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科学社会学:导论,主讲: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李承宏 副教授 2014年5月,本章重点 1.什么是科学? 2.熟悉科学认识与方法的对象、性质、特点 3.科学社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4.了解研究科学的各种学科情况 5.了解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 总 论,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一、什么是科学? 自然科学诞生以来,人们不断地讨论这个问题。 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1)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化、有条理、说明自然规律的理性知识; (2)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且得到验证的,具有逻辑一致性(或数学性)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3)科学知识具有严格的结构:内部的结构和外部结构 科学知识的概念
2、:科学知识是一种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理性的知识体系。,(4)科学知识内部结构体系,科学知识概念体系: 科学事实、概念与范畴、定律、理论是科学知识概念体系的四个方面,它们之间互相联系,构成一条由低到高、有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序列。,理论 定律 概念与范畴 科学事实,2.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1)人类活动 英国科学家弗理德曼认为:科学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通过追求科学,可以得到完善与准确的知识从而理解自然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增加自己适应环境、改变环境以及自己特性的能力。 (2)社会活动 巴伯认为:科学首先和根本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中的一系列行为。 (3)认识活动 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
3、的特殊的认识活动等。 (4)文化活动。,(1)弗兰西斯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2)马克思认为:科学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杠杆。 (3)科学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思想解放功能、思维方法功能、生产力功能、文化功能、军事功能、政治功能等 罗马俱乐部的主席称1989年是人类历史的转折年,他认为1989年科学各个国家的首脑和决策者开始认真对待科学发展和科学家了。,3.科学是一种重要力量,4.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1)社会建制的概念 (2)科学组织 科学是有目的的活动;科学一种组织的活动;符合社会规范下的活动;主体是科研人员。 1660年,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
4、组织的出现。17世纪科学体制化以后,科学的社会组织包括大学里的科学研究活动、科学院里的科学研究活动、企业里的科学研究活动等。 (3)现代科学组织的特点 (4)科学组织的种类 (5)科学组织管理 (6)科学组织学习与创新,(1)科学文化概念 (2)科学文化结构 科学文化它包括物质和精神两大成分和各种要素,要素之间存在有序、历史、动态、分层的联系。 (3)文化实质 科学表现为特殊的意识形态,包括人类对科学活动本身的意识活动;科学意识和科学活动形成科学文化生态系统并影响着科学的健康发展。 (4)科学意识形态内容 包括观念形态和知识形态;观念形态包括自然观、科学观、科学精神、人生观等;知识形态是指科学
5、成果。,5.科学是一种社会文化,6.科学是一种方法体系,(1)发展历史 17世纪以来,经验方法使科学和神学分道扬镳;理性方法使科学成为理论知识。20世纪以来,经验和理性统一体。 (2)科学方法包括:各种认识方法与研究方法; (3)科学认识程序:科学问题、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的设计和活动;科学理论的形成、特点、功能;科学假说的建立、检验、转化科学理论的途径和方法等。 (4)科学方法论核心问题是为科学进行辩护、阐述科学的合理性;研究科学发现的途径、方法等;解决科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逻辑等之间的关系。,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史学家贝尔纳观点: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科学是一种建制;一种方法;一种宇宙间的力量
6、;一种信仰。 定义1:根据科学知识特点,可以将科学定义为:科学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理性的知识体系。 定义2:也可以将科学定义为:科学是一种具有广泛联系和影响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是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动态知识体系。,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1.科学与非科学的判断标准 (1)逻辑经验主义的观点 12世纪,哲学家认为科学是认识物质的知识。17世纪,哲学家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归纳出来的知识。 20世纪,逻辑实证主义主张科学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并最终要得到经验的验证 维特根斯坦认为:一切所谓哲学的或行而上学的命题实际上都是非命题或假命题,它们的没有意义的。命题必需与现实相比较;科学就是以证实性为标
7、准,证实性是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划界标准。 石里克指出:“科学的内容、灵魂和精神,自然在于它的命题的最终有何意义”。“有意义”是命题的真值意义。,(2)理性批判主义的主张 18世纪,英国科学家达尔文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并找出普遍的规律,并利用理性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科学是整理好是知识体系;就是用理性原则方法建构零散的知识,使之成为符合逻辑规则的认识体系。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并不是一些知识的汇集,也不是许多各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头脑用其自由发明的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出的创造”. 英国波普创建了理性批判主义证伪主义。,二、自然科学的性质和特点,3、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特征
8、 自然科学知识基本特征 (1)客观真理性 (2)理论系统性 (3)社会实践性 (4)逻辑一致性 (5)可检验性 (6)动态发展性,二、自然科学基本性质和特点,(3)创造性 科学知识生产的目的就是创造,没有创造也没有意义. 表现:科学研究的目的;研究过程;方法和工具等;也存在一些局部的创造等. (4)探索性 一种探索的,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以遵循。 (5)曲折性 包括客观因素,也包括主观因素人为的因素等。 (6)高风险性 反对者;高失败率;其他因素等。,第二节 研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出现,一、科学史 科学史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的“老前辈”,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1、学科史 在科学领域,了解
9、从事研究领域的历史和前沿成果是必须要做的一个工作。例如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撰写的电学的历史和现状(1767)。 科学教育过程中也要对学科历史进行总结和描述等。 最早出现了科学的学科史,也叫科学的内史。,一、科学史,2.科学通史(外史) 科学史产生了新的研究范式和新角度:通史(综合史)。 在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惠威尔撰写了归纳科学的历史和归纳科学的哲学两部名著;其中前一部是最早概括各门开展发展的科学通史著作。 1892年,法兰西学院设立了科学史学科的教授讲席(孔德1832年提出了建议)。此后,欧洲和美国的高校也陆续开设了科学史课程。例如马赫在1895年承担了维也纳大学的归纳科学的历史与理论的教授职务
10、。 1912年,萨顿在比利时创办了Isis杂志,这个是一个综合性的科学史杂志。20世纪40年代,萨顿在哈佛大学建立科学史博士点。,第二节 研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出现,二、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也是以科学为对象的诸学科中,对科学的哲学思考是西方的一个重要的传统(从古希腊就开始了)。在20世纪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1、逻辑经验主义学派 2、证伪主义(理性批判主义)学派 3、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学派 4、历史主义学派 5、多元主义(无政府主义)学派 除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外,还包括很多学科。例如科学社会学、科学心理学、科学伦理学、科学教育学、科学美学、科学经济学、科学政策与管理、科学法学、科学语言学等。,第三节
11、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科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社会学的研究传统。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以整个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研究传统包括: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宏观研究);社会调查的经验研究(中程理论);人类学方法(微观研究)。科学社会学是中程理论范式。,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种类,国外科学社会学研究,一般不直接讨论研究对象,而更多地讨论研究路线、研究传统、流派和方法途径等。 根据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广义的科学社会学和狭义科学社会学。 1、广义的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的社会研究) 具体包括:科学与政治(军事)、经济、教育、宗教、文学艺术
12、等关系。 英国研究传统。包括贝尔纳(科学社会功能)、波朗依(20世纪40年代提出了科学共同体概念)、齐曼(编写了非常好的科学社会学教科书)等人。,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种类,1、狭义的科学社会学(严格意义的科学社会学) 由专业社会学家进行研究,主要是以默顿及其学派为代表而形成的美国传统。 马尔凯:科学社会学成为一个学科,与默顿的著作和在他的影响下的一批成果有直接的关系。 默顿把科学当作一种社会体制,研究了共同体内部的社会关系及结构、科学家的行为规范、科学奖励制度等。 科学社会学代表人物:普赖斯(数量分析角度)。,三、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科学社会学从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
13、等)的角度研究科学; 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建制;从社会职业、社会组织机构、社会规范的角度来研究。 还研究这种体制与其他社会体制、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 科学社会学可以分为内部科学社会学和外部科学社会学。 科学社会学在英国和欧洲发展中受到了库恩的强烈影响,20世纪70年代以后,注重对科学知识的分析。产生了科学知识社会学,即继承了知识社会学的传统。21世纪初期,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领域。,美国研究传统是对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交流与奖励机制、行为规范等问题的研究,这些是属于科学外部的社会方面的问题;他们认为科学的内部的社会学就是科学知识的社会学分析。,相关资料,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墨顿,美国科学社会
14、学家:墨顿,1910年7月5日出生于美国费城的一个工人家庭。 1931年获坦普尔大学学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师从社会学家P.A.索罗金、T.帕森斯和科学史家G.A.L.萨尔顿,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3年。 19391941年在图雷因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和社会学系主任。1941年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任副教授、教授(1947),吉丁斯讲座教授(1963)。 并先后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系主任、应用社会研究所副所长、美国社会学协会主席(1956-1957)、美国东部社会学协会主席(1968-1969)、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会主席(1975-1976)、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1
15、975)等职。197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并荣膺特殊服务教授和荣誉退休教授。2003年2月23日在纽约逝世,享年92岁。,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1938)、大众见解(1946)、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1949)、站在巨人的肩上(1965)、理论社会学(1967)、科学社会学(1973),以及与他人合著的住房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研究(1951)、官僚制文选(1952)、现代社会学(1959)、建立科学评价体系(1978)等。 默顿是科学(建制)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早期研究的重点是外部社会环境对科学的影响。他考察了17世纪英国的情况,得出了两个假说:新教(尤其是清教)伦理精神的潜功能促进了科
16、学的兴起;经济、军事和技术的需要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后期他转而对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科学内部的社会现象的研究,讨论了科学精神气质与科学共同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科学精神由客观性和创造性两个价值标准来表现,从中又产生出构成科学共同体社会结构的规范标准:普遍性、共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默顿认为科学共同体还有自己的组织结构。他区分了科学的交流、评价、防范和奖励系统,研究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及马太效应(科学家的名望越高,越容易获得更好的研究条件,也就可以得到更高的名望)。他认为,科学内部社会系统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又应该有相对的自主性,这是科学的认知结构所提出的要求。,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
17、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界的社会关系结构即科学共同体(scientific community),而不是科学家个人。他所确立的科学社会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科学制度的规范方面,另一部分是科学制度的运行方面(科学界的奖励系统、沟通系统、评价系统等。默顿认为,作为一种社会建制,科学在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的同时,也不断受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科学社会学就是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默顿集中探讨了作为社会一个子系统的科学内部的社会现象,尤其探讨了科学精神气质和科学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认为科学内部的社会系统既不能脱离整个社会环境,又应该有相对的自主性,这
18、是科学认知结构所提出的基本要求。,相关资料,科学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SK),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是继以默顿为代表的传统科学社会学之后产生的新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爱丁堡学派的巴恩斯和布鲁尔为代表,深受现代科学哲学中相对主义思潮的影响,把科学知识看作是由社会建构的,把他们的纲领定位为“相对主义知识观”,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纲领是在批判默顿传统和正统科学哲学传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20世纪70年代中叶,新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诞生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新科学社会学与默顿的科学社会学的根本区别在于,默顿的科学社会学以逻辑实证主义的
19、哲学理论为基础,试图从总体上描述科学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状态,以保持科学理论内部的可见言行,而新科学社会学进路不满于默顿仅把科学社会学限于科学的外史研究,而是基于观察的理论负荷、范式不可通约、整体主义等哲学观点,力图用社会学属于说明特定的科学新年。,“强纲领”是这一学派提出的研究知识的社会成因的社会学形而上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所有知识都包含着某种社会维度,而且这种维度是永远无法消除或超越的。因此,所有知识都被当做社会学研究的材料。所谓“强”意味着要对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一切知识的成因给予社会学说明的理论趋向。强纲领的基本内容就是布鲁尔概括的四条原则:因果关系原则、公正性原则、对称性原则和反身性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防职业病教学课件
- 新生儿肺炎表现及预防
- 《电子产品制造技术》课件-第2章 印制电路板认知
- 冲床维修培训
- 顺利消防2023课件
- 项目现场安全课件
- 《道路勘测设计》课件-第三章 平面设计
- 音乐律动介绍课件
- 汽车配套产业基地项目风险管理方案(范文)
- 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方案(模板)
- DB64∕T 2131-2025 建筑施工非常规高处吊篮施工规程
- 医院关于开展整治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问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孕妇营养管理课件大全
- 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常州市钟楼区社区专职工作者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变电站春季安全生产自查报告
- 充电桩充电服务与充电站安全保障合同
- 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师CCRC-PIPCA含答案
- 2025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智杰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面向社会招聘10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小型引调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