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第1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第2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第3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第4页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本章重点 1、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2、正确认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创立这一理论的过程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正确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史上的重要的地位。,本章难点 1、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特征。 2、正确认识中国革命“两步走”之间的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辨正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4、正确认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在中国革命中的伟大作用和相互关系。,本章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通过阐述新民主主义革

2、命理论,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及意义,认识这一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结晶,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指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 形成 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 时代特征 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一、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的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

3、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是近代中国的最基本的国情。,1842年8月,清政府在英国军舰上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标志者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国情的突出表现就是:外无民族独立,内无人民民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贫困,国力衰微,经济文化极端落后且发展极不平衡,中国人民遭受的是双重的剥削和压迫,帝国主义是造成中国近代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

4、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两在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个任务创造条件。,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从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期间) 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中国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新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提出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国共产党四大的召开,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中共一大宣告了党的成立,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中共二大在

5、初步分析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开始。,中共三大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动力问题。认为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并提出与当时最大的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的策略。,中共三大会址广州 东山恤孤院三十一 号(现恤孤院路三号) 的资料照片。,中共四大最大的贡献是指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明确提出中国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有最革命的无产阶级的有力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此外,四大还认识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至此,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已经提出

6、。,新民主主义基本思想提出后,由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准备不充分,致使这些基本思想不能完全落实到实践中去,特别是对怎样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这个核心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2新民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土地革命前半期初步形成。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刻投身于中国革命之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的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经验,从而指导了中国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是在反对“左”倾教条主义和右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形成的,尤其是在反对把共产国际决议教条化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过程中形成的,这

7、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民主主主革命理论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 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总路线:是相对于具体路线而言的根本指导路线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依靠力量和发展前途。 1939年: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9

8、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从总体上说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但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对象是不同的。 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军阀 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动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

9、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特点 集中表现在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革命的前途是社会

10、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中国革命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走,新民民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革命的第一步是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发展到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革命中间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分析并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一次革命论”:在党的历史上,“左”倾教条主义的“一次革命论”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而忽略了二者的区别,主张“毕其功于一役”,把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放在一起来完成,在反帝反封建的同时, 也反对民族资产阶级,把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 、“二次革命论”:来

11、自右的“二次革命论”只看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而没有认识到二者的联系,主张民主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革命的前途是资本主义,将来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两种错误观点的错误实质: 在于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既区别了两个革命阶段的性质,又分析了两个革命阶段的联系,在理论上成功的解决了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和革命发展的前途问题。,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主要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和

12、政体两个方面。,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人们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济纲领 指: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土地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在经济上就是变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为个体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的社会制度。他从根本上铲除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

13、中国的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民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获得了解放。,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陈果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果夫,陈立夫,中国官僚资本的特征: 第一,它的形成一开始就与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利用国民党政权的力量对广大人民进行超经济的剥削和掠夺,它的存在是以国民党政权为前提条件的,它是一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它是靠买办起家的,没有任何独立性,是为帝国主义服务并由他们扶植起来的,它们是帝国主义尤其是美国垄断资本的附庸;它们在国内同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结合在一起,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

14、断着资本主义。,第三,从其资本活动形态来看,这个垄断资本,主要不是生产资本而是投机资本,是从金融和商业起家的。利用政权垄断金融和商业,通过发动内战,滥发公债、外汇投机等途径,掠夺和集中财富。通过对金融业的垄断,进而控制全国的经济命脉。,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的革命性:一方面,就其消灭买办性、封建性,摧毁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而言,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剥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3、保护民族工商业 民族工商业是民族资产阶级所有的企业。,中国最大民族 工商业者无 锡荣氏兄弟的 故居,实行对民族工商业保护政策的原因在于:一是在半殖民地半

15、封建的社会中,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民族工商业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有占有重要的地位,大都与国计民生有关,对改善人民生活有重要意义。三是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的一面,是革命统一战线的积极争取的中间力量。,(三)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无产阶级领导的指这种文化是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 民族的文化就是要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 科学的文化是要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 大众的文化具有民主性和大众性,解决文化为

16、谁服务的问题,即文化必须为大多数工农群众服务。,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 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 党成立初期 工作重心在城市 。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 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秋收起义失败后 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 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不平衡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

17、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可能性。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在者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客观依据: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因此,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第三,由于中国革命

18、的敌人总是长期的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占领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 命新道路理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2)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4)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

19、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是毛泽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科学体系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三大法宝的系统总结,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懂得了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而且懂得了中国革命的方式、方法及中国革命中的各种联系,掌握了战胜敌人、夺取革命胜利的基本武器。,1、统一战线

20、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为反对当前的主要敌人,同一切可能联合的阶级、阶层、政党和集团在一定的目标下结成的广泛的政治联盟。,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存在着内外部的多种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 统一战线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主要矛盾和任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国民革命时期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第二,土地革命前

21、中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第三,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第四,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第二,必须坚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第三,必须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这是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又一条基本原则。,第四,在与资产阶级联合时,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以斗争求团结。斗争是手段,团结是目的。 第五,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的两个联盟及其关系。,2、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22、。 长期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中国革命的一个主要法宝。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也是异常凶残的,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第三,敌我力量对比、各帝国主义之间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内反动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状态,规定了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毛泽东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著名论断。 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并不是说可以放弃其他的斗争形式。 中国革命是

2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在本质上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这是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所决定。,第一,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众,是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 第二,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不同时期的中国革命的武装力量,绝大部分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第三,中国革命进行长期的武装斗争,主要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农民游击战争,广大农民所在的农村,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武装斗争必须以人民军队为骨干力量 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 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即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设的一

24、条最根本的原则。也是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通过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领导来实现的。,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提出了党对军队 领导和建设的一系列原则和思想,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任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亲密联系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的唯一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新型人民军队建军原则的基石和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出发点,也是人民军队生存的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由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决定的。,人民军队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

25、团,必须忠实地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路线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通过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体现出来的。这三大任务是: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人民军队三大任务的执行,保证了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关于人民战争的思想。 人民战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组织和武装起来进行的革命战争。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对人民战争的思想作了概括,其基本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有一支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有一套正确的战略战术,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游击战和

26、运动战,并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第一,人民战争必须深入发动人民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相信群众和依靠群众,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思想,他总是把革命战争的进行和胜利,建立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之上。,第二,人民战争必须以人民军队为骨干,革命根据地为战略基地。中国革命的对象武装到牙齿,因此,必须拥有一支站在人民立场上的高素质的人民军队作为骨干力量;同时,由于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因而必须有根据地作为巩固的后方。只有这样,才能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第三,人民战争必须实行“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提出了主力兵团和地方

27、兵团相结合、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武装群众和非武装群众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这样,就最大限度地把不同层次的人民群众组织到人民战争中去,壮大了人民军队的力量,发挥了人民战争的无比威力。,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第一,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分析了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 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敌人的强大; 人民军队的弱小; 共产党的领导和土地革命。,第二,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四个特点,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经验,提出了一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主要是:,在战争的全局上,坚持

28、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为贯彻这一战略方针,要在战略防御中实行进攻战、战略持久战中的速决战、战略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等策略原则。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游击战、运动战和阵地战是中国革命战争的三种基本形式,不同阶段侧重点不同。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适时实行战略转变。,第三,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 毛泽东于1947年12月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中概括了人民军队的十大军事原则(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

29、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5)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每战都应力求有准备,力求在敌我条件对比上有胜利的把握;,(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注重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9)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10)关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其中,最重要的是集中优势兵力和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3、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

30、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了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 第一,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是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经验。 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它的理论和纲领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思想建设问题是党的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

31、它是指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去教育与改造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的思想问题。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要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必须做到: 第一,必须普遍深入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二,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第三,整风运动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好形式。 第四,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在党的政治建设上,必须坚持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相结合,使党在坚持正确路线、反对“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中锻炼自己的队伍,也是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也是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把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经验之一。,在党的作风建设上,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三大作风是中国共产党显著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主要标志,也反映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