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魏晋南北朝 政权更替和民族融合,东汉末年的黄巾农民大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却使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的过程中, 各地州郡大吏独揽军政大权,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转入争权夺利、互相兼并的长期战争,当时的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的袁绍、河内的张扬 、 兖豫的曹操、徐州的吕布、扬州的袁术、江东的孙策、荆州的刘表、幽州的公孙瓒、 南 阳的张绣等。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征战中,袁绍、曹操两大集团逐步发展壮大起来 。,刘 璋,刘 表,孙策,曹 操,袁 绍,杨秋、马腾,张鲁,袁术,吕布,官渡之战 袁曹双方力量转变 中国北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赤壁之战 奠定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中
2、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之一。公元208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说今嘉鱼东北)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魏: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 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蜀: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263年被魏所灭。,吴:孙权于222年称王,后来也称帝。230年, 孙权命人率军到夷洲(今台湾),加强了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是古代文献 中关于大陆人大规
3、模到达台湾的最早记 录。280年,西晋灭吴。,西晋的短期统一,西晋建立: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史称西晋。司马炎 即晋武帝,八王之乱:分封宗室导致争权夺利,出现八王之乱。历时16 年。,五胡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此时不断内迁,并受到 西晋统治者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五胡内迁:促进 了民族融合),永嘉之乱:少数民族人民的反晋斗争,加速了西晋的灭亡。,西晋灭亡:316年匈奴贵族攻破长安,西晋灭亡。,北方十六国: (304439),南方东晋: (317420),东晋和十六国,司马睿在江南建立晋,史称东晋。经过淝水之战,击垮前秦。420年,掌握大权的刘裕废晋帝自立,建立南朝的第一个政权宋
4、。,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我国的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过十几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十六国结束。,淝水之战,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纷争迭起。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国先后灭掉前燕、代、前梁等割据国,统一了黄河流域。并想继续扩展势力统一南北。公元383年8月,前秦统治者符坚亲率90万大军从长安南下,进军建康。符坚狂称:“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投鞭断流)。东晋 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 ,率军迎战,最终在淝水展开决战。当时苻坚在寿阳城楼上,见对岸晋军布阵整齐,将士精锐。连八公山上的草木,他也感到类似人形,误认为是晋兵(草木皆兵) ,对苻融说:“此亦劲敌,何谓
5、弱也?” 为求速战,苻融和苻坚指挥秦军后撤,想在晋军渡河时进攻。但秦兵士气低落,一后撤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谢玄抢渡淝水,向秦军猛攻。朱序则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矣!秦兵信以为真,于是转身竟相奔逃。苻融被杀死。失去主将的秦兵彻底崩溃。前锋的溃败,全军溃逃,向北败退。秦军溃兵沿途不敢停留,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这就是著名典故“风声鹤唳”的来历)。晋军取胜。,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它确定了长期分裂的格局。,谢 安,苻坚,二、前秦崩溃后的北方局势,北 魏,后 燕,后 秦,后凉,西秦,东 晋,十六国时期的民族融合 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彼此攻占,北方经济,文化遭
6、到严重破坏,但是在彼此攻占中,各族贵族割据势力削弱,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向着民族融合发展,北方北朝: (439581),南方南朝: (420589),长期对峙,宋 齐 梁 陈,合称南北朝,北魏,东魏,西魏,被“北齐”代替,被“北周”代替,北周后期,外戚杨坚掌握大权,581年代周称帝,改国号隋,589年统一南北,南北朝并立,北周武帝改革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 经济上:释放奴婢,严惩隐瞒田地、户口的官僚大 族;强制大批僧尼还俗从事农业生产; 军事上:扩大兵源,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整顿吏治; 第二:颁布均田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保 证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第三:迁都洛阳,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 第四:学习汉族文化。提倡说汉化,提倡消除民族间交往 的语言障碍,提倡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潮流,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553年 西魏取蜀,577年 北周灭北齐,552年 北齐占淮南,554年 西魏克江陵,俘杀梁元帝,立傀儡政权后梁,东汉末年至北朝末年,在北方,汉胡差异逐渐消失,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少数民族学习汉的文化,促进了他们的封建化,封建化,又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 在南方、西南、西北等地也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民族融合现象。蜀国诸葛亮注意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