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1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1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1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1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第五课隐私受保护第1框《隐私和隐私权》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知识目标】 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能力目标】 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隐私意识,养成尊重他人隐私的习惯,增强人格独立观念。,学习目标,一、人人有隐私权 1、什么是隐私? 2、隐私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为什么要保护个人隐私?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的含义? 2、隐私权的作用? 3、隐私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

2、P46-49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找出答案并在书上勾画出来。3分钟后请回答:,自学指导,1、甲深夜偷车被小李发现,小李马上报警。 2、乙的父母离婚了,小李得知后广为传播。,问:甲的行为和乙的事情哪个属于隐私?,乙属于隐私,共同点: 甲和乙都不愿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具有“隐”的特点。 不同点: 甲的行为已侵害社会秩序的行为,乙的纯属私事。,小结: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如果他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构成隐私的两个要件 一为“隐”: “隐”即隐藏, 是当事人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的事情。 二为“私”: “私”即个

3、人之事, 与“公”相对应, 是指纯粹个人的, 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事情。,2、隐私具体包括,私人信息:,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日记等,一、人人有隐私权,1、隐私的含义: 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1、老师的收入、婚恋情况 2、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00元钱 3、个人病情 4、著名影星被有关部门查出她的收入状况,发现她有偷税漏税。 5、往来的朋友 6、双休日的安排 7、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是,否,否,是,是,请判断哪些为隐私,否

4、,隐私指与公共利益、群众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有人认为:隐私就是丑事,你觉得对吗?,是,不是。隐私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隐私没有违背道德,也没有违背法律,因此隐私不是丑事。丑事是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所以,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隐私丑事,个人信息“裸奔”让人情可以堪,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P46-48,能自由地放松身体与心灵,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隐私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p46) 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纰漏的可能性越大,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越迫切。(p47) 在坚持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必须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以缓解对人格独立的担忧,保证

5、自由舒畅生活(p48),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未经本人同意便被刊登在某晚报上。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报社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 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 该报刊登的这一文章是否构成侵权? 侵犯何种权利?,不应该,公布年收入不侵权 公布婚恋情况是侵犯隐私权,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的含义: 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保护隐私权的作用: 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 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

6、法侵入公民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依据,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一天深夜,某地公安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无搜查证的情况下,对某小区住房进行全面搜查。 1、有人认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合法的,因为他们有搜查权; 2、有人认为派出所的行为是非法的,因为他们没有依据法定程序搜查。,我国法律对搜查权的行使做了规定: (1)拥有搜查权的机关只有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无权对公民的人身、住宅进行搜查。 (2)搜查必须依法定程序进行。

7、 (3)只有在执行拘留、逮捕任务时,遇到紧急情况,侦查人员才可以不用搜查证进行搜查。,何种情况下的搜查没有侵犯公民的私人生活安宁权?,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侵犯隐私权。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主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件等。,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或者对无行为能力

8、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参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老师不是法定的监护人或者其他监护人,所以拆看学生信件是不合法的。 而家长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子女的信件是合法的,但应保护他们的隐私权。,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3、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私人生活安宁权 个人信息保密权 私人通信保密权 4、不得滥用隐私权: 任何人不得滥用权利,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1、以下对于隐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 B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而不愿为人所知的纯个人私事 C与个人有关的事情 D个人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B,2、下列人员拆看他人信件的行为属于合法的有( )。 A.公安人员拆看邻居的信件 B父母拆看未满十周岁儿子的信件 C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 D你的好朋友拆看你的信件,B,3、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 )的权利。 私人生活安宁 私人信息保密 私人信息收益 个人人格独立 A.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