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点清单 PPT课件_第1页
记叙文知识点清单 PPT课件_第2页
记叙文知识点清单 PPT课件_第3页
记叙文知识点清单 PPT课件_第4页
记叙文知识点清单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记叙文知识点,2,一、定义,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3,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原因、 经过、 结果。,4,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这三个要素,是记叙文的主体部分,内容的展现,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达,就是通过这些来实现的。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干什么?,5,三、记叙文的顺序,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又叫正叙。 2、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局或某个重要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按顺序进行叙述。,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和内容

2、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然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4、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6,四、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这个“我”可以是作者自己,也可以是虚构的人物。 第二人称:以“你”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 第三人称:以“他她它”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的.,7,五、记叙文的线索,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 受或者事迹 。 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 义的物品。 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 主要人物的思 想感情变化。 (考查的较多) 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时空转移线索,8,六、记叙文常见修辞,(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

3、排比 (5)对偶 (6)反复 (7)设问 (8)反问,9,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10,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共分三步: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 的 故事(事迹经过 )。即谁做了什么 B、表现了赞美了 揭示了讽刺了 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 了。 C、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11,二、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 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 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xx事物的xx特征,揭示本质, 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增强语势,增强文章气势, 增加感染力、说服力。,12

4、,(5)对偶:句式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音韵 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突出强调xx意思,强烈抒情, 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3,1、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 计,莫如树人。 4、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 们。 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7、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

5、,时而缓,时而急, 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14,三、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方法,1)按时间推进划分(时间词语为标志) 2)按地点变换划分(地点词语为标志) 3)按感情变化划分 4)按事情发展过程划分 (各个事件) 5)按总分总的结构划分(掐头去尾),15,四.记叙顺序的作用,1、顺叙的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 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的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 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的作用:插入xx内容,对情节起补充、衬 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的作用:起补充、深化、丰富叙述的作 用,使叙事更严谨。,16,五、线索的作用,文章以 线索

6、,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六、如何寻找线索,1、标题; 2、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 3、抒情句、议论句、关键语句。,17,七、文段的作用,1、开头段作用:总领全文 引出下文 为后文埋下伏笔 开篇点题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中间段作用: 呼应前文 承上启下 段末起总结作用 3、结尾段作用: 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篇末点题,深化中心; 总结全文。,18,八、记叙文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给人一种真实感. 第二人称:如同作者与读者进行对话,读起来给 人一种亲切感。 第三人称: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多方

7、 面自由叙述。,19,九、记叙的详略,考试中,常以这样的形式考查:“什么内容为何要详写或略写?” 答题格式: 1. xx内容与xx中心或xx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2. xx内容与xx中心或xx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20,九、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 作用: 1.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2.渲染xx气氛; 3.为下文做铺垫;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21,社会环境描写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 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

8、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十、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22,十一、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 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 起到了的作用。,23,十二、人物描写的作用: 肖像(外貌) 【答题公式】肖像描写 + 人物状况 + 精神品质 + 铺垫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描写,交代(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生活)状况,表现出人物的精神(性格、品质),为下文写作铺垫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答题公式】描写方法 + 描写情景 + 人物心理(精神品格) + 铺垫作用、 【答题格式】运用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

9、情景,表达(表现)出人物心情(心理、情感),表现出人物的精神品格(品质),为下文写作铺垫,24,十三、记叙文中抒情: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主人公直接倾吐内心感受的抒情发式;间接抒情是指寄情于景,融情于物,感情流露于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字里行间的抒情方式。作用:抒发作者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25,十四、语言赏析,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对策: (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生动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申意、双关义。 如阿来的词典的故事中“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漂亮”一词就要从它的引申意义去答题,它不是指阿姨一下子好看起来,而是反映出阿姨的怜悯使我对阿姨产生好感的内心活动。,26,类型2、理解词语的修辞作用 或: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字词 例流泪的蓑衣 已经很久了,蓑衣一直挂在那里,落满了灰尘与时光的碎片。它,好像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