,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寄生,蛔虫与人

3、; 菟丝子与大豆; 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单独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竞争,牛与羊; 农作物与草;大履虫与双小 核草履虫,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如图a;生存能力相同,则如图b,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种间竞争越激烈,捕 食,羊和草; 狼与兔; 青蛙与昆虫,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下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1)判断AC3组生

4、物对应的曲线: A_,B_,C_。 (2)造成图现象是由于_。 (3)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 ,二者共同争夺阳光、空气、水、肥等,且生存能力相同,(4)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 (5)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是在_水平上的研究。,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种群,群落,5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

5、制约,C,6.,1.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 ,包括 。,分层,三群落的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植物的垂直结构 成因: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 的利用有关,意义:,光,2.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现象。,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2)动物的垂直结构 成因:动物的分层与 有关, 的分层决定了 的分层现象。,食物条件和栖息场所,植物,动物,(3)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分层现象,因水体的物理条件(光照、温度、盐度、溶氧量等)及生物条件(天敌、食物等)的差异。,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3.水平结构(P75

6、): 特征: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_分布。,镶嵌,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都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性。 (2)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7.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B温度、光照C湿度、温度D光照、食物,D,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

7、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8.下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该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C,9.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草原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 C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 D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C,解析:选C。本题容易错选A、D两项。首先,草原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其地下层主要有一些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蚯蚓及某些昆虫等;草底层主要有另外一些昆虫及爬行类、啮齿类动物等;草本层(即草本植物或灌木枝条的

8、上部)主要有另一些不同昆虫及其他动物(如某些鸟)。其次,因为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必然会导致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也有明显的不同。,四、群落的演替,1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_被另一个 代替 (_的取代)的过程,就叫做演替。,群落,优势,群落,火山喷发后,地面上的植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写出火山喷发后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火山喷发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有何异同呢?,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森林阶段,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过程:,植物覆盖,被彻底消灭了,2.类型 (1)初生演替: 概念

9、:在一个从来没有被 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实例(裸岩上的演替过程),(2)次生演替: 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或 其他 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实例(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土壤条件,种子,繁殖体,(1)内因:群落内部各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3.演替原因,(2)外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火山喷发、气候演变、虫、鼠灾害等属于自然因素;砍伐森林、开垦草地、撒药施肥等人类活动属于人为因素。,外因是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4.演替的特点 方向: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

10、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结果: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越来越复杂,发生不可逆变化(稳定性越来越高)。,一定吗,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 进行。,速度和方向,10.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判断题 (1) 在裸岩上发生演替时首先出现的生物是地衣。( ) (2)在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 生演替。( ),(3)根据演替的理论,所有的群落最终都会演替成森 林。 ( ) (4)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从而将自然界所有群落演 替的方向和速度控制在人为之下。 ( ) (5)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是群落的结构越来越复杂。( ),11.(2011安徽高考)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

11、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 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B,A,1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许多活动正影响着群落的演替 B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人类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有时超过其他某些自然因素 D人类的活动对群落演替均是具有破坏性的,D,14.(2011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围湖造田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