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1页
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2页
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3页
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4页
第3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李 蕉 Email: ,第二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本讲纲目,一、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二、探索之一:太平天国运动 三、探索之二:洋务运动,一、两次鸦片战争,线索总揽: 前奏之一:广州贸易体系 前奏之二:鸦片贸易 导火线:禁烟与硝烟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国乘虚而入 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条约体制的确立,广州贸易体系,中国在1842年对西方开放之前的85年中,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开放口岸。 基本心态:“天朝无所不有”,无需外货,通商不过是对洋人的一种恩赐以及使其感恩戴德的一种手段。 主要特征:清廷授权“十三行”作为对外贸易的代理人,行的主人(“行商”)需向朝廷捐献

2、钱财,以确保其垄断权。 从17751795年,东印度公司输入到中国的货物和银锭达3156万两,而从中国出口的货物达5660万两。顺差2510万两。,广州贸易体系,外国人在广州的生活 皇恩施予必须基于良好行为 司法权问题:eg.1784年“赫符斯号”英国水手误杀中国人案件 英国试图改变广州贸易体系的努力:两次使华 1793,马噶尔尼使团(Lord Macartney)乾隆 1816,阿美士德使团(Lord Amherst)-嘉庆 英王的3种选择:放弃、服从or用军事改变,鸦片贸易,鸦片贸易令进出口贸易天平逆转: 1773年,英国取代葡萄牙成为鸦片贸易的领头羊;同年,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在印度种植鸦片

3、的垄断权,开始把鸦片大量输入中国。 19世纪初输入中国的鸦片为4000多箱,到1839年就猛增到40000多箱。 其他危害: 吸烟往往是富有之人(士绅、官吏、士兵) 贵金属外流,搅乱了国内经济,禁烟与销烟,1839年3月,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到达广州,通知外国商人在三天内将所存鸦片烟土全部缴出,听候处理,并宣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克服了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不法烟商的阻挠、破坏,共缴获各国(主要是英国)商人烟土237万多斤,从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面对清政府的禁烟措施,英国政府很快作出

4、向中国出兵的决定。 1840年6月,侵华英军总司令懿律率舰只40余艘、士兵4000多名,陆续到达中国南海海面。 6月28日英舰封锁珠江海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7月初,英军侵占浙江定海 8月初到达天津大沽口外,直逼京畿。 道光皇帝害怕了,连忙撤去林则徐的职务,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年底,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侵略者谈判。英军却于1841年1月7日突然在穿鼻洋发动进攻,攻陷沙角、大角炮台。1月中旬,琦善被迫答允英国全权代表义律提出的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开放广州等条件。琦善私允英军条件,违背了清廷的指示精神,后来受到严惩。但在26日,英军却不待中国政府同意就占领香港。清政府得知沙角、大角

5、炮台失守后立即对英宣战。 2月下旬,英军攻陷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与守军数百人殉国。1841年5月,英军逼近广州城外。下旬,新任靖逆将军奕山向英军乞和,与英国订立广州和约,规定由清朝方面向英军交出广州赎城费600万元。,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政府不满足于义律从中国攫取的利益,改派璞鼎查为全权公使,增调援军,扩大侵华战争。 1841年8月下旬,璞鼎查率英舰自香港北犯,26日攻陷厦门。9月英军侵犯台湾。10月攻陷定海、镇海、宁波。1842年5月,英军继续北犯,6月攻陷长江口的吴淞炮台,宝山、上海相继失陷。接着,英军溯江西上,8月5日到达江宁(南京)江面。清朝政府命令盛京将军耆

6、英赶到南京,于29日与璞鼎查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此结束。 1843年,五口通商附黏善后条款(虎门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耆英外交(1842-1848):亲善抚夷;黯然下台。 强硬路线的再抬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利益远低于列强的预期。他们强烈希望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权益。1851年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列强各国认为这是加紧侵略中国的极好时机,英、法、美三国在1854年和1856年两次提出修约要求,俄国也同时响应。 四国的修约要求,没有得到清政

7、府的允许,于是,他们决心抓住一个机会作为借口,挑起战争。 英、法两国以1856年亚罗号划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5月,英法联军侵占大沽炮台,并以进攻北京作为威胁。6月23日,迫使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公使进驻北京; 开放牛庄、登州、台南、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可以自由驶入长江一带通商口岸; 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 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 中国对英、法两国赔款600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中俄

8、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续增的条款包括: 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给英国; 准许外国人在中国买卖人口; 将已充公的天主教教堂财产发还,法国传教士可以在各省任意租买田地,建造教堂;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趁虚而入,北疆防备空虚,俄国伺机而动。加紧占领黑龙江流域和巴尔喀什湖以南的许多战略要地,而且一直在寻找机会以条约形式将所占领的中国领土固定下来。 1858年5月,俄国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乘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用武力强迫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俄国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时,把乌苏里江以东

9、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作两国共管.,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开始撤离北京。俄国驻中国公使伊格纳切夫以“调停有功”为由,提出了新的领土要求。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了北京条约,正式确认瑷珲条约,并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俄国,增开喀什噶尔为商埠,并在喀什噶尔、库伦设领事馆。 同时,俄国还将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边界走向强加给中国。1864年,俄国强迫清政府订立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国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最大的获利者。,俄国趁虚而入,“十七世纪的大变动,不在传教或沿海的通商,而在全亚洲北部之更换主人翁。俄人于15

10、79年(明万历七年)越乌拉山而侵西比利亚。此后勇往直前,直到太平洋滨为止。俄国未占西比利亚以前,中西的接触仅在东南沿海一带,占领以后,中西的接触加添了北疆的长线。从欧亚关系史看,我们可以说: 自17世纪起,欧人分两路侵略亚洲。一路自海洋而来,由南而北,其侵略者是西洋海权国;一路自陆地而来,由北而南,其侵略者是俄罗斯。两路的侵略,合起来,形成剪刀式的割裂。全亚洲,连中国在内,都在这把剪刀口内。这是亚洲近代的基本形势,诚数千年来未有的变局。” 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 ,载清华学报九卷四期(年月),俄国趁虚而入,1840-1860年代:列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初

11、步确立了所谓“条约体制”,这是西方对中国施加错综复杂的巨大影响的起始阶段 1860-1890年代:以通商口岸为中心,影响慢慢扩大; 1890-1920年代:迅速向中国内陆辐射扩散,大大加速了传统中国国家社会的解体、重组和资本主义的成长。 1920-1950年代:经历日本侵华和共产主义革命,最终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条约体制的建立,本讲纲目,一、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二、探索之一:太平天国运动 三、探索之二:洋务运动,二、探索之一: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1850-1964),席卷16个省,摧毁600多城镇,从内部给统治政权予以沉重打击。 (一)爆发之原因 (二)基本之制度 (三)失败之因素 (

12、四)遗留之影响,(一)爆发之原因,治乱之源:土地vs.人口 中国人口由1741年的1.43亿增长到1850年的4.3亿,增长200%;而同时期中国耕地则大约只增长了35%左右; 大量无地无业的农民,或流入城市,或飘洋出海,或成为土匪和无赖。当时中国尚不存在大规模的工业来吸纳这些过剩的劳力,这些过剩人员不能进入生产性管道,大量成为了社会暴动(革命)的主力军。 经济之危:通货膨胀 政府无能:政治腐败、武备松弛 自然灾害:1849年的广西饥荒等 族群之争:客家人与基督教的结合,(二)基本之制度,天国宪法: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制度:废除私有权(源自周礼) 军政合一:周礼+戚继光的发明 文教合一:eg.基

13、督教版的“三字经”; 科举考试依据是圣经、基督教论著和天国诏书 社会政策:男女平等、扶助孤寡病残、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嫖娼。(带有浓厚的平等主义、禁欲主义的清教色彩) 神权政治,(三)失败之因素,专制制度痼疾、中枢残酷权争 太平天国所建立的同样是一个等级森严的专制王朝。 最高中枢的腐化堕落较历代专制王朝有过之而不不及。 中枢权争,你死我活,自相残杀,内耗严重。 严刑峻法,镇压异己,滥杀无辜,摧残文化。,(三)失败之因素,战略决策上的诸多失误 军事: 孤军北伐,主力偏安东南 未能彻底摧毁江南江北大营,控制江苏全省 外交: 未能妥善处理与西方势力的关系:一方面表示 所有人作为上帝子民都是平等

14、的,另一方面他们又坚持把外国使节作为来自低贱属邦的使节来对待。这抵消了列强对于太平军一开始的好感,当列强发现太平军丝毫不比清王朝好相处而且实际伤害其在上海的外贸时,便最终倒向了清朝。,“我不指望叛乱一方会有任何好转,没有哪个正派的中国人会与叛乱运动发生瓜葛。他们一味烧杀掳掠,除此以外,他们几乎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他们遭到所有乡村民众的憎恶。他们占据了南京八年之久,而这里却毫无重建的迹象。商业和工业遭到禁绝。他们收取的天赋比清廷高出三倍;他们不采取任何安抚民众的措施,他们的所作所为显不出对土地有持久的兴趣。他们不关心如何确保细水长流的财政收入;他们指望一口抢劫、且只靠抢劫来维持生存,我必须说,我在

15、他们那里看不到任何稳定的因素,也看不到任何值得我们同情的东西。” Alexander Michie,(三)失败之因素,意识形态上的深层原因: 宗教理念既与中国传统伦理相悖,也不见容于 西方。 理想与现实(行动)的严重脱节、自相矛盾。 客家人特有的狂热的救世主义(既成且败),(四)遗留之影响,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汉人权力开始升扬。 督抚分权,外省大员影响力渐大。 湘军、淮军开近代私家军队之先河。 “将死军散,将活军存” 对于清末反满革命的影响和启迪。,本讲纲目,一、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二、探索之一:太平天国运动 三、探索之二:洋务运动,三、探索之二:洋务运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16、,“洋务派”,主持和提倡兴办洋务的洋务派,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兴起的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个派别。起初人数不多,但他们的势力与日俱增。 在中央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大臣奕訢、文祥等人,在地方上是握有实权的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丁日昌、沈葆桢、张之洞、刘坤一等人。 其中以曾国藩为首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张之洞集团影响较大。,(一)洋务运动的进程与主要成就,第一阶段(1861-1872):“师夷长技以制夷” 着力强调发展军工企业;同时也强调通过设立翻译馆、新式学堂以及派遣留学生来吸收西方的军事和科学知识,培养技术人才与外交人才。 安庆军械所、总理衙门、同

17、文馆、上海广方言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 第二阶段(1872-1885):“积弱不振,皆因贫穷” 虽然军事工业仍为此阶段之重点,但也以开始兴办诸如轮船、铁路、开矿、电报等追求利润的企业。 开平矿务局、上海织造局、天津水师学堂、旅顺军港船坞,(一)洋务运动的进程与主要成就,第三阶段(1885-1895) 依然重军工,但同时开办轻工业以求富国的主张渐盛,缫丝业棉纺织业呈迅猛发展之势。 天津武备学堂、广州纺织局、北洋水师、大冶煤矿、汉阳铁厂、萍乡煤矿、贵州制铁厂、湖北缫丝局,(二)洋务运动的局限与影响,洋务运动对于西方军事、技术、外交、工业的模仿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尝试

18、,而对西方现代性文明的核心政治制度、社会理论、哲学艺术,几乎全未触及,所以也就难以取得现代化的实质突破(注意其与同时代的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洋务运动的缺陷在1884-85中法战争中即已暴露了出来,中国经过20年的“自强”仍然无法保护其属国安南;而十年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则确凿无疑地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局限一:眼界狭隘、缺乏统筹,太平天国之后,督抚分权,中央政府控制力相对下降,各省的“洋务”是在没有中央政府指导、规划和协调的情形下各自进行的。而这时的清朝最高统治者恰是此时眼界尚较狭隘的“西太后”。 尽管李鸿章视野较为开阔,并在1870年后代行中央政府的某些职能、统筹洋务,但是他基本上还只是一个封疆大吏,很多时候,他依靠的是自己的人脉而非法定的权力在推展洋务,效力可想而知。 中日海战时,两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