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财务会计实验实训答案第一部分会计基本操作实验实训实验一:28一、为什么要审核原始凭证?怎样审核?(P5)答:会计法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审核原始凭证,这是法定职责。审核原始凭证主要是审核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从凭证的合法性方面:审核凭证记录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政策法令,各项规章制度是否符合财经纪律,违法的要制止。 2、从凭证的合理性方面:审核凭证记录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有效,是否符合节约的原则,是否符合开支标准等。 3、从凭证的真实性和正确性方面:审查凭证记录反映的真实的业务(不能编造业务)。凭证的填写是否正确,填制是否及时,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书写是否清楚规范,项目是否填写齐全,经济
2、内容填制是否正确、完整、清晰,数字填写是否规范,计算是否准确,大小写金额是否一致等,有无涂改、刮擦、挖补等伪造凭证的情况,还要审核有关部门人员是否签章等。二、原始凭证填制:1、借:原材料-A种钢材 2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250 贷:材料采购 292502、借:生产成本 1000 贷:原材料A种钢材 10003、借:库存商品 15000 贷:生产成本 15000实验二:一、 思考题:1、 填制记账凭证的要求是什么?(P7)答:记账凭证的填制是会计核算中的基础环节之一,正确、及时、完整地填制记账凭证是正确、及时地提供会计信息的保证。对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主要有几个方面:记
3、录真实,内容完整,填制及时,书写清楚;应当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确定应借应贷的账户,应借应贷的账户必须保持清晰的对应关系。2、 为什么要审核记账凭证,怎样审核?(P11)答:记账凭证填制后,必须经过审核无误后,才能据以登记账簿。记账凭证审核的主要内容有:1、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所附原始凭证是否齐全,记账凭证的经济内容是否与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内容相符等。 2、记账凭证中载明的业务内容是否合法、正常,应借应贷的账户是否正确。 3、记账凭证上的项目是否填写清楚、完整,编号是否连续,有关人员的签章是否齐全。二、 记账凭证的填制:实验五:1、此处金额为学号的末尾3位,各人不同。现金
4、日记账(根据前面的十张凭证登记日记账)注意:需体现(1)现金日记账格式,并请注意每位同学金额不一样。(2)期初余额2000(3)本月合计(上下各一条单红线)(4)本年合计(下面一条双红线结束)实验八:1、 红字更正法借:制造费用 10000 贷:原材料 10000借:生产成本 10000 贷:原材料 10000 并据此登记入帐。2、 红字更正法借:库存现金 400 贷:银行存款 400并据此登记入帐。3、 划线更正法 1480.00 146000 签名 此处划线应为单线 4、 补充登记法借:生产成本 3600 贷:原材料 3600并据此登记入帐。5、 红字更正法借:管理费用 500贷:库存现金
5、 50其他应收款小王 450借:管理费用 450库存现金 50 贷:其他应收款小王 500 并据此登记入帐。第二部分 财务分析实验一、判断题:1. 2. 3. 4.二、85000-10000=75000(千元) 每股收益=75000000/93750000=0.8(元)三、 基本的每股收益=37500/125000=0.3(元)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 12000-12000812=4000(万股) 6300001.6%(1-33%)=6753.6(万元)630000/12.5=50400(万股)11000001.4%(1-33%)=10318(万元)110000010=110000(万股)参考P
6、80稀释程度从大到小排列:净利润增加股数增加增量股的每股收益(隐性)顺序期权-4000-11.6%债券6753.6504000.13431.4%债券103181100000.0942分步计算稀释的每股收益净利润股数每股收益稀释性基本每股收益375001250000.3(1)期权-4000375001290000.291稀释(2)1.4%债券10318110000478182390000.200稀释(3)1.6%债券6753.65040054571.62894000.189稀释所以稀释的每股收益为0.189第三部分 成本核算实验实验一:一、判断选择填制记账凭证:(请注意凭证的选择,以下只复印了选
7、择填制的凭证。制单处请填写自己的姓名)1、2、3、4、5、6、7、8、二、会计分录:1、12月2日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5 76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84 贷:银行存款 6 084 库存现金 5602、12月3日借:原材料 5000 材料成本差异 760 贷:材料采购 57603、12月6日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2485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4080 贷:银行存款 289304、12月9日借:原材料 25000 贷:材料采购 24850材料成本差异 1505、12月10日借:生产成本A产品 3000 B 产品 25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55006、12月11日借:制造
8、费用 1000 贷:原材料 1000 7、12月22日借:管理费用 600 贷:原材料 600 8、月末差异率(760-150)/(200055000+25000)1.525%借:生产成本A产品 45.75 B产品 38.13 制造费用 15.25管理费用 9.15 贷:材料成本差异 108.28实验二1、相关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 2983500 管理费用 5265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510000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27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8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76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000000 贷:库存商品
9、2000000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000 贷:库存商品 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34000 2、丙公司相关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 6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60 000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60 000贷:累计折旧20 000银行存款40 0003、江汪公司相关账务处理:(1)借:库存现金 124000贷:银行存款 124000(2)借:应付职工薪酬 124000贷:库存现金 124000(3)借:生产成本A产品 80000 B 产品 20000 制造费用 8400管理费用 156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24000借:生产成本
10、A产品 11200 B产品 2800 制造费用 1176管理费用 2184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7360实验四:一、 要求独自完成(以下仅供参考)1、评价小王的建议:小王的建议比较全面,而且计算结果分摊到每件产品的制造费用的数额基本合理,但是不易计算,搜集数据过程较复杂。2、评价小张的建议:小张的建议较简单,便于计算,但计算的结果缺少确定性和可检验性,不可采纳。3、你自己的答案:我的建议:应用年度计划分醉率分配法,按照生产单位年度制造费用预算和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及事先确定的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不管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都按照年度计划确定的计划分配率进行分
11、配,对各月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与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之间的差额不进行分配。二、相关账务处理:1、借:制造费用 55管理费用 25 贷:库存现金 802、借:制造费用 180管理费用 20 贷:银行存款 2003、借:管理费用 1200 制造费用 1200 贷:银行存款 24004、借:财务费用 150 贷:应付利息 1505、借:制造费用 3600管理费用 1200 贷:累计折旧 4 8006、制造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率=20611/100000=0.20611会计科目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生产成本-A8000016488生产成本-B200004123合 计10000020611借:生
12、产成本A产品 16488 B产品 4123 贷:制造费用 20611实验五:一、1、评价小王的建议:第一点应附有领料单第三点应附有入库及入库商品汇总表第四点支票退回时分录错误2、评价小张的建议:第二点应附有制造费用分配表3、我的建议:(1)所附材料:领料单及出库单(2)所附制造费用分配表(3)附退货单(4)分录错误,应为: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账款二、第四部分 税务会计实验1、增值税:900001715300(元)消费税:9000054500(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89800 贷:库存商品 7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15300 应交消费税 45002、消费税:155
13、00012400(元)增值税:1550001726350(元)借:固定资产 168750贷:库存商品 13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6350 应交消费税 124003、消费税50025125(元)增值税50017 85(元)借:银行存款 585 贷:其他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85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125 借:其他业务成本 300 贷:周转材料 3004、工程结算收入营业税(78000006000000)3216000(元) 分包工程款营业税600000318000(元) 其他业务收入营业税: 机械作业收入营业税
14、300003900(元) 无形资产转让收入营业税16000058000(元) 房屋出售营业税26000051300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44100应付账款 18000固定资产清理 130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559005、运输营业税(400000+80000-50000)312900(元)固定资产出租和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营业税(30000+60000)54500(元)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1740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17400第五部分 会计内部稽核实验1、借:管理费用 55 贷:库存现金 55 (现付)2、借:其他应收款 600 贷:库存现金 600 (现付)3、借:管理
15、费用 60 贷:库存现金 60 (现付)4、借:其他应付款 2400 贷:银行存款额 2400 (银付)5、借:原材料 50540 贷:材料采购 50540 (转账)6、 借:生产成本A产品 10000 B产品 12000 C产品 15000 贷:原材料 37000 (转账)7、 借:银行存款 117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银收)8、借:生产成本A产品 3000 B产品 5000 制造费用 4000贷:原材料 12000 (转账)9、借:库存现金 5600 贷:银行存款 5600 (银付)10、借:其他应付款 900 贷:库存现金 900
16、(现付)11、借:管理费用 4000 贷:银行存款 4000 (银付)12、借:应收账款 45630贷:主营业务收入 39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630 (转账)13、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600 贷:库存现金 600 (现付)14、借:银行存款 11700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 (银收)15、借:财务费用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银付)16、借:制造费用 20000 贷:累计折旧 20000 (转账)17、借:库存商品 A产品 31267 B产品 17383 贷:生产成本A产品 31267 B产品 17383
17、(转账)18、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3537 B产品 17405.70 C产品 4000 贷:库存商品A产品 3537 B产品 17405.70 C产品 4000 (转账)二、(自评部分自己打分)三、请独立完成四、 稽核制度要求字数1500字。P38 学生自评部分自己填写附送: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一.单项选择题部分 1.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1.2.几位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分别为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这些分数是(C )。A、 总体单
18、位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变异1.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1.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1.5.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 连续变量 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1.6.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
19、,学生成绩是(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1.7.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1.8.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2.1.连续调查与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是(B )。A、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 B、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C、调查单位包括的范围是否全面 D、调查资料的来源不同 2.2.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B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20、 D、抽样调查 2.3. 为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2.4.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企业设备调查 B、人口普查 C、农村耕地调查 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2.5.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是(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2.6.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B )。 A、对某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钢铁生产中
21、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2.7.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D )。A、灵活程度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作用不同 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 3.1.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必须是重叠的 、必须是间断的 、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必须取整数 3.2.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B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产品按品种分组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3.3.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组数的多少不同 、组距的大小不
22、同: 3.4、品质分组和变量分组的区别在于(A )。A、选择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选择分组标志的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 D、组距的大小不同4.1.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B )。A、质量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平均指标 4.2.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B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4.3.总量指标是用(A )表示的。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4.4.某厂1996年完成产值2000万元,1997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
23、31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B )。A、5.5% B、5% C、115.5% D、15.5% 4.5.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4.6.在什么条件下,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结果相同(B )。 A、权数不等 B、权数相等 C、变量值相同 D、变量值不同 4.7.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公式的权数是(C )。A、 B、 C、 D、 4.8.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A )。A、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B、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标志值本身的大小
24、 D、标志值数量的多少 4.9.某企业的总产值计划比去年提高11%,执行结果提高13%,则总产值计划完成提高程度为( C )A、13%11% B、113%111% C、(113%111%)100 D、(111113)100 4.10.比较不同水平的总体的标志变动度,需要计算(C )。A、平均差 B、标准差 C、标准差系数 D、全距 4.11.销售成本利润率指标属于(B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4.12.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C )。A.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5.1.
25、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C )。A、2倍 B、3倍 C、4倍 D、1/4倍 5.2.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每隔一小时抽10分钟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D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缩小为原来的81.6%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5.4.为了了解某工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按该厂职工名册依次每50人抽取1 人,对其家庭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B )。A、简单随机
26、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7.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0 r 1 B. -1 r 1 C. -1 r 1 D. -1 r 07.2.现象之间线性依存关系的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 C ) 。A.越接近于-1 B. 越接近于1 C. 越接近于0 D. 在0.5和0.8之间7.3.若物价上涨,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减少,则物价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为( B )。A.不相关 B. 负相关 C. 正相关 D. 复相关7.4.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程度越高,则相关系数( D ) 。A.越接近于0 B.越接近于1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和-18.1.统计指数按
27、反映的对象范围可分为(C )。A.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8.2.统计指数按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B )。A.总指数和个体指数 B.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D.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8.3.某厂05年的产量比04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05年产品单位成本( A )。A.减少0.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增加1.75%8.4.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
28、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8.5平均指数的两种计算形式是 (C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9.1.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 )。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9.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D )。A.几何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简单算术平均法 D.首末折半法9.3.数列中各项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时间数列是( B )。.时点数列 .时期数列 .平均指标动态数列 .相对指标动态数列9.4.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
29、于动态数列( D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工业企业按地区分组形成的数列 C.职工按工资水平高低排列形成的数列 D.出口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9.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环比增长速度9.6.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的关系是(C )。 A、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B、定基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之和 C、各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的连乘积再减1 D、各环比增长速度减1后的连乘积减1二、多项选择题部分1.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
30、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1.2.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 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 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 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 1.3.在工业普查中(BCE )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 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
31、平均成绩 1.5.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BDE )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D、人口密度 E、合格品率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CD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2.1.普查是一种(ABE ) A、专门组织的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非全面调查 E、全面调查 2.2.在工业设备普查中(BDE )、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 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 、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2.3.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
32、几个方面(BCDE ) 、全面性 B、经济性 C、时效性 D、准确性 E、灵活性 2.4.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ABCE )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 3.1.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CDE ) A、 职工按工龄分组 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 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 E、人口按地区分组 3.2.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CD ) 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工人按产量分组 D、职工按工龄分组 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 4.1.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
33、的因素有(AB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4.2.在下列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ADE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4.3.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ACE ) A、工资总额 B、商业网点密度 C、商品库存量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E、进出口总额 4.4.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BDE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2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4000万吨 D、某产品产量计划完
34、成程度为113% E、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4.5.下列指标中强度相对指标是(ABCD ) A、人口密度 B、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C、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均每国内生产总值 E、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 5.1.抽样估计中的抽样误差(ACE ) 、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式来消除的、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 、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的 、其大小是可能控制的5.2.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BDE ) 、样本单位数 、样本指标 、全及指标 、抽样误差范围 、抽样估计的置信度5.3.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所谓优良估计的标准有(BCD )、客观性 B、无偏性 C、一致
35、性 D、有效性 E、优良性 7.1.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程度划分有 ( ABC )A、完全相关 B、不完全相关 C、不相关 D、正相关 E、负相关7.2.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按其形式划分有 ( CE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线性相关 D、不相关 E、非线性相关8.1.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 CDE) A、商品零售量指数 B、商品零售额指数 C、商品零售价格指数D、职工劳动生产率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8.2.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CD) A、工业生产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产品产量指数 E、产品单位成本指数9.1.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
36、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9.2.下列哪些指标是序时平均数(ABDE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平均增长速度 9.3.下面属于时点数列的有(BDE ) A、历年旅客周转量 B、某工厂每年设备台数 C、历年商品销售量D、历年牲畜存栏数 E、某银行储户存款余额三、简答1简述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区别与联系。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表现为: (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一般不具有综合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具有综合的性质。 (2)统计指标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标志中,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联系表现为: (1)统计指标的指标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的; (2)随着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2.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计算结论相同的条件是什么? 当数量指标的算术平均数指数,在采用基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般综合指数的计算结论相同; 当质量指标的调和平均数指数,在采用报告期总值为权数的特定情况下,与一 般综合指数的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心理与教学方法的优化研究
- 混合学习未来教育的创新模式
-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教育的政策支持研究
- 中国教育培训机构市场竞争策略分析
- 心理驱动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 教育技术趋势报告提升教学效果的科技工具
- 基于创新教育政策的科技产业未来规划及战略部署探讨
- 智慧办公未来校园管理的新趋势
- 商业培训中的教育创新提升培训效果的方法
- 教育科技与心理辅导的结合策略探索
- 婚前协议(保护女方利益)
- 奉贤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学习测试附有答案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扶贫农产品购销合同协议(农产品购销合同模板)
- 汽车维修高级工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 GB/T 5782-2016六角头螺栓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 GB/T 13451.2-1992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 GB/T 11264-2012热轧轻轨
- 山东省中小学校档案管理暂行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