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清学实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实验,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血清学诊断:是指用已知细菌的特异性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方法,以诊断感染性疾病。(用已知抗原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血清学鉴定:即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诊断血清)与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进行血清学反应,以确定病原菌的种或型。 (用已知抗体鉴定未知的细菌或标本中的抗原),微生物抗原成分-细菌抗原成分,菌体抗原:革兰氏阴性菌的菌体抗原称O抗原-脂多糖蛋白质的复合物,鞭毛抗原称为H抗原,表面抗原:不同细菌的表抗原名称不同.大肠杆菌的表面抗原称为封套抗原或K抗原,肺炎双球菌的叫荚膜抗原,伤寒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称为
2、Vi抗原,细菌抗原,细菌的各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抗原抗体反应(antigen-antibodyreaction)是指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所发生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可发生于体内(invivo),也可发生于体外(invitro)。体内反应可介导吞噬、溶菌、杀菌、中和毒素等作用;体外反应则根据抗原的物理性状、抗体的类型及参与反应的介质(例如电解质、补体、固相载体等)不同,可出现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参与的反应及中和反应等各种不同的反应类型。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抗原或抗体的检测中多采用血清作试验,所以体外抗原抗体反应亦称为血清反应(erologicreaction)。,抗原抗体反应条件,抗原 抗
3、体,3. 环境因素: (1)电介质:0.85%NaCI; (2)温度:37或56 (3)pH值:7.0 (4)振荡:适当的机械振 (5)反应时间,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特异性和交叉性 若两种抗原之间含有部分共同抗原时,则发生交叉反应。亲缘关系越近,交叉反应的程度也越高 。 反应的可逆性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为分子表面的结合,结合的适宜温度为040、pH在4.09.0范围内。如温度超过60或pH降到3.0以下,或加入解离剂台硫氰化钾、尿素等,则抗原抗体复合物又可重新解离,解离后的抗原或抗体性质不改变。,抗原抗体反应特点,最适比和带现象 只有抗原与抗体呈适当比例时,才可出现可见的结合反应。 当抗原过多或
4、抗体过多,则抗原抗体的结合不能形成大的复合物,因而抑制可见反应的出现,这一现象称为带现象。 抗体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前带现象,而抗原过多出现的抑制现象称后带现象。 为了克服带现象,在进行血清学试验时,需将抗原或抗体作适当稀释。,抗原抗体反应特点,反应的二阶段性 结合阶段-反应发生快,几秒钟至几分钟 。 反应阶段-较慢,需几分钟、几十分钟或更长时间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如细菌、红血球等)或吸附在乳胶、白陶土、离子交换树脂和红细胞的抗原与其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在有电介质存在时,凝聚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凝集原凝集素,抗原抗体反应类型-凝集反应,血清学鉴定,掌握细菌的血清学鉴定法 。,实验目的
5、,实验原理,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特点,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细菌)。,实验材料,1.菌种 待检细菌 2.试剂 多价沙门菌O(A-F)诊断血清 3.其他 载玻片,沙门氏菌诊断血清(11种),O抗原、H抗原和Vi抗原,O抗原:是一种沙门氏菌细胞壁表面的耐热多糖抗原 ,100 ,2.5 h不被破坏,它的特异性依赖于细胞壁脂多糖侧链多糖的组成。 H抗原:是一种蛋白质性鞭毛抗原,共有63种,60 加热3060 min及酒精作用均可破坏其抗原性,但能抵抗甲醛。 Vi抗原: 是一种N-乙酰-D-半乳糖胺糖醛酸聚合物,60 加热1 h即破坏其凝集性和免疫原性。,沙门氏菌的主要抗原组成,O抗原:
6、至少58种, 含相同抗原组分归为一组,引起人类疾病的沙门菌大多数在AF组。 H抗原:分为、相,相以a、b、c等表示,相以1、2、3等表示。 Vi抗原:抗原性弱,不稳定,可阻止O抗原与其相应抗体的凝集反应。,沙门氏菌菌型的表示方法,血清型以数字和字母表示. 例如:查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 鼠伤寒沙门氏菌: O抗(1,4,5,12), 第相H抗原(i) 第相H抗原(1,2)。 它的血清型应表示为:鼠伤寒沙门氏菌( 1,4,5,12:i:1,2) 内的O抗原可能存在或不存在。 内的H抗原可能是罕见的,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存在。,沙门氏菌的血清鉴定的方法,用O、H 和Vi因子血清与待检的菌株作玻片
7、凝聚试验。 1.先用O因子血清确定菌株所属的 O群及O抗原的各种成分。 2.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其第1相和第2相的H抗原以确定血清型。 3.必要时还要用Vi血清检查(目前有3种)。,1. 先用AF多价O血清检查,确定菌株是否在AF六个O群的范围内。 2. 再用代表六个O群的O因子血清检查,即O2(A)、O4(B)、O7(C1)、O8(C2)、O9(D)、O3,10(E)、O11(F)。 3. 确定O群之后,分别用HA(a、b、c、d、i、z10、z29)HB、HC、HD四种多价H血清检查。 4. 用3.所确定的多价H血清所包括的所有H因子血清逐一检查定为第1相或第2相H抗原。 5. 检出第1相H
8、抗原而未检出第2相H抗原,或检出第2相H抗原而未检出第1相H抗原的,要用位相变异的方法再检查其另一个相。单相菌不必作位相变异检查。 6. 综合O和H因子血清以及Vi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按照考夫曼-怀特沙门氏菌属抗原表解判定沙门氏菌的菌型。,沙门氏菌的血清型鉴定步骤,实验方法,先用AF和 Vi血清检测,根据结果再进行其他鉴定。,注意:,结果判断,沙门氏菌属国内常见菌型诊断抗原表,注意事项,1.生理盐水端应不出现凝集颗粒。 2.沙门菌Vi抗原存在时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体发生凝集,故在做玻片凝集时应加注意,需事先加热破坏Vi抗原,O抗原才得以与相应的O诊断血清发生凝集。,血清学实验进程,先鉴定AF和
9、Vi,根据结果再进行其他鉴定。,沙门氏菌属常见菌型诊断抗原表,位相变异的解释,将一个双相沙门氏菌的菌株在琼脂平板上划线分离,所得的菌落中,有的有第1相H抗原,有的则有第2相H抗原。若任意挑取一个菌落在培养基上多次传代,其后代又可出现部分是第1相而另一部分是第2相的菌落。这种两个相的H抗原可以交相产生的现象称为位相变异。 双相菌初次分离时,单个菌落的纯培养往往只有一个相H抗原,鉴别时常只能检出一个相,而测不出另一相。此时,可用已知相血清诱导的位相变异试验来获得未知的另一个相H抗原。,位相变异试验的方法,简易平板法 1.配制0.70.8%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然后倾注平板烘干表面水分。 2.在平板内滴上一滴已知的第1相或第2相血清因子,并作好标记。 3.待血清吸收到琼脂内,在标记部位的中间点种已知第1相或第2相的新鲜待检菌株。 4.培养后,其已知相细菌的动力受到抑制,解离出另一相的细菌,并向周围蔓延生长,形成一个大的菌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口腔健康宣导课件
-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牌塑造策略研究-2025年产业集聚背景下的创新实践
- 小学生知识讲座课件
- 优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 企业生产人员管理办法
- 保险新人出勤管理办法
- 中铁隧道安全管理办法
- 乙醇燃料流通管理办法
- 企业调取印模管理办法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工业4.0数据安全防护指南
- 一钢轧炼钢区2#转炉轴承更换
-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及个人所得税计算培训
- CSC-300系列发变组保护调试说明
- 辅导员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火龙罐技术课件
- 输水管道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 关于个人现实表现材料德能勤绩廉【六篇】
- 【吊车租赁合同范本】吊车租赁合同
- 电梯井道脚手架施工方案
- 《游戏力养育》读书笔记PPT模板思维导图下载
- 琦君散文-专业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