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标准1.ppt_第1页
水质标准1.ppt_第2页
水质标准1.ppt_第3页
水质标准1.ppt_第4页
水质标准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质标准,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水质标准,水质 水质(water quality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water quality standard)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对水中污染物或其他物质的最大容许浓度或最小容许浓度所作的规定。,水质标准,水质要求的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重金属为主的一般有毒有害物质,曾是重点关注的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60年代,有机物特别是微量有机物的大量检出,使人们对水质的要求和控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70

2、年代,美国及荷兰的研究人员发现,水加氯后产生一系列氯的副产物; 80 年代,已在水中发现2221 种微量有机物,其中有的是致癌或可疑致癌物质; 当前,国际上对水质较关注的主要是激素、抗生素和藻毒素,而微生物已成为当前对健康风险更大的污染物。,水质标准,水源地 居民区 工业区等,工业 农业 渔业等,世界范围内水质指标的重点,达标排放的基础,综合性标准,水质标准的类别,饮用水水质标准,背景,1,水质标准的发展,2,主要指标,3,水质标准的国内外对比,4,背景,生活饮用水 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水和生活用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 终生饮用安全。,背景,细菌 病毒 治病原生动物 寄生虫

3、蠕虫,水俣病(有机水银污染) 克山病(水中缺硒) 骨痛病(镉污染),饮用水水质与人体健康,水中化学物质,水中的微生物,水质与地方病,背景,饮用水安全状况,水俣病,微生物污染 自然水厂常规水处理工艺受到挑战 消毒副产物带来新的污染 自然水管网污染 二次供水污染 突发饮用水世界,骨痛病,背景,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总体要求,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只经过加氯消毒即供作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每100毫升水样中总大肠菌群 MPN 值不应超过 200;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生活饮用的

4、水源水,每100 毫升水样中总大肠菌群MPN值不应超过 2000。,饮用水水质标准,背景,1,水质标准的发展,2,主要指标,3,水质标准的国内外对比,4,水质标准的发展,定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水质标准的发展,水质标准的发展,1,2,3,4,从法律上保证了生活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了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企业的投资.某个地方的环境的好坏给出一个能评价的依据和改进标志.,为供水单位和涉及饮

5、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设计,生产、使用、自身管理等各环节提供了依据.,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评价的依据,标准的重要性,我国的饮用水法规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12月由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批准公布的上海市饮用水清洁标准。 195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了上海市自来水水质标准,共有16项指标。 1954年我国卫生部拟订了一个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有16项指标,于1955年5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十二个大城市试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的一部管理生活饮用水的技术法规。后在1959年经国家建设部和卫生部批准,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水质标准的发展,1976年国家卫生部组织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国

6、家饮用水标准,共有23项指标,定名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编号为TJ 2076),经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和卫生部联合批准。 感官性指标有4项(色、混浊度、嗅与味、肉眼可见物); 化学指标有8项(p、总硬度、铁、锰、铜、锌、挥发酚、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毒理学指标8项(氰化物、砷、硒、汞、镐、六价铬、铅); 细菌学指标有3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游离余氯)。,水质标准的发展,1985年卫生部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了修订,指标增加至35项,编号改为GB 574985,于1986年10月起在全国实施。 卫生部在2001年7月发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其附件1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设定了96个检

7、测项目,但其中62个项目均属于非常规检验项目。 2005年6月1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开始实施,属于行业标准,标准项目达101项,其中常规检测项目42项,非常规检测项目59项,增加了很多有机污染物的项目,以及耗氧量与微囊藻毒素等项目。,水质标准的发展,我们现在使用的标准于2007年7月1日实施.与GB 5749-85相比,新标准的水质指标由35项增加至106项(其中常规检测项目38项,消毒剂常规指标4项,非常规检测项目64项),共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由15项增至74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

8、指标中修订了总放射性。,水质标准的发展,水质标准的发展,新标准的突出特点,与其它标准协调一致,标准采用了8个与本标准内容有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饮用水水质标准,背景,1,水质标准的发展,2,主要指标,3,水质标准的国内外对比,4,主要指标,我们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相差很大。为了能包含种全国的饮用水水质主要问题,指标就会很多,但对某一地域而言,就不可能会遇到所有指标都存在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将指标分类。常规指标是指能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情况的水质指标,非常规指标则要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来确定,非常规指标如超标。只是反映了当地、当时最关键的水质问题,不等同于常规指标超标,

9、但在对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时具有同等作用。在一般情况下,需要检验的常规指标约为34项,在消毒剂常规检测项目上,必须依据消毒的原材料确定所检项目数。,6. 水质指标分类的背景,色度、浊度、味、可见度 pH、各微量元素等,放射性指标,微生物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游离性余氯等,氟化物 氰化物 重金属离子等,总放射性0.5Bq/L 总放射性为1.0 Bq/L,四大类指标,主要指标,指标制定原则: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所含化学物质与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主要指标,常规指标:42项 能反映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检出率比较高。 是一般水样均需检验的项目。 非常规指标

10、:64项 根据地区、时间或特殊情况需要的指标。 是根据当地具体条件需要而确定的。 资料性附录:28项,注:对水质进行评价时,非常规指标与常规指标具有同等作用,均属于强制执行。,主要指标,主要指标,水在感官性状方面如果不能被接受,将会丧失消费者的信任,导致投诉。 不良的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在某种程度反映水已受到污染。,主要指标,我国新旧饮用水水质标准对比,毒理学指标中有机化合物及无机化合物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饮用水水质标准,背景,1,水质标准的发展,2,主要指标,3,水质标准的国内外对比,4,水质标准的国内外对比,国际三大水质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欧盟(EO): 饮用水水

11、质指令,美国(USEPA) 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适用于发达国家 多在欧盟等地执行,包括我国澳门,制定各国水质标准的基础 多在东南亚执行 (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香港等),适用于发达国家 多在美国境内执行,水质标准的国内外对比,国内外水质标准对比,水质标准的国内外对比,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与国际水质标准对比,注: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为(GB 5749-2006),水质标准的国内外对比,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不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我国目前饮用水标准的执行、实施、修订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造成了在实施过程中,其执法的力度不够,没有起到标准本该有的作用,许多标准成为“软标准”,在实施中根

12、本就没有执行。 检测技术滞后及设施陈旧 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水质监测技术的落后及城市供水管网设备的陈旧,成为实施饮用水标准的障碍。这一障碍与我国水质标准的前瞻性不强有很大关系。标准从颁布到实施,留给供水企业的适应时间太短,使其无法在短时期内适应人员素质提高、管网更新、引进先进监测技术等要求。,提问与交流,思考:我们国家的水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比还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地表水水质标准,背景,1,标准介绍,2,主要指标,3,背景,定义,本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制,以及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和监督,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

13、、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制定原则,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治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背景,按照水域的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5类:,地表水水质标准,背景,1,标准介绍,2,主要指标,3,标准介绍,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为第二次修订,2002年第三次修订。该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同时废止。,新标准GB3838-2002与GHZB1

14、1999相比,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增加了总氮一项指标,删除了基本要求和亚硝酸盐、非离子氨及凯氏氮三项指标,将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调整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修订了pH、溶解氧、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铅、粪大肠菌群7个项目的标准值,增加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40项。本标准删除了湖泊水库特定项目标准值。,标准介绍适用范围,地表水水质标准,背景,1,标准介绍,2,主要指标,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共24项,适用于全国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共5项,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共80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