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与中国文化15H.ppt_第1页
中国诗与中国文化15H.ppt_第2页
中国诗与中国文化15H.ppt_第3页
中国诗与中国文化15H.ppt_第4页
中国诗与中国文化15H.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國詩 與 中國文化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南,一 “诗国” 宋 范成大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斜杨系画船。 诗不仅是中国文学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存在的重要形态。,山水诗,边塞诗,田园诗,宫廷诗,咏物诗,思妇诗,游子吟,赠别诗,酬唱诗,感遇诗,咏怀诗,咏史诗,应制诗,艳情诗,哲理诗,讽喻诗,谐趣诗 中华古国的世情心象在诗中得到了全方位的展示。中国人不仅习惯以诗的态度去观照生活,也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诗的方式参与生活。,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思乡之情(安土重迁的文化观) 咏月抒怀(天人合

2、一的文化观) 浅显自然(自然之道的文化观) 含蓄蕴藉(中庸中和的文化观),文化心理: 司空曙:江村即事 罢钓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苏舜钦:和淮上遇便风 浩荡清淮天共流,长风万里送归舟。 应愁晚泊喧卑地,吹入沧溟始自由。,置之于世界文学史的宏观视野中,中国诗歌的独到之处主要在于: 和语言特点完美结合的抒情方式,突出表现在舍弃叙述因素的诗歌意象中。 深刻之处则集中于天人一体的哲理维度上产生的生命感受及其审美化。,二诗的中和之美与儒家文化观,中国诗的突出特征: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 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王维杂诗:

3、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孔子的“仁”、“礼”观念和“诗教”论,论语: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诗经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 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楚辞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貍,辛荑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蘅,折芳馨兮遗所思。,古诗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4、。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梁启超:“纯借牛女作象征,没有一字实写自己情感,而情感已活跃句下。此种作法,实文学界最高超的技术。” 诗的中和之美反映了儒家以礼节情的文化观 。,三诗的境界之美与道家文化观 老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行于万物者,道也。 道自然,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宇宙生成的总规律。自然的必然性。, 庄 子 : 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

5、未笑而和。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以天合天。 乘物以游心。,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庄子) 自然之道 真实而自由的审美境界。,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张旭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王维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

6、翠湿人衣。,四诗的意象美与周易文化观,八卦: 乾天;坤地;离火;坎水; 震雷;艮山;兑泽;巽风。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言 象 意,启发了中国诗歌追求言外之意 的意象塑造。 江 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五古往今来,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咏而为诗。(刘禹锡) 古往今来的中国诗中处处跳动着中华文化的脉搏。 顾随踏莎行 天黯如铅,云寒似水,市声阗咽飞难起。 衷怀悲感总无名,一身落漠人间世。 托钵朱门,挂单萧寺,何曾了得今生事! 回首来路已茫茫,行行更入茫茫里。,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