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设放样程序_第1页
测设放样程序_第2页
测设放样程序_第3页
测设放样程序_第4页
测设放样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等级公路定线测量及施 工 放 样 测 量计 算 程 序(第 二 版)李 豫云 南 省 交 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序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云南交通带来了空前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也对公路的修建质量和进度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先进的测设仪器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给我们的测设工作带来了高质量和高效益。但是运用软件的严重滞后,先进的仪器设备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迫切呼唤新技术的开发、利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渴求掌握更多、更新的先进技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速度和精度。高等级公路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计算程序一书既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开发的,是作者多年来精心研究并在多条高等级公路上实际应用中成熟起来的。

2、本书运用极坐标法给出了公路测设和施工放样的计算程序,易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有着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书既是一本工具书,又可作为一本通俗易懂的教科书,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知识,对测量课程的改革起到了充实作用。我相信,只要我们广大的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运用本方法,必将对公路测设和施工控制测量技术的进步起到积极的作用。云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杨金华二年五月六日前 言当前国内高等级公路设计已经由传统的沿中线作业的设计方法逐步过渡到在路线外建立沿线控制网的设计方法,为适应新模式下高等级公路的定线测量、施工放样测量,特编写此书。本书叙述浅显易懂,循序渐进,逐步深入,使读者易于接受和理解。详细讲解程

3、序的使用方法,并附有实例计算过程、计算成果,便于读者自学、程序调试,使之在短期内能快速上手使用本程序。高等级公路定线测量及施工放样测量计算程序全书共五章。第一章概论,对程序特点、适用范围等进行简要介绍;第二章为导线坐标计算及程序,主要讲述有关导线坐标的计算方法、计算程序;第三章主要讲述了程序的录入方法及源程序清单;第四章详细介绍程序中的符号含意、使用方法及步骤;第五章分别列举处于三种不同坐标系统中的计算实例,详尽介绍计算程序应用技巧。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杨金华校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及其他教师的热情帮助和鼓励,在此谨致诚挚的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遗漏、不足和错误,诚请各位读者和同

4、行专家批评指正。 编 者二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绪 论第二章 导线坐标计算及程序第三章 程序清单(CASIO fx4800p计算器)第四章 程序使用方法及步骤第五章 程序应用计算示例 第一章 绪 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近几年来,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兴修;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全站电子速测仪、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在高等级公路测设中的逐步普及应用,旧的、传统的测设方法将会被为适应新的、先进的电子测量仪器的测设方法所逐步取代。作为新的放样方法其中一种的极坐标法,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置仪点可任意选择等优点。在一个测站点,只要能通视的地方,其幅射范围内的所有点位都可

5、一次放完。本书即是为适应现代高等级公路的测设、施工放样,尤其是为避免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边坡开挖控制和防护工程放样的不准确性,所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极坐标放样法编写的。本程序是一个综合性的测设程序,包含在多种条件控制下的路线选线计算程序、中线计算程序、中桩、边桩的坐标计算及放样计算程序。可方便、快速、准确的反算出在各种条件控制下的圆曲线半径、相关曲线元素、路线主点桩号、中桩及边桩的坐标值、放样所需有关数据。本程序适用于路线局部坐标系统,更适用于路线统一坐标系统、大地坐标系统。置仪点可以是路线交点,也可以是沿线各导线控制点或是根据现场情况任意选择的置仪点。CASIO fx

6、4800p计算器是继CASIO fx4500p后,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可编程序的科学计算器,具有能同时显示4行(一行16字符)的液晶显示屏,更主要的是其具有一个内存最大为4500字节的存储器(fx4500p为1103字节),且体积小巧,便于野外携带,故本程序采用CASIO fx4800p计算器的语句、命令编写。本程序编写完成后,通过在昆玉高速公路、大保高速公路、嵩待高速公路、大漾二级公路等,一些高等级路段上进行实际运用,在中线的测设、施工放样,边坡开挖控制、防护工程放样等方面都提高了精度,加快了速度,收到了良好的效益。第二章 导线坐标计算及程序一、 导线坐标计算原理:1、统一坐标系: 基本公式:

7、XPX0S Cos FYPY0S Sin F式中: X0 -已知点O的X坐标 ; Y0 -已知点O的Y坐标 ; S - 距离 ; F - 方位角 ; XP -计算点P的X坐标 ; YP -计算点P的Y坐标 ;2、大地坐标系: 基本公式:EPE0S Sin FNPN0S Cos F式中: E0 -已知点O的横坐标 ; N0 -已知点O的纵坐标 ; S - 距离 ; F - 方位角 ; EP -计算点P的横坐标 ; NP -计算点P的纵坐标 ;注:对于大地坐标系统:E坐标对应于程序中的Y坐标,N坐标对应于程序中的X坐标。(下同)。建立高等级公路沿线控制网,需进行大量的坐标及方位角计算,极坐标法放样

8、的关键环节同样是如何快速、准确的计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为此,特编写了导线坐标计算程序,与主程序配套使用。二、 导线坐标计算程序:ZB XX0: YY0: LbI 0 : IS: CCI : XXS Cos C YYS Sin C C 0 = C 360C C 360 = C C360 C Goto 0 注:程序录入方法:按MODE键,选择5(PROG程序),选择1(NEW新文件),输入文件名,再按EXE键确定,选择1(COMP普通计算状态),此时即可按照程序清单输入程序,全部输完对照无误后,按EXIT键退出,选择2(RUN运行),再按EXE键确定即可。三、 程序使用说明:1、X0 ? - 输入

9、计算起始点X坐标 ;2、Y0 ? - 输入计算起始点Y坐标 ; 3、C ? - 输入计算起始边方位角 ;4、I ? - 输入导线转角:1、 导线左转时,输入负值 ;2、 导线右转时,输入正值 ;5、S? - 输入至欲计算点的距离 ;6、X - 欲计算点的X坐标 ;7、Y - 欲计算点的Y坐标 ;8、C - 欲计算边的方位角 ;四、 导线坐标计算示例 : 如图:已知BP点坐标(134.26 , 240.63),BP JD1TA方位角为:120 12 45,BP JD1TA线距:193.744 m ,JD1TA:Z = 21 4557 ,AB = 42.259 m , TB : Z = 16 29

10、25,JD1TB JD2线距:239.377 m ,JD2:y = 14 0128 ,JD2 JD3线距:252.686 m ,试计算图中各交点的坐标值及方位角。 按FILE键,寻找文件名ZB,再按EXE键,运行程序ZB,并按以下步骤和提示,依次输入数据即可 :提示行显示数据输入及结果显示X0 ?134.26Y0 ?240.63C ?120 12 45I ?0S ?193.744X =36.77Y =408.06C120 12 45I ?- 21 45 57S ?42.259X =30.56Y =449.86C98 26 48I ?- 16 29 25S ?239.377X =64.05Y =

11、686.88C81 57 23I ?14 01 28S ?252.686X =37.73Y =938.19C95 58 51坐标及方位角计算结果如下:序 号X坐标 Y坐标 方位角Bp134.26240.63120 12 45JD1TA36.78408.0698 26 48 TB30.56449.0681 57 23JD264.05686.8895 58 51JD337.73938.19第三章 程 序 清 单(CASIO fx4800p计算器)一、 程序录入方法:按Defm键,将内存扩展20,按MODE键,选择5(PROG程序),选择1(NEW新文件),输入文件名,再按EXE键确定,选择1(CO

12、MP普通计算状态),此时即可按照程序清单输入程序,全部输完对照无误后,按EXIT键退出,选择2(RUN运行),再按EXE键确定即可。二、 中桩及边桩坐标计算、放样程序:A *主程序*Prog XX: OPQB: OXA: PYA: QF: BZ(Y): DQBA : Z1OF Cos Q : Z2PF Sin Q : Z3Z1T Cos Q : Z4Z2T Sin Q : KLHN: KX0: LY0: HXc: NYc: J0 : Pol ( HK,NL ) : Z12 J : LbI 0 : K: K Z = Goto 1 K Z7 = Goto 2 K Z8 = Goto 3 K Z9

13、= Goto 4 X Z1( K Z9T ) Cos D : Y Z2( K Z9T ) Sin D : Goto 9 : LbI 1 : LWK : XOL cos Q : YPL sin Q : Goto 9 : LbI 2 : LKZ : M(L3 6RSL7 336 R3 S3 )2 (L L5 40R2 S2 ) 2 ) : UQ 30L2 B RS : Goto 8 : LbI 3 : LKZ7: Z5R sin ( 90 (S2L) R)S 2S3 240R2 : Z6R(1Cos ( 90 ( S2L ) R)S224R : M(Z52Z62) : UQB tan -1 (Z6

14、 Z5) : Goto 8 : LbI 4 : LZ9K : Z5TLL540R2 S2 : Z6L36RSL7 336R3S3 : CTZ5Cos AZ6Sin A : EZ5Sin AZ6Cos A : M(C2E2) : UQB tan -1 (E C) : Goto 8 : LbI 8 : X Z3M Cos U : Y Z4M Sin U : Goto 9 : LbI 9 : Z13X : Z14Y : Goto 7 : LbI 7 : X Y I0 : Pol ( XH,YN ) : Z10 I : Z11 J : FZ11Z12180 : F 0 = FF360 F 360 =

15、FF360 FDeg Z10S C (XZ15)2(YZ16)2) Z15 X : Z16 Y : G : GBZ: G 0 = Goto 0 G 0 = G Abs G : M - 1 : M 1 K Z = VQ90M : Goto 6 K Z7 = VQ90L2B RS90M : Goto 6 K Z8 = VQ90B(S2L) R90M : Goto 6 K Z9 = VQAB90L2B RS90M : Goto 6 VQAB90M : Goto 6 LbI 6 : X Z13G Cos V : Y Z14G Sin V : Goto 7三、 选线程序:XX *子程序*SLs: A:

16、AIA: C0 : F0 : U0 : N0 : LbI 0 : D: DAB: D 0 = U U1 : N ND : B: BIB: D CD : HDSin (AB) : FFH Sin B : CH Sin A : AAB : Goto 0 IA2 : R 0 = Prog R: T 0 = Prog T: J T1 0 = T JF : Prog T L 0 = R 180 (LS)A Prog R: E 0 = W 1Cos I : RE Cos I W2(E Cos I W)2S26W)2 Prog R: J: J 0 = Goto 3 : Goto 4 LbI 3 : U 1

17、= Q N( tan (A2B2) tan (B2) : QNU2tan (A2(U1) : P S224Q : R QP Prog R: LbI 4 : Q N( tan (A2B2)tan (B2) : P S224Q : R QP : E(RP)Cos I R : EEJ : W1Cos I : R E Cos I W2(E Cos I W)2S26W)2 Prog R R *子程序*LbI 0 : PS224R S42384R3 QS2S3240R2 XSS340R2 YS26R T(RP) tan IQ LRA180S E(RP)Cos I R U 0 = J T1TF V T2TC

18、 BR : R: R 0 = Goto 0 RB : ZZHW JDTF Z7 HYZS MQZZL2 Z8YHZLS Z9HZZL T *子程序*R (TS2)2 tan I (TS2)2S2( tan I )26)2tan I Prog R第四章 程序使用方法及步骤一、主程序使用说明: 运行主程序A,并按以下步骤和提示,依次输入数据即可 :1. LS? - 输入缓和曲线长 ; 2. IA? - 输入第一转角 ;3. AB? - 输入第一基线长 (如为单交,则输入 0 ) ;4. IB? - 输入第二转角,(至第 N 个转角) ;5. AB? - 输入第N1基线长 ,如无,则输入0 ;6.

19、R? - 输入圆曲线半径 (此时如输入0,程序则自动进入选线程序中各种条件控制下,反算圆曲线半径的计算 ;使用方法及步骤,详见选线程序使用说明) ;7. P - 圆曲线内移值 ;8. Q - 切线增长值 ; 9. X - 缓圆点X坐标 ;10. Y - 缓圆点Y坐标 ;11. T - 切线长 ;12. L - 曲线长 ;13. E - 外距 ;14. T1 - 起始边切线长 ;(如曲线为单交,则无T1、T2项显示)15. T2 - 终止边切线长 ;16. R? - 输入圆曲线半径 (此时所显示半径,如为满意值,请输入0,程序自动进入中线计算;如为不满意值,请继续输入调整后的半径值,直至满意为止

20、,然后再输入0,程序自动进入中线计算) ;17. JD? - 输入交点里程桩号 ;18. ZH - 直缓点里程桩号 ; 19. HY - 缓圆点里程桩号 ; 20. QZ - 曲中点里程桩号 ;21. YH - 圆缓点里程桩号 ;22. HZ - 缓直点里程桩号 ; 23. XA? - 输入交点X坐标 ; 24. YA? - 输入交点Y坐标 ;25. F? - 输入ZH至交点的方位角 ; 26. Z(Y)? - 输入曲线的左转或右转信息 : 、当曲线为左转时,请输入1 ;、当曲线为右转时,请输入1 ; 27. X0? - 输入归零点X坐标 ; 28. Y0? - 输入归零点Y坐标 ;29. X

21、C? - 输入置镜点X坐标 ; 30. YC? - 输入置镜点Y坐标 ;31. K? - 输入欲敷设中桩的里程桩号 ;32. X - 欲敷设桩位的X坐标 ;33. Y - 欲敷设桩位的Y坐标 ; 34. Deg - 欲敷设桩位的极角 (放样角度) ;35. S - 欲敷设桩位的极距(放样平距) ; 36. C - 桩距 ;37. BZ? - 输入欲敷设的边桩距中桩的距离 (左边桩则输入负值 ;右边桩则输入正值 ;如不敷设边桩或边桩敷设完毕,请输入0,则程序自动进入下一中桩的计算) 。 注:考虑到某些早期购买的全站仪,输入方位角不便,故本程序后视点仍旧沿用后视点归零的方式。二、选线程序使用说明:

22、 选线程序XX即可作为子程序,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程序使用。 运行程序XX,并按以下步骤和提示,依次输入数据即可 :1. LS? - 输入缓和曲线长 ; 2. IA? - 输入第一转角 ;3. AB? - 输入第一基线长 (如为单交,则输入 0 ) ;4. IB? - 输入第二转角,(至第 N 个转角) ;5. AB? - 输入第N1基线长 ,如无,则输入0 ;6. R? - 输入圆曲线半径 (当输入0时,则程序自动进入选线程序中下列各种条件控制下,反算圆曲线半径的计算 ) : T? - 输入欲控制的切线长,程序即可反算出,在该控制条件下的圆曲线半径及相关曲线元素;如欲控制的不是该条件,请输入0

23、,则程序自动进入下一控制条件的计算 ; T1? - 输入欲控制的ZH(或ZY)点到TA的距离T1,程序即可反算出,在该控制条件下的圆曲线半径及相关曲线元素;如欲控制的不是该条件,请输入0,则程序自动进入下一控制条件的计算 ; L? - 输入欲控制的曲线长,程序即可反算出,在该控制条件下的圆曲线半径及相关曲线元素;如欲控制的不是该条件,请输入0,则程序自动进入下一控制条件的计算 ; E? - 输入欲控制的外距,程序即可反算出,在该控制条件下的圆曲线半径及相关曲线元素;如欲控制的不是该条件,请输入0,则程序自动进入下一控制条件的计算 ; J? - 输入欲控制的距离基线的距离:1、 当输入0时,为曲

24、线切基线;2、 当输入正值时,为曲线在基线内的距离;3、 当输入负值时,为曲线在基线外的距离;程序即可反算出,在该控制条件下的圆曲线半径及相关曲线元素 。 7. P - 圆曲线内移值 ;8. Q - 切线增长值 ; 9. X - 缓圆点X坐标 ;10. Y - 缓圆点Y坐标 ;11. T - 切线长 ;12. L - 曲线长 ;13. E - 外距 ;14. T1 - 起始边切线长 ;(如曲线为单交,则无T1、T2项显示)15. T2 - 终止边切线长 ;16. R? - 输入圆曲线半径 (此时所显示半径,如为满意值,请输入0,程序自动进入中线计算;如为不满意值,请继续输入调整后的半径值,直至

25、满意为止,然后再输入0,程序自动进入中线计算) ;17. JD? - 输入交点里程桩号 ;18. ZH - 直缓点里程桩号 ; 19. HY - 缓圆点里程桩号 ; 20. QZ - 曲中点里程桩号 ;21. YH - 圆缓点里程桩号 ;22. HZ - 缓直点里程桩号 ; 第五章 程序应用计算示例 :一、局部坐标系统:某曲线 Ls = 45 m , TA : y = 24 4022 , TB : y = 52 5332, AB = 140.045 m , R = 220 m , JD21TA 里程: K10 + 651.95 , 选择TA置仪器,即置仪点TA坐标 :(85.2051,0) ,

26、 后视ZH归零,即归零点坐标:(0,0)。按FILE键,寻找文件名A,再按EXE键,运行主程序A,并按以下步骤和提示,依次输入数据即可 :1、相关曲线元素、路线主点桩号计算:提示行显示数据输入及结果显示LS?45IA?24 4022AB?140.045IB?52 53 32AB?0R?220P0.3834Q22.4922X44.9529Y1.5341T199.5741L342.8282E62.7134T185.2050T2139.7100R?0JD?651.95ZH566.75HY611.75QZ738.16YH864.57HZ 909.57XA?85.2051YA?0F?0Z(Y)?1X0?

27、0 Y0?0XC?85.2051YC?0K ?560X- 6.7449Y0Deg360 00 00S91.95C0BZ ?4.5X- 6.7449Y4.5Deg357 11 54S92.06C4.5BZ ?- 4.5X- 6.7449Y- 4.5Deg2 48 06S92.06C9BZ ?02、各中桩坐标及放样角度、平距、桩距,计算结果如下:桩 号XYDegSCK10+500- 66.74490360 00 00151.95060.17K10+60033.24470.6190359 19 0351.96499.99K10+700128.627827.6784212 30 5151.49499.

28、15K10+900240.4731185.5468230 04 37241.942193.47K10+980257.7141263.6669236 48 16315.08780.003、各右边桩(4.5米)坐标及放样角度、平距、桩距,计算结果如下:桩 号XYDegSCK10+500- 66.74494.5358 18 13152.0174.5K10+60032.9945.112354 24 2952.4614.5K10+700126.456931.6202217 28 1551.9764.5K10+900236.0832186.5361231 01 58239.9174.5K10+980253

29、.3196264.6359237 34 25313.5204.54、各左边桩(4.5米)坐标及放样角度、平距、桩距,计算结果如下:桩 号XYDegSCK10+500- 66.7449- 4.51 41 47152.0174.5K10+60033.496- 3.8744 17 0451.8544.5K10+700130.798823.7367207 30 0851.4034.5K10+900244.8630184.5575229 08 15244.0334.5K10+980262.1085262.6979236 02 36316.7104.5二、统一坐标系统:某曲线 Ls = 40 m , TA

30、 : Z = 21 4557 , TB : Z = 16 2925, AB = 42.259 m , R = 125 m , JD1TA 里程: K0 + 193.74 , 选择任意点置仪器,实测计算置仪点坐标为:(86.46,494.85) , 后视TB归零,即归零点坐标:(30.56,449.86)。按FILE键,寻找文件名A,再按EXE键,运行主程序A,并按以下步骤和提示,依次输入数据即可 :1、相关曲线元素、路线主点桩号计算:提示行显示数据输入及结果显示LS?40IA?21 4557 AB?42.259IB?16 2925 AB?0R?125P0.5328Q19.9829X39.897

31、6Y2.1333T63.5214L123.4619E7.8687T144.1484T238.2133R?0JD?193.74ZH149.59HY189.59QZ211.32YH233.05HZ 273.05XA?36.78YA?408.06F?120 12 45Z(Y)?- 1X0?30.56Y0?449.86XC?86.46YC?494.85K ?120X73.887Y344.336Deg46 23 48 S151.038C0BZ ?6X68.702Y341.317Deg44 34 27 S154.556C6BZ ?- 6X79.072Y347.356Deg48 18 15 S147.679

32、C12BZ ?02、各中桩坐标及放样角度、平距、桩距,计算结果如下:桩 号XYDegSCK0+10083.951327.05350 18 54 167.81620.00K0+16053.791378.92235 26 01 120.44360.00K0+20037.430415.31719 31 10 93.43139.90K0+26034.167474.763342 11 05 56.01959.54K0+30039.690514.379298 30 29 50.68340.003、各右边桩(6米)坐标及放样角度、平距、桩距,计算结果如下:桩 号XYDegSCK0+10078.766324.

33、03448 35 34 170.9896K0+16048.573375.95933 29 47 124.7826K0+20031.671413.63617 10 02 97.9686K0+26028.212475.501339 32 51 61.3776K0+30033.749515.219300 02 38 56.50964、各左边桩(6米)坐标及放样角度、平距、桩距,计算结果如下:桩 号XYDegSCK0+10089.136330.07252 06 08 164.79912K0+16059.008381.88537 30 47 116.25312K0+20043.190416.99822 06 23 89.06812K0+26040.121474.025345 22 18 50.80312K0+30045.631513.540296 34 32 44.90312三、大地坐标系统:嵩待高速公路,某曲线 Ls = 200 m , Z = 45 2914 , R = 1500 m , 交点JD26里程: K43 + 891.72 , 交点JD26坐标:(N:.812 , E:.094) , 交点JD25 JD26方位角: 59 5114, 选择GPS15置仪器,后视GPS16归零,据导线点成果表知:置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