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水力计算.ppt_第1页
管路水力计算.ppt_第2页
管路水力计算.ppt_第3页
管路水力计算.ppt_第4页
管路水力计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华大学,XIHUA UNIVERSITY,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管路水力计算 第五讲,汽车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名称,第三章 管路水力计算,层流和湍流 雷诺数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湍流运动 湍流粘性底层 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 管路水力计算 管路中的水击,西华大学,XIHUA UNIVERSITY,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3.1 层流和湍流雷诺实验,1883年英物理学家雷诺Reynolds经过实验研究发现,管道水力损失规律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流体的流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流态。,1. 实验装置,流速较低,整个流场呈一簇相互平行的流线 这种流动状态称为层流(态),2. 实验现象-1,流速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流束

2、开始振荡,处于不稳定状态 过渡态,2. 实验现象-2,流速再增加,流束破裂,流体质点做复杂无规则的运动 这种流动状态称为紊/湍流(态),2. 实验现象-3,3. 实验总结,层流(Laminar Flow) 流速较小时,玻璃管内的颜色水成一条界限分明的纤流,与周围清水不相混合,表明玻璃管中的水流呈现一种质点互不掺混的层状流动。,临界流、过渡流(Transitional Flow) 玻璃管内流速增大到某一临界值vc时,颜色水纤流出现抖动。,湍流(Turbulent Flow) 流速继续增大,颜色水纤流破散并与周围清水混合,使玻璃管的整个断面都带颜色,表明此时各层质点相互掺混,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

3、,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状态。,4. 正、反向实验,实验曲线分为三部分: (1)ab段:vvc 流动为湍流 (3)be段:vcv vc流动可能是层流(bce段),也可能是湍流(bde段),取决于水流的原来状态。,上临界流速vc:层流湍流时的临界流速,它易受外界干扰,数值较大,不稳定。,下临界流速vc:湍流层流时的临界流速,数值较小,稳定。可作为流态的判别标准。,lgvc,a,b,c,e,d,f,lgv,lghf,lgvc,O,层流,湍流,过渡区,3.2.1 圆管雷诺数,雷诺通过实验发现,(下)临界雷诺数,圆管流态判别:,层流: Re 2300,实验得知:圆管临界雷诺数,3.2 雷诺数,3.2.2

4、非圆管雷诺数,非圆断面管流,同样可以用雷诺数判别流态,需引用一个综合反映断面大小和几何形状对流动影响的特征长度,代替圆管流雷诺数中的直径d,即水力半径。,R水力半径,m; A过流断面面积,m2; x湿周,过流断面上流体与固体壁面接触的周界长,m。,3.2 雷诺数,d,h,b,b,h,当计算雷诺数时,采用当量直径D进行计算,3.2 雷诺数,3.2.3 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惯性力,粘性力,层流:Re数较小,粘性力作用较强,湍流:Re数较大,惯性力作用较强,3.2 雷诺数,【例】有一直径25 mm的水管,流速v=1.0 m/s,水温为10 。(1)试判别流态;(2)若使上题保持层流,最大流速是多少?,

5、解:(1)由P3表1-1,查得10 水的运动粘性系数 =1.30810-6 m2/s,Re2300,此管流是湍流,(2),3.2 雷诺数,1、雷诺数与哪些因数有关?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当管道流量一定时,随管径的加大,雷诺数是增大还是减小?,雷诺数与流体的粘度、流速及流动边界形状有关。Re=惯性力/粘性力:,2、为什么用下临界雷诺数,而不用上临界雷诺数作为层流与湍流的判别标准?,上临界雷诺数不稳定,而下临界雷诺数较稳定,只与流动的过流断面形状有关。,3、当管流的直径由小变大时,其下临界雷诺数如何变化?,不变。Rec只取决于流动边界形状,即流体的过流断面形状。,3.2 雷诺数,3.3 圆管中的层流运

6、动,3.3.1、层流流动特征,特点: 有序性。水流呈层状流动,各层的质点互不掺混,质点作有序的线性运动。 粘性占主要作用,遵循牛顿内摩擦定律,粘性抑制或约束质点作横向运动。 在流速较小且雷诺数Re较小时发生 水头损失与流速的一次方成正比,定义:流体质点互不掺混,作有条不紊的有序的线性运动。,3.3.2、圆管层流流速分布-1,定常流动,受力平衡,满足牛顿内摩擦定理:,则:,分离变量:,1、流速分布表达式,圆柱状微元,圆柱外表面 承受切应力,3.3.2、圆管层流流速分布-2,带入边界条件:y=R, u=0,则:,则:,3.3.2、圆管层流流速分布-3,2、轴心处的速度,3、流量,4、断面平均流速,

7、5、动能修正系数,3.3.3、沿程阻力损失,由伯努利方程:Z1=Z2, v1=v2,得:,将 带入上式,则:,达西公式,沿程阻力损失与平均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沿程阻力系数只与雷诺数有关。,沿程阻力系数:,例:应用细管式粘度计测定油的粘度,已知细管直径d=6 mm,测量段长L=2 m 如图。实测油的流量Q=77 cm3 /s,水银压差计的读值hp=30 cm,油的密度=900 kg/m3。试求油的运动粘性系数和动力粘性系数。,解:列细管测量段前、后断面伯诺里方程,假设为层流,由:,动力粘性系数,运动粘性系数,校核流态,层流,假设成立,西华大学,XIHUA UNIVERSITY,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

8、,思考题,习题3-2. 习题3-4.,西华大学,XIHUA UNIVERSITY,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第六讲,汽车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名称,第三章 管路水力计算,层流和湍流 雷诺数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湍流运动 湍流粘性底层 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 管路水力计算 管路中的水击,3.4 湍流运动,3.4.1湍流的特征(或称紊流),湍流定义:流体质点相互掺混,局部速度、压力等流动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不规则脉动的流体运动 无序性: 流体质点相互掺混,运动无序,运动要素具有随机性。 耗能性: 除了粘性耗能外,还有更主要的由于紊动产生附加切应力引起的耗能。 扩散性: 除分子扩散外,还有质点湍动引起的传质、

9、传热和动量传递等扩散特性。 高雷诺数 湍流运动的规律性同它的随机性是相伴存在的,通过运动参数的时均化,来求得其时间平均的规律性,使流体力学研究湍流运动的有效途径。,3.4 湍流运动,3.4.2湍流运动的时均化,时均速度:,在湍流中,流体质点的瞬时速度始终围绕着某一平均值而不断跳动(即脉动),将ux对某一时段T 平均,所得到的平均值就称作是时均速度(时间平均流速),瞬时速度,平均速度,脉动速度,3.4 湍流运动,脉动流速随时间改变,时正时负,时大时小。在时段T内,脉动流速的时均值为零,但绝对值不为零。,对一元湍流流动,结论: 湍流可分解为时均流动和脉动流动。欧拉法描述流动的基本概念,在“时均”的

10、意义上继续成立(恒定流)。脉动值不可忽略,对时均运动影响很大。,3.5 湍流粘性底层,3.5.1、湍流的结构 粘性底层(层流底层) 圆管作湍流运动时,靠近管壁处存在着一薄层,该层内速度很快从主流速度减为零,流速梯度较大,速度近似呈线性分布的薄层,粘性应力起较大作用。 湍流核心:湍流的内部除边壁外均处于湍流核心,此时速度分布为对数规律。(普朗特-卡门对数分布律-补充学习) 过渡层:位于粘性底层的内侧,界限不明显,3.5.2. 粘性底层速度分布,粘性底层内,切应力近似为壁面切应力=0,积分:,边界条件:,y=0, u=0,则:,速度呈线性分布,3.5.3. 粘性底层厚度1 mm,实验资料表明:,说

11、明:当管径d相同时,随着流体的流动速度增大,雷诺数增大,粘性底层变薄。,3.5 湍流粘性底层,3.5.4. 水力光滑管和水力粗糙管,当 ,管壁绝对粗糙度在粘性底层之下,流体像在光滑的管中流动,这时管道称为水力光滑管。,当 ,管壁绝对粗糙度在粘性底层之上,流体冲到管壁凸起部分,发生碰撞并形成旋涡,造成能量损失,这时管道成为水力粗糙管。,d,d,3.5 湍流粘性底层,3.6.1 尼古拉兹实验,实验装置:人工粗糙管 实验方法: /d =1/301/1014的人工粗糙管作不同组实验 对每根人工粗糙管(/d =C),改变流量,则v(Re)、hf变化,在不同的Re条件下,计算值,将各点绘在双对数坐标纸上,

12、就得到=f(Re, /d )曲线, 即尼古拉兹曲线图,3.6 阻力系数,3.6.2 尼古拉兹实验结果,5个阻力区,3.6.3 尼古拉兹实验结果分析,区: 层流区,=f(Re),=64/Re,Re4000,随Re的增大, /d大的管道,实验点在Re较低时便离开此线; /d小的管道,实验点在Re较大时才离开。 区: 湍流过渡区,=f(Re, /d ) 不同相对粗糙管的实验点分别落在不同的曲线上。 区: 湍流粗糙区(阻力平方区),=f(/d ) 对于一定的管道( /d一定),是常数。,1区: 层流区,Re2300,=f(Re)。 管壁的相对粗糙度对没有影响。所有实验点均落在直线ab上。,2区:层流向

13、湍流过渡区,2300Re4000, =f(Re)。 实验点比较分散,范围窄。工程实际中Re数在此区的较少,研究也较少,未总结出此区的计算公式。,3区:湍流光滑区,4000 Re 26.98(d/)8/7,=f(Re)。 不同/d的实验点均落到斜线cd上。随Re的增大, /d大的管道,实验点在Re较低时便离开此线;/d小的管道,实验点在Re较大时才离开。,4000 Re 105,105 Re 3106,布拉休斯公式,尼古拉斯公式,hf与v1.75成正比,故又称1.75次方阻力区, 区:湍流过渡区,=f(Re, /d ) 不同相对粗糙管的实验点分别落在不同的曲线上。,Re 粘性底层,原为水力光滑管

14、水力粗糙管,因而脱离光滑管线段cd,进入粗糙管过渡区 。 Re 。 与Re、 /d有关。,26.98(d/)8/7 Re 4160(0.5d/)0.85,诺巴耶夫公式,柯罗布鲁克公式,工业管道, 区:湍流过渡区。,区: 湍流粗糙区(阻力平方区),Re 完全紊流水力粗糙管区,能量损失主要决定于脉动运动,粘性影响不计。与Re无关,只与 /d有关。,hf与v2成正比,故又称阻力平方区,4160(0.5d/)0.85 Re,常见工业管道的当量粗糙高度见P62表3-1,尼古拉斯阻力 平方区公式,区: 湍流粗糙区(阻力平方区),3.6.4 阻力系数计算公式-1,区: 层流区。,区:层流向湍流过渡区 工程实

15、际中Re数在此区的较少,研究也较少,未总结出此区的计算公式。,Re2300,3.6.4 阻力系数计算公式-2,区: 湍流光滑区。, 区:湍流过渡区。,4000 Re 26.98(d/)8/7,4000 Re 105,105 Re 3106,布拉休斯公式,尼古拉斯公式,26.98(d/)8/7 Re 4160(0.5d/)0.85,诺巴耶夫公式,柯罗布鲁克公式,工业管道,3.6.4 阻力系数计算公式-3,区: 湍流粗糙区(阻力平方区),4160(0.5d/)0.85 Re,常见工业管道的当量粗糙高度见P62表3-1,尼古拉斯阻力 平方区公式,3.6.5 柯罗布鲁克公式和穆迪图,柯罗布鲁克公式,该

16、公式不仅适用于工业管道湍流过渡区,且可用于湍流全部三个阻力区,故称为湍流的综合公式。,1944年美国工程师穆迪以柯罗布鲁克公式为基础,绘出工业管道沿程阻力系数曲线图(穆迪图)。在图上按/d和Re可直接查出值。 由于工业管道和尼古拉兹人工粗糙管道粗糙均匀性的不同,穆迪图与尼古拉兹曲线在湍流过渡区存在较大差别。,3.6.6 穆迪图,应用举例,长度L=1000 m, 内径d=200 mm的普通镀锌钢管,用于运输运动粘度=0.35510-4 m2/s的重油,已知流量q=0.038 m3/s。求沿程损失?(=0.2 mm),解:,计算Re数,确定流动类型。,计算边界Re数,4000 Re Re1,流动处

17、于湍流光滑区,因为: Re 105 ,应用布拉休斯公式计算值。,则沿程损失hf(油柱),请查尼古拉斯实验曲线和莫迪图,阻力系数为多少?,应用举例,西华大学,XIHUA UNIVERSITY,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思考题,习题3-5. 习题3-6.,西华大学,XIHUA UNIVERSITY,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第七讲,汽车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名称,第三章 管路水力计算,层流和湍流 雷诺数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湍流运动 湍流粘性底层 阻力系数 局部阻力系数 管路水力计算 管路中的水击,3.7.1 局部阻力损失,流体流经管道入(出)口、变径管(突扩和突缩)、弯管、三通(分叉管)、阀门等各种管件时,局部阻

18、力做功产生局部水头损失hj。 由于局部阻碍的强烈扰动,流动在较小雷诺数时就已进入阻力平方区,故本节中只讨论湍流阻力平方区的局部水头损失。,产生hj 的原因 流体流经局部阻碍时,因惯性作用主流与壁面脱离,其间形成旋涡区,是造成局部水头损失的主要原因。 实验结果表明,局部阻碍处旋涡区越大,旋涡强度越大, hj 越大。,3.7.2 局部阻力系数-1,:局部损失系数,只决定于局部阻碍的形状,而与Re无关。 因局部阻碍形式繁多,流动复杂,所以多由实验确定,只有少数几种局部阻碍的可由理论计算得出。,突然扩大管 1、列伯诺里方程,3.7.2 局部阻力系数-2,突然扩大管 1、列伯诺里方程,2、列动量方程,取

19、1=2=1=1=2,实验证明:P=P1,则:各项除以gA2,3.7.2 局部阻力系数-3,突扩的特例 当流体在淹没情况下,流入断面很大的容器时(图3-13教材),作为突然扩大的特例A1/A20,3.7.2. 局部阻力系数-4,管道截面突然缩小:查表3-2,弯管,渐缩管,渐扩管等:查表3-3,举例,如图所示流速由1变为2的突然扩大管中,如果中间加一中等粗细管段使形成两次突然扩大,略去局部阻力的相互干扰,即可用叠加方法。 试求 (1)中间管中流速为何值时,总的局部水头损失最小; (2)计算总的局部水头损失,并与一次扩大时相比较。,v1,v2,v,解:(1)两次局部水头损失之和为:,总的局部水头损失最小时,即:,解:(2)两次局部水头损失之和为:,一次突然扩大时的局部水头损失,所以两次突然扩大时总的局部水头损失为一次突然扩大时的1/2。,举例,3.8 管路的水力计算,例题:3-4 已知:水泵功率P=25 kW,流量q=0.06 m3/s, 水泵效率v=0.75,吸水管长度l1=8 m,压水管长度l2=50 m,吸水管直径d1=250 mm,压水管直径d2=200 mm,沿程阻力系数=0.025, 滤网的局部阻力系数f=4.4,弯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