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磨课过程.pptx_第1页
《杨氏之子》磨课过程.pptx_第2页
《杨氏之子》磨课过程.pptx_第3页
《杨氏之子》磨课过程.pptx_第4页
《杨氏之子》磨课过程.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小学 徐娜,中,成,磨,长,五组小古文磨课过程,一、童话概述,1,辞海中指出: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 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1,儿童文学辞典中提到: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二、童话的总体特点,童 话,(表现方法),童 话,(表现方法),童 话,(创作形式),三、小学教材中童话的特点,1,从数量上看,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童话篇目

2、在整个小学表现出明显的阶段分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童话课文大约有三十几篇,低年级童话选文数量明显较高年级多,童话选文数量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逐渐减少。,2,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1,幻想与现实的结合,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幻想中的事物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有色彩。作者利用幻想手段作折光的反射,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真、假、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卖火柴的小女孩,浮现画面:“小女孩手抓一把火柴,被活活冻死”,展开想象:火炉、烤鹅、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飞到了没有寒

3、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2,拟人、夸张、象征的运用。,(1)拟人 拟人就是把非人类的东西加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思想情感、行为和语言能力。童话中拟人化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对动物、植物以及其它非生物、各种具体和抽象事物、概念、观念、品质的拟人化。,2,拟人、夸张、象征的运用。,纸船和风筝中的松鼠和小熊,既有人的语言,又有人的情感。小壁虎借尾巴文中的壁虎被蛇咬断了尾巴以后,觉得“没有尾巴多难看哪”是人的情感,它去借尾巴时说话很谦虚有礼貌,是人的行为、语言。拟人化的表现方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2,拟人、夸张、象征的运用。,例如小猫钓鱼,小猫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做事不专心的性格,和绝

4、大多数儿童的性格有相似之处。同时,小猫爱吃鱼爱捉蜻蜓,又是猫这种动物的真实本性。这篇童话通过描写一只淘气的小猫,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两意的主题。,(2)夸张 夸张是文学艺术中通用的一种艺术手法,童话的夸张不是对生活中某一部分简单而适度地放大或缩小,而是极度的夸张,全面的夸张。,小蝌蚪能说话、有人的情感,能感受到40床垫被下有一颗豌豆,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2,拟人、夸张、象征的运用。,(3)象征 象征是童话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童话创造典型的一种常用的方法。,生活人物、 社会特征,童话人物,集中,赋予个性,2,拟人、夸张、象征的运用。,丑小鸭,人不可貌相,象征,3,相对固定的叙事

5、模式。,童话故事大多数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有头有尾,故事情节完整。叙事的固定模式首先体现在开头和结尾,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3,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从前”,找到一种神秘的认同感,创造距离,“从此以后他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暗合阅读期待,获得心理满足,带回现实,3,相对固定的叙事模式。,不少童话在叙述过程中使用反复的手法,就是相同的情节和语言往往稍加变动反复出现,便于学生阅读、记忆、讲述。,小壁虎借尾巴,不借,不借,不借,水中,地上,天上,小壁虎借尾巴,不借,不借,不借,水中,地上,天上,故事反复三次,使学生获得一种经验上似曾相识的感觉,正好与他们的期待心理相对应,读起来却无重复罗嗦之感,反而觉得趣味无穷。,自主备课与集体研讨相结合 线上研讨与线下研讨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 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课堂上,平等是思想,对话是机制,生成是目标,共享是境界。对话形态是多样的,可以是有声的交流,是无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